16/11/2025
中西醫治癌有何不同?如何結合治療
很多人對癌症治療都抱有疑問,特別是關於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當不幸確診癌症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癌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治療方法繁多。單是西醫,就已經有多種治療方式,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手術、超聲波、各種放射治療「電療」等等,針對不同病人,適用於各種病況。
同樣地,中醫的治療方法也很多元化,例如中藥、針灸、氣功、食療等。
要了解中西醫如何結合治療癌症,首先要明白兩者治療重點的根本差異。
西醫:以「生物學」角度出發,旨在清除癌細胞
西醫從生物學角度去理解癌症。癌細胞不斷自我複製,最終形成腫瘤。如果腫瘤尚未擴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手術或電療等方式,局部消滅這個物理上存在的腫瘤。至於那些在血液中游走、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種子」,則依靠藥物去清除,例如標靶藥、免疫治療或化療等。
總括而言,無論是藥物還是非藥物手段,西醫的重點都是基於生物學,目標是直接清除或消滅癌細胞及腫瘤。
中醫:以「能量學」角度出發,旨在調整身體機能
中醫看待疾病的角度則有所不同。中醫理論認為「陽化氣,陰成形」,意思是人體的能量(陽氣)負責推動及運作,而物質(陰)則構成形體。腫瘤既然是形成了一件實質的「東西」,就屬於「陰」的範疇。
那為什麼會「成形」呢?中醫認為,源頭在於「陽氣」的運行不暢。導致「氣」不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體內有「熱毒」、情緒不佳導致「氣滯血瘀」等等。當經絡或氣血受阻,身體的代謝物(陰)便會慢慢積聚,最終形成腫瘤。
因此,中醫的治療手段,如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中藥,其核心理念是從「陽氣」方面入手,透過調理「氣」的流動,去改善身體的內在環境,從而慢慢消磨由「陰」積聚而成的腫瘤。簡單來說,中醫更著重於一種由內而外的「能量學」治療。
中西醫結合:相輔相成,互不牴觸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西醫主要從「生物學」角度處理腫瘤,而中醫則主要從「物理學/能量學」角度去調理身體。
現代物理學亦有「質能互換」的理論,即能量可以轉化成物質,物質消散後亦會變回能量。這與中醫「先有陽氣之病,後有陰成形之疾」的理論不謀而合。意思是,當身體的能量系統(陽氣)出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實質的疾病(如腫瘤)。
因此,只要運用得宜,中西醫治療其實可以相輔相成、互不牴觸。一個從生物層面消滅癌細胞,另一個則從能量層面改善身體的機能及內在環境。
當然,這只是一個宏觀的區分,並非說西醫完全不看能量,或者中醫完全不理細胞。這只是想指出兩者治療的主要著眼點有所不同。理解這個重要觀念,對於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