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說- 蘇子謙

中西醫說-  蘇子謙 分享各種中西醫學知識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英國皇家放射醫學院院士
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註冊中醫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中西醫治癌有何不同?如何結合治療很多人對癌症治療都抱有疑問,特別是關於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當不幸確診癌症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癌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治療方法繁多。單是西醫,就已經有多種治療方式,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手術、超聲波、各種放射治療...
16/11/2025

中西醫治癌有何不同?如何結合治療

很多人對癌症治療都抱有疑問,特別是關於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當不幸確診癌症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癌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治療方法繁多。單是西醫,就已經有多種治療方式,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手術、超聲波、各種放射治療「電療」等等,針對不同病人,適用於各種病況。

同樣地,中醫的治療方法也很多元化,例如中藥、針灸、氣功、食療等。

要了解中西醫如何結合治療癌症,首先要明白兩者治療重點的根本差異。

西醫:以「生物學」角度出發,旨在清除癌細胞

西醫從生物學角度去理解癌症。癌細胞不斷自我複製,最終形成腫瘤。如果腫瘤尚未擴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手術或電療等方式,局部消滅這個物理上存在的腫瘤。至於那些在血液中游走、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種子」,則依靠藥物去清除,例如標靶藥、免疫治療或化療等。

總括而言,無論是藥物還是非藥物手段,西醫的重點都是基於生物學,目標是直接清除或消滅癌細胞及腫瘤。

中醫:以「能量學」角度出發,旨在調整身體機能

中醫看待疾病的角度則有所不同。中醫理論認為「陽化氣,陰成形」,意思是人體的能量(陽氣)負責推動及運作,而物質(陰)則構成形體。腫瘤既然是形成了一件實質的「東西」,就屬於「陰」的範疇。

那為什麼會「成形」呢?中醫認為,源頭在於「陽氣」的運行不暢。導致「氣」不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體內有「熱毒」、情緒不佳導致「氣滯血瘀」等等。當經絡或氣血受阻,身體的代謝物(陰)便會慢慢積聚,最終形成腫瘤。

因此,中醫的治療手段,如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中藥,其核心理念是從「陽氣」方面入手,透過調理「氣」的流動,去改善身體的內在環境,從而慢慢消磨由「陰」積聚而成的腫瘤。簡單來說,中醫更著重於一種由內而外的「能量學」治療。

中西醫結合:相輔相成,互不牴觸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西醫主要從「生物學」角度處理腫瘤,而中醫則主要從「物理學/能量學」角度去調理身體。

現代物理學亦有「質能互換」的理論,即能量可以轉化成物質,物質消散後亦會變回能量。這與中醫「先有陽氣之病,後有陰成形之疾」的理論不謀而合。意思是,當身體的能量系統(陽氣)出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實質的疾病(如腫瘤)。

因此,只要運用得宜,中西醫治療其實可以相輔相成、互不牴觸。一個從生物層面消滅癌細胞,另一個則從能量層面改善身體的機能及內在環境。

當然,這只是一個宏觀的區分,並非說西醫完全不看能量,或者中醫完全不理細胞。這只是想指出兩者治療的主要著眼點有所不同。理解這個重要觀念,對於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是不可或缺的。

淺談前列腺癌治療—「雙重」與「三重」夾擊戰近年來,對於擴散性荷爾蒙敏感前列腺癌(mCSPC)的治療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以往我們單靠傳統的荷爾蒙治療(ADT),效果未如理想。現時,醫學界普遍建議採用「雙重治療」,即在ADT之上,再加上第二代雄性...
16/11/2025

淺談前列腺癌治療—「雙重」與「三重」夾擊戰

近年來,對於擴散性荷爾蒙敏感前列腺癌(mCSPC)的治療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以往我們單靠傳統的荷爾蒙治療(ADT),效果未如理想。現時,醫學界普遍建議採用「雙重治療」,即在ADT之上,再加上第二代雄性激素受體抑制劑(ARPI),例如阿比特龍(Abiraterone)、恩雜魯胺(Enzalutamide)或阿帕魯胺(Apalutamide)。

最近,在歐洲腫瘤學會(ESMO)2025年會上,一項名為CAPRI-3的研究,分析了超過4500名mCSPC患者的真實世界數據。結果再次印證了「雙重治療」相較於單用ADT,能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三重治療」:高腫瘤量患者的新希望?

該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在「雙重治療」的基礎上,再加入化療( Docetaxel),形成「三重治療」的成效。數據顯示,對於「高腫瘤量」的患者,「三重治療」似乎能帶來額外的好處,存活率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那麼,如何界定「高腫瘤量」和「低腫瘤量」呢?一般根據CHAARTED研究的定義:

高腫瘤量:出現內臟轉移(如肝、肺),或骨骼轉移超過4處(其中至少一處在脊椎或骨盆以外)。

低腫瘤量:不符合以上高腫瘤量標準的擴散情況。

「低腫瘤量」患者:局部放射治療角色日趨重要
有趣的是,CAPRI-3的研究數據提示,對於「低腫瘤量」的患者,「三重治療」似乎未能帶來比「雙重治療」更多的好處。這意味著,並非所有病人都需要「用到盡」。

對於「低腫瘤量」的mCSPC患者,近年越來越多證據支持,除了藥物治療外,針對前列腺原發部位及寡轉移(Oligometastasis)的病灶進行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可能才是更佳的策略。這種做法旨在精準打擊可見的腫瘤,有望延緩病情發展,甚至可能達到更持久的控制。

總括而言,現今治療擴散性前列腺癌的策略已非常個人化:
高腫瘤量患者:可考虑採用ADT + ARPI的「雙重治療」,甚至ADT + ARPI + 化療的「三重治療」,以最強的火力壓制腫瘤。
低腫瘤量患者:ADT + ARPI的「雙重治療」仍然是基礎,但同時應積極與醫生探討,是否適合針對前列腺及擴散病灶進行局部放射治療,以達至最佳的治療效果。

面對前列腺癌,最重要是醫生充分溝通,根據自身的病情(特別是腫瘤量)、身體狀況和意願,共同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前列腺癌

15/11/2025

跟學生討論到為何針灸以後脈像顯示人嘅氣會強咗。除了針灸以外,刮沙推拿凡可以疏通經絡的,都可以有相同類似嘅效果。

疏通了經絡為何能令到氣強呢?

凡系流動嘅嘢先可以產生有意義的狀態。人體嘅血液如果唔流動,就沒有意義。一個經濟體裏面,假如錢不能流動,嗰啲係死錢即係冇用,整個經濟會崩潰。做生意假如沒有了cash flow, 即使很多資產都可能關門大吉。鐵路又好,道路又好,只要一不流通就會塞車,交通癱瘓以至城市癱瘓。

針灸,能夠疏通氣嘅流動,一定要程度之下,達到補助的效果。

有足夠的flow 是很重要的。

中西醫角度看「發出來」:皮膚反應是好是壞?中醫理論:正氣驅邪外出在中醫理論中,有時生病「發出來」反而被視為一種好轉的跡象。當人體經過中藥調理,氣血變得充盈,正氣(即抵抗力)會隨之增強。在這種狀態下,身體的敏感度可能會提高。例如,以前吃生蠔沒...
14/11/2025

中西醫角度看「發出來」:皮膚反應是好是壞?

中醫理論:正氣驅邪外出

在中醫理論中,有時生病「發出來」反而被視為一種好轉的跡象。當人體經過中藥調理,氣血變得充盈,正氣(即抵抗力)會隨之增強。在這種狀態下,身體的敏感度可能會提高。例如,以前吃生蠔沒事,現在稍微接觸到不潔的食物或化學物質,就可能立刻出現風疹(俗稱「風癱」)或輕微腹瀉等反應。

這現象代表身體的氣血和正氣已經強大到足以將「病邪」驅趕出體外,不讓其潛伏在體內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因此,在病情尚輕時就將病邪排出,反而是一種身體正在好轉的表現。

西醫臨床觀察:免疫治療與皮膚副作用

類似的現象在西醫治療中也能觀察到。以肺癌為例,一些第三或第四期的病人接受抗PD-1免疫治療後,可能會出現許多皮膚疹子。

當然,醫生會盡力避免嚴重的皮膚副作用。但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出現皮膚反應(如皮疹)的病人,其治療效果往往也越好。這代表身體的免疫系統被成功激活,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也引發了皮膚上的免疫反應。

有些病人可能在病情好轉、甚至停止免疫治療超過一年後,皮膚仍然會有輕微的搔癢感或偶爾出疹。從西醫角度看,這代表免疫系統依然活躍,持續對抗體內的癌細胞。

總括而言,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皮膚反應,不一定完全是壞事。
當然,如果皮疹反應非常嚴重,仍然需要使用藥膏或相關藥物來控制。但整體來說,這類皮膚反應有時是疾病好轉、身體康復的積極跡象。

呢套劇真係好好睇!
13/11/2025

呢套劇真係好好睇!

第二集在此youtube channel 的podcast! 今日錄影了,好快有得睇。
13/11/2025

第二集在此youtube channel 的podcast! 今日錄影了,好快有得睇。

12/11/2025

近兩個星期差不多每天都有舊病人複診有感冒嘅症狀。第一,可能是因為天氣突然轉冷。 體弱嘅病人一時適應唔到。第二,是流感的確有明顯的上升。好多時病人都係去完旅行之後病。大家在機場,或者喺飛機上面最好帶返個口罩。

11/11/2025

近來有新聞報導,有學術論文被發現其參考文獻 (reference) 是由 AI 生成的。這對於從事學術工作的人來說,其實早已不是新聞。

大約一年前,我為了準備一個關於癌症治療的演講,曾嘗試用 AI 搜集最新的研究論文。AI 很快就為我整理出一個列表,但當我逐一核對這些文獻時,才地發現,當中許多論文根本不存在,完全是 AI「創作」出來的。

我直接質問 AI,請它提供這些論文的網頁連結,它最終承認無法找到。我自己再用 Google Scholar 查證,也證實這些論文純屬虛構。

這件事告訴我們,AI 為了節省資源或追求速度,有時也會像人一樣「作弊」。

所以,無論是做學術研究,還是單純用 AI 查找資料,都必須非常小心。AI 提供的結論或資訊,未必完全準確。

即使有 AI 輔助,作者仍親自小心求證每一項資料,這才是嚴謹的治學之道。

在香港,外國遊客常對我們建造高樓大廈的方式嘖嘖稱奇,尤其是那滿佈樓宇外牆的竹棚。搭棚,這門看似尋常的技藝,實則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智慧與功夫,其原理與我們身體的運作,甚至癌症治療的最新發展,竟有著驚人的共通之處。棚架的穩固與脆弱:一如人體的...
06/11/2025



在香港,外國遊客常對我們建造高樓大廈的方式嘖嘖稱奇,尤其是那滿佈樓宇外牆的竹棚。搭棚,這門看似尋常的技藝,實則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智慧與功夫,其原理與我們身體的運作,甚至癌症治療的最新發展,竟有著驚人的共通之處。

棚架的穩固與脆弱:一如人體的健康平衡

一個好的棚架,結構穩固,即使在強風吹襲下依然屹立不倒。然而,倘若搭建不善,或任何一個接點出了問題,便可能「牽一髮動全身」,整個棚架隨時有倒塌之虞,造成巨大危險。近年我們也看到新聞報導,有些日久失修的棚架因管理不善,一點火種便可迅速蔓延,最終「火燒連環船」,整個結構付之一炬。

人體其實就是一個精密的「生物棚架」。我們體內的筋骨網絡、經絡氣血,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而互相支撐的架構。當這個「棚架」搭建得好,人便氣血暢通,筋骨強健,自然病痛少、問題也少。

反之,由於人體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任何一個部位的失衡,都可能影響全身。例如,有些人長期頭暈頭痛,問題根源可能不單在頸椎,甚至可追溯至上背、胸椎的緊繃。而這些問題,又可能源於長短腳,或因長期站姿、坐姿不良導致的腰部問題,日積月累下,由下而上地影響了整個身體結構。

在中醫的治療中,這種「整體觀」尤其重要。例如,治療腸胃不適,有時針灸的穴位卻在腳上。這就如鞏固棚架,必須從根基做起;只要下盤穩固,中上層的結構自然隨之紮實。人體的經絡就像棚架的支架,疏通了腳部的經絡,氣血得以順暢運行全身,相關臟腑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微觀世界下的「棚架」:癌症治療的新方向

這個「棚架理論」,不僅適用於痛症或皮膚病等常見問題,甚至在微觀的細胞層面,也為癌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啟示。

許多皮膚病的根源,並不僅僅在「皮」的層次,更可能涉及皮下的筋膜、肌肉層。因此,治療時除了配合中藥,亦需着重調整整體的筋膜張力與肌肉平衡,因為這些結構的「錯位」會直接影響皮膚的狀態。人體沒有一個部分是能獨立於整體而存在的。

在更微觀的層面,科學家發現腫瘤細胞的組合,本身也像一個結構緊密的「棚架」。癌細胞之間會互相溝通、黏附,形成一個邪惡的微型組織。因此,現代癌症治療的其中一個前沿方向,便是研究如何瓦解這個「癌棚架」。

例如,一些放射治療或超聲波消融技術,未必需要攻擊整個龐大的腫瘤。它們可能只精準地破壞腫瘤的其中一小部分,特別是其關鍵的「結構支點」。當這個支點被摧毀後,整個腫瘤的結構完整性受到破壞,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腫瘤崩解(Lysis)。這就如同拆除棚架,只要精準地鬆開幾個關鍵的結點,整個棚架便會應聲倒下,無需逐一拆除每一根竹枝。

目前,除了免疫治療、化療和標靶藥,醫學界正積極研究癌細胞之間負責互相黏附的「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科學家希望能研發出針對這些分子的藥物,精準地「鬆開」癌細胞之間的連結,打散腫瘤的「棚架」,使之崩潰。一旦結構瓦解,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便能更有效地清除殘餘的癌細胞。

如何為自己搭建一個堅實的「健康棚架」?

既然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棚架,那麼如何才能搭建一個堅固耐用的好棚架呢?

1. 選用優質材料:這代表我們要攝取優質、有營養的食物,為身體提供最好的建材。
2. 注重結構力學:這意味著要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並透過適當運動和練功(如氣功),強化肌肉力量,保持骨骼和筋膜處於正確位置。

養生之道,除了食療,更在於「練功」。透過適當運動,鍛鍊肌肉,能讓身體的「棚架」變得堅實穩固。如此一來,即使偶爾遇上感冒、流感等「風球」,這個堅固的棚架也能屹立不搖,不受影響。因為根基穩固,自然能抵禦外來的衝擊。

其實,肺癌而家剛剛診斷又好,或者用咗一排藥之後發覺抗藥性都好,要做嘅化驗其實真係有好多。單是基因突變至少已經超過十種以上是有藥物可以治療的。仲未加埋免疫治療PDL1 stain, HER2 stain等等。遲下仲加埋各種新型嘅蛋白stain...
02/11/2025

其實,肺癌而家剛剛診斷又好,或者用咗一排藥之後發覺抗藥性都好,要做嘅化驗其實真係有好多。單是基因突變至少已經超過十種以上是有藥物可以治療的。仲未加埋免疫治療PDL1 stain, HER2 stain等等。

遲下仲加埋各種新型嘅蛋白stain. 越多嘅化驗,就令到我哋治療肺癌嘅用藥越嚟越精準。

除咗抽組的化驗,而家仲有好多利用抽血做嘅基因排序方法,亦都對於整個治療過程好有用。

隨住新嘅標靶藥,嚟緊呢一兩年慢慢推出市場。將會為治療肺癌帶嚟巨大嘅改變。

好耐冇食過嘅港名物,焗豬扒飯。
02/11/2025

好耐冇食過嘅港名物,焗豬扒飯。

淺談腎癌:中西醫點睇?腎癌,這個癌症或許不像肺癌、肝癌那麼廣為人知,在一般大眾裏,甚至可能從未聽過。然而,近年來腎癌在香港的發病率有確實上升的趨勢,估計與人口日漸長壽及飲食西化等因素有關。腎癌算是一種較為「神秘」的疾病,因為其確切成因至今尚...
28/10/2025

淺談腎癌:中西醫點睇?

腎癌,這個癌症或許不像肺癌、肝癌那麼廣為人知,在一般大眾裏,甚至可能從未聽過。然而,近年來腎癌在香港的發病率有確實上升的趨勢,估計與人口日漸長壽及飲食西化等因素有關。

腎癌算是一種較為「神秘」的疾病,因為其確切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朗。除了極少數與特定基因變異相關、在較年輕時就發病的罕見個案外,絕大部分腎癌的出現都與現代科學所發現的一些風險因素有關,例如:吸煙、患有糖尿病,或體重超標。整體來說,當一個社會的飲食習慣越趨西化,某程度上也增加了患上腎癌的風險。

腎癌可細分為許多不同種類,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稱為「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當然,生長在腎臟的腫瘤也可以包括腎臟之下的輸尿管癌,但若論最普遍的腎癌,其早期階段是完全沒有症狀的。很多時候,尤其是一些局部的早期腎癌,都是在病人進行身體檢查,或因其他問題入院照CT掃描、超聲波時才被無意中發現。

傳統觀念中,腎癌有三大典型症狀:腹痛、小便帶血和發燒。但在現代社會,這些症狀已較少在初確診的病人身上出現。

腎癌的治療方向

腎癌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腫瘤仍「局部」在腎臟,可以透過手術或其他方法切除;另一種則是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

對於早期的局部腎癌,可以考慮局部切除手術。若腫瘤體積較大,或病人因年紀等因素不適合做手術,近年亦開始提倡使用高劑量電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無需開刀便可處理。

當腎癌擴散後,治療方式便有所不同。傳統的化療對腎癌基本上沒有太大作用,因此現代治療主要有兩大方向:

1. 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 (Anti-VEGF/VEGFR Inhibitors):研究發現,腎癌細胞在生長時需要大量血管供應養分,其基因信號會促使血管異常增生。即使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個特性依然存在。因此,使用「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可以阻止癌細胞產生過多血管,令腫瘤因「飢餓」而逐漸萎縮凋亡。

2. 免疫治療 (Immunotherapy):雖然腎癌對化療不敏感,但它卻是一種對免疫系統非常「敏感」的腫瘤。這意味著,透過使用免疫藥物(如抗PD-1或CTLA-4抑制劑)來刺激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攻擊癌細胞,往往能帶來顯著的療效。

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協同效應

近年醫學界更發現,放射治療(俗稱電療)與免疫治療能產生「1+1大於2」的協同效應。以往我們認為腎癌對傳統電療不敏感,但隨著技術進步,高劑量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已能精準地對付腎癌細胞。當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時,會使其釋放出大量「腫瘤抗原」。這些抗原就如同一面面旗幟,能更有效地「喚醒」並刺激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增強其辨識和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醫生會結合SBRT與免疫治療,先用電療「引爆」腫瘤,再利用免疫藥物放大這個抗癌效應,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個人化治療策略

現時針對擴散性腎癌的一線治療方案非常多元化。醫生會根據病人的「風險級別」(傳統上分為低、中、高風險)來制訂策略。

低風險病人:即使癌細胞已擴散(常見於肺部或骨骼),其生長速度可能相對緩慢。有時醫生甚至只會用藥性較輕的藥物,或採取「密切觀察」策略,暫不介入。
高風險病人:腫瘤生長速度極快,必須盡快使用最強的藥物組合去壓制病情。

治療組合可以有很多種:有時會單用抗血管增生標靶藥;有時會將免疫治療與抗血管增生藥物結合使用;亦有情況是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免疫治療藥物。

近年,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讓我們不再單純依賴臨床判斷。透過分析腫瘤的基因特性,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每一個腫瘤的弱點,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中西醫結合

從中醫角度看,絕大部分腎癌病人都屬於略為肥胖、上了年計的體質。中醫理論認為,腎癌多與「熱毒」及「痰濕」積聚有關。因此,中醫治療會著重「清熱解毒」、「化痰祛濕」。同時,亦可配合西醫的免疫治療,使用一些「益氣」的中藥來提升身體正氣,輔助免疫系統發揮更佳的抗癌效果。無論中醫還是西醫,一般都會建議體重超標的病人適量減重,以減少體內「痰濕」積聚,對控制病情亦有一定好處。

總括而言,雖然腎癌並非最常見的癌症,但近年的新藥發展一日千里,為病人帶來了更多希望。然而,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都獨一無二,應該選擇哪種標靶藥、何時使用免疫治療、是否需要配合手術或電療,都需要與您的主診醫生詳細溝通,共同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之路。

#腎癌

Address

Unit 1902, Hing Wai Building, 36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西醫說- 蘇子謙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中西醫說- 蘇子謙: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