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25
完成小組,離開院舍時剛巧遇見來訪家屬。
「音樂治療姑娘就是你!?」 (心慌一慌:被尋仇?)
「對,我是。」禮貌微笑。
「我是@@的媽媽,好多謝你呀,@@參加音樂治療之後情緒好好多,雖然記性仍然退化,但人開朗不少,亦比以前有自信。」
這幾個月在長期護理院、弱智人士宿舍、庇護工場的小組工作,偶然有機會與家屬接觸,遇見不少年邁的母親照料步入老年的兒女:
「不希望白頭人送黑頭人,但更怕自己比他/她先走,雖然宿舍姑娘/sir很有愛心,但做阿媽的始終放不下。」
儘管說得淡然,更懂幽默一番「不過他/她(子女)沒有染髮,頭髮比我更白了,頂多是白頭人送白頭人。」,但話語裏滲透無盡蒼涼。
儘管音樂治療無法逆轉年齡,不能提高智商,亦難以對抗長期的身體和精神疾病,但音樂給予了安全的空間,讓情緒得以被接納與盛載,感受生而為人應有的尊重與尊嚴。
「很喜歡月亮代表我的心,想起小時候與家姐一起玩燈籠,很開心。
(中秋節有機會與家人見面嗎?)
父母...(搖搖頭表示不在人世),家姐很多年沒見了,不要緊,我明白的,她們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打擾她們。」
在音樂治療裏,我們可以在歌曲中想念與緬懷,可以欣賞自己的體諒和放開,可以運用樂器表達失望和難過而無毋感到內疚或害怕被責備,可以在同路的歌聲與樂器聲中獲得支持和勇氣。
「姑娘你知道自己帶組的時候笑得眼睛都彎彎的嗎? 看得見你真的用心與他們相處,他們也非常喜歡參與,音樂治療真的很療癒,應該一直舉辦才對。」幾位旁觀的宿舍職員有時趁空檔短暫加入,鼓勵舍友,也給予我力量。
其中四個小組進入尾聲,很感激推薦我、信任我、認可我能力的每一位 - 舍友、家屬、社工、職業治療師同事、音樂治療師前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