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渴望把家庭系統排列的核心理念,推廣成為每個家庭的共同價值觀,讓愛流動、家庭和諧。連接自己的根,得到祖先輩的庇𧙗,承傳愛、分享愛!

18/11/2025

【別怕寵壞:真正的禮物,是給他 #情緒特權】

身為父母,我們都懷抱著一個共同的焦慮:「我該如何給孩子自信?」
我們擔心給得太少,孩子未來會自卑、退縮;又擔心給得太多,孩子會變得「嬌縱」、「自我中心」。我們在「嚴格管教」與「快樂教育」之間擺盪,深怕任何一個選擇,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遺憾。

但如果,建立孩子自尊的關鍵,不在於他們未來多麼成功、不是他們考了多少分,也不是他們擁有多棒的才藝,而是我們在他們幼年時,給予的一種深刻、無條件的「充滿感」呢?

這份禮物,英國哲學家Alain de Botton 稱之為「早期情感特權」(Early Emotional Privilege)

我在這一期modern wisdom 上聽到了,我覺得和我學的,想做的,講的很清楚,以下是我一些延伸:

什麼是「情感特權」?

一個「良好」的童年,就是讓孩子在幼年時期,充分地感覺到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寵溺」?
不是物質上的予取予求,
而是一種情感上的絕對關注。

想像一下:
* 當孩子(特別是幼兒)搖搖晃晃地唱完一首歌,全家人為他熱烈鼓掌,彷彿他是登上國家劇院的巨星。

* 當他早上睡眼惺忪地走進客廳,你發自內心地對他說:「喔!我的小王子/小公主起床啦!真高興見到你!」

* 當他興奮地拿著一隻蝸牛給你看,你不是敷衍地說「好棒,快去洗手」,而是蹲下來,真心對那隻蝸牛感到好奇:「哇!他有觸角耶!」

這就是「情感特權」。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的需求被看見、他們的喜悅被分享、他們的「我」被毫無保留地接納和慶祝。

一個內心匱乏的孩子,才會終其一生都在向外索求。

一個從小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用「情緒勒索」來索討關懷。

一個從小不被認真傾聽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用「誇張的言行」來索討注意。

一個從小不曾感覺自己「特別」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極度渴望成名、渴望權力、渴望在百萬陌生人眼中證明自己「很特別」。

「情感特權」就像是為孩子的內心裝滿一杯水。
一個杯子滿溢的人,不需要去搶別人的水。

他們在幼年時期,已經充分體驗過「被當成世界的中心」是什麼滋味,他們「被愛」的需求已經被滿足。因此,他們長大後,才能坦然接受自己在廣大成人世界中的「平凡」與「次要角色」,而不會感到心理失衡。

他們不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求「關注」,因為他們在生命之初,就已經得到了最純粹、最足量的關注。

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 (John 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孩子需要一個「安全基地」。這個基地,就是父母。當孩子知道,無論他去哪裡探險、無論他成功或失敗,永遠有一個安全、溫暖的港灣(父母)在等他,他就會充滿勇氣。

* 當孩子知道「我不需要做任何事來贏得父母的愛,他們的愛就在那裡」,孩子就不需要浪費任何一絲精力去「擔心」或「討好」。

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 提出了這個概念。
* 無條件的愛:「我愛你,因為你就是你。」
* 有條件的愛:「我愛你,如果你...(考第一名、聽話、安靜)。」
當孩子長期處於「有條件的愛」之中,他們會學到:「真實的我是不好的、是不被愛的。我必須扮演某個角色,才能得到愛。」這就是低自尊的根源。

「用愛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使他們做錯了事 ,也相信他們的本意是好的 ——
這份特權,讓孩子建立起最核心的自我價值感:「我本身,就值得被愛。」
===

理論很棒,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做?

1. 讚美「過程」而非「天賦」

* 「你剛才好努力在拼那塊拼圖!」
* 「媽媽看到你跟弟弟分享玩具,你這麼做很慷慨!」
* 「這幅畫的顏色搭配得真漂亮,你是怎麼想到的?」
* 這是在讚美孩子的「努力」、「過程」、「選擇」與「策略」。孩子會學到,「成功」是來自於「我可以控制的努力」,他們會更樂於接受挑戰,也更能從失敗中站起來。

2. 你可以失敗
從一歲的寶寶學走路,到五歲的孩子學倒牛奶,「搞砸」是必然的。

* 當孩子把牛奶打翻時:
* 羞愧的反應: 「我不是跟你說要小心嗎!你看你又搞砸了!」
* 自主的反應: 「哎呀!牛奶灑出來了。沒關係,我們一起拿抹布把它擦乾淨吧。」
「情感特權」意味著孩子擁有「安全失敗」的權利。
當孩子的「搞砸」被父母用平靜、接納的態度對待時,他們不會學到「我好笨」,而是學到「發生小意外是正常的,而且我有能力解決它」。

這份「不怕犯錯」的篤定,將在未來轉化為強大的心理韌性。

3. 「看見」他們真實的樣子

你的孩子可能不喜歡足球,但他對螞蟻搬家著迷不已;你的孩子可能不愛上台表演,但她能安靜地觀察一朵花半小時。

「情感特權」的終極展現,就是「看見」。
不是看見「你希望他成為的樣子」,而是看見「他真實的樣子」,並對此給予由衷的欣賞。

* 蹲下來,陪他一起看螞蟻。問他:「你發現了什麼?」
* 接受他的害羞,告訴他:「你喜歡安靜地觀察事物,這很棒,你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細節。」

當你這樣做時,你就是在給予孩子最強大的訊息:「你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你真實的樣子,就是最值得被愛的樣子。」

* 健康自尊: 來自內部,是「我很好」、「我值得」。
* 自戀人格: 來自外部的匱乏,是「我必須比別人好」、「我需要不斷的掌聲來證明我存在」。
德波頓的理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點出了這個事實:那種極度渴望關注的「自戀」,正是因為從未享受過「早期情感特權」所導致的。

身為父母,我們都無法陪伴孩子走完一輩子。我們能給的,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童年,而是在他們心中,植入一個溫暖、堅定的「內在聲音」。

當你給予孩子足量的「情感特權」,你就是在打造這個聲音。未來,當他遇到挫折、被人拒絕、懷疑自己時,這個源自於你的聲音,會在他們心中輕輕響起:
「沒關係,你搞砸了,但你依然很好。」
「你很特別,你值得被愛。」
「你,已經足夠。」

你是否總被無形的壓力牽絆?上班的時候焦慮工作效率,回到家有無窮盡的思緒纏擾難眠?身體感到疲憊、緊繃、無力?壓力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情緒困擾」,而是關乎心理、生理與科學規律的身心關連。紓解壓力腦點 🧠 Brain Spotting 工作坊- 從...
18/11/2025

你是否總被無形的壓力牽絆?
上班的時候焦慮工作效率,
回到家有無窮盡的思緒纏擾難眠?
身體感到疲憊、緊繃、無力?

壓力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情緒困擾」,而是關乎心理、生理與科學規律的身心關連。

紓解壓力腦點 🧠 Brain Spotting 工作坊
- 從心理層面解析壓力如何影響認知與情緒,為何越焦慮越容易陷入內耗。
-聚焦生理性表現,讀懂頭痛、失眠、免疫力下降背後的壓力信號。
提高日常生活中高頻壓力的覺察 ,例如:職場競爭、關係經營、家庭關係 ,金錢問題等等。
-用科學的視角拆解壓力激素的運作機制,打破“壓力=有害”的固有認知。

腦點🧠技術通過聚焦特定視覺點,精準啟動大腦自我療癒潛能,快速釋放深層壓力;在集體場域產生共振效應。讓減壓更高效、更有安全感;短時間內即可感受到身心鬆弛,重拾內心平靜與能量。

🧠工作坊協助你拆解壓力本質後,以腦點療癒技術,用集體形式為參與者放鬆心情、充充電!來參加的朋友,請帶備一個近期令你感受到極大壓力的人事物。透過腦點練習減輕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紓解壓力🧠腦點工作坊
與壓力和解:一個從身心科學到集體療癒的體驗‼️

日期: Nov 23(SUN)
時間: 12:00-14:30
地點:中上環We Me Studio
費用:$444

報名新按以下連結報名: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90318800&text=報名紓解壓力腦點
請留下名字及電郵
📱whatsapp查詢@90318800
🔸按FB「參加」未能留位,收到轉款才可確定位置

導師簡介:吳浩然
Brainspotting腦點執行師
TRE®Provider壓力創傷釋放運動
擅長以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為平台结合多種技術處理複雜問題
[受訓經歷]
第三屆香港家庭系统排列培訓~鄭立峰
2004-2018跟多位家庭系统排列導師學習:
海靈格、亨利博亞、根達韋百、烏沙莫、June peterson ,龔貝莎、
TRE®Provider(國際認証)Alex Greene
多次參加TRE創始人David Berceli工作坊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認證培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第5階~Dr. David Grand
Brainspotting高級分我療癒技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 with Relationships~Jaegil Lee Brainspotting Expansion-Lisa Larson
NADP腦神經情感發展心理學 -Marianne Bentzen
完成第二年Somatic Experiencing(SE)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導師班培訓(並任助教)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復雜性創傷(在訓)
Satir Model-Maria Gomori
Nlp身心語言程序學

18/11/2025

《你是沒有安全感的大人嗎?》

那天,我在諮詢時聽到一個讓人心裡軟下來的故事。

晚餐時間,孩子邊吃邊哼歌。
媽媽提醒了三次,
語氣一次比一次急。

到第四次,孩子抬起頭,用著四歲孩子最真誠的方式問:

「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

只是這麼一句。
沒有頂嘴,只是帶著微微的委屈與想法。

但媽媽的情緒卻像被點燃,
聲音瞬間變大、語調變快:

「你這是什麼態度?」
「你怎麼這麼沒大沒小?」

孩子被突如其來的情緒嚇到紅了眼眶,而媽媽說起這段時,突然沉默了很久。

然後,她輕輕說了一句: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瞬間這麼生氣……
其實,他只是講了一句話而已。」
然後這狀況很頻繁,我常常陷入數不清的自責,懷疑自己不適合當媽媽。

她看見的,是孩子的語句。
但她的情緒,其實是對童年的自己反應。

那不是孩子的反抗造成的,
其實是她心裡有一個被壓得很深的小孩:
一直沒有被接住過。

⸻—————————————

➡️那麼,什麼叫做“安全感”?

我們常常在教養裡說「安全感」,
但到底什麼是安全感?

其實,安全感不是外表的穩定,
而是內在最深的「可預測性」。

安全感 = 我能預測你對我的反應。
安全感 = 我的神經系統相信,我是被理解的。
安全感 = 我在關係裡可以做我自己,而不會失去你。

換句話說,安全感讓孩子(也讓成人)能感到:
✅我害怕時,你不會離開
✅我犯錯時,不會被羞辱
✅我說真話時,不會被否定
✅我表達需要,不會被看低
✅我有情緒時,不會被懷疑
✅我說「不要」時,不會被討厭
✅我真實的樣子,是被接納的

在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安全感會讓孩子的大腦下視丘、杏仁核(負責恐懼與警戒的系統)平靜下來,
前額葉皮質(負責思考、語言、情緒調節)才能正常工作。

沒有安全感時,孩子的大腦會長期處在「戰或逃」模式:
Fight / Flight / Freeze / Fawn(戰鬥 / 逃跑 / 僵住 / 討好)

而這些反應,會一路延續到成人。

沒有安全感的大人,看起來像是很容易生氣、很急、也很敏感、不自覺想控制,
但在腦袋裡,其實是:

「我被過去生命經驗觸發了,我很害怕。」

只是沒有覺察到。

⸻—————————————

➡️沒有安全感的大人,童年的模樣。

童年的他們,可能經歷過:
✅情緒被忽略:「哭什麼?有什麼好難過?」
✅真實被壓住:「你給我安靜、乖一點、要聽話。」
✅需要被視為麻煩:「你怎麼又這樣?」
✅犯錯被懲罰,不是被理解
✅長期要靠懂事才能換到愛
✅想被抱抱,卻常常換來忙碌的背影
✅想說真心話,卻被要求閉嘴

所以他們長大後,看起來很堅強、很能扛、很懂事,
但只要孩子稍微有一點變動,

孩子只是皺眉,他覺得被否定。
孩子只是說「不要」,他覺得被背叛。
孩子只是講了句反抗語言,他整個人就爆氣。

不是孩子太大聲,
是他的心,一直很痛。

⸻—————————————
➡️沒有安全感的大人,最常出現的樣貌:

✅對孩子的小反應過度敏感

孩子反抗一點點,就覺得關係被挑戰。

✅需要孩子「乖」來證明自己是好父母

孩子哭,他慌。
孩子鬧,他羞愧。
孩子有意見,他覺得自己失敗。

✅容易用控制掩飾害怕

越害怕,越想管。
越沒安全感,越想抓緊。

✅情緒反應比實際狀況大好幾倍

孩子只是撒嬌,他可能像被推倒。
孩子只是慢,他可能覺得被否定。

這就是「情緒比例原則失衡」。

來自於他的內在仍有許多沒被接住的角落。

✅習慣壓抑,需要別人肯定才安心

外表很強,內心很孤單。

✅很難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尤其是「真實的自己」。

⸻————————————

➡️這些狀態,會影響哪些地方?
✅親子關係:越愛越緊,越想靠近越痛
✅婚姻關係:容易誤會、容易敏感
✅人際關係:不敢麻煩別人,也不敢被麻煩
✅職場:怕衝突、怕犯錯、怕被否定
✅自我價值:永遠覺得自己不夠
✅情緒調節:小事也會激起大情緒

這些不是性格問題,
是安全感的缺口。

⸻——————————————

➡️那大人要怎麼開始「覺察」?

你可以問問自己:
✅孩子說「不要」時,我的情緒是不是突然放大?
✅面對反抗,我是生氣比較多,還是害怕比較多?
✅我是不是常常覺得孩子「不尊重我」?
✅我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聽到批評我會不會想躲起來或反擊?
✅我是不是很難說:「我需要幫忙」?

如果有幾項讓你心裡酸酸的,
是你的心一直在等一個被理解的機會。

⸻——————————————

➡️大人要怎麼重新「給自己安全感」?

以下是溫柔、能落地的方式:

❤️在情緒來的時候,先給自己三秒

這三秒,是你給自己的安全空間。

❤️練習說一句小小的真話(一致性的表達)

像是:

「我今天有點累。」
「我需要一點時間。」
「我現在有點不安。」

真話可以治癒很多過去的傷。

⸻———————————

❤️把「孩子不是我」這句話放進心裡

孩子的情緒,不是對你的否定。
孩子的拒絕,不是對你的拋棄。

❤️練習用更柔軟的語言對自己說話

你可以在心裡對自己說:

「沒關係,我知道你又害怕了,我在。」

這句話,是你補給自己童年最缺少的。

❤️建立一個能依靠的支持系統

你不需要一個人撐住所有。

❤️接受自己不是完美大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
而是「願意和他一起變好的大人」。

————————————————

🌈留給正在閱讀的你,一個溫柔的提問:

如果你回頭看那個最孤單的自己,
你覺得她最希望你現在對她說什麼?

Money 🪄 Magic ✨ 工作坊雙導師: Sue Chow & Anne Tong帶領你從理性到感性:~找出金錢的阻礙~顯化吸引金錢的能量~金錢豐盛的許願祝福日期📅: Nov 22 (SAT)時間⏰:13:00-17:00詳情🎯:  ...
18/11/2025

Money 🪄 Magic ✨ 工作坊
雙導師: Sue Chow & Anne Tong
帶領你從理性到感性:
~找出金錢的阻礙
~顯化吸引金錢的能量
~金錢豐盛的許願祝福
日期📅: Nov 22 (SAT)
時間⏰:13:00-17:00
詳情🎯: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sr2wgEsw/?mibextid=wwXIfr

17/11/2025
圍繞着金錢,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面或多或少都潛藏着一些信念以及情感,這些信念及情感有時成為了我們與豐盛之間的阻隔。· 你覺得你是金錢磁石還是金錢絕緣體?· 你知不知道你對金錢的潛藏信念是什麼?· 你聯想起「金錢」即時有什麼畫面?· 你想了解什麼...
17/11/2025

圍繞着金錢,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面或多或少都潛藏着一些信念以及情感,這些信念及情感有時成為了我們與豐盛之間的阻隔。

· 你覺得你是金錢磁石還是金錢絕緣體?
· 你知不知道你對金錢的潛藏信念是什麼?
· 你聯想起「金錢」即時有什麼畫面?
· 你想了解什麼在無意識阻礙你與金錢的關係嗎?

影響金錢關係的元素有很多。尤其在我們成長的時候,父母對金錢的行為思想、自身經歷與及家族業力….. 都會阻礙金錢的流動。當我們理解到障礙是什麼,自然能夠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從此之外,調整金錢能量和對金錢的限制性信念,也能夠協助吸引金錢到來。

雙導師Sue & Anne 會帶領你從理性到感性:
~去了解及感受什麼是金錢
~找出金錢的阻礙
~金錢所提供的心靈價值
~顯化吸引金錢的能量
~ 金錢豐盛的許願祝福

Money Magic 🪄 工作坊
日期: Nov 22 ( SAT)
時間: 14:00-18:00
地點:上環
費用:$1088

報名新按以下連結報名: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90318800&text=報名MoneyMagic

導師簡介:
Sue Chow
💖BeUtiful Enhancement Institute✨

專業資格:
-資深家庭系統排列導師
-身心整合教練
- NLP高級導師 , 美國 NLP 大學🇺🇸
- 臨床催眠治療師師師
- 阿卡西靈魂解讀師
- 人類圖生命探索解讀師
- 聲音能量治療師
- 蕯滿療癒治療師
- Access Bar 療癒師

Anne Tong
🔮 Miracle Blessings🔮
專業資格:
-水晶療癒師
-Usui Reiki Master
-karuna Reiki Master
-Money Reiki Master
-Saqqara Reiki Master
-NLP Practitioner
-SRT practitioner
-家庭系統排列師
-西藏頌缽治療師
-薩滿療癒治療師

睡眠越短,生命越短!~Matthew Walker,英國著名睡眠專家「人類睡眠科學中心」 創始人若果你反覆出現難於入睡,造成睡眠質素變差,你就要注意是否有失眠這個問題產生。基本上,每週超過三日以上出現失眠,白天出現倦怠、情緒煩躁、焦慮,難以...
16/11/2025

睡眠越短,生命越短!
~Matthew Walker,英國著名睡眠專家「人類睡眠科學中心」 創始人

若果你反覆出現難於入睡,造成睡眠質素變差,你就要注意是否有失眠這個問題產生。基本上,每週超過三日以上出現失眠,白天出現倦怠、情緒煩躁、焦慮,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已經構成「失眠」❕

常見失眠的型態分為 : 入睡困難、續睡困難、過早清醒等。失眠狀況持續時間少於一個月稱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是「慢性失眠」。

什麼是健康的睡眠?
* 入睡快:入睡時間不超過30分鐘
* 睡眠時間足、品質高:85%以上的時間在床上睡覺,睡眠過程中不會頻繁醒、不被多夢困擾
* 睡醒後精神好:第二天醒來精神飽滿,沒有嗜睡、乏力等現象

壓力如何影響睡眠?
從腦神經科學看,壓力帶來的持續緊張會過度啟動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使皮質醇等應激激素夜間仍居高不下,直接抑制褪黑素分泌 。負責“戰鬥”的交感神經持續亢奮,主導休息的副交感神經被壓制,讓大腦處於“警戒狀態”,難以入睡。

如何緩解壓力、優化睡眠質素?
TRE壓力釋放運動。這項技術通過7個溫和動作喚醒身體的自然震顫本能,從肌肉與筋膜深處剝離積壓的壓力 ,直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讓亢奮的交感神經“降溫”,喚醒副交感神經的放鬆功能,幫助身心重歸平衡狀態 。

優化睡眠質素TRE 工作坊內容:
1.瞭解有關睡眠的科學
2.介紹改善睡眠的多個因素,包括習慣、環境、心理、生理四個方面
3.理解睡眠的價值和失眠的危害
4.改善睡眠的關鍵
5.體驗TRE

日期: Nov 23(SUN)
時間: 15:00-17:00
地點:中上環We Me Studio
費用:$333

報名新按以下連結報名: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90318800&text=報名優化睡眠TRE 工作坊
請留下名字及電郵
📱whatsapp查詢@90318800
🔸按FB「參加」未能留位,收到轉款才可確定位置

導師簡介:吳浩然
Brainspotting腦點執行師
TRE®Provider壓力創傷釋放運動
擅長以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為平台结合多種技術處理複雜問題
[受訓經歷]
第三屆香港家庭系统排列培訓~鄭立峰
2004-2018跟多位家庭系统排列導師學習:
海靈格、亨利博亞、根達韋百、烏沙莫、June peterson ,龔貝莎、
TRE®Provider(國際認証)Alex Greene
多次參加TRE創始人David Berceli工作坊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認證培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第5階~Dr. David Grand
Brainspotting高級分我療癒技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 with Relationships~Jaegil Lee Brainspotting Expansion-Lisa Larson
NADP腦神經情感發展心理學 -Marianne Bentzen
完成第二年Somatic Experiencing(SE)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導師班培訓(並任助教)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復雜性創傷(在訓)
Satir Model-Maria Gomori
Nlp身心語言程序學

你是否總被無形的壓力牽絆?上班的時候焦慮工作效率,回到家有無窮盡的思緒纏擾難眠?身體感到疲憊、緊繃、無力?壓力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情緒困擾」,而是關乎心理、生理與科學規律的身心關連。紓解壓力腦點 🧠 Brain Spotting 工作坊- 從...
16/11/2025

你是否總被無形的壓力牽絆?
上班的時候焦慮工作效率,
回到家有無窮盡的思緒纏擾難眠?
身體感到疲憊、緊繃、無力?

壓力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情緒困擾」,而是關乎心理、生理與科學規律的身心關連。

紓解壓力腦點 🧠 Brain Spotting 工作坊
- 從心理層面解析壓力如何影響認知與情緒,為何越焦慮越容易陷入內耗。
-聚焦生理性表現,讀懂頭痛、失眠、免疫力下降背後的壓力信號。
提高日常生活中高頻壓力的覺察 ,例如:職場競爭、關係經營、家庭關係 ,金錢問題等等。
-用科學的視角拆解壓力激素的運作機制,打破“壓力=有害”的固有認知。

腦點🧠技術通過聚焦特定視覺點,精準啟動大腦自我療癒潛能,快速釋放深層壓力;在集體場域產生共振效應。讓減壓更高效、更有安全感;短時間內即可感受到身心鬆弛,重拾內心平靜與能量。

🧠工作坊協助你拆解壓力本質後,以腦點療癒技術,用集體形式為參與者放鬆心情、充充電!來參加的朋友,請帶備一個近期令你感受到極大壓力的人事物。透過腦點練習減輕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歡迎你與壓力和解:一個從身心科學到集體療癒的體驗‼️

紓解壓力🧠腦點工作坊
日期: Nov 23(SUN)
時間: 12:00-14:30
地點:中上環We Me Studio
費用:$444

報名新按以下連結報名: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90318800&text=報名紓解壓力腦點
請留下名字及電郵
📱whatsapp查詢@90318800
🔸按FB「參加」未能留位,收到轉款才可確定位置

導師簡介:吳浩然
Brainspotting腦點執行師
TRE®Provider壓力創傷釋放運動
擅長以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為平台结合多種技術處理複雜問題
[受訓經歷]
第三屆香港家庭系统排列培訓~鄭立峰
2004-2018跟多位家庭系统排列導師學習:
海靈格、亨利博亞、根達韋百、烏沙莫、June peterson ,龔貝莎、
TRE®Provider(國際認証)Alex Greene
多次參加TRE創始人David Berceli工作坊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認證培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腦點療法第5階~Dr. David Grand
Brainspotting高級分我療癒技術 ~Ouan Shi Ph.D
Brainspotting with Relationships~Jaegil Lee Brainspotting Expansion-Lisa Larson
NADP腦神經情感發展心理學 -Marianne Bentzen
完成第二年Somatic Experiencing(SE)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導師班培訓(並任助教)
身體取向依附關係-復雜性創傷(在訓)
Satir Model-Maria Gomori
Nlp身心語言程序學

16/11/2025

《教養突然湧上的情緒,其實是創傷反應》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裡,我們常常提醒自己:
要有耐心、說話要慢一點、要用溫柔陪伴、要一致、要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然而,只要孩子情緒一升起、杯子一打翻、玩具一甩、說不要就是不要、或者吵著想要某樣東西的那一刻,
我們心裡那個「今天要當個成熟的大人」的念頭,
往往只撐不到十秒。

有時候孩子一個小小的動作,
卻會像針一樣刺進我們心裡某個深藏的角落。
那地方痛得太突然、太巨大,
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我怎麼會反應這麼快?」

我們以為是孩子惹的,
但其實,那不是孩子的問題。

那是創傷反應。

⸻————————————

➡️我們以為在對孩子生氣,其實是在對童年的自己反應

孩子的行為,是最容易撬開那些我們以為早已封存的抽屜。

孩子哭,我們煩躁;
孩子拖拉,我們火大;
孩子說不要,我們突然快抓狂。

但我們生氣的不是孩子,
而是孩子的行為碰到了內心最深的那一層,
那個曾經被忽略、被要求懂事、被責罵、被羞辱、被體罰的自己。

那些記憶藏得太深、太久,
久到我們以為不痛了。
但孩子的一個動作,
讓那些傷口重新被看見。

⸻———————————
➡️ 匱乏感,是情緒被放大的第一層來源

我們當中很多人,童年的物質並不豐富。
一個玩具要玩好多年、弄壞會被罵、想要也不敢說。

於是我們很早就學會了:
✅不敢吵
✅不敢鬧
✅不敢說想要
✅不敢奢望
✅不敢讓需求被看見

所以當孩子輕易拿起玩具、說不想要就丟、壞了就哭、喜歡就大聲講,
我們心裡那個匱乏的小孩會痛一下。

那不是對孩子的不滿,
而是童年的自己在心痛:
「當年的我,沒有這樣被允許過。」

⸻——————————————
➡️孩子的不珍惜,喚起的不是怒氣,是我們曾被對待的方式

小時候只要弄壞、弄丟、打翻、做不好,
我們往往不是被理解,是被「對付」。

被罵、被羞辱、被打、被冷眼、被說不懂事。

所以長大後,當看到孩子弄壞東西、亂丟物品、控制不了情緒……
我們的神經系統會立刻被喚醒,像進入警報模式:

「糟糕,會出事!」
「這樣不行!」
「等等會變糟!」

那不是教育,
那是一個曾被懲罰的孩子在反射性地害怕。

⸻—————————————

➡️正常情緒 vs 創傷反應:要怎麼分辨?

在育兒裡「有情緒」本來就正常。
煩、累、受不了、想休息,
這都是人性。

所以重點不是情緒本身,
‼️而是:這個情緒的大小,有沒有超過事件本身?

如果是正常的情緒:
你會覺得煩、覺得累,但心裡還能「停一下」,
大腦還能想著下一步。

但如果是創傷反應:
情緒會突然像海嘯一樣湧上來,
胸口緊、心跳快、整個人僵住,
甚至事後會懷疑自己:
「我剛剛怎麼了?」

真正的差別在於,
創傷反應不是情緒,重點是情緒的「比例失衡」。

當反應的程度「遠遠超過」事件本身,
那就不是現在的你在反應,
而是過去的你被喚醒了。

⸻——————————————

➡️大多數父母做不到冷靜,有兩個原因

✅過去的創傷未被整合

你看似用的是大人的身體,
但反應的是童年的神經系統。

✅你太累了

累到前額葉下降、杏仁核接管,
你的身心會直接進入求生模式。
這是大腦在保護你。

⸻———————————
➡️冰山底下藏著的,是我們最深的渴望

在我們對孩子升起的大情緒底下,
藏的不是脾氣,
而是:
✅希望自己曾被理解
✅希望當年也能犯錯
✅希望有人告訴我們「沒關係」
✅希望有人保護我們
✅希望自己也曾被允許「想要」
✅希望自己被溫柔珍惜

我們不是在對孩子生氣,
其實是在對那個「從未被看見的自己」心痛。

⸻—————————————

➡️育兒不是修正孩子,其實是回頭牽起那個失落的自己

孩子不是我們情緒的源頭,
孩子只是照見了我們心裡未完成的那一塊。

真正的育兒,是在陪孩子長大之前,
先讓那個被放在角落的自己,被好好看見。

能夠看見自己,
我們就能更完整地看見孩子。

⸻—————————————

「孩子喚醒的不是情緒,是我們曾經沒被好好抱住的那個自己。」

🌈留給正在閱讀的你,一個溫柔的提問:

當孩子的行為讓你突然情緒湧上來時,
你的心裡,是哪一段過去正在被喚醒?

#薩提爾

🩵現正接受11月份現場 | 網上諮詢預約🩷 #排列諮詢  #身心整合💛✨處理核心議題的根源,先了解現況及需要處理的議題,釐清期望的結果,之後進行諮詢服務。議題包括:事業、愛情、金錢、疾病、祖先連結、情緒管理、溝通模式...✨專題探索:創傷經...
15/11/2025

🩵現正接受11月份現場 | 網上諮詢預約🩷 #排列諮詢 #身心整合💛
✨處理核心議題的根源,先了解現況及需要處理的議題,釐清期望的結果,之後進行諮詢服務。議題包括:事業、愛情、金錢、疾病、祖先連結、情緒管理、溝通模式...

✨專題探索:創傷經歷、內在小孩、親人離逝、與流產/墮胎/夭折嬰孩進行紀念儀式、失眠的源頭、舒緩壓力 、產後抑鬱、手術後遺症、離婚、移民的考量、金錢阻礙、事業發展、性創傷、家暴、被欺凌事件、…..

✨關係層面 - 親子關係、親密關係、自我關係
個人成長 - 目標規劃、夢想、人生使命
自我了解 - Human Design 人類圖解讀 、阿卡西靈魂解讀

💓訪談大慨30分鐘,餘下75分鐘是找出議題的核心,透過小物件排列、催眠、NLP技巧及Coaching進行轉化和解, 15分鐘能量重整。
💗見面前需要準備個人及原生家庭的資料,見面完畢後,按情況給予相對應技巧和心法,亦會提供跟進練習。

預約日期🗓: Nov 2025
預約時間段⏰: 12:00-20:00
(時間可彈性預約 / 可選擇網上Zoom進行)
地點📮:上環
費用💰: $3500 (2 小時)

原生家庭及內在小孩是問題的根源,處理了這些核心,生命的各種範疇也會大大轉變。
預約及查詢📱: 請whatsapp 90318800

🫶🏻客戶回饋🫶🏻
現場諮詢🕊️:
💜喺新嘅生日周期開始前,搵咗Sue做一對一家排,之前已經參加過佢嘅小組,內心亦有共鳴,時間適合之時需要往內加深了解,過濾,療癒同轉化某一個意識層嘅體驗。
由開始Sue帶動嘅節奏同能量上嘅指引,已經好快搵到需要排列同釋放嘅能量同模式。去到將近尾聲,全個人已經感覺到本人100%嘅能量歸回自己身心系統。釋懷在喺家族上遺留下來無意識情況嘅不了解的糾結。
回到日常生活後,短短兩三星期上,無論事業,商機,人緣,生活生命嘅大方向,完全走上另一層次同軌道。只可以簡單形容量子級嘅顯化。
尤其係事業過程,提及到有可能會發生到的,會是我以往沒有接觸的事情,此情況已慢慢萌芽,完全是一個人頭腦上沒法可以設計與安排的。非常熱烈期待未來路上會體驗到的良好事情!再次感謝Sue!

🩷好感恩在8🈷️份,內心特別辛苦的日子,找到你和我一起做1 對1 的公仔排列輔導!也是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的個人排列,非常振奮我心!
當中讓我看穿自己的內心真實世界,慢慢一步一步看到如何受父母親影響着自己的成長、人格、婚姻和家庭!
看透了後,原來我可以活出自己活出真我!
我的人生是充滿意義的!我可以為自己未來奮鬥了!
更感動嘅係肺炎隔離期間更有集體Zoom課共震我們內在小孩心中所有不安,看清兒時每一個畫面如何糾纏著自己的心,大家一齊釋放釋懷,實在是太好 的治療啊!
再次多謝Sue您的每一個細心提醒🔔,好溫馨嘅回味!極力推薦各位朋友上集體zoom & 1 對1諮詢。

🩵因為經歷生命一個重要的 transformation 而認識 Sue Chow,她是我的老師,治療師也是好友。我常常說,沒有 Sue 就沒有今天的我。回到英國後 Sue 和我繼續聯絡,間中也會幫我做遙距治療 (distance healing)。
最近 Sue 用 NLP 幫我處理失眠的問題。原來我的睡眠問題始於 4-5 歲, 那種無形的焦慮來自我和父母的關係。治療之後的數天睡眠質素改善了,但沒想到這治療也給我一次 self realisation。
我開始接受自己有需要父親給予安全感,也接受父親會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去支持我。“接受” 不只是說說,而是好像整個心打開了,有一種和諧而且很深的感動。相信 making peace with myself 就是這樣吧。

💙很感謝 Sue 一直以來對我的關顧。我持續參加她的工作坊和 private sessions,把傷口一層一層的療癒,那是一個很艱辛的階段。Sue 先後用家庭系統排列和其他 modalities 處理了我多個層面的焦慮,接著是我和自己的關係,之後就是我的匱乏感和莫名的恐懼。在這 7 個月裡面,我一步一步的找回自己,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今天,我忽然跟自己說:"可以放下了"。我的心暖了一下,好像雪糕融化一樣,感覺有點怪。打電話給 Sue 的時候,眼淚不自控地流。我知道那不是傷感的眼淚,而是那一刻決定放下和臣服的感動。
Sue,再一次謝謝你!Love you loads ❤

❤️ 之前被家人引發很多情緒 ,例如:失望, 被拒絕, 憤怒, 冇安全感,恐懼。 排列完的晚上,親人對金錢的態度戲劇性地改變,整個心踏實了☺。 覺得家排真是好powerful。👍😄

Zoom 💻Session :
🧡一路有留意Sue 的家庭排列、因緣巧合下終於的起心肝搵左Sue 去處理我内心莫名奇妙的徨恐感覺 。估唔到神奇之旅就咁發生、 一抽自己竟然出左素未謀面、都係大個先知道未出世的細佬 。
無諗過我對佢的感覺係咁大 ,原來大家一路都有著好深的連結 。在送別的時候,眼淚都一直流 ,好神奇!
原以為家人給我徨恐的感覺、估唔到原來係來自小時候一場小小的手術 ,麻醉劑到今日仲影響住我的生活。當清理腦袋麻醉劑的時候 ,成個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原來我咁多年都被一層曚曚的麻醉藥遮蔽都唔知。
做完整整2個鐘的家排 都唔知流過幾多眼淚同經歷左心底深處幾多的徨恐、不捨和哀傷。雖然成個過程好攰、但完成左之後,完全覺得自己整個人先好似開始真正生活緊、覺得好似人生新的一頁先啱啱開始。心裡面滿滿的正能量☺️☺️
真係好多謝Sue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家庭系統排列咨詢,心中想探討祖先業力和金錢問題。由於疫情關係,咨詢以Zoom 形式進行,但感覺和效果也非常好。雖然隔著螢幕,當討論到一些核心事情時,我的身體和情緒便有強烈的反應和感覺 - 有時會感動落淚、有時會身體發抖、有時腦中浮現一些訊息等等。
感謝Sue的幫忙,她細心地提問和解釋每一個細節,引導我更了解自己,明白了事情的源委和應如何面對。哭過後,情緒抒發後,我再次重新出發。謝謝🙏

💚期待好耐既個人家排諮詢透過zoom進行。Sue好專業同好親切,我好自然可以完全信任同跟住Sue既帶領。過程當中,有好多既情緒,多謝妳既體貼同專業,令我可以去感受,去認知係咩情緒,所有既練習都好受用。完成後即時感受到療癒,因為成個人好平靜,有返power,覺得世界變得好光(真係望落光左既感覺)。 最後,多謝妳帶領同陪伴我經歷呢一個轉化,感恩相遇💜

導師簡介:Sue Chow🦋
心之療癒·愛之錬金術師

專業資格:
-資深家庭系統排列導師
-身心整合教練
- NLP高級導師 , 美國 NLP 大學🇺🇸
- 臨床催眠治療師師師
- 阿卡西靈魂解讀師
- 人類圖生命探索解讀師
- 聲音能量治療師
- 蕯滿療癒治療師
- Access Bar 療癒師

工作範疇:1對1個人咨詢、主持排列及主題性工作坊。專長處理原生家庭、個人成長和內在小孩 等議題。
- 啓導1000+個案
- 擁有9年系統排列的經驗
- 香港首位通過國家培訓系統排列導師專業考試評核 :理論及案例實操
- 修讀鄭立峰博士所執教的高級系統排列導師班及全息生命教練學
- 2017年曾參與德國🇩🇪及北京🇨🇳系統排列年會,緊貼業內發展趨勢
- 2018年接受全中國🇨🇳首3位系統排列導師同場督導,深化排列學問和技巧
- 2019年到北京🇨🇳跟資深奧地利心理治療權威,Guni,深化系統排列的技巧
-2021 & 2022參加網上舉行的國際排列年會 (家庭及組織排列)
- 2023持續跟隨不同的國際級導師研習創傷治療

[Sue Chow訪問🫶🏻重温]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kQNiIZ8xg&list=PLTesNMAaAC_me7ljKM5F93O2VxBQCDxge

Address

Sheung Wan
Hong Kong

Telephone

+852903188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