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Tific 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The ENTific 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We provide one-stop consul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ervices which include any ENT diseases, sleep test,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s.

The ENTific®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面部外科中心
Unit 3004, 30/F, 9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30樓3004室
☎ 中環 25228383

The ENTific®Ocean 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Room 1421, 14/F, Ocean Centre, Harbour City, Kowloon
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1421室
☎ 尖沙咀 25233349 艾德斐®耳鼻喉面部外科中心, 中環
地址: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8樓A
電話: (852) 2522 8383 Whatsapp (852) 9800 6919
傳真: (852) 2522 8080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尖沙咀
地址: 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1421室
電話: (852) 2523 3349
傳真: (852) 2523 8403

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均在英國及香港受訓,為病人提供一站式諮詢、檢查和治療服務,包括常見的耳鼻喉疾病、睡眠測試,手術及非手術性治療。
語言:英文、國語、廣東話。

中環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to 7:00pm
星期六 10:00am to 2:00pm

尖沙咀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to 7:00pm
星期六 9:30am to 1:30pm
___

合作夥伴關係

ENTific® | Top Medical
九龍旺角彌敦道700號T.O.P.1901-1906室
電話: (852) 2868 3808 Whatsapp (852) 9341 3394
傳真: (852) 3795 3921

旺角
星期一 3:00pm to 7:00pm
___

The ENTific®Centre, Central
18A, Entertainment Building
30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Tel: (852) 2522 8383 Whatsapp (852) 9800 6919

The ENTific®Ocean Centre, TST
Room 1421, 14/F, Ocean Centre,
Harbour City, Kowloon
Tel: (852) 2523 3349

Our dedicated Specialists are British and Hong Kong-trained ENT doctors. Languages: English, Mandarin, Cantonese and Malay. Central
Monday to Friday 10:00am to 7:00pm
Saturday 10:00am to 2:00pm

TST
Monday to Friday 10:00am to 7:00pm
Saturday 9:30am to 1:30pm
___

In Partnership with

ENTific® | Top Medical
1901-1906, T.O.P
700 Nathan Road, Mongkok, Kowloon

Tel: (852) 2868-3808 Whatsapp (852) 9341-3394
Fax: (852) 3795-3921

Mongkok
Monday – 3:00 pm to 7:00 pm

許多人曾經歷過流鼻血的狀況,通常與外傷、氣候變化或過敏性鼻炎等因素有關。然而有醫師提醒,頻繁或大量流鼻血可能是一種疾病警訊,甚至與鼻咽癌有關,應提高警覺。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表示,鼻腔內...
28/10/2025

許多人曾經歷過流鼻血的狀況,通常與外傷、氣候變化或過敏性鼻炎等因素有關。然而有醫師提醒,頻繁或大量流鼻血可能是一種疾病警訊,甚至與鼻咽癌有關,應提高警覺。

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表示,鼻腔內的鼻黏膜擁有大量微細血管,當血管破裂時,就會引發流鼻血。一般來說,流鼻血的常見原因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候影響、使用暖氣導致空氣乾燥、鼻黏膜較薄或血管脆弱、外傷等。

然而除了常見因素,頻繁或大量流鼻血也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徵兆。薛智仁指出,鼻咽癌患者可能會出現腫瘤新生血管破裂而流鼻血,從滲血絲到大量流血皆有可能。此外,患者可能伴隨耳朵悶塞感或聽力受影響,鼻塞症狀日益加重,頸部淋巴結腫大,這可能是癌細胞擴散至頸部的表現。

事實上,雖然鼻咽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好發於四十歲左右。該病在華人族群中發生率較高,尤其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香港及台灣地區更為常見。

衛福部豐原醫院曾科普,鼻咽癌高風險族群包括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者,長期暴露於甲醛、煙霧、粉塵、木屑等刺激性氣體的人,以及經常吸菸、飲酒,或從小習慣食用醃製食品如鹹魚、鹹菜等者。

鼻咽癌的症狀可能因人而異,但常見的表現包括頸部淋巴結腫大,這是最早出現的症狀之一,通常無痛,且大小可能變化。患者可能有持續性的單側頭痛,鼻涕或痰中帶血,特別是晨起的第一口痰可能帶有血絲,甚至出現反覆流鼻血。

鼻部症狀可能表現為鼻塞、膿性分泌物、惡臭鼻涕等,而耳部症狀則可能包括聽力下降、耳鳴、中耳積水或耳朵悶塞感。如果癌細胞侵犯顱內神經,則可能出現複視、臉部感覺麻木、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神經症狀。

雖然鼻咽癌屬於惡性腫瘤,但治療效果不差,五年存活率超過七成,第一、二期患者的存活率甚至高達九成,因此早期發現並及時接受治療至關重要。醫師提醒,如發現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頸部腫塊、耳鼻症狀異常等,應儘速就醫檢查,確保健康無虞。

🏥🩺💊🎋👨‍👧‍👧👩‍👨‍⚕️✍️❤️🦠🧾📊🔍
#艾德斐 #耳鼻喉 #鼻咽癌 #流鼻血 #鼻敏感 #鼻塞 #病 #健康 #都市病 #香港 #中環 #九龍 #尖沙咀

你有耳鳴困擾嗎?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在飲食上經常吃水果、乳製品、膳食纖維、咖啡因等食物,能降低耳鳴風險,這些食物可能透過改善神經功能、增強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以及保護內耳與相關血管組織,降低耳鳴發生可能性。全球有14.4%的成人及13.6%未...
21/10/2025

你有耳鳴困擾嗎?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在飲食上經常吃水果、乳製品、膳食纖維、咖啡因等食物,能降低耳鳴風險,這些食物可能透過改善神經功能、增強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以及保護內耳與相關血管組織,降低耳鳴發生可能性。

全球有14.4%的成人及13.6%未成年受「耳鳴」所擾

耳鳴(Tinnitus)是種在缺乏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耳內或頭部持續出現聲響的症狀,患者經常描述聽到嗡嗡聲、蟬鳴或電流雜音。根據全球流行病學資料,約14.4%的成人及13.6%的兒童與青少年受到耳鳴影響,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睡眠及精神健康,甚至增加焦慮和抑鬱症的風險。

多吃水果、乳製品、膳食纖維 能降低耳鳴風險

近期台灣成都中醫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BMJ Open》期刊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特定飲食習慣可能與耳鳴的發生機率有關聯。研究團隊分析8篇觀察性研究,共納入超過30萬名參與者,並比較15種不同的飲食成分,包括水果、膳食纖維、乳製品、咖啡因、魚肉、蔬菜、糖類與蛋白質等攝取狀況與耳鳴症狀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結果顯示,經常攝取水果(如甜柿、香蕉)的人,耳鳴風險比一般人降低約35%;多吃乳製品的風險降低約17%,而膳食纖維與咖啡因則分別降低9%和10%的耳鳴發生率。研究者推測,這些食物可能透過改善神經功能、增強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以及保護內耳與相關血管組織,來降低耳鳴發生的可能性。

未來還需更嚴謹研究 才能確定真正效果

然而,研究人員Mengni Zhang表示:「目前的相關研究大多為觀察性質,並無法明確建立食物攝取與耳鳴之間的因果關係。此外,咖啡因的影響目前仍存在爭議,有研究指出咖啡因可能加重耳鳴,但此次分析卻顯示其有保護效果。」未來仍需進行更大規模、更嚴謹的臨床研究,以進一步確認這些飲食因素在耳鳴預防及改善上真正效果。

🏥🩺💊🎋👨‍👧‍👧👩‍⚕️👨‍⚕️✍️❤️🦠🧾📊🔍
#艾德斐 #耳鼻喉 #耳朵痛 #外耳炎 #水果 #耳鳴 #耳朵 #耳痛 #耳塞 #咖啡 #聽力 #香蕉 #乳製品 #香港 #中環 #九龍 #尖沙咀

甲狀腺癌 是一種源於甲狀腺組織的惡性腫瘤,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主要負責產生調節新陳代謝的激素,如甲狀腺素。這種癌症雖然相對少見,但其發病率在過去幾10年間逐漸上升。根據癌症網上資源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香港甲狀腺癌新症共有1,049...
14/10/2025

甲狀腺癌 是一種源於甲狀腺組織的惡性腫瘤,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主要負責產生調節新陳代謝的激素,如甲狀腺素。這種癌症雖然相對少見,但其發病率在過去幾10年間逐漸上升。

根據癌症網上資源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香港甲狀腺癌新症共有1,049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3.0%。按粗發病率計算,每10萬香港人口中即有約14宗新增個案。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會較高,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約為3.6:1。

甲狀腺癌 5大徵兆

甲狀腺癌的發病過程很緩慢,由癌細胞出現到發病可能歷時數年。早期徵狀通常不明顯,許多患者在診斷時可能並未出現任何症狀。然而,隨着腫瘤的增長,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徵狀:

頸部腫塊:最常見的徵狀是頸部可觸及的腫塊,通常無痛,且可能逐漸增大。

聲音改變:若腫瘤壓逼到聲帶,患者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或改變。

吞嚥困難:隨着腫瘤的增長,可能會影響到吞嚥,造成困難或疼痛。

呼吸困難:在某些情況下,腫瘤的增大可能會壓逼到氣管,導致呼吸困難。

頸部淋巴結腫大:癌細胞可以擴散至頸部淋巴結,導致淋巴結腫大。

雖然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代表患上甲狀腺癌,但越早發現甲狀腺癌,治癒的機會越高,因此如持續出現以上症狀,宜及早求醫接受檢查。

至今,甲狀腺癌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確,根據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的資料顯示,已知的風險因素包括:

1. 經常接觸輻射物質:若居住環境長期受高度輻射性物質包圍,或幼年時曾經接受頭頸部X光檢查或放射治療,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較高。

2. 遺傳:家族有甲狀腺癌病史,特別是有親人患上甲狀腺髓質癌的話,家屬亦有較高患癌風險。另外,多發性內分泌腫瘤、遺傳性大腸瘜肉亦會提高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

3. 曾患甲狀腺相關疾病:曾患良性甲狀腺腫瘤及甲狀腺結節的人士,有較高風險患癌。

4. 碘攝取:碘質有助甲狀腺健康,若身體長期缺乏碘質,會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然而,過量的碘攝取亦有可能增加甲狀腺結節的產生,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病幾率。
環境輻射增加患 甲狀腺癌 機會

環境輻射是甲狀腺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特別是在某些地區,核事故或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導致居民暴露於較高的輻射水平。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後的研究顯示,事故後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顯著上升。

輻射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DNA損傷和細胞突變。在某些情況下,輻射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從而促進癌症的發展。在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中,特別是兒童,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

除了環境輻射外,飲食亦會影響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特別是碘的攝入量。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所必需的,但過多或過少的碘攝入都可能影響甲狀腺的健康。碘缺乏可能增加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風險,而過量的碘則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預防 甲狀腺癌

雖然甲狀腺癌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降低風險:

避免輻射暴露: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放射線檢查,避免長期暴露於高輻射環境中。

適量攝取碘: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取含碘食物,避免過量或不足。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酗酒,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減輕精神壓力。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甲狀腺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甲狀腺疾病。

#艾德斐 #耳鼻喉 #眩暈 #飲食 #感冒 #甲狀腺癌 #喉嚨 #喉嚨痛 #聲帶 #高齡 #長者 #健康 #健康生活 #頸腫 #服藥 #煙 #肥胖 #喝水 #酒吧 #酒 #飲酒 #壓力大

09/10/2025

香江暖流:《好玩醫學》 睡眠窒息症
杜永禧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 – 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鼻敏感是常見的都市病,主要是與空氣中的致敏源有關。不少人每朝起床都需要「包雲吞」,相當困擾。連藝人蔡思貝在《娛樂大家》都公開表示自己因鼻敏感困擾多年,但全靠一個偏方幫助她紓緩鼻敏感的煩惱。《娛樂大家》的主題是健康生活習慣,節目中的主持汪明荃...
07/10/2025

鼻敏感是常見的都市病,主要是與空氣中的致敏源有關。不少人每朝起床都需要「包雲吞」,相當困擾。連藝人蔡思貝在《娛樂大家》都公開表示自己因鼻敏感困擾多年,但全靠一個偏方幫助她紓緩鼻敏感的煩惱。

《娛樂大家》的主題是健康生活習慣,節目中的主持汪明荃在「Liza 傾」環節訪問嘉賓蔡思貝,被問到曾否因為健康問題而煩惱,蔡思貝表示自己一直被鼻敏感困擾,是家族性遺傳,自己每天起床都會一直流鼻涕。直到遇到一個秘方,每天早上咀嚼幾粒花椒粒,持續吃一段時間後,鼻敏感好像有所改善。

西醫︰未有研究證實可改善鼻敏感

鼻敏感是過敏性鼻炎,是指眼、鼻、咽、喉等對某些物質敏感引起的反應,主要分作花粉性引起及灰塵、 黴菌、毛髮引起的過敏兩大類。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德彰表示,曾有外國研究指花椒的精油可以幫助改善皮膚敏感,但西醫角度暫時未有研究證實可改善鼻敏感問題。

中醫︰有幫助但要視乎甚麼時段

中大中醫學院及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認為,花椒對鼻敏感有幫助,但並非所有鼻敏感時段都適合。中醫認為,生花椒本身主治嘔吐及風寒濕痹等症,對於虛證及寒證的鼻敏感會較為適合,例如怕冷及鼻子癢出現的鼻敏感。相反正在鼻膜發炎、流鼻血等就不建議食用。

花椒味辛、性熱、歸脾,林醫師並不建議咀嚼服用花椒,胃部容易不適、口腔發炎等人士絕對不適合咀嚼服用花椒,增加發炎機會。他建議,可加3-5粒花椒燉少許瘦肉飲,再加一片白芍,同樣有紓緩功效。林醫師提醒,食用花椒紓解鼻敏感前需諮詢專業註冊中醫。

🏥🩺💊🎋👨‍👧‍👧👩‍👨‍⚕️✍️❤️🦠🧾📊🔍
#艾德斐 #耳鼻喉 #流鼻血 #鼻敏感 #都市病 #打鼻鼾 #花椒粒 #鼻塞 #天氣 #包雲吞 #健康 #香港 #中環 #九龍 #尖沙咀

Wishing you all a Happy Mid Autumn Festival 🌕🥮🏮On the day of Mid Autumn Festival (Oct 6th), Central Clinic will be close...
03/10/2025

Wishing you all a Happy Mid Autumn Festival 🌕🥮🏮
On the day of Mid Autumn Festival (Oct 6th),
Central Clinic will be closed at 5:00pm,
Tsim Sha Tsui Clinic will be closed at 2:00pm.
Here are the clinics opening schedule:
Oct 7th - closed
Oct 8th - open as usual

祝各位中秋節快樂 🌕🥮🏮
中秋節當天(10月6日),
中環診所將提早於下午5時休診,
尖沙咀診所亦將提早於下午2時休診,敬請各位留意。
診所於中秋節翌日休診一天:
10月7日 – 休診
10月8日 – 如常應診

#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 #中秋

每10個港人一個患扁桃腺結石 醫生:嚴重可影響呼吸有指每10名港人就有一名是扁桃腺結石患者,患者除受口臭困擾,亦會疼痛發燒,甚至出現口腔異物感導致吞嚥困難。有醫生向《東呼即應》表示,結石積聚加上細菌感染,有機會扁桃腺發炎,嚴重者更會影響呼吸...
30/09/2025

每10個港人一個患扁桃腺結石 醫生:嚴重可影響呼吸

有指每10名港人就有一名是扁桃腺結石患者,患者除受口臭困擾,亦會疼痛發燒,甚至出現口腔異物感導致吞嚥困難。有醫生向《東呼即應》表示,結石積聚加上細菌感染,有機會扁桃腺發炎,嚴重者更會影響呼吸,又不建議患者自行取結石,以免增加感染風險。有中醫建議,扁桃腺結石或易有扁桃腺發炎的患者,多為實熱、虛熱者,前者可服用銀菊露、野葛菜水、五花茶,後者則減少熬夜。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杜永禧表示,扁桃腺位於喉嚨後方兩側,表面如同月球一樣布滿凹凸洞,容易導致食物殘渣堆積,經口水或氧化後便形成扁桃腺結石。患者通常會有口臭,亦有部分喉嚨出現異物感或影響吞嚥,部分可將扁桃腺結石吐出來,另有部分患者甚至會耳朵痛。他又指,若結石長期積聚,加上細菌感染,有機會扁桃腺發炎,引致高燒、喉嚨痛,嚴重者扁桃腺周邊組織有機會含膿,甚至乎影響呼吸。

至於如何治療,杜永禧表示,會鼓勵患者盡量在口腔清潔方面多下工夫,例如使用鹽水或無酒精漱口水漱口,亦會建議患者多喝水,減少結石產生。他提醒,患者不應自行用牙籤或匙羹撩取結石,除了可能看不清楚結石位置,亦有機會導致扁桃腺受損流血,增加感染風險,建議由醫生檢查及清理。他又指,若患者持續有扁桃腺結石,或反覆有扁桃腺發炎,則建議患者接受扁桃腺切除手術。

註冊中醫師古鎧綸表示,扁桃腺結石或易有扁桃腺發炎的病人,通常分為「實熱」及「虛熱」兩種,前者經常吃煎炸熱氣的食物,以青壯年為主;後者則經常熬夜、少喝水。若屬於實熱,患者可服用銀菊露、野葛菜水、五花茶或綠豆沙;若屬於虛熱,患者則需減少熬夜,亦可定期飲用花旗參。

古鎧綸又介紹兩款滋陰湯水調理虛熱體質,其中一款是花旗參海底椰湯,成分包括花旗參、海底椰、百合、沙參及南北杏,適合咽喉不適、有咳嗽的人士飲用。另一款是甘霖潤燥湯,成分包括螺片、淮山、杞子、蜜棗、玉竹、雪耳及陳皮,滋陰潤肺之外,亦有化痰作用,適合熬夜晚睡或咽喉容易不適的人飲用。

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925/bkn-20250925191329086-0925_00822_001.html

23/09/2025
3歲小潔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最近出現發燒、嚴重咳嗽回診,檢查發現雙側耳膜充血、光反射消失,小潔爸爸才想起前一天,小潔耳朵不舒服,三不五時就抓耳朵,後續臨床診斷為中耳炎合併氣喘急性發作,給予抗生素和氣喘急性期用藥,5天後回診已退燒且症狀改善。...
23/09/2025

3歲小潔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最近出現發燒、嚴重咳嗽回診,檢查發現雙側耳膜充血、光反射消失,小潔爸爸才想起前一天,小潔耳朵不舒服,三不五時就抓耳朵,後續臨床診斷為中耳炎合併氣喘急性發作,給予抗生素和氣喘急性期用藥,5天後回診已退燒且症狀改善。

急性中耳炎好發3歲以下兒童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表示,急性中耳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好發於3歲以下兒童,中耳與鼻咽部之間透過耳咽管連通,當鼻過敏或感冒時,耳咽管可能發生阻塞、功能失調,使得細菌容易進入中耳造成感染,臨床上常見兒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後1~7天左右,併發中耳感染。

根據統計,本身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罹患中耳炎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2~4倍,3歲前,約8成至少得過1次中耳炎,而3歲以下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時,約有3成併發中耳炎。

過敏兒容易中耳炎

為何過敏兒比較容易發生中耳炎?蘇軏說,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受到過敏原刺激時容易有鼻黏膜、呼吸道黏膜發炎、水腫變化,而影響耳咽管功能,分泌物也會增加,當分泌物過多,就會需要常常擤鼻涕,而擤鼻涕時產生的壓力,也容易讓含有病毒、細菌的分泌物逆流進入耳咽管,使得病菌容易在中耳孳生,引起中耳炎。

三不五時就抓耳朵,原來是不舒服!蘇軏解釋,急性中耳炎發生在較小的幼兒時,除了發燒、偶爾抓耳朵外,常常沒有特定症狀表現;較大的兒童,臨床表現可能會有耳朵痛、耳鳴、聽力受損、暈眩等症狀。在耳鏡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耳膜充血、光反射消失、不透明、膨出甚至穿孔等變化。

急性中耳炎治療要吃抗生素

治療急性中耳炎以抗生素為主,會依照兒童的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病史、過敏史等,選擇適當的抗生素及療程,針對合併發燒或耳朵疼痛症狀患者,會搭配消炎止痛藥緩解不適。蘇軏補充,中耳炎若未經適當治療,可能影響聽力,也可能出現內耳炎、乳突炎、中樞神經感染等併發症。

蘇軏提醒,1周內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若出現新的發燒或耳朵疼痛等疑似中耳炎的症狀,應盡快就診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罹患中耳炎,當出現疑似呼吸道感染時,應特別當心。

🏥🩺💊🎋👨‍👧‍👧👩‍⚕️👨‍⚕️✍️❤️🦠🧾📊🔍
#艾德斐 #耳鼻喉 #游泳 #中耳炎 #耳屎 #耳鳴 #耳朵 #耳朵痛 #耳塞 #發炎 #聽力 #長者 #暈眩 #採耳 #運動 #兒童 #健康 #生活 #香港 #中環 #九龍 #尖沙咀

生活習慣不佳隨時滿口「白色珍珠」引致口臭!部分市民經常有口臭問題,很多時是因扁桃腺結石所致,台灣有醫生更曾遇過病情嚴重的病人口藏近20粒「亂石」。有耳鼻喉科醫生提醒,4大常見壞習慣容易引致結石形成,大家在生活上必須多加注意。據台灣媒體報道,...
16/09/2025

生活習慣不佳隨時滿口「白色珍珠」引致口臭!部分市民經常有口臭問題,很多時是因扁桃腺結石所致,台灣有醫生更曾遇過病情嚴重的病人口藏近20粒「亂石」。有耳鼻喉科醫生提醒,4大常見壞習慣容易引致結石形成,大家在生活上必須多加注意。

據台灣媒體報道,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羅盛典近日分享指,不少患者因喉嚨痕癢及口臭問題求診,誤以為是喉嚨發炎或牙周病,實際是扁桃腺結石積聚於喉嚨中,他曾遇上嚴重個案,患者扁桃腺隱窩呈「外窄內寬」構造,看似只有1至2顆結石,實際上藏有10至20顆結石,必須立即開刀剔走結石。

耳鼻喉科醫生黃德彰接受《晴報》訪問指出,由於扁桃腺充滿罅隙,令食物殘渣在隱窩易入難出,2至3日後便會與唾液、細菌混合,形成帶有臭味的結石。如果市民發現口腔有呈白色或黃色,質地軟綿且帶臭氣的奇怪顆粒,則有可能是扁桃腺結石。

黃醫生續指,藏於隱窩的結石一般可以透過飲水沖走,但長期口乾則會使之難以沖走、積聚在內,故大家應避免以下4大壞習慣:

• 飲水不足
• 用口呼吸
• 進食後沒有漱口
• 長期吸煙、飲酒

黃醫生指出,一般情況下扁桃腺結石只會釀成口氣問題,但如果長期忽略口腔衛生,便會大大增加扁桃腺發炎機會。至於坊間流傳不少自行清理扁桃腺結石的方法,如以牙籤或棉花棒按壓扁桃腺結石隱窩,如處理不善易令扁桃腺受損流血,甚至造成傷口感染及發炎問題,故黃醫生並不建議。

黃醫生指出,醫生一般會以帶鉤工具及吸管取出結石,過程僅需數分鐘,通常不用麻醉或僅局部麻醉,如病人反覆受扁桃腺結石困擾,可直接進行手術切除扁桃腺,過程約30分鐘至1小時,期間需要全身麻醉,但可有效減低食物殘留在扁桃腺的機會。

#艾德斐 #耳鼻喉 #眩暈 #飲食 #感冒 #吞嚥困難 #痛 #喉嚨 #喉嚨痛 #口臭 #長者 #健康 #健康生活 #扁桃腺 #煙 #肥胖 #喝水 #扁桃腺結石 #壓力大

鼻塞原來也是鼻咽癌徵兆?一名50歲男子反覆鼻塞伴隨1個症狀,一開始以為只是熱氣,求醫後卻驚揭自己患上鼻咽癌,醫生估計恐與他平日3個不良飲食習慣有關。男子揭患鼻咽癌 曾因鼻塞伴隨1症狀以為熱氣 鼻咽癌有甚麼徵兆?該名50歲患有病態性肥胖與高血...
09/09/2025

鼻塞原來也是鼻咽癌徵兆?一名50歲男子反覆鼻塞伴隨1個症狀,一開始以為只是熱氣,求醫後卻驚揭自己患上鼻咽癌,醫生估計恐與他平日3個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男子揭患鼻咽癌 曾因鼻塞伴隨1症狀以為熱氣

鼻咽癌有甚麼徵兆?該名50歲患有病態性肥胖與高血脂的男性患者,因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診。醫生並進一步詢問是否有其他的症狀。該男子表示,已持續半年反覆鼻塞,近三個月更出現擤鼻涕帶血絲情形,卻誤以為是火氣大而沒有重視。醫生經了解後,發現他同時有鼻塞、輕微流鼻血與淋巴腫大的情況,高度疑似與鼻咽癌有關,當天立刻要求該男子轉診到耳鼻喉科。醫生經檢查後,確診為鼻咽癌。

3大飲食習慣易引發鼻咽癌

為何症狀持續惡化?該男子原來由於有以下3大飲食愛好:

• 經常喝酒
• 經常吸煙
• 常吃檳榔

該男子後續的治療除了由耳鼻喉科進行鼻咽癌手術與放射治療外,也要由減重代謝科同步控制其肥胖與高血脂問題。雖然患者最終痊癒,但他提醒大家若特定症狀持續逾1個月未改善,應立即就醫檢查。

鼻塞也是徵兆?小心8大鼻咽癌症狀

流鼻血有機會是患鼻咽癌警號?據本港醫管局資料,鼻咽的位置十分隱蔽,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出現,但隨著腫瘤的增大並擴散到周圍組織時,耳、鼻、頸側及神經4大部位就可能出現以下8種症狀:

• 鼻塞、流鼻血或咳嗽帶血
• 聽力減退、耳鳴或耳道流膿
• 頸側淋巴核脹大
• 持續性偏頭痛
• 面部麻痺、眼中影像重複、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
• 牙關緊閉
• 體力下降、消瘦等

鼻咽癌常見於男性 2招保護鼻咽

根據衞生署資料,鼻咽癌是鼻咽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多數出現於男性身上。要預防鼻咽癌,就應遵守以下2大護鼻方法:

• 避免進食鹹魚或煙薰食品
• 不吸煙

如果發現自己出鼻咽癌徵狀,就應立即就醫。為了正確診斷是否患上鼻咽癌,醫生可能會進行各種檢驗,包括驗血及進行手術抽取組織樣本進行化驗。

#艾德斐 #耳鼻喉 #眩暈 #流鼻血 #鼻塞 #鼻涕 #喉嚨痛 #發炎 #腫瘤 #喝酒 #空氣 #電腦 #長者 #健康 #男性 #香港 #中環 #九龍 #尖沙咀

Address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4:00
15:00 - 19:00
Tuesday 10:00 - 14:00
15:00 - 19:00
Wednesday 10:00 - 14:00
15:00 - 19:00
Thursday 10:00 - 14:00
15:00 - 19:00
Friday 10:00 - 14:00
15:00 - 19:00
Saturday 10:00 - 14:00

Telephone

+8522522838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The ENTific 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The ENTific Centre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艾德斐耳鼻喉面部外科中心 , 中環 地址: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8樓A 電話: (852) 2522 8383 艾德斐耳鼻喉中心 , 尖沙咀 地址: 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1421 室 電話: (852) 2523 3349 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均在英國及香港受訓,為病人提供一站式諮詢、檢查和治療服務,包括常見的耳鼻喉疾病、睡眠測試,手術及非手術性治療。 語言:英文、國語、廣東話、馬拉語。 Our dedicated Specialists are British and Hong Kong-trained ENT doctors. We provide one-stop consul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ervices which include any ENT diseases, sleep test,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s. Languages: English, Mandarin, Cantonese and M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