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汝明醫生 Dr. Sharon

黃汝明醫生 Dr. Sharon Dr Sharon 是一名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的她致力推動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24/06/2025

積極的抑鬱症

曾經有一個波蘭心理學家在60 年代提出精神緊張是人格發展的生理反應。他的名字是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他認為精神不安是一個積極的過程,人若成功通過這個發展上的窄問便可以達至一個更高層次的人格。

我的臨床方向跟他的理論相近,認為求助者的抑鬱症(depression) 是一個積極的生理反應,反映出身體與心理需求不一致的局面。例如: 心理上期望自己能作出一些違反身體需求的行為或決定。

當然,遇上嚴重的抑鬱症時,患者會有輕生的念頭。但是,就剛剛的說法,輕生念頭其實是「身」「心」矛盾的副產品。如果「身」需要迎合「心」的嚴苛要求,「身」寧願不再活了。由此可見,輕生念頭其實是人想作出改變的樽頸位。

雖然「身」「心亅交戰的說法簡單易明,但是實際上這個過程極其難堪,絕對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提供空間給患者痊癒。

很多人問,當精神科醫生要接收求助者的負能量不大壓力嗎?我的答案是,不、因為負能量是一個積極的過程♥️

補充:抑鬱症和自殘行為是多重環境和生理的原因構成的。以上分享屬個人意見,是筆者認為在治療上常常被忽略的臨床視角。抑鬱症是需要尋求醫生的判斷,醫生會按情況建議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黃汝明醫生 Dr. Sharon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黃汝明醫生 Dr. Sharon: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