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血管炎互助小組 - 專頁

系統性血管炎互助小組 - 專頁 有關的醫療資訊,可致電2794-3010向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

高安氏症(簡稱TA)是「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主動脈和相關分支發炎,進而堵塞、發生血栓、或是形成動脈瘤。早期其實沒有特定症狀,不過因為產生發炎反應,所以有發燒和疲倦感。如果血管發炎繼續發展下去,就會造成大血管堵塞,因為主動脈弓的各分支堵塞狀況不同,所以症狀不一。

最典型的症狀是左右手的血壓會不一樣。診斷的標準包括:兩手收縮壓相差大於10mmHg,嚴重堵塞時,供應到上肢的血液不足,發生前臂和手的疼痛,動彈不得,有的病人還出現暫時失明的症狀,更嚴重者會有致命或殘疾。這疾病,外國每年發生率是每百萬人才有2.6例,東方人較容易得病,亞洲患者中80%為女性。幸好15年存活率高達90至95%,但是血管堵塞和血栓常是致命或變成殘廢的因素。

在2000-2010年期間,本港每百萬人已發現有11-15病例,雖然患者中仍是八成為女性,但發現香港的患者卻是7~73歲。血栓塞血栓塞常是致命或變成殘廢的原因。

如果你也是這個罕病的病患者, 希望你們能挺身而出加入這個群組, 讓我們可以一同互相支持和鼓勵, 把有關血管炎疾病的訊息廣傳, 從而希望推動香港的醫療界及社會人士對我們的關注!

13/11/2025

蕁麻疹的特徵是在皮膚上出現好像被蚊叮咬後的浮腫凸起,也會痕癢

#慢性蕁麻疹 #健康730

31/10/2025

全文:topick.hket.com/article/4030544
【 】合資格病人11月3日起可申請費用減免。

TOPick健康IG現已推出,請睇:https://bit.ly/3SOnE3N

#公院加價 #急症 #門診 #醫療收費 #政府資助 #醫管局

31/10/2025

的檢查和指數
血糖、血脂、血壓的正常值範圍需根據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綜合判斷,以下為成年人一般參考標準:

血糖(空腹):3.9-6.1 mmol/L;血脂(總膽固醇):<5.2 mmol/L;血壓:<120/80 mmHg。具體需結合臨床診斷,個體差異需醫生評估。

一、血糖正常值範圍
1、空腹血糖
正常值:3.9-6.1 mmol/L
臨界值(糖尿病前期):6.1-7.0 mmol/L
異常值(糖尿病):≥7.0 mmol/L(需重複檢測確認)
2、餐後2小時血糖
正常值:<7.8 mmol/L
臨界值:7.8-11.1 mmol/L
異常值:≥11.1 mmol/L
注意事項:妊娠期、兒童或肝腎功能異常者需單獨評估;血糖異常可能無症狀,需定期篩查。

二、血脂正常值範圍
血脂包含四項關鍵指標:
✅ 總膽固醇(TC)
正常值:<5.2 mmol/L
臨界值:5.2-6.2 mmol/L
高危值:≥6.2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
正常值:<3.4 mmol/L(健康人群)
高危值:≥4.1 mmol/L(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更低)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
✅ 正常值: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L
甘油三酯(TG)4.
正常值:<1.7 mmol/L
臨界值:1.7-2.3 mmol/L
高危值:≥2.3 mmol/L
⚠️注意事項:血脂異常與飲食、運動、遺傳相關,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更嚴格控脂。

三、血壓正常值範圍
正常血壓
理想值:收縮壓<120 mmHg,舒張壓<80 mmHg
正常高值:收縮壓120-129 mmHg,舒張壓80-84 mmHg
高血壓分級2.
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 mmHg 或 舒張壓90-99 mmHg
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 mmHg 或 舒張壓≥100 mmHg
⚠️注意事項:
血壓需靜息狀態下多次測量確認;
老年人可能因血管硬化出現脈壓差增大;
高血壓需結合心率、併發症綜合管理。

四、綜合建議
定期檢測:40歲以上建議每年查血糖、血脂、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縮短監測週期。 1.臨界值處理:若指標接近臨界值,可通過調整飲食(如低鹽低脂)、增加運動、控制體重等改善。 2.異常值就醫:確診疾病後需遵醫囑用藥(如降壓藥、他汀類藥物),不可自行停藥。
這、個體化差異: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標準可能不同,具體以醫生建議為准。


高血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標準依據國際指南劃分: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 mmHg且舒張壓<80 mmHg;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不同血壓水準對應不同健康風險。
一、血壓分類標準
1、正常血壓
收縮壓<120 mmHg,舒張壓<80 mmHg:屬於健康範圍,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低鹽飲食、規律運動)並定期監測。
2、高血壓前期
收縮壓120-139 mmHg或舒張壓80-89 mmHg:提示血壓偏高,需警惕發展為高血壓。可通過調整飲食(如減少高鈉食物)、增加運動、控制體重等方式干預。
3、高血壓:
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 mmHg或舒張壓90-99 mmHg。需結合心血管風險評估,多數患者需啟動藥物治療。
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 mmHg或舒張壓≥100 mmHg。需立即藥物治療並強化生活方式干預。

二、血壓測量的注意事項
測量條件:靜坐5分鐘後測量,避免吸煙、飲酒、運動或情緒激動後立即測壓。
設備選擇:推薦使用經過認證的電子血壓計,袖帶尺寸需與上臂圍匹配。
記錄方式:連續監測7天,每日早晚各測2次,取平均值作為診斷依據。 #

三、特殊人群的血壓管理
1、老年人(≥65歲)
起始治療目標可放寬至收縮壓<150 mmHg,若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40 mmHg。
需警惕體位性低血壓風險。
2、糖尿病患者
血壓目標更嚴格,建議控制在<130/80 mmHg。優先選擇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降壓藥(如ACEI/ARB類)。
3、孕婦
妊娠期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需密切監測以防子癇前期。
四、血壓升高的應對措施
✅ 生活方式干預:每日食鹽攝入<5克,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BMI控制在18.5-24.9。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需遵醫囑調整用藥。
定期隨訪:初診患者每2-4周複查,血壓穩定後每3-6個月評估一次。

五、常見誤區澄清:
血壓並非越低越好,舒張壓<60 mmHg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
家庭自測血壓比診室測量更能反映真實情況,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壓”誤診。
通過規範測量、科學分類和分層管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併發症風險。
若發現血壓異常,建議及時到心血管專科就診。
⚠️血糖的正常值範圍因測量時間和人群不同而有所差異。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為3.9-6.1 mmol/L,若≥6.7 mmol/L則可能提示糖尿病。

一、血糖正常值的具體標準
1、空腹血糖
正常範圍:3.9-6.1 mmol/L(全血血糖)。
空腹血糖受損(IFG):6.1-6.9 mmol/L,提示糖代謝異常,需警惕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需重複檢測確認)。
2、餐後血糖
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應<7.8 mmol/L。
若≥11.1 mmol/L,可能提示糖尿病。

二、不同人群的血糖參考
1、孕婦:空腹血糖應≤5.1 mmol/L,餐後1小時≤10.0 mmol/L,2小時≤8.5 mmol/L(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標準)。
2、兒童:空腹血糖與成人相近,但需結合年齡和生長發育情況綜合評估。

三、血糖異常的注意事項
1、單次血糖偏高:可能與飲食、應激等因素有關,建議複查或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
2、長期高血糖:可能引發糖尿病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等,需及時干預。

四、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 飲食控制:減少精製糖和碳水攝入,增加膳食纖維。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
✅ 定期監測:糖尿病患者需遵醫囑定期檢測血糖。
✅ 若血糖異常,建議儘早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用藥或延誤治療。

30/10/2025
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救治時間減半‎  港男由到診至完成通波仔僅67分鐘
29/10/2025

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救治時間減半‎ 港男由到診至完成通波仔僅67分鐘

69歲的浩霆去年5月因手腳麻痹和無力,由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診斷發現他其中一條心臟血管有九成以上堵塞,隨時有機會引發心肌梗塞。醫院即時

28/10/2025

血管堵塞的症状因堵塞部位和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分类及典型表现:

✅动脉慢性堵塞
常见部位‌:心脏、下肢、颈动脉
早期反应‌:
行走200米后腿部酸胀(间歇性跛行)‌
晨起头晕或夜间憋醒
易被误认为‌:衰老、睡眠不足、颈椎病

✅动脉急性堵塞
常见部位‌:冠状动脉、脑血管、肠系膜动脉
典型症状‌:
胸口压榨性疼痛伴冷汗(心梗前兆)‌
突发单侧肢体无力(中风信号)‌
剧烈腹痛(肠系膜动脉栓塞)
易被误认为‌:胃痛、落枕、疲劳‌
1.心脏血管堵塞的症状
2.头部血管堵塞的症状
3.外周血管堵塞的症状

✅静脉慢性堵塞
常见部位‌:下肢深静脉
早期表现‌:
久站或饮水过多后脚踝轻微肿胀
傍晚鞋子变紧、皮肤瘙痒

✅静脉急性堵塞(肺栓塞)
典型症状‌:
呼吸时刀割样疼痛、心跳骤增、咳血‌
易被误认为‌:肺炎、哮喘‌

⚠️需立即就医的6个危险信号:

1、单侧肢体间歇性疼痛‌:走路时单腿酸胀,休息1-2分钟缓解‌。

2、晨起眩晕+频繁哈欠‌:可能提示脑供血不足‌
活动性胸痛‌:情绪激动时胸口紧缩感,休息30秒缓解‌。

3. 胸口发紧像“宽带子勒”,上楼或情绪激动才出现,休息30秒又好

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坐起才能呼吸。

5、单侧肢体苍白/脉搏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6、短暂性神经症状‌:单侧眼睑下垂、流口水、言语障碍(即使30秒恢复)‌

⚠️注意事项:

若出现持续胸痛、突发肢体无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定期筛查血管健康。

關注中風的問題https://www.am730.com.hk/%E5%81%A5%E5%BA%B7/%E9%97%9C%E6%B3%A8%E4%B8%AD%E9%A2%A8%E5%95%8F%E9%A1%8C-%E6%8F%90%E9%A...
28/10/2025

關注中風的問題
https://www.am730.com.hk/%E5%81%A5%E5%BA%B7/%E9%97%9C%E6%B3%A8%E4%B8%AD%E9%A2%A8%E5%95%8F%E9%A1%8C-%E6%8F%90%E9%AB%98%E9%A0%90%E9%98%B2%E5%8F%8A%E6%B2%BB%E7%99%82%E6%84%8F%E8%AD%98-%E6%94%B9%E5%96%84%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5%8F%8A%E6%99%82%E6%B1%82%E9%86%AB%E6%B8%9B%E9%A2%A8%E9%9A%AA/611619?utm_source=am730webshare&utm_medium=copy_link&fbclid=IwdGRjcANtVGZleHRuA2FlbQIxMQABHs53a8OmmVPoD2qrKZU-Zj0MQwVtdaL5ZDeWOlN7FmuO4IHEi8RuiVbD7SIR_aem_D_gyXDRw5EKfbXQmtWIpSg

世界中風組織自2006年起,將每年的10月29日定為世界中風日,以提醒關 注中風問題,提高預防中風及治療的意識。現時全球中年及青年人的中風發病率均有上升趨勢,中風在香港更是第四大最常見致死疾病,根據衛生署及政府統...

26/10/2025

Address

樂富橫頭磡邨宏禮樓地下
Kowloon
香港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30
Tuesday 10:00 - 17:30
Wednesday 10:00 - 21:30
Thursday 10:00 - 17:30
Friday 10:00 - 21:30
Saturday 10:00 - 17:30

Telephone

+8522794301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系統性血管炎互助小組 - 專頁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系統性血管炎互助小組 - 專頁: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