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2025
每年的 10 月 10 日是 世界精神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虽然迟了些,但还是想借这个机会聊聊今年的主题:
“Access to Services – Mental Health in Catastrophes and Emergencies” —— 在灾难与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
近几年,全球经历了许多战争、地震、洪灾、气候灾害与公共卫生危机(例如疫情)。这些事件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损失,也让许多人在心理和情绪上经历剧烈的变化:焦虑、失眠、悲伤,甚至是创伤后压力反应。
虽然相较之下,马来西亚是个相对平和、天灾较少的国家,但我们其实也并非完全“幸免”。每年发生的水灾、近期出现的地震,甚至突发的社会或家庭危机,都可能成为让人心生恐惧、无力、或悲伤的“灾难时刻”。
所以,今天想趁着这个主题,和大家聊聊:当灾难发生后,我们可以如何在心理上照顾自己?
1️⃣ 接纳反应: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反应。
当你经历突发事件后,出现心跳加速、睡不着、不断回想画面、或情绪反复,这些其实都是身体与大脑在试图适应威胁的自然反应。
2️⃣ 找回安全感:建立新的日常
灾难后的世界常让人感到失控,因此「安全感」成了首要需求。
可以从一些微小的行动开始:规律吃饭、洗澡、整理环境,重新建立日常的节奏。
3️⃣ 与人连结:说出你的经历,不必独自承受
创伤让人想要退缩、封闭,但连结是复原的关键。适时与人交流,让我们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4️⃣ 减少接触:适度远离资讯,保护心理空间
限制资讯来源、选择可信的媒体,减少被相关文字或画面触发的焦虑和恐惧。
5️⃣ 寻求支持:当情绪持续影响生活时
如果焦虑、恐惧、或闪回的症状持续超过数周,并严重影响睡眠、人际或工作,请记得寻求专业的帮助。
📘 在这边,也想分享一份由 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供的资源——《Doing What Matters in Times of Stress》。这是一份以心理学为基础、简单易用的自助指南,帮助我们在面对压力与逆境时,学习如何安定身心、聚焦当下、并重新找到方向。
这本小册子有多种语言版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阅读或分享给身边的人:
🔹 中文版:https://iris.who.int/server/api/core/bitstreams/12325ca3-997b-4906-97b4-e57a99318384/content
🔹 马来文版:https://iris.who.int/server/api/core/bitstreams/8710bc1c-c56f-4ab6-b739-b1d3767b312c/content
🔹 英文版:https://iris.who.int/server/api/core/bitstreams/65bb7c04-5180-4773-a0d8-0d5be2cc35a0/content
资源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可免费下载: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03927
#世界精神健康日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