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25
【為什麼腰椎開完刀之後沒過幾年又復發?】- #周冠杏 院長
🙋♀️病人:醫師,我明明腰椎已經開完刀了,為什麼還在痛?甚至腳開始會麻了
💡慢性下背痛的原因很多,除了本身肌肉隨著「年齡」退化以外,「過去受傷的累積」也是導致下背痛持續存在或是長期復發的原因之一。
的確在提升核心肌群力量後,下背痛的問題可以得到緩解,這也是許多醫師或是教練不斷拿出來衛教的項目。
⁉️但什麼是核心肌群!!? 多數人會想到腹肌、腰大肌,但其實在脊椎深處有一組更為精微、更為關鍵的「穩定器」➡️多裂肌
💪多裂肌的功能:
• 提供即時穩定(抗重力): 在你站立、走路、甚至只是坐著時,多裂肌都持續保持低度收縮。它就像無數個微小的彈簧,穩定脊椎關節,抵抗地心引力造成的微小移位,是維持姿勢平衡的基石。
• 動作協調(平衡機制): 當我們彎腰或旋轉時,多裂肌會與腹肌協同作用。它可以抵消掉腹肌收縮時附帶的「不必要前彎」,讓身體的旋轉動作更為純粹、更有效率。
• 關節封閉(負壓穩定): 它靠近脊椎的小面關節囊,能創造類似負壓的穩定效果,將關節緊密地「鎖」在正確的位置,提升脊柱的穩定性和保護性。
⚠️它本身是條比較深層、小條的肌肉,但卻要做多功能的事情,所以當它經歷急性下背受傷(如拉傷、椎間盤突出)時,患節段的多裂肌會反射性地被抑制,導致快速萎縮而產生我們最害怕的事情- #脂肪浸潤,通常慢性下背痛的病人脂肪浸潤甚至高達50%
🚨最麻煩的事:疼痛緩解後,如果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復健,多裂肌的萎縮和脂肪浸潤並不會自動恢復!
🚨 ⭐️而中重度的多裂肌萎縮,會顯著增加椎間盤切除術後再發的風險。所以並不是開完刀之後就一勞永逸!!!!
🙋♀️病人:醫師,那我可以做什麼運動可以改善嗎?
🧑⚕️醫師:的確像是鳥狗式、死蟲式都可以誘發多裂肌的啟動,改善疼痛
⚠️但在2023年的研究顯示運動對豎脊肌脂肪浸潤的逆轉效果並不顯著➡️單純運動可以讓疼痛下降、附近神經肌肉變得比較敏感(肌肉變聰明),但無法修復肌肉,仍需要搭配結構治療ex:椎間盤修復、小面關節修復、針灸刺激肌肉組織活化……等,另外前面文章提到的浮針也廣泛被運用在組織修復上。
🙋♀️病人:如果運動建議多久練一次?
🧑⚕️醫師:建議每週3-5次、每次20-30分鐘⭐️一定要有足夠的訓練次數與量才能獲得持續的療效。但如果本身沒有運動基礎,或是對於肌肉怎麼發力不清楚的病人,都不建議自己上網看影片訓練,反而會適得其反!!
#慢性下背痛 #針藥調理 #結構治療
#板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