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慈濟醫療志業」代表臺灣八家慈濟醫院,自1986年8月17日於花蓮成立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至今已逾39年。

【在傷痛深處,仍願相信:請你聽聽我們的醫療糾紛】專訪 李毅|范瑞杰的異想世界 2025.11.14https://www.youtube.com/live/9HMRvYvqn30花蓮慈濟醫院法制長李毅醫師--中廣節目受訪〈在傷痛深處,仍願相...
15/11/2025

【在傷痛深處,仍願相信:請你聽聽我們的醫療糾紛】
專訪 李毅|范瑞杰的異想世界 2025.11.14
https://www.youtube.com/live/9HMRvYvqn30

花蓮慈濟醫院法制長李毅醫師--中廣節目受訪
〈在傷痛深處,仍願相信:寫給每一個曾在醫療現場,心痛過的人〉如果你正經歷病痛,願這本書能給你力量;
如果你是醫護,願這些故事帶來理解與安慰;
如果你是旁觀者,願這些文字能提醒:
~每一次醫療選擇背後,都是心與心的交會~~

作者: 李毅醫師、凃心怡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25/09/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吃 喝 玩 樂 胡思亂講 都在 I like radio現在就請訂閱中廣流行網官方YouTube,直播節目即時通知、錯過節目可重聽 全頻道直播節目可鎖定📍【蘭萱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七點、八點📍【趙少康.....

《天下雜誌》辦理「天下永續獎」遴選,台北慈濟醫院積極推動永續治理與人才培育,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及「天下人才永續獎」醫院組第一名雙項肯定,分別由何景良副院長、徐榮源副院長暨永續長代表受獎。
14/11/2025

《天下雜誌》辦理「天下永續獎」遴選,台北慈濟醫院積極推動永續治理與人才培育,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及「天下人才永續獎」醫院組第一名雙項肯定,分別由何景良副院長、徐榮源副院長暨永續長代表受獎。

為肯定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貢獻與付出,《天下雜誌》辦理「天下永續獎」遴選,台北慈濟醫院積極推動永續治理與人才培育,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及「天下人才永續獎」醫院組第一名雙項肯定...

天氣轉冷、冬日將近,心血管疾病即將進入好發季節。台中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鄭伊佐醫師提醒:「血流就像水流,壓力太高會爆管,忽高忽低也會損壞!」鄭醫師叮嚀:生活放慢步調、深呼吸放鬆,力行健康飲食,採用「地中海飲食」或素食。規律運動,「心血管保健...
13/11/2025

天氣轉冷、冬日將近,心血管疾病即將進入好發季節。台中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鄭伊佐醫師提醒:「血流就像水流,壓力太高會爆管,忽高忽低也會損壞!」

鄭醫師叮嚀:生活放慢步調、深呼吸放鬆,力行健康飲食,採用「地中海飲食」或素食。規律運動,「心血管保健不只在醫院裡,而是從生活裡開始。」

49歲居住於臺東的張先生,飽受腰痛與右腳麻痛困擾,夜晚常痛到睡不著,從臺東被轉介來到花蓮慈濟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醫師診斷,張先生有第五節腰椎椎弓骨折合併脊椎解離的問題,在進行脊椎微創手術治療過程中,發現張先生的脊椎關...
13/11/2025

49歲居住於臺東的張先生,飽受腰痛與右腳麻痛困擾,夜晚常痛到睡不著,從臺東被轉介來到花蓮慈濟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醫師診斷,張先生有第五節腰椎椎弓骨折合併脊椎解離的問題,在進行脊椎微創手術治療過程中,發現張先生的脊椎關節內竟布滿「痛風石」,這正是造成異常劇痛的原因。

經過醫療團隊手術治療後,術後疼痛明顯緩解,右腳麻痛大幅改善,當天即可下床行走,讓張先生直呼:「找對醫生了!」

洪祥益主任提醒,許多民眾以為痛風只會影響手腳關節,其實「只要有關節的地方,都可能生成痛風石」,脊椎也不例外。他呼籲,若為長期痛風患者,更要定期追蹤尿酸值,並與內科醫師討論藥物控制與飲食調整,避免痛風石沉積於關節造成發炎或壓迫神經,導致無法忍受的神經痛。

鳳凰颱風來襲,臺中市政府宣布停班停課,但肩負救護重任的醫護人員仍須逆風前行、正常上班。台中慈濟醫院推出同仁子女托育服務,打造同仁家庭「颱風天避風港」,成為醫療界少見的創新福利。台中慈濟醫院莊淑婷副院長指出,成立醫院「教育團隊」不僅是臨時照護...
12/11/2025

鳳凰颱風來襲,臺中市政府宣布停班停課,但肩負救護重任的醫護人員仍須逆風前行、正常上班。台中慈濟醫院推出同仁子女托育服務,打造同仁家庭「颱風天避風港」,成為醫療界少見的創新福利。

台中慈濟醫院莊淑婷副院長指出,成立醫院「教育團隊」不僅是臨時照護服務,更具有長遠意義,唯有讓醫護人員無後顧之憂,才能全心投入病人照護。她強調,醫院以愛守護同仁的家庭,同仁也能以更專注、更溫柔的心照顧病人,形成良性循環,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人文氛圍。

台中市政府因應鳳凰颱風宣布12日停班停課,但肩負救護重任的醫護人員仍須逆風前行正常上班,家有幼童的醫護同仁堅守崗位,卻難免心繫孩子在家的安危,台中慈濟醫院體貼醫護人員兩難,12日首次推出同仁子女托育服務,

感恩兩位實業家慷慨捐贈急重症醫療設備,以及一部洗腎交通接送車,協助關山慈濟醫院提升急救與慢性病照護能力!
12/11/2025

感恩兩位實業家慷慨捐贈急重症醫療設備,以及一部洗腎交通接送車,協助關山慈濟醫院提升急救與慢性病照護能力!

地處花東縱谷台九線上的關山慈濟醫院,是周邊五個鄉鎮居民的健康守護者。不過一旦遇到急重症病患,轉送過程時間,不論是送台東市或花蓮市得耗時一小時或2個半小時左右。理解這分醫療迫切需求,有實業家捐贈了價值超.....

【2025 臺中金照獎】團體獎:臺中市立仁愛綜合長照機構→「卓越住宿型機構」第三名台中慈濟醫院 →「卓越A單位」第二名個人獎:徐鐿庭→「長照新星獎」第二名陳秋珍→入圍「長照巨擘獎」
11/11/2025

【2025 臺中金照獎】
團體獎:
臺中市立仁愛綜合長照機構→「卓越住宿型機構」第三名
台中慈濟醫院 →「卓越A單位」第二名
個人獎:
徐鐿庭→「長照新星獎」第二名
陳秋珍→入圍「長照巨擘獎」

新加坡三大公立醫療集團,以及衛生部控股公司(Ministry of Health Holdings, MOHH)主管成員,蒞臨大林慈濟醫院參訪交流,聚焦在醫院永續發展、節能設施管理與精實醫療推動等具體作為。
11/11/2025

新加坡三大公立醫療集團,以及衛生部控股公司(Ministry of Health Holdings, MOHH)主管成員,蒞臨大林慈濟醫院參訪交流,聚焦在醫院永續發展、節能設施管理與精實醫療推動等具體作為。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醫療希望在花蓮》新書發表會
10/11/2025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醫療希望在花蓮》新書發表會

【慈濟學術能量大躍進 全球頂尖科學家五年成長5.3倍】史丹佛大學最新公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World's Top 2% Scientists」資料庫中,慈濟醫療志業與慈濟大學展現驚人的學術成長力,2024年共有16位學者入選,創下歷...
07/11/2025

【慈濟學術能量大躍進 全球頂尖科學家五年成長5.3倍】
史丹佛大學最新公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World's Top 2% Scientists」資料庫中,慈濟醫療志業與慈濟大學展現驚人的學術成長力,2024年共有16位學者入選,創下歷史新高,較2019年的3位成長5.3倍。在最具指標性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榜」中,慈濟體系共有9位學者入列,較2019年的2位成長4.5倍,展現慈濟在醫學研究與教育領域的卓越進展與國際能見度。

持續突破 學術動能倍增
根據史丹佛大學2019至2024年統計分析,慈濟體系涵蓋花蓮、台北、台中、大林四家慈濟醫院,以及慈濟大學,累計已有23位學者名列全球前2%。

史丹佛資料庫依研究影響力分為兩項主要榜單,終身科學影響力榜(Career-long Impact)是衡量學者職涯累積貢獻,慈濟體系累計12位上榜,2024年有9位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榜(Single Year Impact)反映單年度研究活躍度與影響力,慈濟體系在2024年有16位入選。

慈濟體系的入榜人數近年快速攀升,2022年12位、2023年10位、2024年再創新高達16位,顯示慈濟醫療與教育志業的研究能量正全面綻放。其中,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教授,在2022年全球排名達13,872名,為慈濟體系歷年最佳紀錄。2024年入選學者分布為花蓮慈院6位、大林慈院4位、慈濟大學3位、台北慈院2位以及台中慈院1位,展現各院區與學院研究發展的均衡布局。

連續六年入選 研究堅持與卓越典範
慈濟體系有多位學者展現持續研究能量,連續多年名列全球前2%。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教授連續6年入選,花蓮慈院婦產部丁大清主任、台中慈院腸胃內科廖光福主任和大林慈院腎臟內科蔡任弼主任連續5年入選,花蓮慈院腎臟內科徐邦治主任以及泌尿部內視鏡泌尿科張嘉峰主任連續入選4年及3年。多位學者們長期穩定的研究成果,為慈濟體系建立了堅實的學術根基。

新生代學者崛起 研究傳承開花結果
2024年多位慈濟學者首次登上全球前2%榜單,展現慈濟培育新生代研究人才的成果。首次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榜的有慈濟大學特聘教授閻雲、花蓮慈院牙科部江俊斌教授與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李添福教授與大林慈院腎臟內科主任蔡任弼醫師。而大林慈院胸腔內科黃健修醫師的年度排名大躍進,進步高達266,893名,為全體學者中進步幅度最大。這些成果凸顯慈濟在研究支持與人才培育的長期耕耘,正逐步開花結果。

持續精進 邁向國際頂尖
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慈濟能在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取得亮眼成績,是全體醫師與學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五年來成長5.3倍,象徵慈濟研究實力的全面躍升與突破。」他進一步指出,慈濟醫療志業將持續強化國際合作,與全球頂尖研究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深化特色領域、培育青年學者,完善研究資源與學術成長平臺,同時讓基礎研究成果回饋臨床照護。

關於「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資料庫
此資料庫由史丹佛大學與Elsevier共同建立,是目前全球最具權威的學術評比之一。其評估依據包括論文被引用次數、h-index、及共同作者修正後的hm-index等多項指標,分為終身影響力榜(Career-long Impact),代表學者職涯累積貢獻;以及年度影響力榜(Single Year Impact),反映當年研究表現與影響力。慈濟體系在兩榜均表現亮眼,終身榜入選人數從2019年的2位成長至2024年的9位,充分展現慈濟學術研究的國際競爭力。慈濟將以此榮耀為新的起點,秉持「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核心理念,持續投入研究創新,為提升人類健康福祉努力不懈。

機構篩選關鍵字:Tzu Chi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更換人工膝關節並非一勞永逸。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趙子鎔醫師分享人工膝關節置換失敗案例,提醒大眾術前評估與精準手術規劃才是成功關鍵。77歲林先生,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走路疼痛,到醫院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是術後六個月...
06/11/2025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更換人工膝關節並非一勞永逸。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趙子鎔醫師分享人工膝關節置換失敗案例,提醒大眾術前評估與精準手術規劃才是成功關鍵。

77歲林先生,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走路疼痛,到醫院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是術後六個月膝蓋仍持續腫脹、走路歪斜,難以上下樓梯,甚至反覆積水,每週需兩次回院抽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經由親友介紹,轉到台中慈濟醫院趙子鎔醫師門診檢查。X光與電腦斷層顯示,原本置換的人工關節角度出現偏差,導致膝關節軸向錯位、受力不均。趙醫師表示,人工關節應與人體重心軸線垂直,但病人術後角度卻反向歪了約10度,造成走路一踩就歪,膝蓋反覆發炎積水而疼痛。

趙子鎔醫師與林先生反覆分析溝通後,進行「人工關節翻修再置換」手術,透過電腦斷層影像規劃,重新調整關節角度與力學軸線。術後第二天,林先生便能下床行走,一個月後腫脹消退,不再反覆積水,已經能獨自行動,甚至可以搭公車回診。

趙子鎔強調,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推動「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理念與技術並進,希望病人不輕易開刀;若確實需要開刀,就應縝密規劃、精準執行,避免病人再次承受疼痛之苦。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更換人工膝關節人多,國內外統計,手術後仍有一至兩成病人對結果不甚滿意。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醫師趙子鎔提醒...

感恩醫療志工林秀枝師姊,捐贈玉里慈濟醫院一輛「東好號」福祉車,專供醫院接送洗腎病人使用。這份善舉,將為行動不便及居住偏遠地區的病患,提供更便利與安心的就醫服務。
06/11/2025

感恩醫療志工林秀枝師姊,捐贈玉里慈濟醫院一輛「東好號」福祉車,專供醫院接送洗腎病人使用。這份善舉,將為行動不便及居住偏遠地區的病患,提供更便利與安心的就醫服務。

Address

中央路三段707號
Hualien City
97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