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發展與療癒 ft.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創傷、發展與療癒 ft.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創傷、發展與療癒 ft.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Mental Health Service, 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426號, Taichung.

我們是在台中執業的諮商心理師。希望透過這個粉絲專頁,跟大家一起認識心理創傷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從中獲得療瘉及復原。此外,我們同時在台中成立了心理諮商所,希望能能夠夠提供一個溫暖、安全的空間,讓身、心受創的人,能夠有機會活出自己的第二人生 。

若有工作需求,請透過臉書訊息,或是email:transitionalboat@gmail.com

【憂鬱的父母、空洞的孩子】文/吳東彥諮商心理師當父母親遭遇重大的心理創傷,或是深陷憂鬱於泥淖時,他們很可能必須耗費力氣跟自己的情緒奮戰,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孩子時,無形中變得情感空洞、退縮,甚至無法再投入與孩子的親密互動。在這樣的情況中,孩子面...
05/11/2025

【憂鬱的父母、空洞的孩子】
文/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當父母親遭遇重大的心理創傷,或是深陷憂鬱於泥淖時,他們很可能必須耗費力氣跟自己的情緒奮戰,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孩子時,無形中變得情感空洞、退縮,甚至無法再投入與孩子的親密互動。在這樣的情況中,孩子面對的可能是「#人在心不在」的父母親。

這些父母或許仍能滿足孩子們所需要的物質生活與生理需求,但是他們在情感上卻難以再回應孩子。這對孩子而言,他們猶如在情感上失去了父母。

簡單的說,父母親若是因為自身的困境(例如:喪親、心理創傷、憂鬱等情緒)而退縮、沈浸在自己的情緒當中,這對孩子們來說,父母親似乎在情感上死亡了。此時,孩子們不僅會經驗到與父母親「失去連結」,許多孩子更會重新試圖喚回父母親的情感,甚至「拯救」父母親,例如:想方設法要讓父母親快樂、振作起來。

這樣的現象,我們可以從著名的「 #面無表情實驗」(still face)來看。過程中母親在與嬰兒互動時突然變為面無表情,這會導致嬰兒感到不安,甚至哭泣,直到母親恢復正常互動後才平靜下來。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q6zEd09mo)

當孩子的生命能量都使用在喚回、拯救父母親,那麼他們就較難以將注意力放在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內在經驗,他們也比較難把能量用在好好發展自己。長此以往,努力要拯救父母親的孩子,卻無形中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空洞。

#這些孩子們內心的空洞, #似乎取決於父母親的空洞是否被填平。

至於這些孩子們要怎麼辦?或許,學習接受「#自己可能無法治療父母親、#無法改變父母,#甚至無法讓父母親快樂起來--#除非父母親自己願意」,會是個重要的關鍵!

同場加映:【你有童年情感忽視嗎?】
https://transitionalboat.com/%e3%80%90%e4%bd%a0%e6%9c%89-%e7%ab%a5%e5%b9%b4%e6%83%85%e6%84%9f%e5%bf%bd%e8%a6%96-%e5%97%8e%ef%bc%9f%e3%80%91%e4%b8%8d%e6%98%af%e6%af%8f%e4%bd%8d%e7%88%b6%e6%af%8d%ef%bc%8c%e9%83%bd%e8%83%bd%e5%a4%a0/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_免費公益線上講座】 #報名已額滿📖 講座主題:是被誤診的過動症?還是創傷壓力搞的鬼?家中的孩子常常很難乖乖坐著,頻繁與手足、同儕發生衝突,動不動就弄壞玩具、打翻東西。甚至,他們也很難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忘東忘西。這些現象...
01/10/2025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_免費公益線上講座】 #報名已額滿
📖 講座主題:是被誤診的過動症?還是創傷壓力搞的鬼?

家中的孩子常常很難乖乖坐著,頻繁與手足、同儕發生衝突,動不動就弄壞玩具、打翻東西。甚至,他們也很難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忘東忘西。這些現象不只把身為父母的你搞得虛累累,甚至還要常常接到學校老師的投訴,希望讓孩子就診服藥,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研究指出,若是兒童曾遭遇創傷經驗,或是面臨難以負荷的情緒壓力時,容易影響他們的專注力與自我控制利,甚至出現較為衝動、情緒化的言行。這些現象與臨床上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看起來是極為相似的。

若您的孩子正受過動症所苦,而您也疑惑、擔心他的過動傾向/過動症狀是否跟他過往所遭受到的創傷經驗、情緒壓力有關時,歡迎您一起報名這堂課程,讓我們一起理解這些經驗如何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 講者|吳東彥 諮商心理師
📍 Google Meet 線上視訊課程
💰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人數上限100人)
🗓 時間|114年10月19日(日)早上9:30-11:00
🔗 報名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10jNNaRJafyfISswAzxIiGdA6Vgn7dLSZUnGi-pf0pM/edit

【家庭暴力下的倖存者,未來的人生要走向何方?】由於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長期被籠罩於受創的陰影之中,為求生存,他們只能隱藏真實的自我,並服從、討好施暴者的喜好。或是,他們必須麻痹自己的情感,才能讓自己在無盡的家庭深淵中繼續存活。然而,縱使有...
02/09/2025

【家庭暴力下的倖存者,未來的人生要走向何方?】

由於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長期被籠罩於受創的陰影之中,為求生存,他們只能隱藏真實的自我,並服從、討好施暴者的喜好。或是,他們必須麻痹自己的情感,才能讓自己在無盡的家庭深淵中繼續存活。

然而,縱使有一天,倖存者已經脫離家庭的掌控,且不再受到暴力的脅迫,但是過往的創傷經驗仍可能持續侵擾他們的生活,導致他們必須刻意避開某些引發他們痛苦經驗的人事物,或是他們必須要選擇壓抑或解離自己的情緒經驗。甚至,對於從小就在暴力家庭中成長的受虐兒來說,日後在面對他人的欺壓與不合理的對待,或是在自己為人父母後,他們有時也會過度壓抑自己的憤怒,因為他們擔心若是不好好控管自己的情緒,就可能會讓自己失控,對他人暴力相向。與其如此,他們寧可讓自己位居弱勢,承受他人的攻擊。

此外,在實務現場以及許多文獻當中,也都發現:從小遭受到暴力對待的倖存者,在往後的人我關係中,也可能受到受暴經驗的影響,潛意識地被迫演出施虐者或受虐者的角色。簡單的說,在某種程度上,#家庭暴力倖存者失去了自身生命腳本的策劃權。

前述種種的經驗都意味著:家庭暴力這些都意味著他們的生命可能 #不再自由:
1.
倖存者失去了感受自己心情的自由,要不就是情感過度麻痺/麻木,要不就是情緒展現的過度劇烈,而時常情緒失控。
2.
與創傷有關的回憶失去控制,如同心中的第二人格,會無預警地浮現在腦海中或是夢境之中,讓倖存者感到相當痛苦。
3.
因為過於害怕接觸到與家庭暴力有關的任何刺激,因而侷限了自己的生活範圍或是生活方式。
4.
潛意識地不斷在自己的親密關係當中重演暴力經驗,而不斷成為施暴者或受暴者。縱使想要停止這樣的經驗,卻又難以從中自拔。

「 #如何重獲自由」對於家庭暴力倖存者來說,或許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重獲自由」意味著:
1.
能夠自由且安全地去體驗自身內在的種種情感,包含:悲傷、憤怒等,且不會因為接觸自身的情感而失控。
2.
能夠採取成熟、適當、健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非將能量展現於對外攻擊他人,或是往內傷害自己。
3.
擁有自己的生命記憶主控權,可以充分回顧過往自己經歷了何種暴力創傷,及其如何影響自己。但是在必要時,也能夠「關閉」腦中的創傷回憶,讓自己好好面對生活,而不會過度受到創傷記憶的侵擾。
4.
重獲自由也同時意味著倖存者在充分療癒自己之後,開始有能力走向新生,振筆改寫未來的生命藍圖。

📣 《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實習心理師 練功坊-學校與社區諮商所場域》 📣「#初談要怎麼問?」「#記錄要怎麼寫?」「#遇到高風險個案又該如何應對?」嗨,正在參加諮商實習的夥伴們,經過了一個月的實習,你們現在的心情如何呢?一切都順利...
12/08/2025

📣 《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實習心理師 練功坊-學校與社區諮商所場域》 📣

「#初談要怎麼問?」
「#記錄要怎麼寫?」
「#遇到高風險個案又該如何應對?」

嗨,正在參加諮商實習的夥伴們,
經過了一個月的實習,你們現在的心情如何呢?一切都順利嗎?
又或者,也有些令人感到困難或困惑的地方呢?

也許,你曾想過「要是有人能帶著你走過這些實習現場,那該有多好?」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希望能為初入諮商領域的實習生夥伴,提供一門打好專業地基的課程。這堂課不只是空談理論,而是由本諮商所的兩位心理師,一起與您共同探究實習場域的眉眉角角。本諮商所的周純媛心理師與陳怡靜心理師,都在學校與社區場域浸潤多年。他們在這次的課程中,將毫不藏私地傳授諮商實習的武功秘笈給您喔!

🔹上午|由 周純媛 諮商心理師 與您一起探討:
「評估會談 → 個案概念化與記錄撰寫 → 結案會談」的全流程

🔹下午|由 陳怡靜 諮商心理師 帶你直面:
「高風險個案危機處理 → 系統合作與轉介」的現場經驗

🎯 在這次的課程中,您將會學到:
🔹 從初談到結案的完整流程實作:學會有架構地進行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
🔹 高風險與危機應對:面對突發狀況能鄰危不亂
🔹 跨系統協作與轉介:在資源網絡中找到最佳支持

✨ 這場練功坊,我們也歡迎你帶著問題來:
面對問題,是找到解決方法的第一步。
我們陪你思考、拆解問題,找到屬於你的最佳解答。
你不必單打獨鬥,因為你會有兩位資深心理師與一群同路人,一起成長。

📌 課程資訊

🗓 時間:114 年 9 月 7 日(日)09:00-12:00、13:30-16:30
💻 方式:線上 Zoom(附電子講義,無錄影回放)
🎯 對象:實習心理師 & 對課程內容有興趣的助人工作者
💰 費用:原價 600 元|8/20 前早鳥價 500 元|三人團報同享 500 元(優惠擇一)
📍 報名截止:9/1 晚上21:00 截止
⚠️ 注意事項:

* 主辦方視人數保留開課與否之權利。
* 確定開課後恕不退費,可轉讓名額。
* 若取消開課,將全額退費。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NaaFsaNZ1TyEbbfNA

#文末有免費抽書活動 (活動已結束)【推薦書籍:#操控暗示的支配心理學】  許多人(特別是對於有 #討好型人格 的你來說),時常遭受到操控者的「#慢性洗腦」,一步一步弔進他們的陷阱。 操控者常常透過「#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用以下方式逐步操控...
11/08/2025

#文末有免費抽書活動 (活動已結束)
【推薦書籍:#操控暗示的支配心理學】
許多人(特別是對於有 #討好型人格 的你來說),時常遭受到操控者的「#慢性洗腦」,一步一步弔進他們的陷阱。 操控者常常透過「#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用以下方式逐步操控受害者:

#侵入:操控者會偷偷的、逐步的入侵受害者的心理界線,並且,操控者似乎也總是能夠精準掌握逾越界線的節奏,知道自己何時要進攻、何時要收手,讓受害者一開始難察覺、確認自己正在遭受入侵。
#誘騙:操控者會透過各種方式,騙取受害者的信任,並且開始奪走其自由。
#思想改造:再逐步入侵受害者的心理界線,並且慢慢博取受害者的信任之後,操控者便會對受害者進行思想改造,好讓受害者對自己言聽計從。
▲要如何發現這些潛藏在人群中的操控者呢?以下是常見的操控者的四種嘴臉:
#誘惑者:操控者會對受害者灌迷湯,不斷宣稱他自己的重要性。
#受害者:他會透過表現出自己的辛苦與奉獻,喚起你的憐憫與內疚,進而讓你無法拒絕他、離開他。
#劊子手:有些操控者則會透過威脅、恫嚇、貶低你的能力等,讓你感覺到拒絕他、離開他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甚至會有難以設想的後果。
#拯救者:操控者會不斷讓你感受到「只要你的生活失去了他,你將會過得一敗塗地」。而他的出現,將會徹底的改變、拯救你的一生。

▲與操控者解除「共犯契約」的心法: #進行心理哀悼
什麼是哀悼?哀悼是讓我們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讓自己能夠以符合現實的角度來理解自己、理解別人、理解一段關係的發展。
在一些情況中,有些受害者會期待操控者能夠學會省思、學會改變,甚至期待操控者有一天能夠明白他們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等等。這些堅持或許能夠讓受害者獲得一些繼續待在這些操控關係的能量,但同時卻也容易讓受害者繼續受苦。
試著進行「心理哀悼」吧!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學習放下對於操控者的期待,或許他們不見得會如果們所想的,會學會省思自己、並且放下操控的慾望。當我們先能夠別自己心中的不切實際的期待,或許我們才會更有機會告別這段關係!

⟪操控暗示的支配心理學⟫這本書 @方言文化出版
是法國國民心理師 Christel Petticollin所著作。這本書籍用許多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操控者如何透過「慢性洗腦」的手法,逐步讓受害者掉入心理操控的陷阱之中。書本的後半段也介紹了許多可以脫離操控者的具體方法,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
---------------------------------------------------------------------------------
這次的抽書活動將抽出 2名 幸運的粉絲(中獎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也想要免費獲得這本書,請你在這篇貼文下:
(1)按讚。
(2)公開分享此篇貼文(記得開地球喔)
(3)活動截止日期:114/8/16 中午12:00
(4)我們會抽出兩位幸運的粉絲,並且將這本書寄給你/妳喔!

✨114年度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早期與弱勢療育補助方案」開始囉!即日起至114年12月05日止,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心理治療」+「交通補助」✨【第三季 & 第四季 補助申請資訊】🔸第三季申請截止日:114/10/08(三)🗂 收件...
28/07/2025

✨114年度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早期與弱勢療育補助方案」開始囉!

即日起至114年12月05日止,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心理治療」+「交通補助」✨

【第三季 & 第四季 補助申請資訊】

🔸第三季申請截止日:114/10/08(三)
🗂 收件範圍:即日起~114年10月,以療育與交通單據,至孩子的戶籍地區公所「社會課」進行申請

🔸第四季申請截止日:114/12/05(五)
🗂 收件範圍:即日起~114年12月,以療育與交通單據,至孩子的戶籍地區公所「社會課」進行申請

💡誰可以申請?
✔ 具有發展遲緩證明(想申請早療補助者,若孩子「疑似」發展遲緩就可以申請囉!)、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證明者
✔ 一般家庭、家庭屬低收、中低收、特殊境遇等情況者
✔ 兒少保護個案、寄養家庭、安置機構孩子等

📌 學齡前(6歲以下)及學齡(13歲生日前)之兒童皆可申請
📄 詳細補助資格請參見台中市社會局網站(附官方連結):
🔗 [早期療育補助說明](https://www.society.taichung.gov.tw/2281161/post)
🔗 [弱勢家庭補助說明](https://www.society.taichung.gov.tw/461238/post)

📲 歡迎有需求的家長們,可以先加入官方(Line https://lin.ee/ttm5p33),或是來電至諮商所進行預約。後續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

📍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 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426號
📞 04-22519008

---

#早期療育 #早療 #弱療 #弱勢療育 #心理治療 #交通補助 #早療補助 #弱療補助 #擺渡拾光 #台中心理諮商 #家長注意 #申請截止日別錯過

#文末有免費贈書活動 (活動結束)【推薦書籍:#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許多人都正深受焦慮情緒所苦。有時,這些焦慮是無以名之、沒有形狀的。當它襲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拖入恐慌的深淵而無法逃脫。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與什麼對抗。有時,我們明知道自己...
27/07/2025

#文末有免費贈書活動 (活動結束)
【推薦書籍:#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

許多人都正深受焦慮情緒所苦。有時,這些焦慮是無以名之、沒有形狀的。當它襲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拖入恐慌的深淵而無法逃脫。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與什麼對抗。有時,我們明知道自己的想法一點也不合常理,但卻無法說服自己,讓自己可以好好安心過生活。例如:雖然做過許多檢查都確認了身體健康無恙,但仍舊擔心身體裡面的細菌正在襲擊自己。或是明知道跨出家門並沒有那麼容易,但就是不斷懷疑職場、學校的同事、同學在取笑、排斥自己。
這些都是焦慮之所以惱人、可怕的地方。
焦慮是人類共同的情緒,它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危險。只是,當焦慮出現的不合時宜、過度、與現實脫節時,它就會攪亂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受苦的來源。
不過,別擔心!!!
焦慮其實就如同吃飯、睡覺、和呼吸一樣正常。如果能夠找到與它相處的方法,甚至找到可以改變焦慮情緒所伴隨的負面認知的方法,我們也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重新變得輕鬆、快活。
今天來介紹「#暴露練習」。
根據認知療法的研究結果來看:#系統化地接觸令自己恐懼的結果,#是治療恐懼和焦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且持久的減少你的焦慮問題。不過一想到要去接觸那些令自己恐懼的事情,往往會令人卻步。所以,要執行暴露療法相當考驗我們的決心與毅力。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認識「#暴露練習」,也期待可以透過這個練習來改善自己的焦慮問題,可以開始往下看惹!

◉第一步:評估你的準備情況
如同先前所說,雖然暴露練習是有效改善焦慮問題的方法,但是他相當考驗我們的決心與毅力。因此,先試著評估看看我們自己準備好要進行這個練習了嗎!

◉第二步:建立一個暴露層級
請拿出一張空白紙,寫下10到15個會導致你出現焦慮的情況、人物、地點、想法等。將這些經驗從最不焦慮到最焦慮的程度進行排序。

◉第三步:創造調適認知
當你開始學習接觸那些令人焦慮的因素時,你會感到顯著焦慮,並且開始想著要停下這個練習,或是開始相信逃避、遠離這些刺激才是最好的做法。等等,先別急著逃走啊~~~在接觸這些焦慮刺激前,我們還需要為自己創造調適性的認知,幫助我們度過這些艱難的時刻。

◉第四步:建立一份暴露計畫
重頭戲來囉~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透過 #症狀隔離、#尋找安全的證據、#控制呼吸、#實施放鬆技巧、#熟練意象化、#增加身體活動等幾個方法,來讓自己戰勝焦慮情緒。

◉第五步:進行暴漏任務
簡單的講,就是開始實施上面的任務啦。

⟪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這本書 (高寶出版 )
是認知療法之父-Aaron T. Beck與David A. Clark兩人合著。這本書先介紹了什麼事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如何變成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與焦慮共存,最後提供很多具體的方法來教導我們改善焦慮情緒,同時,這本書還附贈⟪#焦慮自助練習本⟫,裡面有許多表格與表單,可以用來引導讀者增加對自己焦慮情緒的認識,以及介紹系統化地操作步驟。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書籍。

---------------------------------------------------------------------------------
這次的抽書活動將抽出 2名 幸運的粉絲(中獎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也想要「免費」獲得這本書,請你在這篇貼文下:
(1)按讚。
(2)公開分享此篇貼文(記得開地球喔)
(3)活動截止日期:114/8/4 中午12:00
(4)我們會抽出兩位幸運的粉絲,並且將這本書寄給你/妳喔!(一本由出版社寄送,一本由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寄給您)

#高寶書版 #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 #與焦慮和解

Address

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426號
Taichung
426

Opening Hours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創傷、發展與療癒 ft.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創傷、發展與療癒 ft. 擺渡拾光心理諮商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