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錫輝專科診所 神經內科/復健科/家庭醫學科

  • Home
  • Taiwan
  • Tainan
  • 江錫輝專科診所 神經內科/復健科/家庭醫學科

江錫輝專科診所  神經內科/復健科/家庭醫學科 1.由專業之神經科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組成
2.由領有國家?

1.院長 江錫輝醫師
具有神經科及重症醫學科專科醫師證書
新樓醫院神經科創始醫師 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2.副院長 陳佳伶醫師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副院長 莊千儀 醫師 復健專科醫師
3.復健部由領有國家復健師執照之專業治療師群為您服務
4.檢查室:設有X光檢查.神經生理電氣檢查室. 腦波檢查室 .心電圖室.腹部超音波室.血管硬化檢查儀.骨質密度檢查儀.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
5.新設有最新之肌肉組織震波治療儀

06/07/2025

7/7 星期一
早上看診及復健暫停

下午及晚上恢復正常上班

****診間札記****神經科醫師談高血壓的治療誤區前言..最近門診來了幾個血壓控制過當的病人,有失智症嗜睡的病人,有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還有頭暈的病人….炎熱的天氣,血管肌肉組織不似冬天那般畏寒緊繃,血壓自然就會比冬天還低,降血壓的藥...
19/05/2025

****診間札記****
神經科醫師談高血壓的治療誤區

前言..
最近門診來了幾個血壓控制過當的病人,有失智症嗜睡的病人,有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還有頭暈的病人….炎熱的天氣,血管肌肉組織不似冬天那般畏寒緊繃,血壓自然就會比冬天還低,降血壓的藥物並非一成不變,門診中苦口婆心地跟病人解釋,並溝通調藥,就想著上來跟大家叮嚀一下高血壓的兩大誤解….

血壓的定義:
血壓是指..當心臟收縮 ,將血液泵入動脈時所加諸動脈血管壁的壓 力 。我們需要維持正常的血壓 ,推動血液在體內運行,把氧氣和營 養輸送到身體各組織...

對血壓的誤解…
1.血壓越低越好…
一般而言, 高血壓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所以維持正常血壓非常重要, 但這個正常血壓是多少? 其實會跟年紀及疾病有關..以下為您說明, 什麼情況下血壓不適越低越好

說明一:血壓過低會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腦缺血中風及失智的風險。
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若降至100以下或舒張壓若降到60至70mmHg,會存在一定風險。 高血壓患者血壓要控制在140-110/90-70mmHg,糖尿病、腎臟病等高危險患者要控制在130-110/80-70mmHg,如果在70歲以上,建議血壓不要低於100/60mmHg。

說明二:腦梗塞病人發病初期的血壓,只有當血壓 ≥ 220/120 mmHg 時,才考慮降壓,目標為降低 15% 以內,以避免過度降壓導致腦灌流不足。
若血壓低於 220/120 mmHg,通常不積極降壓,讓身體維持足夠的腦灌流壓。

2.高血壓的藥一旦吃了, 就必須終身吃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先來看高血壓有可能引起的併發症
• 動脈:血壓高可能使動脈內膜增厚,使血管硬化,管壁變厚且狹窄;並會破壞動脈管壁,形成斑塊或動脈瘤,萬一發生主動脈剝離、破裂,將比心肌梗塞更危急,病人甚至來不及開刀就喪命。
• 心臟:血壓高造成動脈阻力增加,導致左心室得更用力才能將血液打出去,長久下來左心室會變為肥大,致使心臟衰竭;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硬化,因而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危險增加。
• 腦部:高血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或是血塊阻塞血流至大腦各部位,是引起中風主要原因。
• 腎臟:血壓高會使腎臟血液循環惡化,破壞腎功能,引起腎衰竭。
• 眼睛:高血壓會造成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嚴重者會有失明的可能。
• 代謝症候群:高血壓也常帶來高血脂以及高血糖,將來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以及中風的風險。

看完之後, 你應該會更積極地吃藥把高血壓治療好吧!
為了平衡您的擔心, 我們也要告訴您, 某些高血壓是可以被治好的, 但是您必須配合下面幾件事情..
1.得舒飲食:多攝取蔬果、低飽和脂肪..預期可降收縮壓10 mmHg
2.減重:讓BMI降到低於25.. 每減十公斤預期可降收縮壓10 mmHg
3.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五天以上…預期可降收縮壓5mmHg
4.減少鈉攝取:每天攝取範圍1.5-2.3克…. 預期可降收縮壓5 mmHg
5.限制酒精攝取:男性每日攝取少於20克、女性少於10克.. 預期可降收縮壓5 mmHg

***診間札記***醫生你怎麼那麼殘忍—談中風復健的重要觀念門診時, 來了一個剛接受中風復健的病人家屬,怒氣沖沖地問我…我先生才剛中風一個月,怎麼會那麼快就要他練習走路,治療師太殘忍了…望著一腔熱血被澆熄的治療師傻在旁邊,我嚴肅地跟病人妻子...
19/02/2025

***診間札記***
醫生你怎麼那麼殘忍—談中風復健的重要觀念

門診時, 來了一個剛接受中風復健的病人家屬,怒氣沖沖地問我…我先生才剛中風一個月,怎麼會那麼快就要他練習走路,治療師太殘忍了…望著一腔熱血被澆熄的治療師傻在旁邊,我嚴肅地跟病人妻子解釋為何要讓病人盡早開始練習走路的原因,也想著應該要跟大家提醒中風病人復健的要點,因此,就寫了這篇文章,希望用的到的朋友能清楚了解,用不到的朋友能當知識,對中風復健有初步的常識。

觀念一: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首先我來介紹一個神經科學的觀念--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近年來有許多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大腦天生就具有強大的重組能力,會因應不同經驗改變結構與功能,這個特性就稱之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神經可塑性是上帝給人類最好的禮物,中風後只要經過適當的復健,就有機會讓因中風而喪失的肢體功能改善提升,這也就是中風復健的重要科學依據

觀念二:「Use it or Lose it 」--
這個英文成語的意思是「不用就會失去」。它用來形容中風後的身體狀況,如果不去使用受損的手或腳,控制它們的大腦區域就會慢慢退化,最終失去原本的功能。因此我們非常強調中風復健不是等到功能訓練好了才開始用,而是一開始就要主動使用與刻意訓練,就算患側的動作還不標準,也要習慣在生活中應用他。

觀念三:為什麼要提早做步行復健訓練..
腦中風後的步行復健訓練的原理,就像壞掉的機器重新接上修復的電線來恢復運作,會透過重複進 行特定任務的方法使腦神經不斷的改變與適應,以達到改善行走功能及步態等目的。研究顯 示進行更高強度的步行訓練(增加重複次數)也可能為腦中風患者帶來更好的成效。

觀念四:「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你要盡早開始才能很厲害」。
持之以恒地使用患側,是中風復健成功的首要前提。積極地使用患側,不只是為了避免退化,更重要的是要讓患側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中風復健不是等到功能訓練好了才開始用,而是一開始就要主動使用與刻意訓練,就算患側的動作還不標準,也要習慣在生活中應用他。

觀念五:中風復健需要大量重複訓練,才不會一再忘記。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所提出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類是非常容易忘記正在學習的新技能的:
---20 分鐘後,你會忘掉 42%
---1 個小時後,你會忘掉 56%
---1 天後,你會忘掉 74%
---1 周後,你會忘掉 77%
---1 個月後,你會忘掉 79%
因此中風復健需要堅持每天規律訓練,盡可能地避免新技能流失,即使只練習了 10 分鐘,也比完全不練習得好。

觀念六: 影響中風復健成效最大的因素--不是你損傷的程度或是部位,而是你「有沒有使用患側」。
因為大腦就像肌肉一樣,必須經常鍛鍊才能保持功能,不去使用就會逐漸萎縮。有句成語說「用進廢退」,中風後如果不去練習使用受損的手或腳,控制它們的大腦區域就會慢慢退化,最終失去原本的功能。更嚴重的,是大腦會忘記這隻手或腳的存在,就算原本還殘存 10 % 的能力,也會逐漸歸零。

觀念七:中風黃金期 ─ 中風復健訓練的時機很重要(Time matters)
中風後的神經功能恢復,在發生後的 3 到 6 個月進展最為迅速。因此稱為「中風黃金期」
因此,只要病患的生命體徵穩定,復健團隊就會在 24 小時內開始介入。從最基本的翻身、坐穩、下床立位練習,到逐步訓練肌力、耐力、走路和日常生活能力等,都會根據病患狀況個別調整。

***診間札記***冬季保養—談高血壓性腦出血這天門診來了一個抱著頭,說他頭痛要掛號的年輕人,因為他痛到冷汗直流,因此就請掛號前面的病人稍微通融禮讓他先進來看診,照慣例先幫他量血壓,血壓是200/120,病人主訴他今天早上頭就開始痛,吃了兩...
06/01/2025

***診間札記***
冬季保養—談高血壓性腦出血

這天門診來了一個抱著頭,說他頭痛要掛號的年輕人,因為他痛到冷汗直流,因此就請掛號前面的病人稍微通融禮讓他先進來看診,照慣例先幫他量血壓,血壓是200/120,病人主訴他今天早上頭就開始痛,吃了兩顆普拿疼加強錠,還是止不了痛,所以就停下手邊工作來看醫生…看著病歷,突然想到這小子就是上個月大鬧門診的年輕人,當時他也是頭痛來看門診,因為血壓較高166/98,所以除了開頭痛跟降血壓藥給他,叮囑他要規律吃藥,並且每天量血壓,還請他隔天來抽血,病人生氣的吼著我們櫃台護理人員,我就只是個小頭痛,吃個止痛藥就沒事了,你還要我吃降血壓的藥,還要抽血,我哪有那個美國時間,你們醫生也太會拉生意了….
雖然病人當天的大吼大叫,傷了我們醫護人員的心,但是醫者父母心,開始幫他做神經學檢查,發現他的右手右腳有輕微的無力,講話有時清楚有時不清楚,當下開轉診單給家屬,請他們馬上送醫院急診,因為我懷疑他腦中風了,家屬疑惑問我,他才35歲,怎麼有可能…在我們的堅持下,家屬送病人至醫院急診。
一個月後的某天,家屬送了十杯飲料來感謝我們,說他送去醫院後照完電腦斷層,就發現是腦出血,緊急開刀後目前狀況恢復還不錯,醫院醫師說幸好發現得早,及時開刀,後遺症較少….
這個故事讓我有感而發,想跟各位談談高血壓腦出血
一、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原因:
高血壓病人,由於血管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以致血管壁變得比較脆弱,失去彈性,在顯微鏡下看來,這些血管壁上可看到有動脈硬化變性之現象;而且這些血管上,常可看到有微小的動脈瘤,因此較易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病例的20%左右,它來勢凶猛,發病後3個月的死亡率高達20%至30%。

二、腦出血的症狀
腦出血的主要症狀表現為:
1.突如其來的頭痛、頭暈(通常發生在出血一側的頭部,但也可能蔓延整個頭部)
2.噁心、嘔吐
3.意識不清或昏迷
4.半邊身體的臉部、四肢虛弱或麻痺,身體失去平衡
5.說話或吞嚥困難
6.頸部僵直、癲癇發作

三、特別提醒
如果經常發生頭痛,或突然出現與平時不同的劇烈頭痛,即便事後好轉,也應就醫檢查。因為這可能是由於少量血液從動脈瘤附近的血管滲漏所引起的疼痛,所以及時治療,能避免嚴重的血管破裂。
四、如何預防腦出血
1.生活規律:不可過於勞累,超負荷工作容易誘發腦出血。
2.血壓控制要平穩:血壓穩定,可以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傷,又可防止高血壓過低可能導致的腦灌注不足。
3.保持舒暢的心情: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環境及精神狀態有明顯的關係。
4.飲食控制:限制鹽的攝入,適當控制體重、降低血脂,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配適量的瘦肉、魚、蛋品。
5.預防便秘:用力排便可使腹內壓、血壓和顱內壓上升,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要預防便秘,多吃一些纖維素高的食物(芹菜、韭菜及水果)。經常腹部按摩保健。
6.注意保暖:冬季出去運動時,需先在室內做一下柔軟操,讓血液循環稍微加速,穿好保暖衣物在出去運動,預防因室內室外的溫度差,導致腦出血機會增大。
7.密切關注身體變化的先兆症狀:如頭痛頭暈、嘔吐

02/12/2024

***診間札記--天旋地轉 談頭暈***
最近氣候不穩定,日夜溫差甚至超過十度,門診來了許多頭暈的病人,有許多病人一到診間看到醫師,第一句話就是問我..醫師,我是不是中風了。為了解除大家心中的憂慮,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頭暈吧!

頭暈的正確定義..
頭暈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單單「頭暈」二字所隱藏之疾病非常多,大部份之頭暈是良性的,只要有規律之生活配合醫師之處方耐心服藥,則一般預後不錯。

頭暈的原因與治療:
◎頸因性頭暈:頸椎之關節炎或長骨刺壓迫到血管,造成支配內耳之血流不足,引起之頭暈,治療以止暈劑、血管活性劑及肌肉鬆弛劑,並配合復健治療。
◎慢性疾病造成之頭暈: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造成血管硬化、管徑變小、血流不足,引發頭暈,治療以控制原發疾病為主。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頭暈 特性:1.發作不超過一分鐘2.在頭偏左或偏右時發生。大多數人會於2至4週痊癒,治癒以藥物及復健運動為主。
◎美尼爾氏病:典型之症狀會有頭暈、耳鳴、耳脹及感音性聽障。以女性居多,好發於30至40歲,治療以限鹽、限水、維持生活正常作息,並配合藥物治療。
◎前庭神經炎:因感冒引起病毒感染到前庭神經。病人有極強烈之暈頭發作,且持續1週至3週,聽力正常,年輕人較易發生。治療以休息及服用藥物為主。
◎基底動脈性偏頭痛引起頭暈:好發於年青女性,與遺傳及月經有關,會有頭暈、耳鳴、後枕頭痛,治療以止暈藥並避免柳橙、蕃茄、乳酪、巧克力、披薩等食物。
◎創傷後頭暈:此乃因車禍或意外造成頭部外傷,引起迷路或其向中樞傳導路徑震盪引起,一般恢復較慢,治療以藥物及休息為主。
◎老年性平衡失調:原發性肇因始從內耳至小腦之間之退化。續發性則因一些全身性疾病影響內耳所致。原發性失調治療以藥物及復健體操為主。

注意事項
1. 注意下床或行進間,日常生活活動的安全。
2. 發作期間最好有人陪同照顧。
3. 避免從事劇烈或易引起頭暈的活動,如旋轉動作。
4. 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適度的身體活動。
5. 避免咖啡因或酒精:梅尼爾氏症攝取過多的酒精、咖啡因會加劇頭暈的感覺,姿勢性低血壓攝取過多酒精也會造成暈眩應避免。

治療注意事項:
1. 頭暈的治療初期主要是控制病人噁心、嘔吐的感覺,並服用抗組織胺加以治療,醫師的藥物會先開三天,在正常情況下,三天內的藥物治療會讓頭暈好很多,但建議藥物吃七天療程…可以減少再次發作的機率。
2 .少部分因中風或腦瘤引起的眩暈,進步會非常慢,有時症狀不典型時,就需醫師調藥或轉診檢查,因此若進步緩慢一定要再回來與醫師討論,以免延誤治療。

1.由專業之神經科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組成
2.由領有國家?

02/10/2024

今天早上
(113年10月3日)
因為風雨大,
江錫輝診所全天休診

29/08/2024

****診間札記*****
容易被止痛藥耽誤的頭痛…頸椎狹窄

前言:
最近門診來了不少的年輕人,主訴都是頭痛, 甚至吃普拿疼加強錠還是頭痛, NE檢查正常, 但是Spurling test(椎間孔擠壓測試)出現異常,經過X光檢查發現這些病人有好幾個都有頸椎狹窄的症狀,此時醫者父母心的使命感又大大湧現,這篇頸椎狹窄是最近年輕人的流行病,經由手機殘害的機會相當高….

正常頸椎的曲線是C形前凸的生理曲線
作用一:幫助頸椎吸收下肢行走時傳導至頭部的力度
作用二:漂亮的頸椎弧線是天然的避震系統,使得頸椎的關節與椎間盤無需承受過度的壓力,自然也比較不會有退化性問題或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頸椎狹窄的症狀
1.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癥狀。
為大腦供血的重要血管需要從頸椎間孔穿過,在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骨與椎骨之間的距離變窄,從椎間孔穿過的血管被壓迫,導致血管直徑變小,血流量較少且慢。這會直接影響大腦供血,導致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等癥狀。
2.頸部疼痛。
頸椎前後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導致部分頸部肌肉被過度拉伸,從而出現肌肉勞損或撕裂,導致頸部疼痛
3.手麻、手部無力等癥狀。
頸椎的生理曲度變直,會直接增加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加劇椎間盤的磨損出現椎間盤突出。當突出的椎間盤刺激壓迫神經時,很容易引起手麻或手部無力等癥狀。
4.當頸椎過直 壓迫到交感神經,也會導致心悸、胸悶、心律不整、高血壓、甚至類似心絞痛等交感神經症狀,同時伴隨頭痛、眩暈、耳鳴等交感神經失調,而被誤診。

頸椎狹窄的治療
藥物治療:可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物與肌肉鬆弛劑,緩解頸部不適與放鬆肌肉
復健治療:
1. 熱敷:作用於增加局部病態組織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的缺血現象。
2. 電刺激:作用在於促進較深部肌肉構造血液循環。
3. 頸部牽引:拉開神經孔、增加局部血液循環與減少關節的負擔的作用。

1.由專業之神經科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組成
2.由領有國家?

24/07/2024

颱風天 門診時間公告
7/24 星期三
只看診復健到下午五點半
晚上休診

7/24 星期四
早上 休診
下午及晚上視天候狀況....

爬山是一個需要信念及耐力的體力活尤其是夏天的爬山,悶熱的天氣,爆多的汗水,得背更多的水,避免熱中暑但是拖著疲累的身軀,站在稜線看著落日好像此時的人生診所開業三十年,拼了三十年天命之年,回首前塵,是怎樣的勇氣,傻勁與不服輸,不怕苦的拼勁......
14/07/2024

爬山是一個需要信念及耐力的體力活
尤其是夏天的爬山,悶熱的天氣,爆多的汗水,得背更多的水,避免熱中暑
但是拖著疲累的身軀,站在稜線看著落日
好像此時的人生
診所開業三十年,拼了三十年
天命之年,回首前塵,是怎樣的勇氣,傻勁與不服輸,不怕苦的拼勁.....
祈願之後的日子,有耶穌的慈愛恩典相隨
有無憂的後半人生.....

15/06/2024
最近天氣炎熱, 看了許多頭痛的年輕人, 就想著再介紹一次頭痛
24/04/2024

最近天氣炎熱, 看了許多頭痛的年輕人, 就想著再介紹一次頭痛

診間札記...肩夾擠與五十肩的鑑別診斷這天門診來了一個25歲的年輕人, 因為肩膀舉起會疼痛, 在某診所以五十肩治療無效, 而至我的門診看診, 經理學檢查後確定這年輕人是因為重訓運動姿勢不良, 導致肩夾擠,安排復健治療後, 病人恢復肩關節角度...
07/02/2024

診間札記...肩夾擠與五十肩的鑑別診斷
這天門診來了一個25歲的年輕人, 因為肩膀舉起會疼痛, 在某診所以五十肩治療無效, 而至我的門診看診, 經理學檢查後確定這年輕人是因為重訓運動姿勢不良, 導致肩夾擠,安排復健治療後, 病人恢復肩關節角度,不再疼痛...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這個容易搞混的肩關節炎....

Address

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63號
Tainan
701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1:30
14:00 - 21:00
Tuesday 08:30 - 11:30
14:00 - 21:00
Wednesday 08:30 - 11:30
14:00 - 21:00
Thursday 08:30 - 11:30
14:00 - 21:00
Friday 08:30 - 11:30
14:00 - 21:00
Saturday 08:30 - 11: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江錫輝專科診所 神經內科/復健科/家庭醫學科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江錫輝專科診所 神經內科/復健科/家庭醫學科: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1.院長 江錫輝醫師 具有神經科及重症醫學科專科醫師證書 新樓醫院神經科創始醫師 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2.副院長 蘇讚賢醫師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高雄榮總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3.復健部由領有國家復健師執照之專業治療師群為您服務 4.檢查室:設有X光檢查室.神經生理電氣檢查室. 腦波檢查室 .心電圖室.腹部超音波室.肌肉骨骼血流超音波.血管硬化檢查儀.骨質密度檢查儀. 5.設有最新之肌肉組織震波治療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