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25
#矯正跟你想得不一樣
今天分享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案例
「挑戰」來自於這個案例挑戰了許多矯正的「迷思」
文長,而且偏專業
你也可以選擇直接按讚分享😆
--
1. 顴骨高+消瘦的臉形,就不能拔牙嗎?
這是徐醫師平常看診患者來諮詢時
發現大家最常被網路文章洗腦的 #迷思
網路上遍佈著 #拔牙矯正 會造成 #牙套臉 的說法
所謂牙套臉,通常指得是臉部失去支撐、臉頰塌陷、牙齒露出量不足
為了破解這個迷思
徐醫師特別找了這個本來就
#顴骨高 + #臉頰消瘦 + #牙齒露出量不足 的案例
硬給他拔牙看看
給大家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之所以是迷思
就是因為他是 #部分事實
因為在大部分情況
我們拔牙矯正是為了
"讓牙齒後縮解決 #嘴凸 的問題"
所以拔牙能帶來的效果就是
1. 減少牙齒露出量
2. 讓嘴唇內收
那如果在"本來就內收"、"本來牙齒露出量就不足"的案例裡
那就會造成"過度內收",而導致牙套臉
但如果"嘴巴本來就凸"、"本來牙齒就很亂"
那就可以拔牙呀!
✅正確的拔牙:凸的變平,變好看
❌錯誤的拔牙:平的變凹,變不好看
所以,第一
1️⃣這個迷思是建立在錯誤的診斷裡🫨
-
再來
一個厲害的矯正醫師可以 "主動控制" 牙齒移動的方向
既然牙齒後退會減少露出量
那我們可以讓他下來一點
去"代償"這個拔牙造成的露出量的減少呀💪
這可以看最後面的X光圖
用紅色線描繪出來的門牙代表矯正後門牙的位置
與一開始的門牙位置(藍色門牙)相比
門牙最後因為拔牙後退了
這是因為我們要用拔牙解決 #暴牙 的問題
但徐醫師控制它
"除了後退,還多了整體往下的移動"
這就是為了要彌補後退造成的露出量減少的不想要的後果
將牙齒往下移動
我們就可以反過來再增加門牙露出的量
👉這是醫師端應該要去掌控的
而非任由牙齒自然的移動
所以,第二
2️⃣在正確的診斷下,還是要靠醫師的技術
精準的執行,治療才會成功😎
-
最後
那為什麼很多醫師支也持這個說法?
因為一般來說
要把拔牙矯正做得好
難度遠比不拔牙矯正來得高
如果你自己都不想拔牙做矯正了
那醫師當然樂得開心😅
徐醫師之所以為什麼很常分享
"拔牙"、"骨釘"、"拉智齒" 等等
甚至用 "非手術治療完成手術案例"
在四處演講的時候
有些醫師會問我,你這樣做不會很難嗎?
難,當然難
那是因為我想讓大家知道
矯正能做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好好配合治療
我們就可以一起努力完成這些困難案例!👍👍
--文太長了--
預告下面四個要講的迷思,期待part 2
2. 牙齒亂,怎麼不是拔最亂的那顆節省矯正時間?
3. 短臉型+深咬,就不能拔牙嗎?
4. 嚴重深咬,不正顎手術,矯正完會露不出牙齒嗎?
5. 低下顎骨角臉型,不能打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