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 Home
  •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Neurologist, 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6號, .

30/08/2025

金燈台象徵神的七靈,教會需回歸雙頻思維以重獲影響力。AISQ結合人工智慧與屬靈智慧,幫助我們明辨時代,執行神的心意,恢復建造力。

14/08/2025

🧠 「失智症的記憶開關」?科學家找到啦!
最近科學界又爆大新聞!法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第一次證明,失智症的一大兇手,竟然是我們腦細胞裡的「發電廠」——線粒體(粒線體;Mitochondria)出故障。更扯的是,他們還做出了一個能瞬間把記憶救回來的開關,在小鼠身上測試超級成功。

這篇研究已經登上《Nature Neuroscience》。

什麼是線粒體?
你可以把它想成腦細胞的「充電器」,負責提供神經細胞運作所需的電力(ATP)。以前科學家只知道,失智症患者的線粒體常常變弱,但不知道它到底是病的原因,還是病發後的副作用。

這次,研究團隊證明——它是「元凶」!而且只要把它重新充飽電,記憶功能就能回來。

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造出一個超迷你的「分子開關」,可以裝在小鼠腦細胞的線粒體上。平常它安靜待機,給小鼠吃一種無害的專屬藥物後,就會瞬間啟動,讓線粒體全速產電,像行動電源瞬間滿格。

測試結果超狂
先讓小鼠吸收 THC(會影響記憶),結果記憶力變差。
一開「線粒體開關」,幾小時內記憶全回來。
拿來試阿茲海默症與額顳葉失智症小鼠,一樣有效。
測量發現線粒體的「電壓」和「耗氧量」立刻飆升,代表能量工廠全速運作。

但還不能太嗨
藥效一過,線粒體又疲軟,需要一直開機才有效。

人類晚期失智症時,很多腦細胞已經死掉,就算充電也救不回來。
這個方法要先用基因工程把開關裝進腦細胞,目前沒法安全用在人類身上。

雖然離臨床治療還有很長一段路,但這是第一次用實驗證明「線粒體故障」真的是失智症的直接原因,而且只要把它補好,記憶功能真的能回來。未來也可能幫助研究帕金森氏症、憂鬱症、中風後腦部修復等其他腦部疾病。

30/07/2025

🧠焦慮不是你想太多,是你腦子哪裡亮紅燈了
有一塊大腦區域,平常沒什麼人提,結果一研究下去——整個爆點多到像挖到社交的黑盒子。這塊區域叫做: #前顳葉(ATL)。

📍你知道那種看到人就想逃、看到笑臉也覺得人家在嗆你,或是一看到主管就開始腦補“是不是我昨天回話太硬”?科學家發現,這些感受根本不是你玻璃心,是你這塊腦在超頻。

西班牙 Jaume I 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Maya Visser 帶隊研究 ATL,結果發現——

👉 這顆前顳葉就像你的社交翻譯機兼情緒濾鏡。

它專門解讀社會地位、表情、語氣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但如果你有焦慮傾向,它就會失控亂翻譯,什麼事都往負面解釋。

看見一個成功的人,別人覺得“好厲害”,你可能自動內建:“我好爛”
出個小包,別人說“沒事啦”,你腦內劇場已經演完三季《羞愧地獄》。

研究用的是超進階的腦成像技術(因為這塊腦以前超難拍,fMRI 會糊掉),才終於讓科學家清楚看到——

😱 焦慮的人在解讀社會互動時,這區比別人亮得像夜市霓虹燈!

而且 ATL 跟額葉有條特別神經通道叫「鉤狀束」,搞不好就是「情緒過載捷徑」,通往自責、內疚、想太多之路。

💡科學家還在研究男生女生的差別,有沒有可能某些人一開口說話就觸發別人過度連結?(欸不是你,是你腦袋真的有線路比別人敏感)

🔬這計畫還牽涉到睡眠研究、情緒壓力、語意處理,看起來很專業,但背後關心的問題其實就一個:

「我們的腦,到底怎麼把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搞成心裡小劇場連播50集?」

你以為你在社交,其實你在腦補。你以為你敏感,其實是 ATL 超載。這不是性格問題,是腦區正在拼命工作。

20/07/2025
15/07/2025
10/07/2025
10/07/2025
04/07/2025



#亞當三神力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DNA-基因編碼
免疫力 Immunity

09/06/2025

【驚爆!你的大腦🧠,比你想像更提早「老」了!】

你是不是覺得大腦老化是很遙遠的事,要等到爺爺奶奶的年紀才需要煩惱?那就大錯特錯了!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事實:從26歲開始,你的大腦就已經悄悄地踩下了老化的油門,到了40歲,這個老化進程更是加速!

別緊張,這不是要嚇你,而是要告訴你一個黃金機會!如果你現在還在年輕力壯的黃金時期,那麼,現在正是你掌握「逆轉勝」的關鍵時機!

A. 你的大腦幾歲開始「走下坡」?科學數據大公開!

大腦的處理速度可能在20多歲就達到高峰,之後就會開始緩慢下降。這代表什麼?這意味著大腦某些功能的「老化」過程,比我們想像的更早開始了!

26歲就拉警報! 你沒看錯,科學研究指出,人類大腦的衰老進程實際上在40歲之前就悄悄展開,甚至從26歲到40歲這個「青壯年時期」,就能觀察到大腦的早期變化。這時,大腦神經網絡會有細微的調整,新陳代謝也悄悄改變,你仍然未感覺岀來的,一直到40歲之後⋯

B. 40歲後,大腦體積縮小更明顯!

研究發現,到了40歲之後,大腦的體積會開始縮小,平均每十年會縮小約5%,而且到了70歲後,這個縮小速度可能會更快。

It has been widely found that the volume of the brain and/or its weight declines with age at a rate of around 5% per decade after age 40 with the actual rate of decline possibly increasing with age particularly over age 70."

這些早期變化的根源在於神經元網絡的微妙調整以及大腦新陳代謝率的細微變化。你可能會想:「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因為當你開始感到健忘、反應變慢,或是情緒起伏不定時,那可能就是大腦發出的求救訊號,提醒你:「嘿,我需要你的幫助了!」 中年,其實是大腦「逆轉」的黃金時期!

C. 聽到大腦這麼早就開始老化,你是不是覺得很絕望?

別擔心,事情還沒那麼糟!科學家也發現,中年時期(約40歲)其實是一個「關鍵窗口期」!

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採取積極的行動,就能最大限度地預防認知功能衰退,甚至讓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 想想看,大腦就像一塊橡皮泥,雖然隨著年齡會變硬,但它的「可塑性」(適應和重組的能力)並不會完全消失!

只要你把握好時機,就能讓它重新變得有彈性。研究也發現多運動能明顯減緩大腦的老化。所以,年輕時就養成好習慣,將精神刺激和健康生活結合,是保護大腦的關鍵!

D. 揭密!大腦早衰的四大隱形殺手,你中了幾項?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的大腦比同齡人提早進入「更年期」呢?以下這些「殺手」可能正在悄悄侵蝕你的腦力:

1.基因的「過度消耗」
從26歲到40歲之間,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基因就開始出現損耗,雖然程度輕微,但這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大腦的退化。

2.代謝的「怠速」
大腦運作需要大量葡萄糖和氧氣。從30歲開始,大腦對這些「燃料」的消耗會略微減少。當「燃料」不足,神經元產生能量和修復自己的能力就會變差,影響大腦功能。

3.神經元「不合拍」
想像你的大腦是個大樂團,神經元就像樂手。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元之間的協調性可能會變差,就像樂手們各吹各的調,導致大腦處理資訊的速度下降,讓你難以有效率地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4.荷爾蒙與環境的「夾擊」
荷爾蒙變化、吸菸、不良飲食等生活習慣,會讓身體長期暴露在「氧化壓力」中。這就像給大腦細胞潑灑「鏽蝕劑」,加速它們的老化。

E. 告別大腦「提前退休」!七大絕招讓你「逆齡」成長!

別讓你的大腦提早退休!為了對抗大腦早衰,我們需要刺激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就是讓它變聰明、變靈活的能力)和加強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結合精神和身體的鍛鍊,可以幫助大腦產生更多營養因子,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提升記憶力,保護你的心臟和大腦健康,同時穩定情緒。
現在,就讓我為你揭示七大逆轉大腦早衰的「炸裂絕招」:

1.學習新技能,讓大腦「回春」!
怎麼做? 拿起樂器學演奏,或開始學一門新語言。這就像在你的大腦中開闢新的高速公路,強迫它形成新的神經網路,讓你的大腦更靈活、更聰明。
科學小知識: 有研究指出,學習新技能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可塑性,尤其是在丘腦這個地方,能明顯促進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參考研究: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45/19/e0975242025

2.有氧運動,大腦的「青春之泉」!
怎麼做? 每週至少做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是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這不僅能讓大腦血液循環更好,給神經元充足的氧氣和營養,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的風險,同時幫你減輕壓力。
科學小知識: 一項研究分析發現,規律的有氧運動,能顯著提升輕度失智症患者的整體認知能力。

參考研究: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13/6/e067293

3.冥想與正念,讓大腦「靜心充電」!
怎麼做? 每天花10到20分鐘練習冥想或正念。這能減少大腦中處理恐懼情緒的區域(杏仁核)的活躍,降低壓力,同時改善你的專注力和記憶力,讓你情緒更穩定,身心更健康。
科學小知識: 多項研究證實,冥想能讓大腦皮層變厚,改善工作記憶和專注力,並減少杏仁核的體積,降低壓力反應。

參考研究:https://www.mdpi.com/2227-9059/12/11/2613

4.腦力遊戲和拼圖,給大腦「玩」出新高度!
怎麼做? 挑戰字謎、數獨或邏輯謎題。這些遊戲能刺激大腦多個區域,讓你的思維更敏捷、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同時提升視覺空間能力和短期記憶。
科學小知識: 研究指出,拼圖和邏輯謎題有助於改善記憶、減少壓力、提升認知功能和創造力。

參考研究:https://www.dovemed.com/healthy-living/wellness-center/health-benefits-solving-puzzles

5.規律睡眠,大腦的「修復工廠」!
怎麼做? 確保每天有7到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睡眠時間是大腦清除代謝廢物、鞏固記憶和修復神經元的重要時機。
科學小知識: 研究顯示,睡覺時大腦會啟動一個叫做「類淋巴系統」的清潔工,幫助大腦清除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有害物質,讓大腦保持乾淨和健康。

參考研究:https://www.mdpi.com/2514-183X/8/2/23

6.健康飲食,大腦的「黃金燃料」!
怎麼做? 多吃富含抗氧化劑(像深色蔬菜、莓果)和不飽和脂肪酸(像魚油、堅果)的食物。這些營養素就像大腦的「黃金燃料」,能幫助神經元再生,讓大腦保持年輕。
科學小知識: 研究顯示,像地中海飲食這種富含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的飲食模式,與較低的認知衰退風險有關。

參考研究: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293082

7.社交互動,大腦的「活力催化劑」!
怎麼做?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多和朋友家人交流,或是參加社團、做志工。這些都能刺激大腦,讓你的認知功能更活躍。
科學小知識: 研究發現,社交網絡越大、互動越頻繁的人,認知表現越好,認知衰退的風險也越低。

參考研究:https://bmcgeriat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7-021-02531-0

F. 別讓「還年輕」成為藉口,現在就開始為大腦「逆齡」!

大腦的衰老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漸進的過程,它不會等你準備好才開始。你現在的每一個選擇,都將決定你十年後的腦力表現!

大腦老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一無所知,更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從今天開始,別再說「我還年輕,不急!」了。

「練腦、動身、養心」,讓你的大腦永遠充滿活力!記住:大腦的保養,從26歲就該開始,永遠都不嫌早。

現在就行動起來,為你的大腦贏得一個充滿活力、思維清晰的未來吧!你有信心做到嗎?

#短文在留言區

16/04/2025
16/04/2025

Address

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6號

106

Telephone

+886932204183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