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職業治療師林雯麗

澳門職業治療師林雯麗 分享職業治療有關的專業資訊,職業治療師的日常生活和跟孩子的點點滴滴,現提供職業治療/講座/工作坊/入校支援等服務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四課回顧四節課的SixBricks旅程,在昨晚大家全情的投入和火花四濺的腦力激蕩中,圓滿收官。這最後一課,我們徹底從“個人訓練”邁入了“社會性互動”的領域。我為大家示範並帶領了多個合作與社交類遊戲...
11/11/2025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四課回顧

四節課的SixBricks旅程,在昨晚大家全情的投入和火花四濺的腦力激蕩中,圓滿收官。

這最後一課,我們徹底從“個人訓練”邁入了“社會性互動”的領域。我為大家示範並帶領了多個合作與社交類遊戲,而你們在過程中的敏銳觀察和熱烈討論,正是專業成長的最好證明。

在點評大家提交的活動分析報告時,我特別強調了一個核心觀念:

“我們的介入,不能只停留在分析「這個活動能練到什麼能力」,更要追問:「這項能力,能否回應他最核心的生活困境?能否在他的學習、學校和交友、家庭關係或社會適應中帶來實質改變?」

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成人還是長者,這套“以生活為本”的思考框架,才是讓SixBricks發揮真正效力的關鍵。

在合作遊戲的實戰中,我們也重新定義了“有效參與”。我提醒大家:

◆ 不要只盯著結果的對錯,要去看過程中的互動品質:他有沒有嘗試表達?有沒有關注同伴?哪怕只是一個眼神的交換,都是重要的社交信號。

◆ 「參與」的方式是多元的。動手操作、從旁輔助、出聲建議,或是安靜觀察,都是團體中真實且有價值的角色。作為引導者,我們要善於發現並肯定每一種參與的價值,而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表現出同樣的活躍。

看到你們——這群在不同領域服務不同對象的社工,能夠如此迅速地領會精髓,並開始思考如何將SixBricks轉化為支持青少年、家庭、長者甚至精神康復者的力量,這正是我們設計這個系列課程最希望看到的成果。

四節課,我們從認識到深入了解SixBricks,共同走完了一段從“玩”到“懂”的旅程。但真正的工作,現在才正式開始。

期待聽到你們將這份力量帶回各自的領域,創造更多溫暖而精准的改變。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社工進修

放工回到家發現學生去旅行帶了手信給我手信就這樣水靈靈掛在我家大門治療師工作的超額回報是小孩長大之後還記得你但下次記得要買埋爺爺同婆婆那份林姑娘再吃就變豬了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最珍貴的薪水是愛 #愛的後遺症是發胖
05/11/2025

放工回到家
發現學生去旅行帶了手信給我
手信就這樣水靈靈掛在我家大門

治療師工作的超額回報
是小孩長大之後還記得你

但下次記得要買埋爺爺同婆婆那份
林姑娘再吃就變豬了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最珍貴的薪水是愛
#愛的後遺症是發胖

今晚8:15才踏著星光下班,突然接到我媽電話說有特警在家等著我。其實是學生為我準備的萬聖節驚喜——穿著特警制服來我家“Trick or Treat”🎃。我順便叫另外兩位小朋友,大家組隊到樓下trick or treat~萬聖節是一個很好的練...
31/10/2025

今晚8:15才踏著星光下班,
突然接到我媽電話說有特警在家等著我。
其實是學生為我準備的萬聖節驚喜——穿著特警制服來我家“Trick or Treat”🎃。

我順便叫另外兩位小朋友,大家組隊到樓下trick or treat~
萬聖節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節日情境中,自然地練習社交溝通、輪流等待與社區參與——這些正是我們在治療室里常常關注的能力。

澳門的萬聖節氛圍真的好濃!看到很多用心的裝扮。
至於我的裝扮?
應該是「剛下班但被迫營業的快樂治療師」💼😂

身體是疲憊的,但心是被糖果與愛填滿的💖

這份工作最棒的地方,大概就是總能在不經意間,被這些細微的溫暖點亮整個日常。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三課回顧在第三堂課中,我們一起展開了一趟深刻的「大腦學習之旅」✨我們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大腦是怎麼學習的?從感官輸入、運動、營養、睡眠、環境設置,再到內在動機與情緒狀態一一探討那些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
31/10/2025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三課回顧
在第三堂課中,我們一起展開了一趟深刻的「大腦學習之旅」✨

我們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大腦是怎麼學習的?
從感官輸入、運動、營養、睡眠、環境設置,再到內在動機與情緒狀態一一探討那些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

也再次聚焦於「工作記憶」這個核心能力,深入理解它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
◆ 當工作記憶容量不足或效率不高時,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表現?
◆ 我們又能如何透過SixBricks活動,提供既具體又充滿樂趣的練習?

回應社工們的提問與現場回饋,我實際示範了如何在一個活動中,巧妙疊加不同的練習元素。
更感動的是,大家也主動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嘗試SixBricks的經驗與困惑,一起腦力激蕩,學習如何將理論化為實際可行的介入策略💡

基於大家的投入與反饋,這一課我們更深入地探討:
「同一個基礎遊戲,如何透過微調規則、內容或互動方式,更貼近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

而最讓我驚喜的是——
我們原本預留了兩周時間讓大家準備小作業,沒想到才過了兩天,就已經有社工主動交作業,一起討論怎麼調整與優化!

最後一節課,我們將一起演練合作性與社交遊戲,並從大家不同的服務對象出發,深入探討如何根據每個人的能力與核心需要,設計真正適合的SixBricks活動。

期待與你們一起,為這個系列進修畫下一個充滿能量與啓發的句點🧡

我們最後一課見!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社工

又大一歲,希望兩條友讀書生生性性聽教聽話,斯文溫柔有禮貌🤣不要再走奔放路線希望在學校可以認識好多朋友下一年成班人去麥當勞搞生日會🎉 #一放工9秒9衝過去 #攰到我乜咁 #等我得閒少少陪你畫水彩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
25/10/2025

又大一歲,希望兩條友讀書生生性性
聽教聽話,斯文溫柔有禮貌🤣
不要再走奔放路線

希望在學校可以認識好多朋友
下一年成班人去麥當勞搞生日會🎉

#一放工9秒9衝過去
#攰到我乜咁
#等我得閒少少陪你畫水彩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自閉症 #特殊兒童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二課回顧延續上一堂的熱情與投入,我們在第二課中更進一步,從「玩」中深入「學」,並一起走進了「遊戲發展理論」的世界,理解孩子如何透過遊戲,一步步建構出專注、記憶與衝動控制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活動分...
23/10/2025

SixBricks X 社工專業進修 | 第二課回顧

延續上一堂的熱情與投入,我們在第二課中更進一步,從「玩」中深入「學」,並一起走進了「遊戲發展理論」的世界,理解孩子如何透過遊戲,一步步建構出專注、記憶與衝動控制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活動分析」的心法,學習拆解每個遊戲背後的隱藏目標!

◆ 為什麼這個活動能訓練「視知覺」、「表達」、「工作記憶」、「數學」、「邏輯思維」?

◆ 我們又可以怎麼調整,讓它更貼近某個孩子的需要?

我也實際示範了如何將一個簡單的活動,像堆疊積木般逐步加入不同的訓練元素,讓介入更有層次、更符合孩子的發展節奏。最令人感動的是,現場已經有夥伴開始熱烈討論與發想:

◆ 「原來可以這樣層層疊加訓練元素!」

◆ 「如果我的學生是這樣,那樣調整會不會更適合⋯⋯」

◆ 也有夥伴彼此分享前線經驗,討論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介入的策略。

而且最開心的是,有人留下來跟我說,他之前都是去香港進修,第一次在澳門上課,他上了兩節,覺得很好很實用。

這也正是我們設計四階段課程的初心:

我們不只想帶你「玩」出感覺,更想陪你「看懂」背後的邏輯,讓遊戲真正成為你手中那份——既溫暖又精準的介入力量。

下一節課,我們將帶著這些基礎,走向更核心的探索:

回歸「大腦如何學習」的本質,深入理解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並進一步拆解「工作記憶」的運作機制。同時,我們也將留出空間,讓每位夥伴共同演示自己設計的小活動,一起腦力激盪,討論如何根據服務對象的獨特需求,調整與深化遊戲的介入效果。
#社工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SixBricks ✕ 社工專業進修|第一課回顧昨晚在澳門,有幸為一群充滿熱誠的社工夥伴帶來 SixBricks 專業進修。在校園中,當孩子在學習或情緒上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往往是社工。你們的理解與陪伴,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14/10/2025

SixBricks ✕ 社工專業進修|第一課回顧

昨晚在澳門,有幸為一群充滿熱誠的社工夥伴帶來 SixBricks 專業進修。

在校園中,當孩子在學習或情緒上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往往是社工。你們的理解與陪伴,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位夥伴在課後分享,他終於明白,原來一個簡單的 SixBricks 遊戲,背後是在幫助孩子建立「衝動控制」的能力。另一位夥伴也立刻聯想到,某位坐不住的孩子,或許能透過另一項活動,在遊戲中自然練習專注。

更讓我感動的是,今天已有社工透過微信與我討論,如何將所學活動融入服務中。

這次進修,不只是學習「遊戲」,更是與大家一起探索每個活動背後的「為什麼」,學習如何根據服務對象的特質與需要,調整介入方式,讓每一次互動都更有意義。

我們還有三節課要一起玩!接下來會慢慢深入「活動分析」與「遊戲設計」,也會開始有輕鬆的小功課,幫助大家把所學帶回工作中,真正轉化成屬於你的介入策略。

謝謝你們的開放與投入,我們下一堂課,繼續玩中學、學中玩!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社工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發現最有效的學習往往發生在最自然的遊戲中。今天想與家長們分享一個我在治療中經常使用的"壽司遊戲",這個遊戲利用家中常見的材料,不僅能讓孩子專注地參與其中,更能在不知不覺中鍛鍊多項學習所需的基礎能力。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在...
11/10/2025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發現最有效的學習往往發生在最自然的遊戲中。今天想與家長們分享一個我在治療中經常使用的"壽司遊戲",這個遊戲利用家中常見的材料,不僅能讓孩子專注地參與其中,更能在不知不覺中鍛鍊多項學習所需的基礎能力。

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在於其靈活的調整空間,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狀態進行個性化安排。現在,就讓我為大家詳細解析這個遊戲是如何支持孩子全面發展的。

一、活動準備:創意材料大變身

(我直接選用治療室中現有的材料,家長們也可以利用家中常見物品)
· 紫菜 = 6cm寬×15cm長的黏頭髮劉海貼(黑色)
· 米飯 = 乾的、剪成條狀的廚房紙(白色,需要孩子自己搓揉成團)
· 雞蛋/三文魚 = 黃/紅色長條積木
· 青瓜 = 綠色不織布條
· 【可選配件1】固定材料 = 黑色小發圈
· 【可選配件2】訂單 = 畫有食材圖案的訂單紙(可進行運筆勾選練習)

基礎任務:孩子扮演小廚師,將各種"食材"用"紫菜"捲起來,製作出符合要求的壽司。

二、OT活動分析:遊戲中的治療密碼

一個優質的治療性活動如同冰山,表面是趣味盎然的遊戲,水下支撐的則是明確而專業的治療目標。

1. 核心精細動作訓練:手部協調與穩定性發展
🎯雙側協調與手弓穩定(整個手掌的支撐):
· 卷壽司的動作需要一隻手穩穩固定"紫菜"和"食材",另一隻手協調地向前捲動,有效鍛鍊孩子的雙手協調能力
· 要想卷得緊實,孩子的手掌需要像穩固的小拱橋般發力,這個"拱橋"結構(我們稱為手弓)是未來輕鬆握筆寫字、熟練使用剪刀的重要基礎

🎯指腹力氣與三指抓握(指尖的靈巧度):
· 搓紙團:將輕飄飄的乾廚房紙捏成緊實的"飯團"並在紫菜內保持不散開,需要孩子精准控制指尖的動作和力氣

🎯綁發圈(進階挑戰):
這個動作是整個遊戲的精華挑戰之一,需要孩子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抓)精准地撐開和綁上發圈,這正是將來穩定握筆的關鍵動作。如果孩子覺得難度太高,可以暫時省略此步驟

💡專業知能:
在綁發圈時,我們同步訓練了手弓與虎口。您可以這樣理解:
· 手弓是手掌的整個拱形橋身
· 虎口(拇指與食指間的C形空間)是這座拱橋最關鍵橋墩
· 當孩子撐開發圈時,必須穩定張開虎口(打好橋墩),才能讓手弓(橋身)穩定發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靈巧的雙手奠定基礎

2. 感覺統合與動作控制:多感官體驗與計劃能力

🎯多元觸覺體驗:
· 特意選用乾的廚房紙,提供乾爽、輕柔、帶有微弱摩擦阻力的觸覺輸入,對於觸覺敏感、特別是害怕濕黏材質的孩子來說,這是更溫和、更容易接受的起點
· 黏性的劉海貼、平滑的積木和柔軟的不織布,共同提供豐富的觸覺體驗

🎯本體覺與動作計劃挑戰:
· 力度控制:乾紙團容易散開的特性,要求孩子在搓捏時必須更精准地控制手指力道,提供絕佳的本體覺和觸覺反饋
· 動作計劃:孩子需要主動思考"該如何將輕飄飄的紙變成緊實的飯團",這比操作現成材料需要更高的動作計劃能力

3. 高階認知與執行功能:思維能力全面啓動

🎯工作記憶與排序能力:
· 【基礎版】家長口頭下達指令("請做有雞蛋和青瓜的壽司")
· 【進階版】使用訂單紙,孩子需要記住紙上的要求並規劃步驟,模擬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多步驟指令,同時融入運筆書寫的預備練習
· 【社交合作版】根據客人指定的訂單,與朋友一起完成大訂單

從簡單的口頭指令到按訂單紙操作,孩子需要記住要求並規劃步驟,鍛鍊工作記憶和排序能力,過程中自然培養專注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4. 社交互動與溝通:歡迎光臨我的壽司店!

這是活動的重要延伸亮點!將個別操作遊戲升級為社交遊戲:
· 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壽司師傅",一人或多人扮演"客人"
· 溝通練習:"客人"點餐("我想要三文魚壽司"),鍛鍊提出需求的能力;"師傅"複述訂單、詢問需求("要加青瓜嗎?"),最後遞上成品("您的壽司好了"),完成完整的社交互動
· 輪流等待:輪流扮演不同角色,學習在遊戲中等待,並在轉換角色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 團隊合作:根據客人訂單,互相分配任務,合作完成訂單製作

三、設計重點:分級與個性化實踐

這個活動的設計精髓在於"分層"與"可選"。家長和老師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當下能力進行調整:
· 入門級:只卷"米飯"和一種食材,不用發圈,使用口頭指令
· 進階級:增加食材種類,或加入訂單紙進行運筆和認知練習
· 挑戰級:在基礎上加入綁發圈步驟,並引入角色扮演進行社交互動

通過這樣的彈性調整,我們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剛剛好的挑戰",在成功體驗中快樂進步。

希望這個詳細而靈活的活動框架,能為老師和家長們帶來啓發!歡迎嘗試後與我分享您的創意玩法!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今天收到了一份最甜蜜的「職業傷害」。我的學生在外出活動時,親手做了冰皮月餅,晚上還特地帶過來送我。看著這個獨一無二的造型,我深吸一口氣…決定「以身試毒」吃了兩大口。這絕對是出於真愛!😂但說正經的,心裡真的超暖。這代表我們一起努力的精細動作、...
07/10/2025

今天收到了一份最甜蜜的「職業傷害」。
我的學生在外出活動時,親手做了冰皮月餅,晚上還特地帶過來送我。

看著這個獨一無二的造型,我深吸一口氣…決定「以身試毒」吃了兩大口。這絕對是出於真愛!😂

但說正經的,心裡真的超暖。這代表我們一起努力的精細動作、耐心和執行功能,全都悄悄地包進了這個月餅里。我吃下的是心意,嘗到的是你一點一滴的進步。

真的好感動,你總是願意把親手製作的心意帶給我。
能成為你分享喜悅與成就的人,就是我工作中最幸福的回饋。

#賣相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職業治療 #兒童職業治療 #澳門職業治療

治療遊戲設計解析:以「麵條餐廳」為例許多家長好奇,一個簡單的遊戲背後究竟蘊含了多少治療巧思。今日以「麵條餐廳」為例,與大家分享我們如何將書寫、精細動作、語言與社交等多元目標,融入一個充滿樂趣的遊戲框架中,並根據孩子的當下表現進行「動態調整」...
04/10/2025

治療遊戲設計解析:以「麵條餐廳」為例

許多家長好奇,一個簡單的遊戲背後究竟蘊含了多少治療巧思。今日以「麵條餐廳」為例,與大家分享我們如何將書寫、精細動作、語言與社交等多元目標,融入一個充滿樂趣的遊戲框架中,並根據孩子的當下表現進行「動態調整」。

一、 治療師的角色:搭建學習的「鷹架」

我的核心角色不是主導者,而是「影子老師」和「鷹架搭建者」。目標是提供「最少量的必要協助」,讓孩子盡可能獨立成功。我的支持策略如同可調節的鷹架,分為三個層級,由輕到重地介入:

1. 活動調整:根據孩子能力,提前調整材料與規則。
2. 語言提示:透過有層次的問句,引導孩子思考與表達。
3. 身體提示:透過接觸,提供最直接的動作引導。

二、 針對性支援策略(如何動態調整?)

情境一:當孩子「表達困難」,不知如何點餐

· 我的介入:語言提示由易到難,逐步引導。
· 開放式 → 「你想吃什麼呢?」
· 選擇式 → 「你要大碗還是小碗?」(配合實物)
· 句首式 → 「你可以說:『我想要…』」
· 仿說式 → 「跟我說:『我要大碗麵。』」

情境二:當孩子「角色混淆」,廚師跑來點餐

· 我的介入:運用身體提示,建立界線概念。
· 手勢提示 → 平靜地指向廚房區域。
· 輕觸提示 → 輕拍肩膀,再結合手勢。
· 身體引導 → 輕柔帶動其身體方向,並說:「廚師,我們的工作間在這裡哦!」

情境三:當孩子「書寫困難」,填寫訂單有挑戰

· 我的調整:
· 活動調整:提供分層次訂單紙。對於書寫弱的孩子,增加打勾(✓)、畫圈(O)、貼貼紙的選項,減少書寫量,確保成功體驗。
· 我的介入:
· 口頭提醒 → 「要勾在格子裡哦。」
· 視覺提醒 → 提供帶有虛線筆畫的範本。
· 手部輔助 → 從輕觸手肘提供方向,到手把手輔助後快速褪除,轉為輕觸手背,讓他感受自己的動作。

三、 介入時機:何時該進?何時該退?
🚩高支持階段(孩子需要大量引導時)
· 角色分配後:先進行示範,明確規則。
· 點餐時:重點支援「顧客」表達,同時提醒「廚師」耐心等待。
· 書寫時:專注於為書寫困難的孩子搭建鷹架。
· 製作時:引導「廚師」遵循訂單步驟,並完成送餐。

🚩低支持階段(當孩子漸入佳境)
· 點餐時:後退一步,鼓勵孩子間直接對話,我只在卡住時介入。
· 書寫時:鼓勵先嘗試獨立書寫,僅在求助或受挫時提供幫助。
· 上菜時:讓孩子自主完成社交對話,事後再給予具體讚美。

四、 遊戲的難度調整:如何讓挑戰與能力一同成長?
一個好的治療遊戲必須能「隨孩子的進步而升級」。
🚗如何「降低難度」?
· 使用更多圖示代替文字。
· 將訂單選項簡化為2選1。
· 治療師提供更多的示範和手把手協助。
🚕如何「提高難度」?
· 增加認知負荷:在訂單上加入「特殊要求」,如「不要青菜」。
· 強化工作記憶:要求廚師完成後向顧客「口頭確認訂單」。
· 融入高阶技能:引入「錢幣」進行簡單交易,練習數學與社交。
· 試探理解力:故意犯錯(如給錯配料),觀察孩子能否發現並糾正。

五、 多元治療目標的完美融合
這個遊戲之所以高效,在於它能同時瞄準多個發展領域:
· 書寫練習:功能性書寫,讓孩子理解「寫字」是為了溝通。
· 精細動作:透過剪、夾、捏,鍛鍊手部協調、力量與指尖操作。
· 感覺統合:接觸不同材質,運用本體覺控制剪刀和夾子的力量。
· 角色變換:學習在不同情境下(顧客/廚師)轉換行為模式。
· 語言溝通:在真實互動中理解指令與表達需求。
· 社交互動:學習輪流、等待、合作與社交禮儀。

六、 關鍵治療原則
· 預先提示 > 事後糾正:透過良好的環境設計與視覺提示,預防問題發生。
· 讚美努力 > 讚美結果:具體指出良好行為,如「你剛才耐心等待的模樣,是非常棒的顧客!」
· 保持冷靜與中立:我是支持者而非裁判,接納所有孩子的步調。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讓大家更了解兒童職療中「遊戲」的深度與藝術。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都是為了幫助孩子穩健成長而精心設計的。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职业治疗 #儿童职业治疗 #澳门职业治疗
#自闭症 #特殊儿童

🇨🇳 國慶補假の社交小活動今天上午,特意為孩子們組了一個2小時的「暢玩團」。因為他們總說「沒玩夠就要走」,這次終於可以盡興啦!最讓我驚喜的是,其中一個學生還帶了他家的✨馬里奧大富翁🍄,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小老師的角色(因為我不會玩😎):主動發...
02/10/2025

🇨🇳 國慶補假の社交小活動

今天上午,特意為孩子們組了一個2小時的「暢玩團」。因為他們總說「沒玩夠就要走」,這次終於可以盡興啦!

最讓我驚喜的是,其中一個學生還帶了他家的✨馬里奧大富翁🍄,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小老師的角色(因為我不會玩😎):

主動發出邀請、講解遊戲規則、嘗試耐心協商和解決小社團的衝突。面對拒絕及否定也能接受並調整方案,他學習用語言代替搶奪,用解釋規則代替固執己見,甚至開始嘗試處理小伙伴間的微小衝突。

😆 突然間覺得他長大了。

作為一名兒童職業治療師,我遇過很多被貼上害羞、不合群、霸道、敏感標籤的孩子。他們不是不想友好相處,只是還沒學會如何自在地與人連接。那些看似「不合群」的行為,背後往往藏著不安與試探。

面對新朋友,他總是緊張地築起心牆,用霸道來守護自己的不安,或是用獨佔玩具來獲得控制感,因為不確定別人是否會遵守他心中的規則。

其實社交互動這件事,很難只靠糾正與批評去改變一個孩子,而是要為他搭建一個安全的「社交實驗場」,讓他可以放心練習、勇敢試錯,慢慢把溝通、協商與友誼的能力,內化成自己的力量。

錯了還是要說的,但如何讓孩子獲得成功正面的經驗才是最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連接,他們也想有自己的歸屬。他們只是需要多一點點的支持,和一個包容自己出錯的環境及伙伴。

#職業治療師的日常
#职业治疗 #儿童职业治疗 #澳门职业治疗
#自闭症 #特殊儿童

Endereço

婦聯大廈6樓P
Macau, RN

Horário de Funcionamento

Terça-feira 10:00 - 19:00
Quarta-feira 10:00 - 19:00
Quinta-feira 10:00 - 19:00
Sexta-feira 10:00 - 19:00
Sábado 09:00 - 19:00
Domingo 09:00 - 19:00

Telefone

+85366508068

Notificações

Seja o primeiro recebendo as novidades e nos deixe lhe enviar um e-mail quando 澳門職業治療師林雯麗 posta notícias e promoções. Seu endereço de e-mail não será usado com qualquer outro objetivo, e pode cancelar a inscrição em qualquer momento.

Entre Em Contato Com A Prática

Envie uma mensagem para 澳門職業治療師林雯麗:

Compartilhar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