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5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月餅作為傳統應節食品,象徵著團圓與美滿。它外皮酥脆金黃,內餡豐富多樣,如蓮蓉香甜綿密、蛋黃鹹香油潤、五仁餡酥香脆口,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此祝福大家 中秋節快樂!
然而,月餅屬於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容易導致食積、濕熱內生。蓮蓉的甜膩、蛋黃的油膩,以及花生油的滯膩,會阻礙脾胃運化,影響氣血流通。
為化解這些問題,可借助山楂、烏梅、麥芽、陳皮、荷葉、普洱、烏龍茶等食材,皆具消食導滯、化濕解膩之效,能促進消化、減輕腸胃負擔。例如,山楂善消肉食油膩,烏梅生津止渴助消化,麥芽健脾消脹,陳皮理氣燥濕,荷葉清熱利濕,普洱茶去油解膩,烏龍茶則半發酵性質溫和,能平衡甜膩。這些都可製成簡單茶飲,搭配月餅賞月應節食用。
過量進食月餅可造成以下身體不適:
• 甜膩(蓮蓉等高糖餡料):過多糖分會影響脾胃運化,助生痰濕,易導致皮膚敏感炎症,如濕熱上蒸引發痤瘡或濕疹;腸胃方面則加重脾胃消化工作,造成胃痛、胃氣脹,食欲不振等。
• 油膩(蛋黃等高脂成分):蛋黃膽固醇高,多食易積聚濕熱,引發膽囊發炎或膽固醇升高;同時阻礙氣機,導致血壓上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 滯膩(花生油等油脂):油脂纏脾礙胃,易生內熱,造成腸胃不適如胃脹、腸鳴;長期則影響血脂代謝,加重三高問題,引發皮膚炎症或心血管負擔。
市面亦有多種健康低糖低脂月餅,其中素食月餅避免了蛋黃等油脂,熱量相對較低,對某些體質反而有益。例如,經後血虛、手腳冰冷者,可加微熱適量食用蓮蓉月餅,蓮子性平補脾益氣,能養血安神,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寒涼症狀。 而食少胃脹者適合陳皮豆沙月餅,陳皮理氣消脹,紅豆補血健脾,能緩解脾虛濕困導致的脹滿不適。 但仍需適量,避免過食。一日不多於一個,及不能代替飯餐。
以下附上兩款消滯茶做法,簡單易做,可日常飲用助消化:
1. 山楂麥芽陳皮普洱茶
材料:山楂10g、麥芽15g、陳皮1角、普洱茶適量。
做法:將山楂、麥芽、陳皮洗淨,與普洱茶一同放入壺中,用1000ml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5分鐘,溫服,每日1次。
功效:消食健脾、去油解膩、理氣消脹,適合胃氣多食滯人士。
2. 烏梅荷葉決明子烏龍茶
材料:烏梅3顆、荷葉5g、決明子10g、烏龍茶適量。
做法:將烏梅、荷葉、決明子洗淨,與烏龍茶放入壺中,用1000ml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5分鐘,溫服,每日1次
功效:清熱利濕、消肉食油膩、明目降壓,適合高脂月餅後飲用,助減輕腸胃負擔。
#陳家信中醫師
#中醫 #中秋 #月餅
#中醫養生 #中醫保健 #中醫保健養生湯水 #中環中醫師
#中醫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