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025
公立醫院由2026年1月1號開始, 遺體由存放三日起後將會有遞增式收費💔💔💔💔💔💔💔💔💔💔💔💔
《一位遺體防腐師及殮房管理人的建議》
最近有關殮房收費的熱議不斷,由於筆者過去在中大醫學院有十年以上(2010-2021年)管理殮房及遺體處理經驗,希望可以進言有關醫院管理局日前公布「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下的申請安排」內有關「殮房收費(由存入起開始計)」的部份及提供相關建議。
過往,公立醫院一直提供免費遺體存放服務,日前相關文件曝光後,顯示公立醫院殮房將自2026年1月1日起,遺體由存入起3日後開始有遞增式收費。過往病人在公立醫院在離世後,一般2至5個工作天後,醫院才通知死者家屬辦理醫院的死亡文件,如果是24週以下的流產胎,部份更可能等候8至14日,導致死亡文件仍未能給予家屬下,已提前收取殮房收費。
在新收費下的第4日起每日收取100元,第18日起增至每日200元,第34日後更將提高至每日550元。若死者生前已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長者生活津貼、醫療費用減免,或其他特殊情況,可豁免或部分減免殮房服務收費。
如以現時香港普遍的殯葬日程作參考,一般在先人離世後3至4星期才火化,有時更可長達至5至6星期,計算方式如下:
・第1至3天 - 免費
・第4至17天 - 100元/日(第17日收費 $1,400)
・第18至33天 - 200元/日(第33日收費 $4,600)
・第34天或以上 - 550元/日(第44日收費 $10,100)
筆者明白殮房營運是巨大開支,本人亦曾在2013年及2019年協助中大醫學院籌劃解剖室及殮房擴建的大型裝修,當時新殮房儲存量多達140格以上,這是過千萬級別的工程之餘,殮房營運及每年維修等開支巨大,因而了解在財政加重負擔下,開源節流的重要性。
參考外地公立醫院亦有類似收費,只要在合理期限後收費,也是合理做法,免得殮房被濫用,只因長期擺放的先人遺體,影響殮房格內流轉的使用量。尤其本港老年化及死亡人口每年不斷增加,公立醫院的殮房卻在近20年沒有跟隨死亡率增加應有的儲存量,在殮房位置長期不足下,多年來一格不只存放一位先人遺體的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
考慮到遺體存放變化與家屬在瞻仰遺容時的情緒反應,遺體於一般公立醫院首3星期的冷藏式防腐下,先人的儀容較為理想,在3星期後的腐化會逐漸明顯變差,所以對於喪親者而言,也不宜等侯過長時間。
食物環境衞生署的火葬場,讓申請人辦理死亡文件後,申請火化的翌日起計,可預訂十五天內的火化日子。如果連同喪親者在醫院辦理文件的日數,筆者建議醫院管理局在有關殮房收費的首21天為免費,先包括醫院辦理文件的日子及假期等侯約3至6天,加上申請火化為可選擇的15天內,只要食環署維持非常足夠的火化日子作預約供應,家屬和殯儀公司就不能以如「擇好日子」為由而拖延出殯日子。
除了基層人士的需要外,社會中的獨居及雙老問題嚴重,加上部份有「社會孤立」的弱勢社群,其中病人在離世後,親人未必能能第一時間通知到,而且配偶如有認知障礙症或其他身體受限疾病,沒有兒女的雙老,遠親未能盡快處理殯葬不在話下。筆者可以想像類似親屬在殮房收費等的原故下,唯有簽署放棄遺體的文件,變相把先人造成了「無人認領遺體」,再由食環署負責把先人火化後送往沙嶺公墓,這將會是另一種社會悲劇的發生!
其實,古代的華人喪葬及現在國內殯儀業的實況,也是在先人離世後幾天內出殯,反而香港的殯儀程序需等近一個月才出殯,這是很多特殊問題衍生出的畸形現象,筆者日後可能撰文再作討論。
現在的殮房收費改革,如一步步鼓勵市民接受首3星期內接領遺體或出殯,能改善殮房不足的問題之餘,也是大勢所趨,預算上仍有收入平衡開支。歸納各點及情理兼備下,本人強烈建議醫院管理局殮房新收費改為以下計算方法:
・第1至21天 - 免費
・第22或以上 - 380元/日(第33日收費 $4,560)
(第33日收費與原本收費也相約)
再者,既然醫院管理局在新收費模式下有收入可觀「進帳」,無論最終會否修改原本訂立的收費模式,理應回饋給香港市民。就以本人專長於生死教育、遺體防腐、殮房管理及殯儀服務等,另補充以下專業意見,盼望日後能改善相關服務,惠及面對生老病死的廣大市民:
1)改善公立醫院內的殮房設施,增加殮房的儲存數量,殮房冷藏常溫保持於3至4度。
2)改善殮房同工(厭惡性工作)待遇及增加相關人手,可於1-2天內完成辦理死亡文件。
3)增加公立醫院殮房旁邊的小禮堂數目,由1個增加至2個,方便加快醫院直出個案。
4)把陳舊的醫院小禮堂裝修,讓基層及弱勢社群用作儀式時,感受到尊重及簡而美。
5)提供適當的辦理身後事資訊、哀傷支援服務、基層和弱勢社群的喪親支援服務等。
6)提醒喪親家屬小心各式殯儀陷阱、尤其在處理死亡文件時,突然有殯儀上前銷售。
7)當喪親者遇上突發事情或情理能容的原因,應設有殮房收費豁免的基制保障市民。
最後,本人要感謝政府的「社創基金」資助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支持下,讓我在2021年走出舒適圈,並成立了殯儀社企「一切從簡」,尤其在2023年加上「淨緣慈善基金」的資助後,在社區拓展更多生死教育及基層喪葬的支援。這幾年在社企的服務中,眼見社會中的貧富懸殊,基層在生前死後的支援服務需求日漸龐大,希望醫院管理局能聽到各方意見,讓廣大市民在本港醫療體系內,「既能善生,亦享善終」!
伍桂麟博士
英國註冊遺體防腐師
「一切從簡」殯儀社企創辦人
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榮譽會長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2019年)
======================
「一切從簡」殯儀社企
九龍 深水埗 長沙灣道266-268號 昌發商業大廈302室 ( 長沙灣政府合署正門對面 )
「一切從揀」生死教育共享空間
九龍 深水埗 長沙灣道266-268號 昌發商業大廈705室 ( 全港最大生死教育圖書館 )
https://rip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