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HK 輔導中心

APPHK 輔導中心 APPHK輔導中心希望透過這個專頁,以淺白的語言和生活例子向大眾分享心理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渴望對方能在我們還沒開口前,就已察覺我們的需要。只是一個眼神、一個舉動,就能讓人感到被放在心上,被溫柔地捧在手心裡。朋友說過一句話:「我知道我可以說,但我不想講。如果要靠我開口,才換來陪伴,那就不是他想陪我了。...
17/11/2025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渴望對方能在我們還沒開口前,就已察覺我們的需要。
只是一個眼神、一個舉動,就能讓人感到被放在心上,被溫柔地捧在手心裡。

朋友說過一句話:「我知道我可以說,但我不想講。如果要靠我開口,才換來陪伴,那就不是他想陪我了。」期待從不喧嘩,它靜靜堆積在心底,像未寄出的信,久了,字跡也模糊。我們不說,不代表沒有需要。開口有時比沉默更孤單——怕麻煩、怕被忽略、怕說了也沒改變。於是選擇沉默,把落空收回心裡。

心裡的期待,像停在紅燈前的腳步,想前進,又怕太主動。我們望向對方,也許對方也在看著我們,只是誰都沒跨出那一步。當等待久了,仍等不到對方主動靠近,那股失落會慢慢轉成疑問:是我不夠好?不夠重要?還是不該期待?但有些答案,逼問不來。更多時候,我們可以回頭看自己——這份期待裡,是渴望被理解,還是想確認自己值得被放在心上?朋友想要的,不只是陪伴,而是那種不用開口,也會被記得的在意。而那份渴望,我們何嘗沒有過?

理解自己的渴望,不是為了急著表達,而是給自己一點空間,好好安頓那顆等待太久的心。當心慢慢穩了,也許就能學會選擇——何時說、說多少、用什麼方式說。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悄悄地想:我不只是希望你能主動察覺我的需要,我也可以慢慢說出我的感受、想法與渴望,讓你一點一點,看見我的心。

說出需要,不等於索求;不是妥協,也不是退讓,而是給彼此一個方向,也給自己一個出口。當我們能說出:「我希望你能懂我,但我也可以讓你知道我的感受。」這句話,不帶鋒芒,卻有分量。那是理解的重量,也是自我疼惜的重量。

總有一天,當我們準備好了,燈會變綠。我們踏出腳步,不再只是等待,也不再把愛寄託在對方是否能讀懂心意。說出需要,是讓對方知道——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在期待與表達之間不委屈自己,如何在關係中找到安心的位置。

愛,不是靠猜心思,而是在我伸出手時,你沒有推開;在我說出心聲時,你願意停下來聆聽——那一刻,停在紅燈前的心意、久未寄出的信件,就能被看見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嘅節奏,而你嘅步伐,係由你嘅經歷、需要同情緒組成。呢啲都值得被聽見、被理解、被尊重。你可以照自己嘅方式前行,唔使追、唔使趕,更加唔需要成為邊個版本嘅自己。一步一步行,都已經係前進緊。—✨輔導小記: 喺輔導裏面,我哋經常強調「照...
13/11/2025

每個人都有自己嘅節奏,
而你嘅步伐,係由你嘅經歷、需要同情緒組成。
呢啲都值得被聽見、被理解、被尊重。

你可以照自己嘅方式前行,
唔使追、唔使趕,
更加唔需要成為邊個版本嘅自己。

一步一步行,
都已經係前進緊。


✨輔導小記:

喺輔導裏面,我哋經常強調「照自己嘅節奏」,
唔係因為慢就代表好,
而係因為心理改變,本身就有佢自然嘅速度。

只有喺 安全、被理解、被接納 嘅狀態下,
人先會願意讓改變慢慢浮現。
呢啲理念嚟自人本治療同情緒治療對「無條件接納」「安全感」嘅重視。

所以輔導唔係要推你快,
而係陪你
用你能夠承受、
你覺得啱嘅速度前行。

#心理輔導 #情緒健康 #情緒支援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香港輔導 #心理安全感
#自我照顧 #自我療癒 #自我覺察 #心理學 #輔導心理學
#心理成長 #內在小孩療癒 #情緒覺察
#照顧自己 #身心靈健康
#心理學分享 #治癒系文字
#輔導室日常 #心理陪伴 #情緒整理

UNMAP READS 讀書會🎯《從死亡焦慮到生命覺察: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與伊凡·伊里奇》報名: https://forms.gle/HmdbXrHKd8wRewYr8一本書,一場心理與生命覺察之旅。💬 由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帶領,從托爾斯泰的...
10/11/2025

UNMAP READS 讀書會
🎯《從死亡焦慮到生命覺察: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與伊凡·伊里奇》
報名: https://forms.gle/HmdbXrHKd8wRewYr8

一本書,一場心理與生命覺察之旅。

💬 由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帶領,從托爾斯泰的經典《伊凡.伊里奇之死》出發,
透過存在主義療法的角度,重新理解「活著」的意義。

本次「UMMAP Reads」將帶你探索
✨ 真實自我與生活意義的覺察
✨ 從否認到接納的心理歷程
✨ 存在主義療法在生活中的實踐

日期:11月30日 (1130-1300)
地點:APPHK 上環辦公室
費用: $108 (曾參加免費讀書會可享有 9折)
主持人: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適合對象

對心理學與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你
希望從存在主義視角理解生命意義的你
需要面對內心焦慮與迷茫,重新尋找方向的你
🚀參加分享前無需先閱讀此書,只要帶著開放心態參與即可

*那些說不出口的「我很好」*每天,我們都在重複著這樣的對話。辦公室的走廊上,有人微笑著問:「你好嗎?」手機的螢幕裡,那句 “How are you?” 又一次跳出。而「我很好」這句話,有時停在唇邊,有時卡在指尖,光標一閃一閃,像在等我們給出...
07/11/2025

*那些說不出口的「我很好」*

每天,我們都在重複著這樣的對話。辦公室的走廊上,有人微笑著問:「你好嗎?」手機的螢幕裡,那句 “How are you?” 又一次跳出。而「我很好」這句話,有時停在唇邊,有時卡在指尖,
光標一閃一閃,像在等我們給出一個比真實更容易的答案。

我們停下來,看著那些打了又刪的文字,像望著一扇不敢推開的窗。明明想說「最近有點累」,卻怕太沉重;想說「其實不太好」,又怕對方不知如何回應。那份停頓,不是因為無話可說,
而是心裡同時有兩個聲音在拉扯——一個希望被人聽見,另一個想要先保護自己。於是話到嘴邊又收回,情緒在胸口輕輕一縮。而正因為這樣的猶豫,我們知道,原來自己是有在感受。

那些未被說出的情緒,總會在生活裡浮現。它們藏在清晨的地鐵、辦公桌的咖啡杯、和那句自動跳出的「我很好」之間。我們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轉,試著讓自己看起來沒事,熟練地生活著。有時情緒就像一杯被攪拌過頭的咖啡,泡沫浮在上面,苦味慢慢沉底。那苦味提醒我們:原來我們仍然有在感覺。

於是,在再次面對那些日常問候時,我們仍會笑一笑,用習慣的語氣,或在螢幕那端送出笑臉貼圖,讓對話繼續。只是這一次,我們多了一點覺察:知道有些笑容是禮貌的,有些是防禦的,也知道那些沒說出的部分,依然可以被自己溫柔地接住。

或許,我們並不需要總是表現「我很好」。能夠在心裡默默承認:「我其實不太好,但我知道自己在撐」,允許自己今天不好,也允許自己暫時沉默。當生活總催促我們繼續往前走時,你願意停下來,感受此刻的自己,就已經回應了那句:「你好嗎」。

#情緒管理 #情感覺察 #心靈成長 #心理健康 #生活壓力 #自我接納 #情緒釋放 #心理學 #自我療癒 #情緒治療 #心情日記 #輔導心理學 #輔導 #你好嗎 #反思

📚 UMMAP Reads:一本書的心理時間 – 11月再度舉辦!💡 感覺生活壓力大?情緒易波動?不知如何面對內心困擾? #這不是普通讀書會,而是一場 心理學 + 禪 + 實用生活智慧 的互動體驗,由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嚴姑娘 主持,採用 L...
05/11/2025

📚 UMMAP Reads:一本書的心理時間 – 11月再度舉辦!
💡 感覺生活壓力大?情緒易波動?不知如何面對內心困擾? #

這不是普通讀書會,而是一場 心理學 + 禪 + 實用生活智慧 的互動體驗,由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嚴姑娘 主持,採用 Lecture + 反思討論 形式。

🔥 為什麼要來參加?
- 從書中抽句子討論情緒與生活,啟發自我反思
- 結合心理學理論 + 禪智慧,學會覺察與心理調適
- 方法可直接帶入日常生活,面對壓力更從容
- 毋須預先閱讀書本,帶著開放心態即可

💬 參加者真實心聲
「心理知識 vs 禪修:‘空性/無我’最得著。」
「提醒自己 Here and now,覺察情緒。When things don’t go your way, don’t be all right.」
「Bookclub 討論好有趣!第一次參加,非常珍惜聆聽大家分享。」
「非傳統 counselling grp lecture,而係 co-learn 集成本書智慧,好貼地又特別。」
「學會面對情緒,以第三身角度觀照內心平靜,收穫很大。」
「Amazing & Inspiring ♡ Thanks Augusta」

🗓 活動資訊
日期:11月16日
時間:11:30 AM – 1:00 PM
主講: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嚴姑娘
形式:Lecture + 反思討論 + 互動交流
費用:全免
適合對象:希望學會情緒覺察、心理調適、提升自我成長的人

⚡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 https://forms.gle/ntdXsuXjiBQJxjSH7

#心理學 #情緒覺察 #自我成長 #禪 #讀書會 #心理健康 #書籍分享 #面對壓力 #生活智慧 #輔導心理學

UNMAP 活動|Speedy “Chit-Check” Circle不只是chit chat,是”chit check and chat”報名: https://forms.gle/gbeLu3ck7VPJztzM811月主題: How ...
28/10/2025

UNMAP 活動|Speedy “Chit-Check” Circle
不只是chit chat,是”chit check and chat”
報名: https://forms.gle/gbeLu3ck7VPJztzM8

11月主題: How are you? Are you okay? —你的內在狀態

我們每天都在問、也被問:「你好嗎?」
但這句話,也許不只是寒暄。
它是一個邀請 ——
邀請你停一停,聽聽自己最近過得怎樣。

2025 年快要結束了,
你有整理過這一年裡的自己嗎?🌿

這次,我們想邀請你參加由 輔導心理學家 帶領的
Speedy “Chit-Check” Circle|心理快聚快Chat快Check

每次聚會包括:
1. 「心理快check」環節:每次一個特別活動,包括(但不限於)心靈卡牌、藝術相關活動等以檢視自己內在的心理狀況
2. ⁠「心理快chat」:每次包括與輔導心理學家及其他參加者共同分享及討論時間。透過有結構的分享及討論時間,互相啟發大家
3. ⁠心靈提示:輔導心理學會在每節向參加者提供兩個配合該節主題的自我練習實踐方法

📅 日期|11月23日
📍 地點|APPHK (上環德輔道中長達大廈12樓全層(港鐵上環站B出口)
🕰️ 時間|1130-1300 (1.5 小時)
💰 費用|HK$128
👥 對象|對自我認識、心靈成長、輔導有興趣人士,但想以較經濟的價錢作初步體驗之成年人 (18歲或以上人士)
負責同事:輔導心理學家

*每組最少有8人參加方可舉行,而每組不多於10人

27/10/2025

UNMAP|Speedy “Chit-Check” Circle 心理快聚圈
報名: https://forms.gle/gbeLu3ck7VPJztzM8
How Are You? Are You Really Okay?

我們都在追趕時間、完成清單、達成目標。
但,當生活靜下來的時候,
你還記得自己內心的聲音嗎?

Speedy “Chit-Check” Circle
11月主題: How are you? Are you okay? —你的內在狀態
是一場由 輔導心理學家 帶領的心理覺察活動,
讓你在短短 1.5 小時內,
重新對焦自己的「狀態感」。

我們將一起:
✨ 檢視內在狀態
✨ 「心」入交流
✨ 練習兩個簡單又實用的自我覺察方法

幫助你在繁忙中保持清晰與穩定。

📅 日期|11月23日
📍 地點|APPHK 上環 
🕰️ 時間|1130-1300 (1.5 小時) 
💰 費用|HK$128
👥 對象|任何想重新連結自己的你 (最少 6人,最多 10人)
#心理健康 #輔導 #輔導心理學 #心理學 #心靈成長 #自我覺察 #心理學活動 #身心靈 #快聚活動 #心理支持

關係歷程輔導服務
💡 當關係卡住,不是誰的錯,而是「心理需要整理」的訊號在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未被滿足的需求而重複受傷。當衝突出現,問題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如何真正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是否感覺到關係中的痛楚,但又無法找到出口? 我們的「關係...
24/10/2025

關係歷程輔導服務
💡 當關係卡住,不是誰的錯,而是「心理需要整理」的訊號

在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未被滿足的需求而重複受傷。當衝突出現,問題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如何真正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是否感覺到關係中的痛楚,但又無法找到出口?

我們的「關係歷程輔導」會幫助你們:
🫶🏻梳理關係階段
——你們正處於「衝突期」、「冷卻期」,還是「修復期」?
🫶🏻解構互動循環
——識別「攻擊-防衛」、「追趕-退縮」等模式
🫶🏻覺察創傷影響
——探索個人過去如何影響現在的反應
🫶🏻重建對話安全感
——練習更柔軟、更真實的情緒表達
🫶🏻清醒選擇未來
——不論好聚或好散,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決定

「關係歷程輔導」適合什麼樣的伴侶?
🔹 長期衝突 / 冷戰—— 總為類似事情吵架,卻無法真正解決
🔹 考慮分開前—— 希望做出「不衝動、不後悔」的決定
🔹 信任破裂後(如外遇、說謊)—— 需要重整情緒與關係
🔹 穩定但缺乏深度連結—— 想找回親密感,而不只是習慣

📩 預約「關係歷程輔導」: WhatsApp 5702 9345
負責同事: APPHK 輔導心理學家 (五年或以上經驗)

#輔導 #輔導心理學 #愛情 #關係 #關係輔導 #情感修復 #伴侶治療 #信任重建 #情感支持 #關係改善 #情感療癒 #心理學 #愛情治療

那個陪伴了三十年的聲音,即將消失在電波裡。報上說,他想去闖一闖,或者歇一歇。讀到這行字時,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心頭輕輕一動,那份不捨來得安靜卻深刻。我以為自己早已不再聽他的節目。從學生時期「偷聽上課」的青春,到開車時的陪伴,再到疫情時,陪我在...
17/10/2025

那個陪伴了三十年的聲音,即將消失在電波裡。
報上說,他想去闖一闖,或者歇一歇。
讀到這行字時,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心頭輕輕一動,那份不捨來得安靜卻深刻。

我以為自己早已不再聽他的節目。
從學生時期「偷聽上課」的青春,到開車時的陪伴,再到疫情時,陪我在不安中尋找日常節奏,他的聲音像是一道穩定的背景音,陪我走過不同的人生階段。

我不再刻意收聽,卻始終知道——那個聲音,一直都在。

這場告別,不只是節目的結束,
更像是為我人生的一段歲月,輕輕畫上了句點。
原來,我不捨的,是那些年默默前行的自己。

我們總是低頭趕路,很少停下來回望。
直到某個熟悉的坐標消失,生活才溫柔地拍了拍我們的肩,輕聲提醒:
「嘿,該看看自己了。」

也許是一家老店的歇業,一首偶然響起的舊歌,
或是一位陪伴成長的人選擇離開。
它們都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那個一路跌跌撞撞、卻始終沒有放棄的自己。

原來,我們不捨的,從來不只是那個聲音,
而是被那個聲音見證過的自己——那個努力生活、試著成長的人。

看著鏡子裡風塵僕僕的自己,我想輕聲說:
「這些年,辛苦你了。」

也想對每一個仍在路上的你說:
「你真的,很了不起。」

那些不為人知的堅持、吞下的委屈,
以及在平凡日子裡仍努力閃爍的微光,
都值得被溫柔地肯定。

此刻,我想為那位DJ送上祝福。
同時也問自己——
我,是否也能試著「闖一闖」?
或是,允許自己,好好「歇一歇」?

生活的提示,值得我們傾聽,回應,好好把握。

把握這個停頓的時刻,與內在的自己對話;
把握那份想改變、想休息的渴望;
也把握機會,對同行的夥伴說聲:
「你做得很好。」

帶著對過去的感謝,我們繼續前行。
前方的路,也許會因這份覺察,而更從容、更寬闊。

那麼,你呢?
最近,是否也曾被生活的某個「提示」輕輕觸動?

⋱⋰ ⋱⋰ ⋱⋰ ⋱⋰ ⋱⋰ ⋱⋰ ⋱⋰ ⋱⋰⋱⋰ ⋱⋰

Unmap the unknown, embrace your authenticity

「當熟悉的聲音離開,我與過去的自己重逢」

When the familiar voice fades, I meet the echoes of who I once was.

⋰ ⋱⋰ ⋱⋰ ⋱⋰ ⋱⋰ ⋱⋰ ⋱⋰ ⋱⋰⋱⋰ ⋱⋰ ⋱

十月公開線上講座:如何在關係中堅守自我?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3VUbUD2HbCiDCExp6在關係裡,我們都想被理解,也都害怕衝突。但當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時要怎麼在「愛與理解」之間,仍然保有那...
17/10/2025

十月公開線上講座:如何在關係中堅守自我?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3VUbUD2HbCiDCExp6

在關係裡,我們都想被理解,也都害怕衝突。
但當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時
要怎麼在「愛與理解」之間,
仍然保有那個真實的自己?💭

我們將一起探索:
🌱 如何在價值觀衝突中不迷失自我
💬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表達需求與情感
🧱 如何建立健康邊界,讓關係更有呼吸空間
💔 如何從關係創傷中重建自我與信任

關係中的成熟,不是迎合,也不是對抗,
而是在理解他人的同時,仍能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 日期:30/10/2025(四)
🕢 時間:7:30–9:00

邀請你一起練習成為那顆「溫柔而堅定」的石頭,在差異中不被沖走,在愛裡找到更清晰的自己。

適合18歲或以上人士參與

P.S. 已填表格的參加者,如未能即時參與,亦可於講座後索取重温連結!

立即報名,一齊探索關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住Follow我哋 .psy ,一齊成長

UMMAP Reads:一本書的心理時間報名: https://forms.gle/ntdXsuXjiBQJxjSH7一本書,一場心理與生活的對話;也是一次閱讀自己內心的旅程。有時,生活並不容易。工作壓力、關係矛盾、對未來的焦慮……明明已經...
13/10/2025

UMMAP Reads:一本書的心理時間
報名: https://forms.gle/ntdXsuXjiBQJxjSH7

一本書,一場心理與生活的對話;
也是一次閱讀自己內心的旅程。

有時,生活並不容易。
工作壓力、關係矛盾、對未來的焦慮……
明明已經十分努力,卻仍覺得一切「不太順利」——
那麼,該怎麼辦?

由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作分享,從輔導心理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
一同探索 《When Things Don’t Go Your Way: Zen Wisdom for Difficult Times》 一個書中的生活智慧。

目標
本次分享會將與參加者一同——
✨ 了解書中關於心理健康與情緒調節的核心概念
✨ 結合心理學理論(如心理動力學、榮格理論等),探討心理學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
✨ 反思個人成長,學習以更溫柔的方式面對自己

💬 毋須預先閱讀書本。
參加分享前無需先閱讀此書,只要帶著開放心態參與即可。

🗓 日期:26 / 10
🕒 時間:1130-1PM
👩🏻‍💼 主講: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嚴姑娘
💰 費用:全免

#閱讀 #輔導心理學家 #心理學 #輔導 #禪

有時,朋友一再向我們訴說自己有多疲憊,總是以「我好攰」作為對話的開始,我們最初會心生同情,想要幫忙。但慢慢地,聽得多了,心情也開始受影響,漸漸感到反感,甚至有時感到無力。連我們自己也會懷疑:“我這麼冷漠嗎?”其實不是,這是內心的自然反應:當...
02/10/2025

有時,朋友一再向我們訴說自己有多疲憊,總是以「我好攰」作為對話的開始,我們最初會心生同情,想要幫忙。但慢慢地,聽得多了,心情也開始受影響,漸漸感到反感,甚至有時感到無力。連我們自己也會懷疑:“我這麼冷漠嗎?”

其實不是,這是內心的自然反應:當朋友一次又一次將「疲憊」這個重擔放在我們身上,試圖讓我們感同身受,我們的情緒不自覺地被消耗。就像外面下著滂沱大雨,朋友不停地告訴我們自己在被淋濕,最初我們會心生憐憫,甚至會撐傘幫助他們,但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發現自己也被拉入這場風雨,與他們一起全身濕透。

但這樣的情感負擔,我們能承受多久?當我們把過多情感投注在他人身上,我們是否忽略了自己內心的需求?為了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撐起一把傘。在那場暴雨中,我們仍然可以在不放開對方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寧靜,讓自己不被淋濕。這是一種柔和的支持,不是與對方一同淋雨,而是在風雨中,為彼此提供一片庇護。

真正的關心,不是無止境地陪伴對方走進那場情緒暴風雨,而是學會在關心他人時,先為自己撐起一把傘,讓自己保持一片乾爽,這才是健康的陪伴。支持他人並不等於無限消耗自己,而是適時設立情感界限,幫助對方找到自我調整的力量。

我們可以溫柔提醒自己:“我在這裡聆聽,但我的能量有限,我也需要保護自己。”這並不是自私,而是一種對彼此關係的長期呵護。

下次朋友再提起「我好攰」時,我們不必立刻給出解決方案或陷入情緒漩渦。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問:“聽起來你真的很累,這段時間對你來說很艱難。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安排會讓你輕鬆一些?”這樣的回應不僅表達了關心,還能幫助朋友從情緒宣泄中轉向尋求解決的態度。

我們不必比較誰更累,也不必為對方的困境負責。當我們學會為自己撐把傘,才能成為對方面對風雨時的避風港。

⋱⋰ ⋱⋰ ⋱⋰ ⋱⋰ ⋱⋰ ⋱⋰ ⋱⋰ ⋱⋰⋱⋰ ⋱⋰

Unmap the unknown, embrace your authenticity

「幫人擋雨之前,先為自己撐把傘」

Shade yourself before you shelter others from the rain.

⋰ ⋱⋰ ⋱⋰ ⋱⋰ ⋱⋰ ⋱⋰ ⋱⋰ ⋱⋰⋱⋰ ⋱⋰ ⋱

Address

12/F, Champion Building, 287-291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1:00 - 20:00
Tuesday 11:00 - 20:00
Wednesday 11:00 - 20:00
Thursday 11:00 - 20:00
Friday 11:00 - 20:00
Saturday 09:00 - 1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APPHK 輔導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APPHK 輔導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