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殯儀館

九龍殯儀館 九龍殯儀館於1958年創立,為香港九龍區首間殯儀館亦是全港七家持牌殯儀館之一

九龍殯儀館樓高三層,每層佔地面積約13,000平方呎。

由1958年開始一直致力提供優質殯儀服務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包括由醫院提取遺體到出殯火化/土葬,並協助家屬辦理申領死亡証、訂爐(火葬場預訂情況)、領取骨灰、尋找墓地/龕位等,

館內設有16個大小禮堂,可容納40至320人,適合各大小型喪禮, 宗教儀式,
三樓全層為靜音層,為基督教、天主教教友及愛好寧靜莊嚴而無宗教者提供寧靜氣氛進行安息禮拜或追思會,是全港唯一為治喪而設置教堂的殯儀館。
本館理念是:『服務社群,以人為本,以客為尊,了解送別親人的心情與感受,圓滿每一個服務。』

讓家屬親朋得以為摯愛親人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歷程有更妥善的安排,達到生者心安,亡者靈安的境界。 顯示較少內容

非常有營養的咖啡☕️
18/11/2025

非常有營養的咖啡☕️

🌼 毋忘愛 🌼

我們誠邀您參與一次特別的生死對談,由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攜同桔梗花創辦人陳培興、黑白灰藍版主鄺汝溡,共同與大家輕鬆互動交流!
現場還有毋忘愛專業咖啡師Enoch,即場為大家沖泡香醇咖啡,讓溫度與香氣陪伴我們,輕鬆自在地探索生死。
日期、時間:2025年11月30日
舉辦地點:早上11時 至 下午1時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wFXGLUXHL5a1kn97

*感謝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的支持!

*****************
「毋忘愛」成立以來,一直有好多有心人同行,我們提供全面實質的生前死後服務,讓大家實踐 #生命自主管理:
#預設照顧計劃
#預設醫療指示
#持久授權書
#預囑告別禮安排
#病患者的財務資源分配
#生前派對
#居處離世 #在家離世 #院舍離世
#個性化環保喪禮
#哀傷輔導
#愛相隨
#社區預設照顧計劃
#原床溫水助浴
#生死教育
#仁愛關懷社區
請支持「毋忘愛」成為同行伙伴:-
(1)感謝與毋忘愛同行,請分享我們的資訊給有需要的家庭,讓我們齊心協力提升香港人的死亡質素。

(2)請轉介我們的喪禮服務給有需要的喪親家屬。我們以市場價格提供優質的殯儀服務,讓服務使用者能夠為人生最後一程增添意義,讓愛延續,亦同時福蔭資源貧乏的家庭。
毋忘愛是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機構,所有收入扣除開支,全數用於推動生命自主管理,及協助有需要家庭辦理生前/身後事。

(3)【捐款支持】https://www.forgettheenot.org.hk/online-donation/ 您的捐款幫助我們倡議及推動生命自主管理及生死教育。並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殯葬及其他臨終支援服務。 謝謝您!
《毋忘愛慈善團體免稅檔案號碼:91/ 14870》

感謝 MindHK 邀請🙏期望每位喪親者都能擁抱人生的每個難🫂   #凌悅雯博士
17/11/2025

感謝 MindHK 邀請🙏
期望每位喪親者都能擁抱人生的每個難🫂


#凌悅雯博士

“「儀式能令人轉變」這事情,在於我們殯儀行業真的經常會遇見,甚至經歷。由於我們是「送行者」,基本上都是陪伴著家屬走著最後這段送別的路程,所以經常都會發現有些家屬來找我們殯儀的時候,顯得又哀傷又徬徨,但經歷過先人的喪禮後,他們得到了釋懷,與一...
09/11/2025

“「儀式能令人轉變」這事情,在於我們殯儀行業真的經常會遇見,甚至經歷。由於我們是「送行者」,基本上都是陪伴著家屬走著最後這段送別的路程,所以經常都會發現有些家屬來找我們殯儀的時候,顯得又哀傷又徬徨,但經歷過先人的喪禮後,他們得到了釋懷,與一定程度療癒哀傷的能力。沒有錯,我夠膽說,不論甚麼宗教,喪禮的過程對在生的人是有非常切實療癒的作用的。

喪禮是愛與送別的融合結果,以及真的一生人一次的事,更是一個人云云在世幾十年的證明,所以在人類文明之間,喪禮才有那麼重要的地位,說為人生大事亦當之無愧。”

#人生大事
#哀傷療癒

最近醫管局新收費附加殮房收費一事,從網絡傳開後,引致市民、業界、「持份者」的迴響,最終醫管局選擇「從善如流」,將原本3日的免費期延長至28日,並強調此政策並非為了「賺錢」,而是鼓勵市民盡快處理先人遺體,使其入土為安。

其實關於這次的收費,作為十多年殯儀從業員的我真的有一些建議給醫管局。

從網絡上所有有關這次新聞的留言中,撇除一些謾罵的留言外,其實是次的收費引起迴響的,並不是醫管局將殮房變成收費項目,而是當中的「累進式收費」,以及當中最引為市民反感的「首3日豁免收費」。

死亡這回事,表面上離我們很遠,但事實根本每一天都圍繞著我們身邊發生。而每一位有一定程度年紀的香港人,應該都會經歷過自己家族中有親人的離世,故此大部分香港人對於本地喪事處理的流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而當中我們前線與顧客接觸的殯儀從業員,就更加理解香港人辦理喪事的心態與取捨。

作為一個喪親的家屬,如先人在公立醫院正常地離世,先人的遺體送入殮房後,那麼大部分的醫院都會在其後的2-3個工作天,發出含有三份文件的死亡文件,當中包括:

1. 由醫生簽發的死因醫學證明書
2. 火葬紙或土葬紙
3. 領取遺體證明書

當家屬取得這三份的文件後,就能夠尋找殮葬商處理先人的喪事。有這三份文件,我們可以前往(或者殯儀代辦),去政府的三部門聯合處(包括入境處、衛生署、食環署)去做往後一系列的「跨部門手續」。

入境署是作死亡登記註冊,正式將某人在入境處的紀錄中登記成為已死,並能申請正式的死亡證,證明此人已經因為某個死因而死亡,同時間登記完會出現一張我們行內俗稱「行街紙」的文件,作用是業界用來運送先人的遺體的證明,證明此遺體是合法死亡,與合法被運送。

完成了入境署櫃檯的死亡登記註冊後,就到衛生署的櫃檯,這是申請火葬或者土葬令的部門,他們會審視先人的死因與情況是否適合作火葬或者土葬,最後就會發出火葬令或土葬令,那麼先人的遺體才能安排火葬或者土葬,即是預訂政府的火葬場,或者租購墓地。

政府的火葬場與平時租用康文處場地的情況類似,以15天為期,每天上午9時15分,於食環署墳場及火葬場部門的網頁彈出新的日子的訂爐頁,即是如今天是9/11日,那麼正常來說今天的上午9時15分,就會訂到24/11日的火葬爐,不過因為今天是星期日,故此24/11日的爐,會在下一個工作天即星期一開。亦代表星期一會同一時間開24/11及25/11的火葬爐。

香港人事務繁忙,即使不需要看通勝擇日,在喪禮日期的選擇上都有很多客觀條件的取捨。例如:孝子賢孫等公司請喪假的日子、是否有些家屬甚至親友要從內地甚至外國回來奔喪.......等等非常客觀的條件影響選取喪禮的定日。

另外就是喪禮內容的影響,如果先人是醫院直出的簡單流程,基本上有爐的日子而家屬又可以的話,那麼就能成事;但如果家屬需要的是上殯儀館設靈的話,那麼除了火葬爐的問題,就要增添多一項「殯儀館有否靈堂」的問題,要「有房有爐」那麼才能成事出發。

故此,根據以上「非常客觀」的條件因素下,每一位喪親者,在處理先人的喪事上,都是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經濟考慮、喪禮內容期望、取捨、妥協......在「好好地為先人舉辦喪禮」與「實際情況」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去好好地送別先人。

你問我甚麼是最好的喪禮,其實我的答案就很簡單,很多訪問我都是這樣回答:

「只要在世的人能夠好好地透過喪禮與先人道別,反之亦然,先人亦能在喪禮,透過親友好好的送別下,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人世,那便是好的喪禮。」

當然這個好的喪禮,不限於儀式、繁簡、宗教內容,因為這些都是非常個人的價值觀,是每一個家庭自己的文化與情感與能力的結果,這就是以往殯儀流傳下來的四個字「豐儉由人」的真諦。

佛教當中經常強調「身語意」,就是:行為、言語、意念,要一致;基督教亦常常強調:要活得像基督,在信仰與行為上像主耶穌基督。

人要達至一個轉變,單純口中所說、單純的想法或者單純的行為,都不是真正的轉變,而是口中所說、心中所想、實際行動也一致時候才是真正的轉變。那麼怎樣進入這種轉變?儀式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中既有口中說的、有思想的傳授、也有行動上的跟隨,所以參與宗教儀式,會使人慢慢改變。

「儀式能令人轉變」這事情,在於我們殯儀行業真的經常會遇見,甚至經歷。由於我們是「送行者」,基本上都是陪伴著家屬走著最後這段送別的路程,所以經常都會發現有些家屬來找我們殯儀的時候,顯得又哀傷又徬徨,但經歷過先人的喪禮後,他們得到了釋懷,與一定程度療癒哀傷的能力。沒有錯,我夠膽說,不論甚麼宗教,喪禮的過程對在生的人是有非常切實療癒的作用的。

喪禮是愛與送別的融合結果,以及真的一生人一次的事,更是一個人云云在世幾十年的證明,所以在人類文明之間,喪禮才有那麼重要的地位,說為人生大事亦當之無愧。

是次醫管局殮房的收費,為人詬病的,除了形同虛設的首3天免費。更為人指罵的,就是那「累進式收費」。試想想每一位喪親者在面對至親至愛逝世之後,在沉重與哀傷的心情下,要張羅與籌備喪事之餘,在新收費下,更得計算那隨時「起釘」的殮房收費,那是多麼的不為人道?尤其這是一個作為公營服務的機構所訂立的收費。

當然,在醫管局的角度,他們有一個定義叫「濫用」,他們認為有些個案寄存過久,導致殮房擠逼。去到「濫用」這個詞彙,我實在有點不明所以,先人的遺體一直寄存在殮房,家屬會有甚麼好處?難道會中六合彩?有哪一位喪親者不是想先人的喪禮「快快脆脆搞掂」呢?

在此次「殮房收費風波」下,也有一些傳媒訪問本人,我用了「不夠人性化」去形容此事。作為公營機構,的確需要走出一步,作多些諮詢甚至不恥學習,去理解當中的運作與困難,才訂立出一套大家都舒適的政策,而不是剛愎自用,單從「我」的角度去定立制度。雖然現在公院殮房收費免費期延長至28日,如果按照現時的情況也只是緊緊夠用,如果遇上了一些「殯儀旺季」,甚至農曆新年,相信也會有一些問題將會出現。

身為公營機構,或許醫管局應當學習一下一些政府部門,例如食環署。其實食環署墳場部與業界的溝通是非常密切緊貼的,而多年來與業界的互動,才能成就了現在不斷在改進中的喪葬系統,締造現時香港的喪葬文化與環境。

以上,是我作為殯儀從業員,對於是次公院殮房收費風波的心底話,很久沒有認真打長文章,感謝各位耐心閱讀。

#殮房收費
#公立醫院
#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
#盧寵茂
#李夏茵

感謝「生前死後」的「黑白灰藍」🙏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06/11/2025

感謝「生前死後」的「黑白灰藍」🙏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今日殯儀館好爆!平日工作對住都係悲傷嘅家屬親友;今日好開心全部都百無禁忌嘅人!

分享會中茶啡共有三款,日式風格中深烘焙巴西豆、味道似黑朱古力,甜中帶微苦回甘。兩款茶品性質溫和,分別係台灣南投「四季春」綠茶、芳香滋味;福建十年老白茶,溫和養胃。

#九龍殯儀館開放日
#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fb #黑白灰藍
ig

感謝香港電台「凝聚香港」🙏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04/11/2025

感謝香港電台「凝聚香港」🙏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2025 重陽節,九龍殯儀館舉行開放日,以「音樂、藝術、科技與文化的橋樑」為主題,透過音樂悼念、殯儀館導賞、儀式體驗及專業分享等等,讓大眾認識生死教育,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以及告別的意義。一起走進殯儀館,認....

「引入AI科技用於殯葬儀式,讓生者有多一個選項,選擇如何與先人告別」- 科技不是取代傳統,而是幫助傳統更有温度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03/11/2025

「引入AI科技用於殯葬儀式,讓生者有多一個選項,選擇如何與先人告別」

- 科技不是取代傳統,而是幫助傳統更有温度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大公网香港新闻频道

”衣紙灰燼的色調,替陶瓷招福貓披上亮澤外衣,是宗教儀式與工藝的結合,將哀悼轉化為美麗的器物,日常生活𥚃陪伴左右”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02/11/2025

”衣紙灰燼的色調,替陶瓷招福貓披上亮澤外衣,是宗教儀式與工藝的結合,將哀悼轉化為美麗的器物,日常生活𥚃陪伴左右”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幻想一下如此場面:靈堂之內,燈火通明,沒有鮮花與香燭祭品,取而代之是藝術展覽、唱歌表演、手作班…熱熱鬧鬧地,沒有人在掉眼淚,有說有笑,在這個平日並不容許「快樂」的場所。這樣的事,去年的確真實發生過——...

“遺體防腐和修復是讓在生的家人看到先人「舒舒服服地離開」,而「並非一個猙獰、痛苦、瘦削」的表情,令他們容易接受和減少傷感。” Nick Cheng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本港最年輕經修讀完成英國認可註冊防腐師 #國際緊急救援組織認可...
01/11/2025

“遺體防腐和修復是讓在生的家人看到先人「舒舒服服地離開」,而「並非一個猙獰、痛苦、瘦削」的表情,令他們容易接受和減少傷感。”

Nick Cheng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本港最年輕經修讀完成英國認可註冊防腐師
#國際緊急救援組織認可防腐師

今天(29日)是重陽節,九龍殯儀館連續第二年舉辦開放日,讓公眾走入「秘地」,親身了解殯葬業,活動包括破地獄儀式體驗、遺體防腐與修復工作坊、衣紙灰陶瓷製作及寵物生死教育等。活動負責人表示,今年加大規模,活....

感謝香港電台第一台《十八好時光》的到訪🙏  #重陽節 #九龍殯儀館開放日
31/10/2025

感謝香港電台第一台《十八好時光》的到訪🙏

#重陽節
#九龍殯儀館開放日

走出廣播道、深入十八區 遊歷大街小巷、尋覓美好時光 區區香港、區區寶藏 十八好時光 主持:劉焯文、李漫芬、伍文生、鄧煥儀、區凱聲、林詠雯 製作團隊: 李以莊、鄧煥儀、何展鵬、謝穎怡、呂德琳、葉嘉兒、羅璟 監製: .....

感謝所有蒞臨嘅朋友,希望大家都有所得着🙏
30/10/2025

感謝所有蒞臨嘅朋友,希望大家都有所得着🙏

【Now新聞台】有殯儀館於重陽節舉辦開放日,當中有遺體化妝及破地獄等體驗活動,館方希望透過活動讓大眾更加認識殯儀及生死。

「生命好聲音」嘉賓公佈啦🎼🎙️報名即上 RIPHK.com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28/10/2025

「生命好聲音」嘉賓公佈啦🎼🎙️

報名即上 RIPHK.com

#重陽節
#2025開放日

Address

大角咀楓樹街1號A
Hong Kong
00852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3:00
Tuesday 09:00 - 23:00
Wednesday 09:00 - 23:00
Thursday 09:00 - 23:00
Friday 09:00 - 23:00
Saturday 09:00 - 23:00
Sunday 09:00 - 23: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九龍殯儀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九龍殯儀館: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