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025
【我的孩子發展遲緩,還有機會追上嗎?談早期療育的黃金期與家長支持策略】
當孩子在語言、動作或社交上落後同齡,很多家長會擔心:「我的孩子還能追上嗎?」其實,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 EI)可以幫助孩子發揮潛力。及早介入不僅能促進孩子的發展,還可減少未來學習或行為問題。
Q1:醫生,甚麼孩子需要早期療育?
A1:早期療育是針對0至3歲有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孩子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語言、認知、運動、社交和自理能力的支援。服務通常在孩子熟悉的環境進行,例如家中或幼兒中心,由專業人員評估、治療及指導家長,並強調家長的參與。
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早期療育,需要專業評估。如果孩子在語言、認知、運動或社交方面明顯落後,或有醫療條件影響發展,就可能符合資格。即使沒有正式診斷,專業人員也能根據家長觀察提出建議。
Q2:甚麼麼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
A2:三歲前是孩子大腦高度可塑的階段,被稱為「黃金期」。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學習反應最敏感,早期介入能發揮最大效益。家長越早發現孩子的發展差距,越能幫助孩子迎頭趕上。即使孩子錯過三歲前,也仍可介入並改善發展,只是越早開始,效果越明顯。
Q3:家長日常可以怎樣支持孩子?
多互動、多玩樂:講故事、唱歌、簡單遊戲,促進語言和社交能力。
建立穩定作息:固定的睡眠和用餐時間,有助情緒和行為管理。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無論語言或非語言,都給予肯定和回應。
及時尋求專業支援:如有需要,可接受語言或職能治療。
在香港,家長可透過社會福利署及早期教育及訓練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或本地非政府組織(如兒童發展計劃)獲取支援和資源。參加家長小組或講座,也能互相交流經驗,舒緩焦慮。
總結來說,早期療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支援。無論孩子處於哪個發展階段,家長的積極參與與日常支持都是成功關鍵。如對孩子發展有疑慮,應盡早尋求專業幫助,給孩子最好的起跑點。
#早期療育 #兒童發展 #孩子專注力 #語言發展 #認知能力 #運動發展 #社交能力 #自理能力 #黃金期 #學習支援 #家長指南 #香港家長 #親子教育 #育兒小貼士 #兒童健康 #發展遲緩 #專業評估 #早期介入 #家庭參與 #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