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棋醫生 Dr Cheung Hoi Ki

  • Home
  • 張凱棋醫生 Dr Cheung Hoi Ki

張凱棋醫生 Dr Cheung Hoi Ki 👩‍⚕️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 家庭治療高級證書

【我的孩子發展遲緩,還有機會追上嗎?談早期療育的黃金期與家長支持策略】當孩子在語言、動作或社交上落後同齡,很多家長會擔心:「我的孩子還能追上嗎?」其實,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 EI)可以幫助孩子發揮潛力。及早介入不...
12/11/2025

【我的孩子發展遲緩,還有機會追上嗎?談早期療育的黃金期與家長支持策略】
當孩子在語言、動作或社交上落後同齡,很多家長會擔心:「我的孩子還能追上嗎?」其實,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 EI)可以幫助孩子發揮潛力。及早介入不僅能促進孩子的發展,還可減少未來學習或行為問題。

Q1:醫生,甚麼孩子需要早期療育?
A1:早期療育是針對0至3歲有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孩子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語言、認知、運動、社交和自理能力的支援。服務通常在孩子熟悉的環境進行,例如家中或幼兒中心,由專業人員評估、治療及指導家長,並強調家長的參與。
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早期療育,需要專業評估。如果孩子在語言、認知、運動或社交方面明顯落後,或有醫療條件影響發展,就可能符合資格。即使沒有正式診斷,專業人員也能根據家長觀察提出建議。

Q2:甚麼麼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
A2:三歲前是孩子大腦高度可塑的階段,被稱為「黃金期」。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學習反應最敏感,早期介入能發揮最大效益。家長越早發現孩子的發展差距,越能幫助孩子迎頭趕上。即使孩子錯過三歲前,也仍可介入並改善發展,只是越早開始,效果越明顯。

Q3:家長日常可以怎樣支持孩子?
多互動、多玩樂:講故事、唱歌、簡單遊戲,促進語言和社交能力。

建立穩定作息:固定的睡眠和用餐時間,有助情緒和行為管理。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無論語言或非語言,都給予肯定和回應。

及時尋求專業支援:如有需要,可接受語言或職能治療。

在香港,家長可透過社會福利署及早期教育及訓練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或本地非政府組織(如兒童發展計劃)獲取支援和資源。參加家長小組或講座,也能互相交流經驗,舒緩焦慮。

總結來說,早期療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支援。無論孩子處於哪個發展階段,家長的積極參與與日常支持都是成功關鍵。如對孩子發展有疑慮,應盡早尋求專業幫助,給孩子最好的起跑點。
#早期療育 #兒童發展 #孩子專注力 #語言發展 #認知能力 #運動發展 #社交能力 #自理能力 #黃金期 #學習支援 #家長指南 #香港家長 #親子教育 #育兒小貼士 #兒童健康 #發展遲緩 #專業評估 #早期介入 #家庭參與 #孩子成長

【螢幕時間小偷:電子產品如何影響兒童大腦發展與專注力?】現在的小朋友幾乎人手一部平板或手機,電腦遊戲、動畫影片、社交媒體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科技帶來便利,但家長們可能不知道,過多的螢幕時間可能會悄悄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和專注力。Q1: ...
05/11/2025

【螢幕時間小偷:電子產品如何影響兒童大腦發展與專注力?】
現在的小朋友幾乎人手一部平板或手機,電腦遊戲、動畫影片、社交媒體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科技帶來便利,但家長們可能不知道,過多的螢幕時間可能會悄悄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和專注力。

Q1: 張醫生,螢幕時間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嗎?
A1:有機會影響,尤其是3到5歲的幼兒,大腦還在快速發育階段。如果孩子長時間盯著螢幕,可能會影響大腦不同區域的互動,例如控制注意力、語言能力和視覺處理的區域。
簡單來說,孩子在螢幕前待得越久,接觸真實世界、玩玩具、跑跳、跟小朋友互動的時間就越少。這些生活經驗對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缺少了可能會讓孩子在語言、專注力或學習上稍微落後。

Q2:這樣會讓孩子注意力變差嗎?
A2: 有可能。有些孩子在上課或寫功課時容易分心或坐不住,這與平常使用螢幕時間過長有關。長時間盯著影片或玩遊戲,孩子會習慣快速切換刺激,久而久之,他們在做需要持續專注的事情時,耐心可能會較短。
如果孩子邊看影片邊玩遊戲,或者一口氣玩好幾個不同的App,他們的大腦可能會習慣「多任務處理」,這樣專注一件事情的能力可能會下降。家長可以透過控制螢幕時間,幫助孩子學習集中注意力,對學習會有幫助。

Q3:家長要怎麼管理孩子的螢幕時間呢?
A3: 這部分很重要,重點是「規律、引導、替代」。
設定規矩:例如晚餐和睡前一小時不碰螢幕,慢慢養成習慣。
挑選好內容:選擇教育或互動性高的App或影片,避免暴力或單純打發時間的內容。
安排替代活動:多帶孩子去戶外玩、做運動、畫畫、玩積木或參加社交活動。
家長以身作則:自己也不要長時間滑手機,孩子會跟著學。
用這些方法,不但可以控制螢幕時間,也能讓孩子有更多接觸真實世界的機會,大腦和專注力都會更健康。

螢幕時間過長,可能悄悄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和注意力。家長不用恐慌,只要懂得設定規則、挑選內容、安排替代活動,再加上自己的好榜樣,孩子就能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也有健康的大腦發展和穩定的專注力。

#螢幕時間 #兒童大腦 #專注力提升 #親子教育 #健康成長 #少看螢幕 #孩子學習 #腦力發展 #家庭指南 #科技與孩子 #注意力訓練 #快樂成長 #數位健康 #兒童發展 #學習專注 #親子時光 #屏幕管理 #戶外活動 #腦力健康 #小孩成長

成績下滑、朋友少?了解專注力不足對孩子的雙重挑戰】做家長,一定最希望看到孩子快樂健康💖但如果孩子容易分心、作業常漏細節,甚至課堂上常常插話或打斷同學,學習同社交都會受影響😔專注力不足(ADHD)唔單止影響學業,亦會牽動情緒同人際關係。孩子可...
29/10/2025

成績下滑、朋友少?了解專注力不足對孩子的雙重挑戰】
做家長,一定最希望看到孩子快樂健康💖
但如果孩子容易分心、作業常漏細節,甚至課堂上常常插話或打斷同學,學習同社交都會受影響😔
專注力不足(ADHD)唔單止影響學業,亦會牽動情緒同人際關係。孩子可能難以理解同伴情緒、錯過社交線索,情緒較同齡小孩子容易波動。學業和社交上的不足,亦令他們容易感到挫敗或焦慮🌈

💡 家長應如何應對?
多讚賞孩子努力,而唔係只睇結果👍
鼓勵發展興趣同強項🏆
教簡單放鬆方法,例如深呼吸🧘‍♂️
如果情緒問題持續,及早搵心理輔導或專業支援🩺
💖 記住,專注力不足唔係孩子嘅錯。透過理解、關懷同專業支援,孩子可以慢慢建立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
#專注力不足 #學習困難 #兒童成長 #孩子專注力 #專注力訓練 #學習支援 #家長必讀 #育兒心得 #香港家長 #孩子心理健康 #情緒管理 #自信建立 #行為輔導 #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 #兒童心理 #正向育兒 #學習動力 #專注力挑戰 #心理支援

🫶
24/10/2025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專欄】
🖌 《坐不定就是過度活躍症嗎?「專注力不足」=「ADHD」? 🤔》
👩‍⚕ 精神科專科醫生 張凱棋醫生
=======
「我個仔成日坐不定🌀,做功課經常分心📚,擔心佢係唔係有AD/HD?」好多家長都有呢個疑惑😟。其實,坐唔定唔一定等同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ADHD)。今次我哋希望幫家長冷靜分析🧠,了解情況,知道下一步可以點做🧭。

Q1:小朋友有 ADHD 是先天還是後來環境因素造成的?🧬🌱

A1: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成因至今未完全清楚🔍,但主要來自先天的神經發展差異🧠: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主要是由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影響綜合造成的🌍。

1️⃣ 遺傳因素 🧓👩‍🦰👶

▪ ADHD 有很強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有 ADHD,孩子患 ADHD 的風險會高很多📈。

2️⃣ 大腦發育差異 🧠

▪ ADHD 孩子的某些大腦區域(例如前額葉皮層,負責專注、計劃和衝動控制)可能發育得比較慢或功能異常⚠。

▪ 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與注意力控制、行為抑制及工作記憶有關🧩;
▪ 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與小腦(cerebellum):涉及動作調節與反應選擇🎯;

▪ 神經傳導物質(特別是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系統異常:影響獎勵感、動機與情緒反應🎢。

▪ 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與注意力和行為控制有關)可能運作不正常⚡。

3️⃣ 其他先天影響 👶🤰

▪ 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有吸煙🚬、飲酒🍷、壓力過大😣,或者孩子是早產、出生體重過低⚖,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 ADHD 的風險📊。

後天環境影響 ADHD 嗎?🏠🌳

雖然 ADHD 本質上是跟大腦發育有關🧠,但後天的環境確實會讓症狀變得更明顯或更輕微📉📈。比如孩子小時候暴露在鉛污染環境中☣,或者缺乏足夠的營養🥦,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讓 ADHD 更明顯。ADHD 不是因為「父母的教養不好」導致的🚫,但如果家庭環境很混亂🌪,或者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支持🤝,可能會讓症狀變得更難處理。相反,穩定、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 ADHD 的挑戰💪。

在學校裡🏫,如果孩子感到壓力過大📚,或者老師對 ADHD 的特性不了解❓,可能讓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和衝動行為更加突出🚨。
糖或飲食不會直接引起 ADHD 🍭🥤

▪ 雖然高糖飲食或某些食品添加劑可能讓孩子的行為更活躍⚡,但這不是 ADHD 的根本原因❌。
Q2:我擔心孩子知道自己患有 ADHD 後會失去自信,怎麼辦?😔

A2:適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有 ADHD🧠,反而有助減低挫敗感📉,建立現實的自我期望與策略🛠。

當這些區域功能調節失衡時⚖,便會出現持續的注意力不足、衝動控制困難或過度活躍行為🚀。孩子在未了解這些生理背景時,常會將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夠好😢,長遠造成低自尊與學業挫敗📉。有科學根據的病識感(insight)建立🔬,對提升依從性、功能回復與自我接納均有明顯幫助🌈。

當孩子表現出坐立不安、難以專注等情況🌀,家長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這份關注反映出你在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角色🛡。若孩子的行為已持續影響生活及學習📚,建議儘早向老師、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意見👩‍🏫👨‍⚕。透過正確的評估與適切支援🧰,許多孩子都能逐步改善,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由作者提供

=======
#專注力不足 #坐唔定 #過度活躍症 #小朋友專注問題 #兒童行為問題 #家長疑問
#專注力訓練 #育兒支援 #注意力訓練 #精神健康教育 #行為管理 #育兒貼士 #正向育兒
#學習困難 #課堂支援 #學校合作 #家庭角色 #腦部發展差異

【我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發展遲緩?醫生教路拆解成因與表現】不少家長會擔心孩子語言、動作、社交或情緒發展似乎比同齡人慢,其實這不一定代表孩子有嚴重問題。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涵蓋多個範疇:語言🗣️、動作🤸、社交👫、情...
22/10/2025

【我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發展遲緩?醫生教路拆解成因與表現】
不少家長會擔心孩子語言、動作、社交或情緒發展似乎比同齡人慢,其實這不一定代表孩子有嚴重問題。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涵蓋多個範疇:語言🗣️、動作🤸、社交👫、情緒❤️與認知🧠,有時坐唔定或反叛行為,也可能同 ADHD 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相關。
💡 可能影響孩子的範疇
● 學習能力:注意力、語言理解、記憶與問題解決能力

● 社交能力:理解與表達情感、與同齡人互動

● 情緒與行為:衝動、過度活躍或退縮

● 心理健康:焦慮、自尊心低落、社交退縮

💡 家長應如何應對?
👀 細心觀察孩子的成長與行為

● 尊重孩子性格差異,提供適當支持

● 若懷疑發展偏差,及早向醫生或專業人員求助,進行全面評估

● 透過早期干預與正確支援,孩子仍可發揮潛能✨
發展遲緩不只是「慢一點」,而是孩子成長中需要更多理解與支援。家長的關心與投入,是孩子走向更好未來的重要基石💖
#發展遲緩 #兒童發展觀察 #語言發展慢 #精神科 #唔肯溝通 #動作協調差 #家長支援 #小朋友慢熱 #育兒知多啲 #香港家長 #早期識別 #兒童心理 #學前發展 #整體發展遲緩 #教育心理學 #言語治療 #職業治療 #家庭醫生評估 #兒童成長支援

平日診症室見到好多掙扎,所以幾忙都好,都想抽時間走出嚟,同更多人交流精神健康嘅重要性。多謝邀請我黎分享同埋今日嚟健康推廣日講座嘅每一位🫶🫶 #精神科  #情緒支援  #香港精神健康
17/10/2025

平日診症室見到好多掙扎,所以幾忙都好,都想抽時間走出嚟,同更多人交流精神健康嘅重要性。多謝邀請我黎分享同埋今日嚟健康推廣日講座嘅每一位🫶🫶

#精神科 #情緒支援 #香港精神健康

【坐唔定就是過度活躍症嗎?「專注力不足」=「ADHD」? 】坐唔定唔一定等同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 📌 ADHD 主要同先天大腦發育同遺傳有關,但環境同生活習慣都會影響症狀。● 父母有 ADHD可能會有遺傳孩子風險● 大腦前額葉或多巴胺系統...
15/10/2025

【坐唔定就是過度活躍症嗎?「專注力不足」=「ADHD」? 】
坐唔定唔一定等同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 📌
ADHD 主要同先天大腦發育同遺傳有關,但環境同生活習慣都會影響症狀。
● 父母有 ADHD可能會有遺傳孩子風險
● 大腦前額葉或多巴胺系統可能運作慢
● 媽媽懷孕時吸煙、飲酒、壓力大,或者早產、低體重,都可能增加風險

💡 重要提醒
● 高糖或添加劑可能短暫影響行為,但唔係 ADHD 的根本原因

● 穩定、支持性環境有助孩子更好應對挑戰

讓孩子正面面對ADHD!
孩子了解自己嘅大腦特質,可以減低挫敗感、提升自信,唔再覺得「自己唔夠好」💖
家長的關心好重要 ✅
如果行為已經影響學習或生活,及早向老師、醫生或專業人士求助,讓孩子得到正確評估同支援 🌈
#專注力不足 #坐唔定 #過度活躍症 #小朋友專注問題 #兒童行為問題 #家長疑問 #專注力訓練 #育兒支援 #注意力訓練 #精神健康教育 #行為管理 #育兒貼士 #正向育兒 #學習困難 #課堂支援 #學校合作 #家庭角色 #腦部發展差異

【不只是「慢一點」而已!從生活細節看懂兒童發展遲緩的早期警號】「我個仔講嘢慢係咪正常?」「我個女成日跌倒係咪唔小心?」好多家長都有呢啲疑問,但唔一定等於有問題。💡🔎 慢熱 vs 發展遲緩🌱 慢熱小朋友:●適應新環境要時間●害羞、退縮,但發展...
09/10/2025

【不只是「慢一點」而已!從生活細節看懂兒童發展遲緩的早期警號】
「我個仔講嘢慢係咪正常?」
「我個女成日跌倒係咪唔小心?」
好多家長都有呢啲疑問,但唔一定等於有問題。💡
🔎 慢熱 vs 發展遲緩
🌱 慢熱小朋友:

適應新環境要時間

害羞、退縮,但發展里程碑正常
⚠️ 發展遲緩警號:
1️⃣ 2歲未識行、3歲唔識跑
2️⃣ 2歲未講到有意義嘅詞語
3️⃣ 對父母/同學仔冇興趣
4️⃣ 做唔到同齡嘅任務(如砌積木)
5️⃣ 行為異常(孤僻、刻板、過激)
💭 會唔會長大自動追上?

部分小朋友會追到 🚀

但若涉及自閉症、ADHD 等神經發展問題,就唔可以只靠等 ⏰
✨ 關鍵:早期發現 + 干預!
👩🏻‍⚕️ 言語治療、職業治療、心理治療
👨‍👩‍👦 親子互動遊戲、家長積極參與
🧠 越早介入,越能發揮腦部可塑性,幫助小朋友最大限度追上發展
#發展遲緩 #兒童發展 #家長要知 #講嘢慢 #動作笨拙 #社交困難 #早期介入 #學前發展 #懷疑
就要查 #育兒觀察 #小朋友成長 #精神健康 #兒童心理 #發展障礙 #自閉症譜系 #專注力不足 #
發展評估 #幼兒語言發展 #張凱棋 #張凱棋醫生

【孩子「坐不定」=專注力不足?家長必懂的5個關鍵辨識指標】好多家長擔心:「我個仔成日分心、做功課坐唔定,會唔會有ADHD?」其實,坐唔定 ≠ 一定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家長可以留意嘅徵狀:⚡ 經常無法完成簡單任務,有始無終⚡ 6歲...
03/10/2025

【孩子「坐不定」=專注力不足?家長必懂的5個關鍵辨識指標】
好多家長擔心:「我個仔成日分心、做功課坐唔定,會唔會有ADHD?」
其實,坐唔定 ≠ 一定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 家長可以留意嘅徵狀:
⚡ 經常無法完成簡單任務,有始無終
⚡ 6歲以上仍經常在課堂/吃飯時走來走去、踢腳、玩嘢
⚡ 在安靜環境下都好容易分心
⚡ 經常忘記事情、馬虎,需要不斷提醒
⚡ 經常衝動插嘴、打斷人、搶東西
👉 如果以上徵狀 出現2個或以上,並且影響到生活或學習,就要留意同老師/專業人士傾。
🩺 下一步可以點做?
✔️ 諮詢教育心理學家 / 精神科醫生 / 兒童心理專家
✔️ 尋求 NGO 或社區中心協助(如香港心理衛生會、明愛、救世軍)
💡 確診後支援方向:
💊 藥物治療(按醫生評估)
🏫 學校支援(IEP、視覺提示、分拆任務)
👨‍👩‍👦 家長訓練(建立獎勵制度、改善親子互動)
父母嘅擔心來自愛,冷靜觀察+尋求專業協助,能幫助孩子一步一步成長🌈
#專注力不足 #兒童精神健康 #過度活躍症 #孩子坐唔定 #精神科醫生解說 #家長必讀 #親職教育 #兒童行為問題 #學習困難 #家庭支援 #精神健康教育 #臨床心理評估 #精神科 #家長支援 #兒童心理發展 #張凱棋 #張凱棋醫生

天高地廣唯有當下是真實可控心無雜念隨順四季流轉Embrace today 🤍
01/10/2025

天高地廣
唯有當下是真實可控

心無雜念
隨順四季流轉
Embrace today 🤍

終於儲夠片有自己嘅YouTube頻道了🤍🤍會繼續多啲分享精神健康嘅資訊💪🏻希望大家支持下㩒個訂閱🙏🏻YouTube.com/
17/09/2025

終於儲夠片有自己嘅YouTube頻道了🤍🤍
會繼續多啲分享精神健康嘅資訊💪🏻
希望大家支持下㩒個訂閱🙏🏻

YouTube.com/

Address

中環都爹利街6號印刷行305室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8:00
Tuesday 10:00 - 18:00
Wednesday 10:00 - 18:00
Thursday 10:00 - 18:00
Friday 10:00 - 18:00
Saturday 10:00 - 13: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張凱棋醫生 Dr Cheung Hoi Ki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