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行 Togetherness

知心行  Togetherness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知心行 Togetherness, Family Therapist, Hong Kong.

文章分享[ 治療師的角度看《Grey's Anatomy》]作者:  InIn…………………………………………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
11/11/2025

文章分享
[ 治療師的角度看《Grey's Anatomy》]
作者: InIn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治療師的角度看《Grey's Anatomy》作者: InIn攝影:阿執司 《Grey's Anatomy》這齣美劇,我斷斷續續竟也看了幾年了。說來有點慚愧,是直到幾年前聽陳可辛導演的訪問,才知道這部橫跨十五年的美劇,原來在世界各地有這麼多人和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7Eb5eBCd/
01/11/202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7Eb5eBCd/

很多夫妻以為婚姻裡最大的危機,是吵得太多,其實更大的危機,是吵完後什麼都沒變。

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的研究指出,當一場衝突中人的心跳超過每分鐘一百下,大腦就進入情緒洪水(Emotional Flooding)狀態,思考區關機,語言能力下降,只剩下防衛與攻擊。這時再怎麼理性,都只是徒勞。所以,真正聰明的伴侶不是吵得贏,而是懂得暫停。暫停不是逃避,而是自我鎮定(Physiological Self-Soothing),去洗個臉、深呼吸、散步、播放一首你們共同喜歡的音樂,等身體冷靜下來,大腦才能回來,心才有空間去理解對方。

而在情緒風暴過後,Gottman提出了另一個重要工具,稱為衝突後處理流程(Aftermath of a Fight),他提醒我們:每一次吵架不該只留下傷口,而應該留下學習。流程可以這樣進行:
1.回到事實層面(Facts):冷靜後,先談事情本身,而不是指責誰對誰錯。
2.說出情緒(Feelings):用「我感覺……」代替「你總是……」這會讓對方更願意聽。
3.理解觸發點(Triggers):每場爭執背後都有更深的故事,可能是童年的恐懼、被忽略的經驗、或渴望被理解。
4.承擔責任(Responsibility):如果有一句話、一次語氣讓對方受傷,就真誠承認。這是修復的開始。
5.一起預防(Plan):問彼此:「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我們能怎麼做得更好?」

衝突,其實是關係的鏡子,當你們願意在爭吵後重新對話、整理、理解,那場吵架就不再只是破壞,而是成長。婚姻裡最重要的,不是沒有風暴,而是彼此在風暴之後,學會一起撐傘。

#工作後感
#聊天大叔

文章分享[家庭治療視角下的《家瑣》]作者:  奇樹https://www.aaft-jcftc.com/post/_讀者投稿-81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
13/10/2025

文章分享
[家庭治療視角下的《家瑣》]
作者: 奇樹
https://www.aaft-jcftc.com/post/_讀者投稿-81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家庭治療視角下的《家鎖》】作者:奇樹攝影:阿執司 最近終於讀了譚蕙芸的新書《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作者以切身經驗,揭示了華人家庭中隱秘的傷痕與文化羈絆。這本書從她哥哥的思覺失調症出發,帶領讀者穿.....

文章分享作者:  馬嫊傃律師,家事調解督導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
29/09/2025

文章分享

作者: 馬嫊傃
律師,家事調解督導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餐桌上的無聲風暴】作者: 馬嫊傃律師,家事調解督導亞洲家庭治療學院-家庭治療高級證書課程學生攝影:阿執司 晚餐的氣味,是沉默。在這個被稱為「家」的空間裡,空氣似乎比窗外的夜色還要凝重。爸爸家明、媽媽玫瑰.....

文章分享作者:  馬嫊傃律師,家事調解督導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
19/09/2025

文章分享

作者: 馬嫊傃
律師,家事調解督導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https://www.aaft-jcftc.com/post/https://www.aaft-jcftc.com/post/_%E8%AE%80%E8%80%85%E6%8A%95%E7%A8%BF-79

【平等:走進婚姻裡重要的共同語言】作者: 馬嫊傃律師,家事調解督導亞洲家庭治療學院-家庭治療高級證書課程學生攝影:社欣 在職場上,我們習慣了層級與權力;在婚姻裡,卻需要學會平等與尊重。兩者看似不衝突,但若.....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作者: Elaine Fong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3fgd6iVY/?mibextid=wwXIfr…………………………………………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
17/09/2025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

作者: Elaine Fong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3fgd6iVY/?mibextid=wwXIfr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破土 | 兩個極端 | Elaine Fong | 身心不適

📖 成為 《綠豆》 Patreon付費成員,便可收取電郵閱讀全文。你亦可到我們的網站閱讀文章 : https://greenbean.media/兩個極端/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節錄

我遇過一些父母,他們長時間責怪自己,認為孩子的困境反映出自己失職或失敗。這種歉疚感雖然源於愛,卻容易把他們困在自責的循環裡。當內心充斥著「都是我錯」,他們就難以抽離出來,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孩子的掙扎與需要。

有一位孩子直接地對母親說過:「不是所有事都關於你,我需要你了解我,不是要我去明白你有多內疚。」這句話令人深刻地看見,若父母能先放下自責,承托孩子的情感需要,學會聆聽並接納他們的表達,孩子就會感受到被支持。

同樣地,若父母堅持問題完全出在孩子身上,他們往往以「旁觀者」的姿態看待困境。這種態度常隱含著訊息:「我們已盡了責任,是孩子自己選擇如此。」在這個框架裡,孩子的困難被簡化為意志薄弱或性格缺陷,而父母則把自己放在「無能為力」的位置。

於是,他們忽略了家庭互動本身對孩子的影響。例如,有父親會說:「他不讀書是因為懶惰。」或「她不吃東西就是故意和我們作對。」這樣的說法,把孩子的掙扎看成「故意」或「叛逆」,卻掩蓋了背後的孤單與無助。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
🌱 支持《綠豆》營運,記錄當下、繼續發聲 💬 https://bit.ly/SupportGBM
=============

#自責 #互相指責 #家庭互動 #同理心 #身心不適

文章分享作者: 李維榕博士…………………………………………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https:...
08/09/2025

文章分享

作者: 李維榕博士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https://www.aaft-jcftc.com/post/

三代同堂各享千秋作者: 李維榕博士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攝影:阿執司三代同堂,是很讓人羨慕的一回事。一家大小一同上酒樓,也是中國家庭的一大特色。但是怎樣才能做到代代有愛,而不是互相糾纏.....

*給夫婦/伴侶的免費線上講座
02/09/2025

*給夫婦/伴侶的免費線上講座

21/08/2025

【超累!手機治不了焦慮症】
伍詠光

人之所以分心,很多時候是想逃離「不適感」。

人類的行為動機有10%源自追求快樂,卻有90%源自想逃離不適感。也就是說,當我們想逃離當下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時,我們一般會採取「分心行為」去解開這鬱結。日常不適感情況可能是:

1.在約會中感在尷尬時,自然會拿出手機;
2.在會議的緊繃氣氛中,想去看手機或電腦;
3.在沉悶冗長的課堂,難以專心下去,想找手機看一看。 

可是,當你分了心,又花上大量時間玩手機,為了在逃離「不適感」,結果是工作最終延後,那麼你便後果自負,到時的「不適感」反而更大。何必呢?

所以,當你不知不覺間又戀上手機,感覺無無聊聊又用上了很長時間,不妨放下手機,安靜地默想一下,就是清理下思緒,問問自己最近煩惱着甚麼,或者不想面對甚麼。

當你想起某些人和事時,記住不用趕急去處理。最重要是處理你的情緒。可以探索你的感受,用好奇心來面對當下的感受。你可能想馬上責備自己,為何要逃避。請你不用責備自己,怪自己做得不好,因為越責怪,只會越焦慮。

不如放過自己,讓自己就好好休息一會,這是一種「自主性」的休息,而不是分心。之後,再想辦法去重振旗鼓,或者你對事情會有新意念。

✒️隔週二刊於 Market求職講場
💁歡迎轉載
📚最新著作: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9789888846047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作者: Elaine Fong…………………………………………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
21/08/2025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

作者: Elaine Fong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破土 | 誰是受害者 | Elaine Fong | 身心不適

📖 成為 《綠豆》 Patreon付費成員,便可收取電郵閱讀全文。你亦可到我們的網站閱讀文章 : https://greenbean.media/誰是受害者/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節錄

Amy 和莎莎仍有說有笑,但明顯帶著一點生疏。當我問她們最近的相處如何,兩人都沉默不語。最後,還是Amy 開口:「我們上星期有點小爭吵,不過現在沒事了。」莎莎則說:「也不算爭吵啦,是媽媽不明白我,那時我不想跟她說話。」

這一句話,令 Amy 激動起來:「我不明白你?我太明白你了,我不希望你凡事都自己處理。我是你媽媽,我也想幫你解決問題。我只是想打電話問清楚老師,為什麼你在學校吃午餐總是嘔吐腹瀉,而你卻那麼大反應。」

莎莎反駁:「我一直以來都自己處理問題,你從來都在忙自己的事,為什麼突然對我這麼關心?」這更令Amy 憤怒起來:「即使我們剛移民來、生活困難、找不到工作,我還要照顧你和妹妹。我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現在你卻說你一直靠自己?我很傷心。」

14 歲的莎莎,從小就是媽媽的小助手,一直幫忙照顧妹妹。她什麼事都嘗試自己處理,不需媽媽操心。Amy 也不自覺地對莎莎產生依賴,但同時,她也察覺到女兒愈來愈有主見,開始不再聽從自己的安排和意見。來到新地方後,這個情況變得更加明顯。

學校老師也曾致電 Amy,提醒她不要讓女兒太過自由,要花時間照顧她。Amy 因此更感委屈,好像外界只看到女兒「生性」,卻忽略了自己身為母親所做的努力。她說:「就算我和她爸爸離婚時,我都一直用心照顧她。為什麼別人只看到她為這個家付出,卻看不到我?我從來沒有忽略過她,為什麼好像是我做錯了,而她才是那個要人疼惜的孩子?」莎莎看見媽媽激動的樣子,忍不住說:「每次別人說我獨立懂事,你就不高興,好像你要和我比誰付出最多,誰是受害者,這真的很無聊。」

▌[身心不適]Elaine Fong 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
🌱 支持 《綠豆》 營運,記錄當下、繼續發聲 💬 https://bit.ly/3NvZjud
=============

#親密關係 #界線 #付出 #包容 #誰是受害者 #身心不適 #破土 See less

文章分享作者: 李維榕博士…………………………………………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05/08/2025

文章分享

作者: 李維榕博士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生死關頭作者: 李維榕博士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攝影:阿執司與好友吃下午茶,她突然問我:你懷念你老公嗎?我有點突然,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懷念他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他離開那天,從醫院.....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作者: Elaine Fong…………………………………………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www.fac...
21/07/2025

移英家庭故事分享

作者: Elaine Fong
…………………………………………
知心行網上輔導平台 HK/UK
查詢:Whatsapp 9855 7576
Email: Tgnfcs@gmail.com
謝姑娘
#家庭治療師
://www.facebook.com/share/p/19Cx6pWmFe/

#破土 | 我不想做你的女兒 | Elaine Fong | 身心不適

📖全文: https://greenbean.media/我不想做你的女兒/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節錄

小惠很小的時候,父母便分開了。幾年前與媽媽及外婆一起移居英國,小惠一直擔心自己無法適應這裡的生活,更擔心要照顧媽媽和外婆。當問她為何有這樣的想法時,她說:「雖然媽媽沒有要求我照顧她,但我就是覺得這是我的責任。每當我看到媽媽憂慮和焦急的樣子,我就感到不安,總想幫她解決面對的問題。」

媽媽則道:「小惠真的很生性,我還未開口說出需要或擔心,她已經主動幫忙處理了。有什麼事情我也習慣跟她商量,有時甚至會忘記她是我的女兒,我是她的母親。」

跟外婆一起生活,媽媽與外婆之間的相處成為小惠心中的一大煩惱:「外婆在香港的時候是獨自生活,來到這裡要與我們一起住,當然需要時間來適應。但外婆和媽媽經常爭吵,結果又要我來主持公道,安慰外婆的同時還要顧及媽媽的感受,每天都要面對這些,心裡真的很累。」

在場的媽媽一下子也感受到女兒的「疲憊」,恍然大悟:「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是這樣。我一直慶幸有你這個女兒在身邊幫忙,沒想到你的壓力竟然這麼大。」小惠安慰著:「看到你和外婆吵架,我也想幫忙讓你們能和平共處,你不用叫我,我自然會去做。」

▌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心累 #責任 #壓力 #困擾 #身心不適 #綠豆

Address

Hong Ko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知心行 Togethernes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知心行 Togetherness: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