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25
最近马来西亚校园频频传出事故,
霸凌、性侵、刺杀极端暴力事件……
社交媒体上,家长群都炸开了。
大家都在问:
“现在的学校还安全吗?”
“孩子都不敢去上学了怎么办?”
我懂那份焦虑。
身为心理辅导师,我也一样心疼、也一样担心。
但我更想温柔地提醒——
❤️🩹不要因为极端事件而恐慌,
而忘了教育真正该做的。
不是保护孩子一辈子不受伤,
而是教他们——当风雨来了,如何面对。
昨天我和同事聊起这些事件。
我问他:
“我们一直在教孩子品格、责任,
可看回这些新闻,
是不是代表品格、责任还不够,我们做的还不够?
是不是该再多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更安全?”
他淡淡地回答:
“为什么要让极端事件影响你的判断?
就像开车,我们可以很小心——
不打手机、不酒驾、避开深夜时段。
可车祸的风险永远不会是零。”
💡🌟
我们不能因为有车祸,就不再上路。
同样,也不能因为校园事故,
就让孩子远离学习、社交与成长。
恐惧(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能主导选择。
身为家长,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焦虑:
“孩子害怕去学校,我也不忍心逼,我也害怕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这份爱和焦虑,我理解。
但我们能做的,
不是让孩子逃避恐惧,
而是陪他们学会管理情绪。
孩子可以害怕、可以焦虑,
但要让孩子知道——
💥情绪不是方向盘,责任才是。
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你害怕没关系。
但你还是要学习、面对朋友、完成该做的事。
因为学习是你的责任;
而负责,是你未来的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品格教育。
不是让孩子“没有情绪”,
而是教他们带着情绪,也能做对的选择。
🔥每一次社会事件,
其实都是一堂“情绪教育的现场课”。
它提醒我们:
我们不能控制世界,
但能培养孩子面对世界的能力。
📌 写给每一位担心的家长:
别让恐惧,决定教育的方向。
要教的,不是“别害怕”,
而是——
即使害怕,也要勇敢去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