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25
这是很多家长第一次来见心理师时最常问的问题之一。
“Mr. Chong,他是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忽略他?”
“是不是我怀孕的时候太焦虑?”
“是不是我们没有好好教他?”
我总能在这些问题背后,听见一份深深的自责。
那种“是不是我害了孩子”的内疚,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
但我想说:
自闭症,不是你造成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差异”(neurodevelopmental difference)。意思是,孩子的大脑,从出生开始,就在发育上有些不同。
研究发现,自闭症的成因与遗传因素有很强的关联。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天生的大脑连结方式的差异”,而不是后天教养或情绪造成的。
在脑部扫描中,我们能看到自闭症孩子的大脑,在社交、语言、感官处理等区域,活动模式与神经典型(neurotypical)孩子不同。
而这背后,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组合效应。也就是说,不是某一个“坏基因”,而是大脑在发育时,选择了另一条“理解世界的路径”。
当然,环境仍然会影响发展。
但那种影响,不是“造成”,而是“塑造”。
好的支持环境,像是理解、陪伴、早期介入,可以让这些孩子更好地学习沟通、表达与适应。
反之,如果环境充满责骂、否定、误解,就像在沙地上种花,不是花不想开,而是土太硬了。
我常告诉家长:
自闭症不是一种“病”,
它是一种“不同”。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修正孩子”,
而是重新理解这个不同的世界观。
当你开始看见他的眼神、他的节奏、他的小小世界,
你会发现,
他也在努力地靠近你,
只是方式不太一样。
所以啊,
自闭症不是天生或后天的问题,
它是天生的“不同”,
加上后天我们能否用心“理解”的结果。
有一天,当你不再问“为什么是他”,
而开始问“我能怎么陪他”,
你会发现,
真正的改变,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09/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