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 Clinical Psychologist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 Clinical Psychologist 💡临床心理师(CP1-214, MAHPC(CP)00357)
💡位于沙巴亚庇 (Kota Kinabalu, Sabah)
💡MY心理学 (KK分行) 创办人
💡InnerHope Therapy 创办人
💡线上线下心理咨询/评估
💡大人/小孩心理健康

Director and Principal Clinical Psychologist at MY Psychology KK, co-founder of MY Psychology, member of the Malaysian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MSCP) (CP1-214), and registered psychologist with the Malaysian Healthcare Practitioner (CP)00357. Specializing in CBT and ACT principles for adult clients, while incorporating Adlerian principles for Child clients and the Satir Model for Family Therapy; utilizes the John Gottman method for couple therapy. Tin Fung hopes to share the knowledge he has gained with everyone, offering a helping hand through psychology so we can all navigate life's challenges with a little more resilience and understanding. Passionate about music, gaming, and basketball, with an adventurous, explorative, and visionary personality. The recent games he has just finished playing are Resident Evil 2 and Spider-Man.


庭锋事是MY心理学KK的创始人及主要临床心理师,MY心理学的联合创始人,马来西亚临床心理学协会(MSCP)(CP1-214)会员,马来西亚医疗从业者注册心理学家(CP)00357。在为大人个案进行咨询所采用的方式为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同时把阿德勒和萨提尔女士的心理学原则运用在为儿童和家庭进行的咨询。心理师也采用“Gottman Method"为情侣与夫妻进行咨询。 心理师立志要把心理学带到生活各个角落,希望能把所学所闻,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能从心理学的到一点力量,面对生活挑战和障碍。

心理师热爱生活,最喜欢音乐,打游戏,和打篮球。 他形容自己为喜欢探索和冒险的一个人。 最近才完成的游戏 - 《生化危机2》和《蜘蛛侠》。

这是很多家长第一次来见心理师时最常问的问题之一。“Mr. Chong,他是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忽略他?”“是不是我怀孕的时候太焦虑?”“是不是我们没有好好教他?”我总能在这些问题背后,听见一份深深的自责。那种“是不是我害了孩子”的内疚,几乎压...
09/11/2025

这是很多家长第一次来见心理师时最常问的问题之一。
“Mr. Chong,他是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忽略他?”
“是不是我怀孕的时候太焦虑?”
“是不是我们没有好好教他?”

我总能在这些问题背后,听见一份深深的自责。

那种“是不是我害了孩子”的内疚,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

但我想说:
自闭症,不是你造成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差异”(neurodevelopmental difference)。意思是,孩子的大脑,从出生开始,就在发育上有些不同。

研究发现,自闭症的成因与遗传因素有很强的关联。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天生的大脑连结方式的差异”,而不是后天教养或情绪造成的。

在脑部扫描中,我们能看到自闭症孩子的大脑,在社交、语言、感官处理等区域,活动模式与神经典型(neurotypical)孩子不同。

而这背后,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组合效应。也就是说,不是某一个“坏基因”,而是大脑在发育时,选择了另一条“理解世界的路径”。

当然,环境仍然会影响发展。
但那种影响,不是“造成”,而是“塑造”。

好的支持环境,像是理解、陪伴、早期介入,可以让这些孩子更好地学习沟通、表达与适应。
反之,如果环境充满责骂、否定、误解,就像在沙地上种花,不是花不想开,而是土太硬了。

我常告诉家长:
自闭症不是一种“病”,
它是一种“不同”。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修正孩子”,
而是重新理解这个不同的世界观。

当你开始看见他的眼神、他的节奏、他的小小世界,
你会发现,
他也在努力地靠近你,
只是方式不太一样。

所以啊,
自闭症不是天生或后天的问题,
它是天生的“不同”,
加上后天我们能否用心“理解”的结果。

有一天,当你不再问“为什么是他”,
而开始问“我能怎么陪他”,
你会发现,
真正的改变,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09/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

有一种伤,不会流血。
不会留下疤。
它只是让你一点一点,
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情绪化,
太敏感,
太难相处。这种伤口,有个名字。
它叫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这个词源自一部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电影《Gaslight》...
06/11/2025

有一种伤,不会流血。
不会留下疤。
它只是让你一点一点,
开始怀疑自己。
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情绪化,
太敏感,
太难相处。
这种伤口,有个名字。
它叫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
这个词源自一部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电影《Gaslight》。
在那部电影里,丈夫为了夺取妻子的财产,
会故意调暗家里的煤气灯、藏起东西,
再坚持告诉妻子,“你看错了”、“你记错了”。
一次又一次,
让她怀疑自己的记忆与理智。
到最后,她真的相信,
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现实中,Gaslighting 远比电影更隐秘。
它是一种精神虐待,
更是一场,缓慢的摧毁。

它常常发生在最亲密的关系里。
恋人、伴侣、甚至家人。
他们不会大声斥责你,
也不会直接推开你。
他们只是轻声说:
“你想太多了。”
“我又没那样说。”
“你怎么又开始情绪化了?”

于是你开始闭嘴,
开始自我怀疑。
开始在每一次对话前,
先问自己:
“是不是我又反应过度了?”

到后来,
连“自己有没有资格难过”,
都得先经过对方的允许。

我曾经在硕士研究里想创建一个
「有毒的亲密关系」问卷。
那时我发现,
最让人痛苦的,
不是被骂、被打,

而是那种
“明明受伤,却被说是你太敏感”
的无声折磨。
我也在临床里见过很多这样的来访者。
他们看起来什么都好,
只是笑容里,
少了光。
有人说自己被拿去和别人比较,
被暗暗贬低、被隔离、被控制,
到最后,
失去了自信,
也失去了自己。

精神虐待最可怕的地方,
就是让你怀疑自己的现实。
让你以为,
一切都是你的错。
他们不是在爱你。
他们只是在慢慢毁掉你。

如果你开始察觉,
自己常常在一段关系里感到混乱、焦虑,
甚至连情绪都变得模糊,
请先停下来。
找一个你信任的人,聊一聊。
做个 reality check。
有时候,当我们陷太深,
真的会看不清事情的全貌。

如果仍感到困惑,
可以考虑和心理师或伴侣治疗师谈谈。
不是为了指责谁,
而是为了理解,
在这段关系里的你,还好吗?
有时候答案是修复,
有时候是调整距离。
但无论是哪一种,
都不该以“怀疑自己”为代价。

有些人,
嘴里说着爱,
做的却是,
让你怀疑自己。
唯有暂时跳出去看看,
方能看得清全貌,
也才能,
开始真正保护自己。

06/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

注:为了保护个案的隐私,本文所提及的内容和识别细节都均已被大幅修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最近我看到留言,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小事就哭、就喊、就情绪化。”但其实,我想说,不是这一代的人太玻璃,是上一代的人,太压抑。那天,一位六十岁...
04/11/2025

注:为了保护个案的隐私,本文所提及的内容和识别细节都均已被大幅修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最近我看到留言,很多人说:
“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小事就哭、就喊、就情绪化。”
但其实,我想说,
不是这一代的人太玻璃,
是上一代的人,太压抑。

那天,一位六十岁的男士坐在我面前。
他穿着整齐,语气平稳。
直到谈到“工作压力”,
他突然,哭了。
哭得像一个累坏的孩子。

我问他:“太太知道你这么辛苦吗?”
他摇头:“她不知道,我也没说过。
说了也没用,只会让她担心。
我还可以顶。”

“我还可以顶。”
这句话,听起来像坚强,
其实,是孤独。

他们那一代,被教会“忍”;
我们这一代,开始学“说”。
他们沉默太久,
以为不哭,就是勇敢。

他走出咨询室时,对我笑了一下,说:“不好意思啊,刚才失态了。”

我看着他,只说了一句:
“没关系,你只是太久没哭而已。”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
比玻璃更脆的,
是人心长年被迫硬化的那一层壳。

04/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

超感恩张志伟心理谘商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与线上一个小时的分享讲座。这次的主题是 《A Listening Presence: Skills for Peer Support》,我和大家分享我们要如何在朋友或家人需要时,成为一个真正“有效”...
04/11/2025

超感恩张志伟心理谘商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与线上一个小时的分享讲座。

这次的主题是 《A Listening Presence: Skills for Peer Support》,
我和大家分享我们要如何在朋友或家人需要时,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聆听者,陪伴者。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身边有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我们才能撑过那些最难熬的日子。
说真的,谁没有经历过难捱的时刻?
在那些时刻,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建议,也不是批评,
而是一个不会评断(judge)我们的倾听者。

I’m deeply grateful to Counselor Zhang Zhiwei for inviting me to join an hour-long online sharing session.

The theme this time was “A Listening Presence: Skills for Peer Support.”
I shared with everyone how we can become a truly effective listener — a genuine companion — when our friends or family are in need.

Many times, it’s because there’s someone willing to listen
that we’re able to get through the hardest days.
Honestly, who hasn’t gone through difficult moments?
At those times, what we need most isn’t advice or criticism,
but a listener who doesn’t judge.

我发现,很多人搞混了「情绪稳定」和「没有情绪」。尤其是男生。他们从小被教导:「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坚强」、「别太情绪化」。久而久之,他们以为情绪稳定就是不哭、不气、不慌、不怕。于是,难过时沉默,焦虑时装作没事,愤怒时假装理智。但那不是稳定...
03/11/2025

我发现,很多人搞混了「情绪稳定」和「没有情绪」。

尤其是男生。

他们从小被教导:「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坚强」、「别太情绪化」。
久而久之,他们以为情绪稳定就是不哭、不气、不慌、不怕。
于是,难过时沉默,焦虑时装作没事,愤怒时假装理智。

但那不是稳定,那是压抑。
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有能力面对自己的情绪。

是可以生气,但不会乱骂人;

可以难过,但知道怎么安放那份难过;

可以脆弱,但不因此否定自己。

有情绪,不代表你不成熟。
能觉察、能表达、能调节,
那才是真正的「稳定」。

03/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

02/11/2025

如果父母自己不steady,
孩子怎样可以steady?

可以合作的professionals,应该d都找齐了。只差play therapist 和art therapist了。如果有人认识,又刚好在沙巴亚庇,帮忙tag 下他/她,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01/11/2025

可以合作的professionals,应该d都找齐了。只差play therapist 和art therapist了。如果有人认识,又刚好在沙巴亚庇,帮忙tag 下他/她,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蛇与梯子:有时候,坚持多一下,梯子就在下一格》有时候,心理师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简单的游戏,就够了。那天,我和一个平时不太说话的孩子,玩起了《Snake and Ladder》。我问他:“你有玩过吗?”他轻轻说:“有。”...
01/11/2025

《蛇与梯子:有时候,坚持多一下,梯子就在下一格》

有时候,
心理师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不需要太多言语。
一个简单的游戏,就够了。

那天,我和一个平时不太说话的孩子,玩起了《Snake and Ladder》。

我问他:“你有玩过吗?”
他轻轻说:“有。”
“和兄弟姐妹?”
“是咯。”

我们就这样,开始了。
两个骰子,一起丢。
他一步一步往上爬,
又突然被蛇咬到,滑了下来。

我问他:“你要继续吗?”
他皱了一下眉,说:“还是不要了。”

我笑笑地提议:“不如,我们再玩五分钟,如果还没人赢,就收起来。”
他点了点头。

结果,下一轮,他刚好踩到一个梯子。
一路上去,赢了。

他笑了。那一刻,我也笑了。

其实啊,这个游戏很像人生。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前进几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滑下去。
骰子像命运,有时顺风,有时不顺。
你努力地爬,却被推回起点;
有时候你想放弃,
但下一秒,
好运就刚好来了。

我们能做的,
不是控制骰子,
而是决定,
要不要继续玩下去。

有时候,坚持多一下下,
也许梯子就在下一格。

十一月的第一天,祝大家活力满满。

01/11/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心理学 KK

看到这样的广告,能不让人担忧吗?1 dollar 让你成为有认证的神经多样性教练。🙂🙂🙂🙂🙂
31/10/2025

看到这样的广告,能不让人担忧吗?

1 dollar 让你成为有认证的神经多样性教练。

🙂🙂🙂🙂🙂

31/10/2025

幽默是一种学问。
也非常靠智慧。

又有关于因为Roblox 而伤人事件了。确实很多孩子因为游戏而上瘾,政府也开始着手要进行游戏的管制。我不认为是不好的,但我相信成效也许不会太大啦。如果真的要帮到孩子,家长的关注将会是事半功倍的。了解孩子玩什么,和孩子讨论他玩什么,甚至,如果...
30/10/2025

又有关于因为Roblox 而伤人事件了。
确实很多孩子因为游戏而上瘾,
政府也开始着手要进行游戏的管制。
我不认为是不好的,但我相信成效也许不会太大啦。

如果真的要帮到孩子,家长的关注将会是事半功倍的。了解孩子玩什么,和孩子讨论他玩什么,甚至,如果可以,陪他们一起玩。

透过游戏,也许你就能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从而了解他想要什么,他需要什么。

玩游戏的孩子不会变坏,孤独的孩子才会

如果你还在骂孩子整天打游戏,
你可能忽略了,
他在虚拟世界找到的温暖,
是现实中你给不了的。

最近有学校辅导处发出通告,提醒家长注意 11 款「危险游戏」:
GTA-V、Manhunt、PUBG、Yandere Simulator、Mortal Kombat、Resident Evil、Doom Eternal、Tetris Effect、Postal 2、Hatred、Roblox。

看完名单,我忍不住笑了一下。
因为我自己就玩过六款。

1. 游戏,是我成长的一部分

从小到大,我玩过无数游戏。
我还记得 12 岁那年第一次通关 Final Fantasy IX,心里的那份激动,让我整晚都睡不着。那首《Melodies of Life》,直到现在还在我脑海回荡。

我也记得玩 Final Fantasy X 时,因为英文太烂,我拿着字典查一个单字“Pilgrimage”。如果不是因为游戏,我可能到今天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对我来说,游戏不是逃避,
而是陪我一起长大的朋友。

2. 我的心理学论文:游戏真的会改变人吗?

念心理学学士的时候,
我的论文题目是研究「游戏对人行为的影响」。

我让参与者玩不同类型的游戏:
有的要合作对抗电脑,有的要彼此竞争。

我想看看合作游戏会不会让人更愿意帮别人?竞争游戏,会不会让人变得更自私?

结果?
没有明显差异(笑,白忙一场)。
但这就是研究员一定会经历的事。

换句话说,
人性其实比游戏复杂得多。
不过,也因为那次研究,
我读了很多关于“暴力与游戏”的论文。

3. 那心理学研究怎么说?

很多人说:暴力游戏会让孩子变暴力。
但科学告诉我们,没那么简单。

综合全球几百项研究(Meta-analysis)发现:
• 暴力游戏确实可能让人「脾气冲一点点」,但影响非常小。
• 美国心理学会(APA)也明确指出:
玩暴力游戏不会让人变成罪犯。
• 有研究还发现,如果扣除那些只发表“有结果”的论文,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句话总结的话,游戏可能会挑起情绪,但不会决定人格。

4. 真正该担心的,不是孩子玩什么,而是他怎么玩

很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被骂、被否定、被忽略,于是他们在游戏里找到自己能赢的地方。那是他们暂时逃开伤害的避风港。

毕竟,有哪个孩子想永远当“失败者”呢?

所以,当我们突然没预警地把游戏拿走,其实等于拿走了孩子引以为傲的部分,甚至包括他在游戏中建立的人脉与友情。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给不了他那份“被认可的成就感”。
那一刻,他仿佛从天堂被推回地狱。

比起禁止,
家长更该教他们:
• 输了,可以怎样表达挫折;
• 赢了,要怎样尊重别人;
• 玩完了,要懂得回到生活里。

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些,
他玩什么游戏,都不会变坏。

但如果他从小都没人教他面对情绪、表达愤怒、处理失败,就算不玩游戏,也可能会伤害别人。

5. ❤️ 我想对家长说

我不是要鼓励孩子玩到没日没夜(不要误会啦)。

而是希望孩子能在爱与信任中,好好地玩。从游戏里,吸取他能学到的东西。

说真的,
现在还有很多好游戏啊!
我 32 了也还在玩,
最近刚刚买了一款 Expedition 33,每天等家和睡了偷偷玩。😛

孩子在游戏里找的,不是胜利,
而是被理解的感觉。

所以别急着关掉他的游戏。
不如,坐下来听听他讲那场战,
还有他和朋友如何在枪林弹雨下依然“吃鸡”。

在我的咨询室里,
很多孩子第一次愿意开口说话,
都是从一场游戏开始的。

真正让孩子变暴力的,不是游戏,
而是孤独、否定、被误解的心。

23/10/25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MY Psychology KK

30/10/2025

原来带娃出门是酱累的,休息了几天都还没恢复。真的暂时不敢了。🤣

Address

Lot 2, Block A, 1st Floor, Hong Tong Commercial Centre, Jalan Penampang
Kota Kinabalu
883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张庭锋- 临床心理师 · Clinical Psychologist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