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25
[(針灸)醫案分享-這麼多年的頭痛都白痛了!]
一位40多歲男性患者,從事證券交易服務的工作。患者罹患嚴重偏頭痛多年,位於雙側頭顳部(側邊),頭痛很頻繁發生幾乎每週都會數次,症狀輕重不一,嚴重時會頭痛到吐。患者經由西醫檢查未曾發現過影像學的變異。
患者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盯著股市盤面變化)而長期感受到壓力。平常比較容易疲倦,晚上睡眠品質尚可。
脈象:兩脈弦弱,整體稍有張力
我為其施針:
風池穴(通法)、合谷穴(通補法)、太衝穴(通法)、足臨泣(通法),以上均為雙側取穴,操作完畢後留針15分鐘後起針。
總共經過兩次針灸治療後⋯⋯
患者偏頭痛症狀已然大福改善,患者妻子告訴我,先生已經幾乎都沒有在說頭痛了!其妻感慨地說:「他之前頭痛這麼多年都白痛了,也白吃了好幾年的止痛藥,不知道針灸竟然這麼有效!」
---
討論:
頭痛這個是中醫臨床非常常見的病症,必須先把握一個大原則:「 #氣不通則痛!」
另外,依據頭痛部位的不同,所需選用治療的穴位也有所不同。在這邊需要掌握的針灸原則是:「頭有病則腳上針」、「輸主體重節痛」、「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前額頭痛:公孫穴
太陽穴頭痛:陷谷穴
顳部/側頭痛:足臨泣
頂部/巔頂頭痛:太衝穴
枕部/後頭痛:束骨穴
這位患者頭痛部位是側邊頭顳部頭痛,則選用足臨泣。而風池穴又是治療不分部位頭痛的第一要穴(又泛治五官科疾病)。加用合谷穴乃是因為患者易感疲倦,合谷則有補虛之效,此外,與太衝相配則為開四關,可調暢一身氣機升降疏通與運作。
#頭痛 #偏頭痛 #中醫 #針灸
---
以上分享,將一切所有最大的感恩與讚美都歸給主!
ps. 依據醫師法,不具有醫師執照者不可施針,看診還請洽合格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