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2025
𓂂 𓈒 非中風後遺症之失語症,可能來自頭部外傷、腦瘤、腦炎、癲癇,或暫時性腦缺血等因素,造成大腦的語言區受損(大多數人的大腦語言區位於左側,但這並非絕對),導致語言的「理解」或「表達」出現障礙,或是理解和表達能力都受損。另外,嚴重的心理壓力或創傷,也會引起暫時性的言語困難,而有失語症的表現。
๋࣭𓈒𓂂 𓈒⭑𓍯𓂃 ֶָ֢˖ ࣪⊹
這是發生在一位我非常親近的家人的故事。我最近一次很認真的跟這位家人談,才意外發現她疑似有失語的症狀,我認為可能因此導致她的一些行為舉止改變。
說到失語症,在常規醫療上首先要排除腦中風、認知功能障礙、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除了會做腦部影像學檢查之外,還需要神經專科醫生或語言治療師做檢查,以判斷是屬於哪一種失語症,診斷上有其難度。不過,最主要還是患者自身的病識感可能不強、患者和最常互動的身邊的人可能對失語症的認識也不深,更別說是察覺到異樣了。
而且失語症患者外觀與常人無異,只是溝通上容易碰壁,對患者本人來說會不方便,但忍耐之下通常可以維持日常生活,不是一種足以讓人去到醫院求診的病。可以理解我問了一圈同業朋友,都沒有這類患者的治療經驗。但我認為疾病這種東西是這樣的:不常看到不代表很少,很常看到不代表很多。
而我會發現這位家人的異樣,有一定程度是天時人和。要不是那天我認真跟她聊,我可能不會想到失語症。我都以為那是她個性和習慣問題,情緒性的故意用奇怪的方式表達,只為了挑釁之類的,原來不是。我本來也想說,她有點右耳重聽,才越講越大聲,原來也不單純是這樣。
尤其當她緊張還是急的時候,常常用吼的,或有點像不會說,就用情緒演出,或不斷重複同一段詞,而那段詞和要表達的事情也有落差,常常造成誤會和爭辯。她自己這時也才緩緩的說,她懷疑自己說話有問題,但太害怕又不知道怎麼講這件事。
要說分型的話,我覺得有點混合(各位知道現實世界的疾病並不會長得跟課本一樣吧?),但表達型比較明顯,也有錯語、命名困難。
這個故事才剛開始,我知道要找到更清楚的證據和線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知道即使證實是失語症,治療也只有語言復健。但也因為這件事,讓我對「中醫如何治療『非中風後遺症』的失語症」這個主題產生興趣,因為我還有很多治療方法和工具可以使用,往後我都會試試看,希望能做成對其他人也有幫助的記錄。這只是個開始而已。
𓈒𓐍𓂃𓈒𓂂𖤣𖤥𖠿𖤣𖤥𓂃◌𓈒𓐍𓂃𓈒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