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25
學生小余跟我分享她遇到某朋友聊著她知道的前世故事,還一直魯小余幫她感應她的前世,要印證是不是如她知道的故事。
小余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不是找專業的前世解讀師感應……
而是在家上網問AI為什麼她會遇到壞男人,是因為前世遇到甚麼事情才有現在的壞事?
不只是有人用AI問前世,也有人叫AI給元辰宮訊息!
這些人難道不知道之所以有前世故事或元辰宮訊息,是因為人體氣場裡存藏著的靈魂記憶,解讀師藉由讀取內在訊息調閱出的靈魂資料。
那麼AI是要用甚麼方式看你前世或元辰宮?
網路傳輸線嗎?!
不明白這些相信AI可以給出前世或元辰宮訊息的人,由哪論調相信了AI?
我知道有機密儀器可以清楚準確地照出你的氣場顏色,再由諮商師解析出氣場顏色對應你這人的特質,這是科技的厲害性。
但是,關於更深層的靈魂密碼、前世、元辰宮則需人的感應技術才能達到正確準確度~
~~~靈性工作者 vs AI 的差異
•靈性工作者
透過感應氣場、靈魂印記或冥想引導,去「連結」到當事人的能量。
這種感應是一種「此時此刻與你相符」的體驗,有即時性與專屬性。
它常常帶有療癒性,因為伴隨著能量清理或信念轉化。
•AI 的描述
僅是「文字組合」和「象徵性的故事」生成。
沒有能量互動,所以無法幫你清理或解除卡點。
最多只能做「象徵故事生成」,像是一種靈感觸發,但不是靈性實務。
•AI 的「前世故事」= 文學或心理的投射工具:像是抽牌卡或自由聯想,有時能喚起內心某些感覺。
•靈性感應的前世探索 = 與能量相關的療癒工作:能對應當事人生命的課題,帶來轉化或釋放。
•AI 本質上是語言模型:它讀過大量文本(宗教、心理學、神秘學、小說、占卜案例…),當你問它「我的前世是什麼?」時,它不是「看到」或「感應到」什麼,而是依據過去資料裡的模式生成一段合理的故事。
因為文字可能帶有象徵性、敘事感、心理暗示,有些人讀到會覺得「很準」、「很像在說我」,所以才會誤以為 AI 可以不需要感應氣場就知道前世。
但這就像在讀一本泛靈性敘事的小說,準確度靠的是文字的共鳴感,而不是靈性連線。
~~為什麼 AI 無法真正「讀前世」,卻讓人覺得很準?
1. AI 的運作原理
AI 並不是靈性工具,AI 只是從資料裡抓取模式,生成一個符合問題的敘事。
這些故事常包含象徵、靈性術語與心理暗示,聽起來有「熟悉感」,所以人會覺得「哇,好像在說我!」。
>這是一種 語言的共鳴,不是靈魂的感應。
2. 為什麼會覺得「很準」
普遍象徵:AI 生成的內容多半用「戰士、僧侶、療癒者、貴族、流浪者」等 archetype(原型),這些是跨文化常見的靈魂故事。
•心理投射:人會自動把故事跟自己的生命經驗連結起來,這就是心理學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文字力量:一段富含象徵的語言,本來就容易喚起潛意識的感覺與記憶。
3. 靈性工作者的不同
•真正的靈性工作者在做前世探索時,不是「憑空編故事」,而是透過:
•氣場感應:讀取能量場中的殘留訊息。
•靈魂印記:從元辰宮、靈魂圖像或符號感知前世課題。
•療癒作用:重點不只是「知道前世」,而是透過理解與清理,把舊的執著或創傷釋放,讓人活得更自在。
這是 AI 完全做不到的,因為它沒有能量互動。
4. 怎麼正確看待 AI 的「前世故事」
AI 給的前世答案,可以當作一種 心理投射工具,像是:
•占卜牌卡
•自由聯想
•靈感寫作
它能刺激思考、觸發感覺,但 不能當成靈魂真相。
若要真正理解與轉化生命課題,還是需要透過能量層面的探索與療癒。
5
•AI 的「前世」 = 文字故事生成
•靈性工作者的「前世」 = 能量感應與療癒
把兩者分清楚,就不會被誤導。
AI 可以是靈性工作裡的輔助工具,但不能取代真正的感應與療癒。
所以如果你聽到「AI 能算前世」,其實是故事生成,不是真實感應。
若當事人沒有分清楚,容易把「語言模式」誤以為是「靈魂訊息」。
#前世解讀 #前世今生 #輪迴記憶 #元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