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an 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Mudan 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ᠮᡠᡨᠠᠨ 是滿族語言,讀音與「牡丹」同音,有許多意思,包含轉彎、改變、再一次、回、聲調音韻、情勢狀況等。希望能讓來到此地的朋友,分享所學所愛,感受身心狀態的交會與轉化~

從三月驚蟄開團到現在,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歷程,有笑有哭,有生氣有歡喜,各種多樣的生命故事在三位老師與我的接力帶領,還有助教團超有情有力地陪伴,一路走到最後一哩路!準備登台演出囉~努力祈禱颱風別來湊熱鬧,很歡迎大家來看戲唷!人流快來,大家一起樹...
07/11/2025

從三月驚蟄開團到現在,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歷程,有笑有哭,有生氣有歡喜,各種多樣的生命故事在三位老師與我的接力帶領,還有助教團超有情有力地陪伴,一路走到最後一哩路!準備登台演出囉~

努力祈禱颱風別來湊熱鬧,很歡迎大家來看戲唷!人流快來,大家一起樹下聊天;颱風繞繞路去別處玩耍吧~

2025年最後一梯單日密集班,歡迎大家唷!1. 上課日期:2025/12/07(日)2. 上課時間:10:00-12:30 / 午餐 / 13:30-17:30,共6.5小時3. 課程地點:Mudan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
06/11/2025

2025年最後一梯單日密集班,歡迎大家唷!

1. 上課日期:2025/12/07(日)
2. 上課時間:10:00-12:30 / 午餐 / 13:30-17:30,共6.5小時
3. 課程地點:Mudan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一段283號2樓)
4. 交通方式:近台北捷運板南線府中站(步行約2-3分鐘)、板橋五鐵共構(步行約7-10分鐘)
5. 活動人數:小班制,6-8人
6. 適合對象:參與者無需任何音樂、醫學、按摩之基礎或經驗,課程會逐步引導與探索。最適合對自我照顧、自我探索、身心平衡有興趣者。
7. 報名連結:

「缽動身心」以手工大銅缽聲音共振鬆開筋膜經絡其實在西藏運用已久遠。近來在西方身心療遇(育)面相已廣泛被應用。手工銅缽以一種非侵入、順應並尊重身體流動使人朝向健康與整全的方式幫助恢復各種身體層面的平衡外,....

04/11/2025

📣 活動改期通知 📣11月份的線上講座改至11/26(三)19:30-21:30舉辦唷~

高伃貞老師長年來關注教育和社會議題,透過應用劇場搭建個社群之間的對話與學習橋樑,同時,身為三寶媽的他,更是重視孩子們的長成環境,盡心盡力地在培養社區之中良善的力量,讓大家都能活得更開心、健康、平等、自在~

非常歡迎大家來聆聽這場線上講座,不論是11/26當天線上參與,或報名事後回看,相信都是很值得與大豐收的唷~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n81VdLVDiiDLuW6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這不是你的錯》性侵害防治教習劇場、戲劇教育計畫分享者:高伃貞(應用劇場實踐者)講座時間:2025/11/26(三)19:30-21:30講座內容簡介在亞洲社會文化裡,「性」被視為禁忌議題,時至今日,當代台灣社會仍有責怪受害者及厭女文化,此...
04/11/2025

《這不是你的錯》性侵害防治教習劇場、戲劇教育計畫

分享者:高伃貞(應用劇場實踐者)
講座時間:2025/11/26(三)19:30-21:30

講座內容簡介

在亞洲社會文化裡,「性」被視為禁忌議題,時至今日,當代台灣社會仍有責怪受
害者及厭女文化,此類意識型態更使得曾遭受性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經驗的人,成為受污名的對象,意即在社會文化架構裡成為雙重的受壓迫者。根據研究顯示,多數的性暴力來自熟人性侵,其中「權勢性侵」經常是受害者的長輩、學校老師、公司主管...,跟權力的控制有關,讓受害者無力去對抗,周遭人也因為容易受牽連,所以會鞏固、漠視、合理化加害者的行為。

講者伃貞和一群應用劇場、心理、社工朋友合作了一齣性侵害防治的教習劇場與戲劇教案。期待透過互動式演出,和戲劇教學的模式,與社區和高中以上的學員,創造「性教育」的對話空間,理解何謂權勢性侵、與過程中旁觀者與受害者可能面對與處理的手法。學員也透過戲劇中行動的預演,試著一起理解與思考,性侵害事件發生不是受害者的錯,旁觀者如何在事件的前中後伸出友善的手,一起支持與守護受害者。

此講座會談下列重點
1. 權勢性侵在校園的議題
2. 何謂戲劇教育教案和教習劇場?
3. 性侵害防治的教習劇場合作編創由來、影片欣賞、
4. 性侵害防治的戲劇教案進行方式、
5. 實際演出與教學經驗分享與反思、未來建議

講者簡介|高伃貞

現任悅萃坊劇團負責人、思樂樂核心團員、知了劇團團員、一人一故事劇場國際導師,擅長運用戲劇教育、教習劇場、社區劇場、一人一故事劇場、被壓迫者劇場等形式,引導參與者進行議題內容的探索與思考,並結合相關主題內容進行培力工作坊與演出,促進社群之間的凝聚力與友善對話。

【報名資訊】

1. 講座期程:2025年02月開始至12月,每個月都有一場線上講座
2. 活動方式:線上講座(ZOOM平台)
3. 適合對象:對創造性藝術、自我探索、藝術平權、社會實踐、聽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都很歡迎參加。
3.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n81VdLVDiiDLuW6

⏰ 特別提醒:基於分享內容及工作倫理,並非所有場次皆有提供錄製回看的機制(詳情請見各場次之說明)

主辦單位:Mudan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帶著青年們一起走上研討會的舞台,與世界各地的夥伴交流分享,用實際的行動展現平等、參與和社會福祉的可能性,也是我認為藝術創作能帶給出的社會倡議力量~非常感謝大會主席洪儷瑜教授的一通電話邀約,促成這麼美好的相會~感謝好搭檔志軒和敬怡馬上答應同行...
31/10/2025

帶著青年們一起走上研討會的舞台,與世界各地的夥伴交流分享,用實際的行動展現平等、參與和社會福祉的可能性,也是我認為藝術創作能帶給出的社會倡議力量~

非常感謝大會主席洪儷瑜教授的一通電話邀約,促成這麼美好的相會~感謝好搭檔志軒和敬怡馬上答應同行,當然還有 #唐氏症關愛者協會-唐家人也大力支持!

看著大家一起玩、一起跳舞、一起笑、一起聽故事,也一起流汗流淚(我們有青年真的在場上哭得唏哩嘩啦,同時還能兼顧手邊要做的事,真的超棒),短短90分鐘,牽起很大的可能🥳

在重要的時刻,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將自己好好安放,很重要~我很相信,創造性藝術治療的夥伴能創造出很多可能性,來跟大家分享聯盟多位治療師們推出的照顧者自我照顧減壓團體 🥰創造性藝術治療的夥伴們,結合口語、非口語、多元媒材,創造不同的途徑來關照...
14/10/2025

在重要的時刻,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將自己好好安放,很重要~我很相信,創造性藝術治療的夥伴能創造出很多可能性,來跟大家分享聯盟多位治療師們推出的照顧者自我照顧減壓團體 🥰

創造性藝術治療的夥伴們,結合口語、非口語、多元媒材,創造不同的途徑來關照所處之境。就像創傷知情説的,可以由下而上地找到身心資源和調節能力,同時也能由上而下地梳理和學習脈絡,讓自己與重視的人,都有更好的照護 🥰

透過身心舞動串起長輩們的生命力量,真的很美!在高齡化的社會裏,如何能讓長輩活得有生命品質,真的最重要🥰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舞蹈治療師李孟寰的分享唷~
02/10/2025

透過身心舞動串起長輩們的生命力量,真的很美!在高齡化的社會裏,如何能讓長輩活得有生命品質,真的最重要🥰

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舞蹈治療師李孟寰的分享唷~

《掌心故事》當舞蹈動作治療與長者相遇

分享者:李孟寰(舞蹈動作治療師)
講座時間:2025/10/14(二)19:30-21:30

講座內容簡介

人的一生,如寫一本書。
事無鉅細,皆載於冊,光陰流轉,再回首,已然付梓。

2025年,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年長者的身心照護,也將迎來更加龐大的需求。這促使人們開始思考:未來,我們期待如何老去?年歲漸長時,我們將度過什麼樣的晚年生活?

本次課程的講者:孟寰,在英國求學期間,即展開與年長者工作的旅程。同時,她也在往後一次又一次與長者工作的經驗中,看見舞蹈動作治療為高齡者們帶來的力量。這股力量,來自每位長輩獨特的生命經驗,無法複製、無可取代。

本次講座中,想邀請參與者們一同思索:當「年老」不再與衰弱、無力連結,反之,當長輩們透過最直接的覺察與肢體流動,再度看見自身價值時,將帶來什麼樣的意義與感動?

講師簡介|李孟寰

行動舞蹈動作治療師、直覺芳療協談師。孟寰行走過海洋彼方的一些山脈,徜徉過山脈背後的一點河海。她相信每盞燈下都有一個故事,盼望能用身體動作、文字書寫與芳療探索,讓每一個故事,都得以被溫柔承接。

學歷|
英國金匠大學 舞蹈動作心理治療研究所 碩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劇本創作組 學士

現任|
島海工作室 共同創辦人
青藝盟《風箏計畫》戲劇教師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兼任講師
國立臺灣大學學習規劃辦公室 顧問業師

曾任|
好時良身 舞蹈療癒、直覺芳療課程講師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高中雙語部 表演藝術教師

以下單位之受邀舞蹈治療講師: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富邦銀行基金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高齡課程、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景興國中 教師研習、新北市三民高中 自傷團體

【報名資訊】

1. 講座期程:2025年02月開始至12月,每個月都有一場線上講座
2. 活動方式:線上講座(ZOOM平台)
3. 適合對象:對創造性藝術、自我探索、藝術平權、社會實踐、聽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都很歡迎參加。
3.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n81VdLVDiiDLuW6

⏰ 特別提醒:基於分享內容及工作倫理,並非所有場次皆有提供錄製回看的機制(詳情請見各場次之說明)

主辦單位:Mudan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MudanStudio/

很珍貴的共創時光,我們這些年來,不斷地培力,讓這群青年可擁有自己的聲音和想法,過程很不容易,經常身為老師的想法需要對位,對於美感的要求會有質變,甚至,很多既有概念的定義會有改觀,過程相當耗時,也都值得!上週六完成精彩演出,先來分享幕後花絮,...
23/09/2025

很珍貴的共創時光,我們這些年來,不斷地培力,讓這群青年可擁有自己的聲音和想法,過程很不容易,經常身為老師的想法需要對位,對於美感的要求會有質變,甚至,很多既有概念的定義會有改觀,過程相當耗時,也都值得!

上週六完成精彩演出,先來分享幕後花絮,之後再來分享演出精華呀!

#唐氏症關愛者協會
#唐氏症青年團體

#舞蹈動作治療 #應用戲劇 #創造性藝術

【舞蹈治療體驗工作坊】橘子老師的三重奏工作坊 🥳橘子的舞蹈治療體驗三重奏,歡迎參與分享與手刀報名。不管你有沒有舞蹈治療體驗的經驗都可以來玩。舞蹈治療不是舞蹈課,我們透過身體動作,作為「中介」,表達我們難以言說的情感,也探索潛意識,讓不明所以...
18/09/2025

【舞蹈治療體驗工作坊】橘子老師的三重奏工作坊 🥳

橘子的舞蹈治療體驗三重奏,歡迎參與分享與手刀報名。
不管你有沒有舞蹈治療體驗的經驗都可以來玩。
舞蹈治療不是舞蹈課,我們透過身體動作,作為「中介」,表達我們難以言說的情感,也探索潛意識,讓不明所以的「什麼」,有機會浮上來,理解與親近自己。

【帶領者】橘子 (Vivian, Yu)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現任理事
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舞蹈動作心理治療研究所畢業。

🌻場次A:2025/11/16(日)14:00-17:00 (3hrs)
「身體的大地山川part2」舞蹈治療體驗工作坊

精神分析師迪迪埃. 安祖曾說:「自我就是皮膚,我們透過觸摸他人的皮膚來感知自己,並透過觸碰他人的皮膚首度發現自己。」這裡的皮膚其實就是心理防護罩的隱喻。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所謂的精神健康,是能實際感受到自己的身體,並且能感覺自己活在其中的能力。」
這場工作坊「身體的大地山川」會邀請大家帶著好奇去探索去理解自己獨特的身體,而後我們有機會從身體出發,探索面對生活中所需的,我們如何拿取?面對生命不再需要的,我們如何放下?聽聽看,身體怎麼說。....................................................................................

🌹場次B :2025/12/28(日) 14:00-17:00 (3hrs)
「與己身相遇」舞蹈治療體驗工作坊
「與己身相遇」是一場整合性工作坊,都會選在年底舉辦,邀請大家空出三個小時,用舞動的方式回顧過去整年的生命經歷。有些安頓與有些前瞻。
這場工作坊適合想要在2025年結束前,允諾一段與自我相處的優質時光的你,用身體的方式玩耍,讓一年點點滴滴風風雨雨,記得的不記得的,有機會在身體動作裡安頓下來。可以是逗點,驚嘆號,問句或者句點。
邀請你一起來玩,一起享受,一起探索。........................................................................................
🌸場次C:2026/1/18(日) 14:00-17:00 (3hrs)
「無菜單料理」 舞蹈治療體驗工作坊

2026年初想跟大家玩一場橘子待在英國兩年的舞蹈治療經驗性團體,因而,新年度第一場秋季舞蹈治療體驗,是「無菜單」。
「無菜單」指的是:工作坊前兩小時基本上就會以橘子在Goldsmiths唸書時被帶領與引導的經驗性團體方式進行,依據當時的團體動力,誰來玩,當下狀態,自由流動,會共同創造當天的舞動「料理」。

當你看到「未知」「無菜單」時,心裡有什麼念頭/感受或起了什麼身體反應嗎?橘子邀請你覺察一下下。

誠摯邀請,工作坊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oc4Q6ohgXxevjUD97

藝術不在只是展廳裡的美麗作品,更有著無限的可能,而藝術治療也不僅是治療室內的工作,還能走進生活、進入社區,產生力量ㄅ林彥廷藝術治療師 Being With Art Therapy 將透過這場講座,分享藝術治療不僅只能與個體內在工作,更能成為...
03/09/2025

藝術不在只是展廳裡的美麗作品,更有著無限的可能,而藝術治療也不僅是治療室內的工作,還能走進生活、進入社區,產生力量ㄅ

林彥廷藝術治療師 Being With Art Therapy 將透過這場講座,分享藝術治療不僅只能與個體內在工作,更能成為推動群體及社會轉化的力量。這場講座將帶您認識,一位藝術治療師如何走出治療室,走入社會環境,在跨域共創的開拓中,將藝術治療的理念融入社會倡議之路。講者將從個人經驗的影響出發,梳理實踐歷程,分享藝術治療在促進社會平權共融的潛力,作為一種創造性、流動、連結和包容的社會實踐。

歡迎大家09/16(二)晚上一起線上相會參與,或報名事後回看也很值得唷!

《共融的漣漪》從個人微流到社會大川的藝術治療實踐

分享者:林彥廷(藝術治療師)
講座時間:2025/09/16(二)19:30-21:30

講座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不僅只能與個體內在工作,更能成為推動群體及社會轉化的力量。這場講座將帶您認識,一位藝術治療師如何走出治療室,走入社會環境,在跨域共創的開拓中,將藝術治療的理念融入社會倡議之路。講者將從個人經驗的影響出發,梳理實踐歷程,分享藝術治療在促進社會平權共融的潛力,作為一種創造性、流動、連結和包容的社會實踐。

講者簡介|林彥廷 藝術治療師

英國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藝術心理治療碩士,英國HCPC註冊認證藝術治療師,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認證會員。現職為中山醫學大學兼任講師、慈光基金會慈馨兒少之家與少年家園藝術治療師、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與中山附醫血液腫瘤科藝術治療師、拾月拾日心理治療所藝術治療師、多元平權共融倡議者。

目前多與創傷及特殊需求兒童、青少年進行藝術治療實務工作,也曾與多個社福單位、醫療院所及博物館等合作促進社會的共融計畫,如培力團體、共融創作工作坊、參與式展覽、藝術與文化平權計畫、去除汙名及權益促進倡議計畫,實踐跨域共融的藝術治療精神。

【報名資訊】

1. 講座期程:2025年02月開始至12月,每個月都有一場線上講座
2. 活動方式:線上講座(ZOOM平台)
3. 適合對象:對創造性藝術、自我探索、藝術平權、社會實踐、聽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都很歡迎參加。
3.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n81VdLVDiiDLuW6

⏰ 特別提醒:基於分享內容及工作倫理,並非所有場次皆有提供錄製回看的機制(詳情請見各場次之說明)

主辦單位:Mudan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MudanStudio/

✨【報名倒數!】✨【114年度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研討會】「舞動未知:身心的回應與修復之道」您是否曾經歷過持續困擾卻未得到醫學可解釋的的身體症狀?例如腰酸背痛、容易疲勞、牙痛、偏頭痛、胸悶等(每個人的症狀以及程度皆不同);或者,作為助人工作...
01/09/2025

✨【報名倒數!】✨
【114年度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研討會】
「舞動未知:身心的回應與修復之道」

您是否曾經歷過持續困擾卻未得到醫學可解釋的的身體症狀?例如腰酸背痛、容易疲勞、牙痛、偏頭痛、胸悶等(每個人的症狀以及程度皆不同);或者,作為助人工作者,你是否也在陪伴個案時,發現他們的身體常承載著難以言說的痛苦與訊息?
在這場研討會中,我們特別邀請英國舞蹈治療大師 Helen Payne 教授,從舞蹈治療與身心連結的角度,帶領大家一同探索「身體症狀」背後的心理與情感意涵。

📅 2025/9/6(六)09:00-17:00
💡 國際重量級講者 Prof. Helen Payne
💡 專題論壇 × 綜合座談 × 跨界交流
💡 一次聚焦身心症狀調節、文化脈絡與臨床實務
🚨 報名即將截止!名額有限,手刀報名,別錯過!
👉 [立即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1pCUZ8fm1JPbasXS9

#舞蹈治療 #身心整合 #研討會 #報名倒數

Address

縣民大道一段283號2樓
Xinbei
22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udan 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Mudan 創意身心轉化工作室: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空間小故事】什麼是Mudan呢?

ᠮᡠᡨᠨᠠ 是滿族語言,讀音與中文「牡丹」同音,有許多的意思,包含轉彎、改變、再一次、回、聲調、音韻、情勢、狀況等。因此,希望這個空間,是能讓來到此地的各位,發現自己生命有所改變轉化之處,可以讓您重新認識自己之處,也能邀請您開始認識自己之處,更可以是讓自己成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