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心裡詩 心理治療所 Psychology Poem

聽聽心裡詩 心理治療所 Psychology Poem 如果你心裡也有一首詩,這裡⋯等候每一位詩人,分享你的詩,讓心理師聽聽你的心裡詩。

【麻醉醒來那一刻的身體記憶】創傷是怎麼發生的?彎曲的程度已經讓呼吸變得困難,加上鼻竇炎頻繁復發,那天我決定動鼻中隔彎曲手術。一個月後,手術前一天入院,進行一系列的身體檢查。被告知因為手術採全身麻醉,原本手術8小時前禁食(包含不能喝水),要改...
13/11/2025

【麻醉醒來那一刻的身體記憶】
創傷是怎麼發生的?

彎曲的程度已經讓呼吸變得困難,加上鼻竇炎頻繁復發,那天我決定動鼻中隔彎曲手術。

一個月後,手術前一天入院,進行一系列的身體檢查。

被告知因為手術採全身麻醉,原本手術8小時前禁食(包含不能喝水),要改為12小時前,也許是因為即將要手術使得身體有了反應,這12小時,並不覺得餓,甚至術後有8小時也不能進食,也不覺得餓。

從病房推入手術室,一路看著天花板,感覺到心跳比平常快,手指麻麻的,肩膀有些緊繃,我試著閉上眼睛。

麻醉前,開刀房的護理師俯身靠近我:「醒來後,要記得用嘴巴呼吸喔!」 她重複了好幾次。

「嗯!」我點頭。

我自行移動身體到冰冷的手術台上,寬度大概只能容納我的身體,當我的手ㄧ移動,就落在手術台外了。

躺在手術台上,我試著掃描整個空間,是為了緩和我那微小的恐懼、顫抖。

右手邊是剛剛進來的門,門邊有護理師背對著我,在書寫資料的樣子。

聽到搖滾樂,一開始大聲,後來轉為小聲,但還是聽得到音樂,想著等一下他們是邊聽音樂邊手術嗎?

雖然我曾經聽過,手術的時候,有些醫師會播放音樂,但沒有想過是這麼Rock的。

感覺護理師在我身上鋪上柔軟毯子,大概是怕我冷吧!可是我等一下就睡著了,也感覺不到了吧?

從我胸口到橫隔膜附近,貼上5、6個電極貼片,大概是隨時監測呼吸心跳吧!

我試著讓身體的重量,可以沉在手術台上,好似我把自己全部交給它(他、祂)了。

突然在我頭後方有另一位男性,心想也許是醫師或是護理師,他拿起氧氣罩覆在我臉上,呼吸聲逐漸變得低沉,原來他是麻醉醫師,不久後,我就失去了意識。

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我在海邊衝浪。浪越來越大,我被打翻,整個人往海裡沈。水底有陽光的光影,像在召喚我上去,可是我怎麼都浮不上去。

我想著:「我明明會游泳啊!」

胸口越來越緊,呼吸越來越困難。那股熟悉的窒息感,竟有一種奇怪的既視感。

有人在呼喚我的名字,聲音從遠方傳來,一開始模糊不清,慢慢清晰聽到,

「用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

我努力張開嘴,但吸進去的空氣仍舊不夠。我感覺到胸口很用力在起伏,但四肢有種無力的感覺。

「慢慢呼吸,不要太大力。」

那聲音繼續指引著我。

幾分鐘後,我終於學會「慢慢地」呼吸,並非是求生的那種吸氣,而是回到節奏裡的呼吸。

意識漸漸清楚時,雖然身體仍感到無力沉重。我想起以前也有一次,衝浪時被浪板打到胸口,短暫地無法呼吸。

那時候我抬頭,陽光從水面灑下的光影,就和剛剛夢裡的一樣。

在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 Experiencing )的語言裡,這種經驗不只是記憶,也可能是一個被「中斷的反應」。

我的身體想呼吸、想掙扎、想浮出水面,但反應被壓住了,於是,它留在那個瞬間裡,留在身體裡。

手術後的幾天,偶爾仍會需要深吸一口氣。有時候是因為疼痛,有時候是沒有理由地覺得「呼吸不過來」。

那像是一種重學呼吸的過程。

我開始觀察,每一次吸氣時,胸骨、肋骨微微張開,橫膈膜下沉,空氣進入體內。那個動作,竟帶著一種從水中回到陸地的感覺。

也許,身體記得一切。

它記得麻醉時的海浪,記得無法呼吸的那一刻,
也記得,有人在輕聲提醒我:
「用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

———

🌟 臨床後記:關於麻醉與身體的記憶

在關於麻醉的創傷治療裡,我們不只關心那場手術發生了什麼,也關心「身體在當下完成了什麼,或來不及完成什麼」。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 SE )的核心,是幫助身體完成被中斷的生理反應。

當在手術台上被麻醉時,我試著讓自己不要處於交感的狀態下失去意識,因為交感神經正準備啟動「脫離危險的反應」,呼吸、掙扎、逃離,卻被藥物瞬間切斷。這種「未竟的動作」會被神經系統記錄下來,所以,我試著去感受當下的感覺。

有些人在手術後會對呼吸、壓迫、麻醉氣味、甚至燈光特別敏感,那是身體在嘗試完成當時沒能完成的求生節奏。

如果當我清醒時,沒有一個溫柔的聲音指引我,我想我不會那麼快回到身體的自我調節上,我可能還驚訝著為什麼現在是這樣的狀況,拼命地想辦法活下來。

在SE的治療裡,我們不會直接重談手術,而是讓身體重新找到安全的節奏,畢竟大部分時間是失去意識的,但我們也會去聊聊關於手術前後的經驗。

如同在心理治療中所談到的現象場/經驗場,即我們所覺知的一切。但每個事件發生當下,我們是無法經驗一切的,更正確的說法是,有些經驗並沒有浮上意識讓我們發現。

因此,我會更聚焦在身體、情緒層面,把身體當作是一個獨立的現象/經驗場域去探索,像神經細胞般,觸發當事人對想法、情緒的鬆動,讓自己、個案對自己的經驗了解更多。

在治療過程,除了再次經驗外,同時還要照顧到經驗所帶來的身體不安的狀態。

無論是事件當下的經驗或是再次談論時的經驗,我們永遠不知道會喚醒什麼,唯一能做的是,讓經驗長出一條尾巴,伴隨安全節奏的尾巴,搖晃尾巴保持身心平衡,如同某些動物的尾巴,具有平衡功能一樣。

怎麼搖晃尾巴呢? 以我為例,術後觀察空氣如何流進胸腔、術前有意識地強化感官,或者也曾遇過個案,在安全的陪伴下,讓身體輕輕做出「當下未完成」的動作,如手推開、腳的晃動等。

那一刻,身體終於能說:「我在這裡,我還活著。」

💉 麻醉的創傷是安靜的
它沒有血,也沒有明顯的記憶,卻深藏在呼吸的細節裡。

跟許多創傷經驗一樣,復原不是遺忘那段經驗,是讓身體重新相信,這一次,我可以自己呼吸。這次,我可以找回或創造新的、安全的感受。

此篇是針對鼻中隔手術前後的經驗分享,並非所有手術麻醉都會有一樣的情況,可能還需要視手術的類型或當下經驗進行探索。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諮商 #創傷 #手術 #麻醉 #衝浪

【飲食行為,往往是情緒的延伸】撰文| #陳慈瑤 諮商心理師在諮商室裡,我常聽見這樣的句子:「我最近壓力很大,吃東西變多了。」「我明明不餓,但就是想吃點什麼。」飲食行為,往往是情緒的延伸。我們的身體有時替心在說話,當焦慮、孤單、疲倦或被否定的...
12/11/2025

【飲食行為,往往是情緒的延伸】

撰文| #陳慈瑤 諮商心理師

在諮商室裡,我常聽見這樣的句子:
「我最近壓力很大,吃東西變多了。」
「我明明不餓,但就是想吃點什麼。」

飲食行為,往往是情緒的延伸。

我們的身體有時替心在說話,當焦慮、孤單、疲倦或被否定的情緒無法被表達,進食便成了一種安撫與調節。

食物確實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帶來平靜與滿足,但若缺乏覺察,它也可能成為壓力循環的一環。

「吃」與「不吃」、「控制」與「失控」之間的拉扯,常讓人陷入自責與羞愧的迴圈,身心的疲累,也因此被放大。

下次當你伸手拿起食物時,不妨先停一下:
「我此刻真正需要的是食物,還是安慰?」

這樣的提問,能幫助你分辨,身體的飢餓與情緒的飢餓,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訊號。

帶著覺察去吃,讓食物回到「滋養」的角色,同時也練習以更溫柔的方式照顧自己。

心理健康不僅是認知與情緒的平衡,
更包含身體如何被感受、被理解、被善待。

當你能聽見身體的訊息,並允許自己以多元的方式回應需求,你與自己的關係,也正在悄悄地被修復。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諮商 #情緒性進食 #壓力進食 #飲食與情緒 #吃東西不是錯 #情緒飢餓 #心理與飲食 #身心健康 #壓力暴食 #食物是安慰 #進食覺察 #療癒式進食 #心理師的話 #身心覺察 #照顧自己 #心理健康日常

【允許矛盾存在】撰文|黎豈鳴 諮商心理師隨著情緒勒索、童年陰影、課題分離等概念越來越流行,在在顯示社會大眾對於身心議題也越來越重視。然而,該如何回去處理原生家庭議題,始終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作為一個心理師,同時也作為一個孩子,我發現這個無解...
11/11/2025

【允許矛盾存在】

撰文|黎豈鳴 諮商心理師

隨著情緒勒索、童年陰影、課題分離等概念越來越流行,在在顯示社會大眾對於身心議題也越來越重視。

然而,該如何回去處理原生家庭議題,始終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作為一個心理師,同時也作為一個孩子,我發現這個無解,恰好便是答案的起點。

站在子女的角度,我當然怨懟父母的攻擊跟傳統。但從成人的角度,我也能明白當中存在著許多結構性問題與個人創傷。

久而久之,矛盾的內在感受變成一種常態,可是強迫自己選邊站的話,不管是怨恨或體諒,都難以完整代表父母之於我的影響。

於是,我開始練習「允許矛盾存在」。允許自己對於父母抱有不滿,同時也允許自己感謝、體諒父母的存在。

令人意外的是,當「愛恨交織的內在感受」被我理解與接納之後,過去那種「帶有撕裂性」的矛盾梗塞感,竟然隨著時間自然消融。

當我不再固守「非黑即白」或「全有全無」的二元對立邏輯時,矛盾並未消失,而是轉化為整合的樣貌——它既讓我正視自己的受傷,也清晰體會到自己曾經被愛。

因為不再強迫自己選邊站,才得以保留對於父母關愛,同時堅定照顧自身的疼痛與需要。

當然,我深知對許多人而言,童年陰影不僅是修辭上的比喻,更是貨真價實的煉獄。擁有選擇是因為我擁有更多資本,恰恰足以讓我做出「拒絕」以外的決定,而這無關孝順或者感恩與否,僅僅是因為我有條件去讓愛恨共存。

因此,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子女與父母和解。但反過來說,亦非所有親子議題都只能以斷絕來劃下句點。

無論童年經驗是被剝奪或者被滋養,你的「主體性」絕不容許被輕視。

最為關鍵的是 —— 你想要怎麼做?過去的你無法決定生命的起始,但現在的你,可以從看重自身開始,逐步探索關於原生家庭的課題,你期待自己如何整理、安置,並帶著它們繼續前行。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諮商 #原生家庭 #情緒勒索 #童年陰影 #課題分離 #家庭創傷 #親子關係 #心理師的話 #與父母的關係 #療癒過去 #心理整合 #非黑即白思考 #心理韌性 #愛與恨共存 #心理療癒路上 #自己才是主體

〈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療:治療室裡的一幅畫 – 米迦勒與龍〉「 #默默接受」是會慢慢長出刺的,每當父母說話或是想「為」(也是一種餵,食物裡參雜魚刺) 他做什麼時,「默默」時常讓喉嚨有種堵塞感。他看過許多科別,泌尿科、腸胃科,骨科等,但檢查都無明...
03/11/2025

〈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療:治療室裡的一幅畫 – 米迦勒與龍〉

「 #默默接受」是會慢慢長出刺的,每當父母說話或是想「為」(也是一種餵,食物裡參雜魚刺) 他做什麼時,「默默」時常讓喉嚨有種堵塞感。

他看過許多科別,泌尿科、腸胃科,骨科等,但檢查都無明顯異常,後來醫師都建議他看身心科。

看了幾間身心科,每個跟他說是過度焦慮導致,服用藥物後,焦慮、疼痛稍有改善,但仍受疼痛所苦。醫師也建議試試看心理諮商,也被許多人建議透過泡澡、精油或按摩來舒緩不適感。

為了消除痛苦,只要是能試的方式,他都試過了。最後,他帶著試試看,但覺得可能沒有用的心態來諮商。

5年來,幾乎每天下腹部及臀部感到疼痛。有時輕微像是肌肉疼痛,生活未受到明顯影響,有時會疼痛入骨,無法用外力舒緩的疼痛,上班臨時請假或假日整天都躺在床上翻來翻去是日常,甚至也會影響睡眠。

🌟 疼痛與什麼有關?

除了純粹的生理性外,在心理治療中,多會去探究 #慢性疼痛 還與什麼有關?

疼痛從他意識到想反抗、厭惡父母開始出現,他對於父母過於靠近的肢體或語言感到不舒服,譬如快來吃晚餐、你要不要這個我買給你、這東西很好你怎麼會不想要、我把你房間打掃好了、你姐姐工作不錯,你要不要去找類似的工作......,過去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讓他默默接受。

「默默接受」是會慢慢長出刺的,每當父母說話或是想「為」(也是一種餵,食物裡參雜魚刺) 他做什麼時,「默默」時常讓喉嚨有種堵塞感。

身體,那種說不出的不適與抗拒感,幾年下來越來越感到明顯的疼痛,而且多是集中在下腹部或臀部。讓他坐著、站著都不是,像是困在兩者之間,如同他生命被困住一樣。

在他邊講述,我邊詢問當下身體狀況後,雖然他還沒講完故事,但我覺得也許要暫時讓他離開一下目前的狀態。

我邀請他感覺一下,目前坐著的感覺(我心裡是想讓他有一種被承接或依靠的感覺),做了類似身體掃描的觀察與退出觀察,會說類似是因為我的意圖不在身體掃描。

在某個時機(我忘了什麼時候),我慢慢地邀請他看一下空間。請他用他的速度慢慢地描述他看到什麼,也說一說他對空間的什麼感到好奇。

過了一會,他的目光停留在空間的一幅畫許久。

「你看到了什麼?」我問。

「看不太出這幅畫的樣子,一種混亂的感覺,好像可以看出一頭龍在對抗什麼,顏色好多,但都不是很清楚,一把長長的像是劍。看不出右上角是什麼。」

省略...

「長劍像母親的虐待,說的話、做的事,狠狠地插進這隻龍的身體,就像我的身體,從上脖子處往下插進我的屁股並貫穿出身體,劍經過喉嚨、肚子。會覺得喉嚨塞住,過去經常覺得喉嚨塞住,有時候在面對人甚至很難說出話來。」

省略...

「若這把劍可以移動,而且你也有力量移動它,你會想怎麼移動它?」我說。

「劍向上移動的話,曾經被插的地方,會空空的,那個空空的好像是時間吧! 在我的生命遺留劍的形狀......突然感覺到腸胃在蠕動,一種放鬆的感覺,但內心有種空虛感。」

「讓我們再看看那幅畫。」我說。

「希望龍不要張牙舞爪了,不要再奉獻自己,可以休息了,但它似乎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他說。

省略...

「留意現在的身體,它還有什麼感覺嗎?」我說。

「身體比較放鬆,但也有一種沒氣挫折的感覺,有一種花很多力氣只能改變一點點的感覺。」他說。

省略

「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也不知道盡頭在哪,真的會讓人感到挫折。只是現在,讓我們再多留意一下身體,那個放鬆的地方在哪?」我說

「我的腳。比較能感覺到腳,很輕盈,想要前後擺動。」他說

離開前,提醒他,去走走,享受腳的輕盈吧!內心想著,真的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

#我想說:
他是一隻被餵養成 邪惡的龍,但這頭龍帶著愛、奉獻與罪惡感,在抵抗著「看似」公平正義、有愛的母親。他並不想抗爭,但 #家庭動力(業力) 卻不得不如此再上演一次。畫作–米迦勒與龍的戰爭,如同一場基督用血救贖進而喚醒眾人,而我們與原生家庭,也是一場必經的救贖。

「這場救贖,不在誰勝誰敗,而在於整合。米迦勒與龍是世代更迭的存在,業力也必須在這樣的二元存在中整合,失去了一方,另一方都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關係中,整合自身,而不視為對立。」

畫: #米迦勒與龍
天使的具象化,某種程度只是人類內在痛苦呼求的對象,因基督教是沒有偶像崇拜的,既然上帝沒有形象,就需要有一個形象來回應人類內在的呼求。

自舊約以來就為人所知的大天使米迦勒經常被描繪成手拿天秤與一把長劍,他是勇敢力量的代表。在人的靈魂中,他不屈不撓地克服靈魂的消極與二元。驅逐巨龍贏得了與邪惡的戰鬥。這條龍(或蛇)可以看作是邪惡象徵,也就是撒旦。

聖經裡,耶穌說「我曾看見撒旦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指的是這場戰役。可見撒旦也曾是天使,祂對神的叛亂與爭鬥,是因為「自我意識」而墜落凡間,如同伊甸園的亞當一樣。 (撒旦與亞當也可以說同一狀態,選擇自我意識)

如果不看米迦勒與龍的關係,談談一些象徵。

#長劍
長劍貫穿,是一種動與靜的呈現。靜態如全然當下的覺知;動態如個人內在驅力的展現。它會在生命需要時刻出現,幫助我們去除內在恐懼。長劍也代表思考,透過長劍,與龍在一定距離的情況下進行戰鬥。我們的思考也是帶著如劍般的銳利,分割一切,使得「觀察」得以示現。一開始我們用感(覺)知「捕捉」一切,接著在思考過程中,我與感知有了距離,我與痛苦便有了距離。

#天秤
米迦勒手持天秤,啟發著我們能正確權衡事實及其後果,在其中保持平衡,並保持內心的真實。天秤也代表平衡兩個極端,從二元尋找中庸之道。在心理治療裡,常見困住我們的通常是兩個極端的選擇,我們困在要選擇哪一邊,卻忘了也許還有第三個選擇或在兩者間求取平衡。透過第三方,涵納二元。

Picture: St. Michael and The Dragon from Perikopennotities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心理治療所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臨床心理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催眠

03/11/2025
❚公益講座【從孕肚到母親:情緒與身體的共舞】❚報名連結https://reurl.cc/891lab❚活動介紹當妳的身體慢慢變化、情緒也跟著起伏,是否也曾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當媽媽了嗎?」懷孕與成為母親,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旅程,同時也是...
24/10/2025

❚公益講座【從孕肚到母親:情緒與身體的共舞】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891lab

❚活動介紹
當妳的身體慢慢變化、情緒也跟著起伏,是否也曾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當媽媽了嗎?」懷孕與成為母親,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旅程,同時也是身心最劇烈轉變的時刻。許多孕媽咪在期待新生命的同時,也悄悄承受著焦慮、疲憊與不安——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身體變化太快、害怕未來再也回不到「原來的我」。

這場講座《從孕肚到母親:情緒與身體的共舞》,邀請妳和我們一起溫柔地理解這段旅程。心理師將以溫暖的語言與專業視角,帶大家一起認識懷孕與產後常見的情緒起伏,從荷爾蒙變化、睡眠品質、家庭期待到自我角色轉換,探索這些看似「不穩定」的感受,其實都是身體在努力調節、心在尋找平衡的過程。

我們會一起談談如何照顧情緒、學習放鬆,幫助妳在生活中多一點喘息與安定。如果妳是孕媽咪、準爸爸,或是想陪伴她的家人與朋友,這場講座都會帶希望能成為一個彼此理解、傾聽與被看見的溫柔時光。

讓我們一起學會:在成為媽媽的路上,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誠實地感受、接納與被陪伴。

❚活動時間
2025/11/23 (日) 下午13:00-15:00

❚活動地點
彰化縣彰化市自強路248號(Tzemdas Kaffa 手作.獨立思考咖啡)

❚適合對象
•懷孕中或剛生產的女性
•準爸爸、伴侶或配偶
•家裡即將迎來新生命的長輩與家人(如媽媽、婆婆、姊妹)

❚講者
張稚羚 諮商心理師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心理治療所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孕期講座 #懷孕心理 #準媽媽心情 #產前焦慮 #懷孕情緒調適 #孕婦心理健康 #成為媽媽的準備 #心理師講座 #孕期自我照顧 #媽媽也需要被看見 #公益講座 #懷孕心情不穩 #親職轉換 #孕期荷爾蒙影響 #產前心理支持

【親愛的媽咪,妳的感受值得被聽見】撰文| #張稚羚 諮商心理師懷孕、生產、育兒,是一段充滿驚喜與挑戰的旅程。很多媽媽跟我分享過,她們在醫院或月中雖然很努力想做自己、想表達需求,可是在過程裡,常常還是覺得一些很珍貴的母嬰連結被忽略了,心裡有點...
23/10/2025

【親愛的媽咪,妳的感受值得被聽見】
撰文| #張稚羚 諮商心理師

懷孕、生產、育兒,是一段充滿驚喜與挑戰的旅程。很多媽媽跟我分享過,她們在醫院或月中雖然很努力想做自己、想表達需求,可是在過程裡,常常還是覺得一些很珍貴的母嬰連結被忽略了,心裡有點小小的失落。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生產,本該無傷: #順勢生產與阿萍醫師的好孕助產所》提醒我們,其實身體裡蘊藏著自然的力量,媽媽天生就懂得如何迎接生命。而《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界的世界》也告訴我們:媽媽需要的不是完美表現,而是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當個「足夠好的媽媽】就好。

在心理諮商裡,我陪伴過的媽媽們,常常在這些主題上找到力量:

☀️在身體和情緒的變化中,學會溫柔看待自己。

☀️在哺育與育兒的挑戰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

☀️在和伴侶、家人、醫療人員溝通時,更安心地說出心聲。

☀️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中,仍然記得「自己也值得被好好照顧」。

媽媽,妳並不孤單。願妳在孕育生命的過程裡,也能同時溫柔安放自己。🌷

💌 如果妳也希望有一個安全的地方,能放心地說出孕產期的心情與擔憂,心理諮商都能成為妳的後盾。歡迎妳和我們聊聊,這段路上,我們一起走。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官方網站:https://www.psypoem.com/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NbdXvQ

#聽聽心裡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身心科 #彰化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心理治療所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孕期心理支持 #產後心理調適 #懷孕焦慮 #母職壓力 #心理諮商 #母嬰連結 #懷孕好辛苦 #媽媽也需要被照顧 #媽媽的情緒很重要 #孕期情緒支持 #孕產婦心理健康 #育兒心理學

聽聽心裡詩 新進心理師介紹 #張稚羚諮商心理師「我相信每個人都具備成長與復原的力量。治療對我來說是一段安全、被理解的旅程,我的角色是陪伴與合作,幫助來談者在關係中看見自己的需求與力量,並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專長: #情緒困擾  #悲傷失落...
22/10/2025

聽聽心裡詩 新進心理師介紹
#張稚羚諮商心理師

「我相信每個人都具備成長與復原的力量。
治療對我來說是一段安全、被理解的旅程,我的角色是陪伴與合作,幫助來談者在關係中看見自己的需求與力量,並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

專長:
#情緒困擾 #悲傷失落 #人際困擾(親密關係、原生家庭、職場人際) #親子教養 #孕產婦心理健康 #深度自我探索

稚羚心理師的服務時間為
週三17:30-20:30
週五17:30-20:30
------
#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地址:彰化市進德路79號1樓
電話:04-7030677
LINE ID:
LINE 網址: https://lin.ee/xlE5bHX
官方連結樹:https://linktr.ee/psy.poem
諮商預約表: https://reurl.cc/p9anva
#聽聽心裡詩 #詩 #心裡詩 #文學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身心科 #彰化 #彰化心理諮商 #彰化心理治療 #彰化心理治療所 #彰化治療所 #心理治療所 #預約制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諮商 #憂鬱焦慮 #情緒支持 #親子教養諮商 #孕產心理健康

《 #暗島》,一部描述台灣噤聲的年代,1979年的  #美麗島事件,同時也濃縮呈現多元性別、鄉土文學爭論、政治暴力創傷等議題。
18/10/2025

《 #暗島》,一部描述台灣噤聲的年代,1979年的 #美麗島事件,同時也濃縮呈現多元性別、鄉土文學爭論、政治暴力創傷等議題。

Address

進德路79號1樓
Changhua
50081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00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0:00 - 21:00
Thursday 10:00 - 21:00
Friday 10:00 - 21:00
Saturday 10:00 - 21:00
Sunday 10:00 - 21:00

Website

https://www.psypoem.com/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聽聽心裡詩 心理治療所 Psychology Poem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