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25
中西巧妙合併治療,乳癌惡性高度也逆轉🤩
大家平安🙌
乳癌治療當中的合併治療,
除了手術及化療的方式,
中西醫合併療法,也有不錯的表現!!
#健康新聞 為大家分享一則,
中西醫合併治療高齡乳癌的案例新聞👀
本文轉自【 早安健康/ 新聞中心高儷綾】 https://edh.tw/articles/6GgfbGI
惡性程度較高的乳癌,經中西醫合療見曙光!今年2月,台北一名61歲的陳小姐,無意間摸到左側乳房有個硬塊。心裡總覺得不太對勁,於是趕緊到醫院檢查。沒想到一查之下,竟被西醫診斷為第一期「三陰性乳癌」。
腫瘤雖然不大,約一粒花生米大小,但這個結果讓她十分震驚。三陰性乳癌雖然只佔所有乳癌的10~20%,但惡性度高、復發與轉移的機率也比較高。
在接受西醫抗癌治療前,陳小姐決定同時尋求中醫幫助。她主動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中醫門診,尋求中西醫合併治療,希望能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提高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也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三陰性乳癌是什麼?為什麼比較棘手?
所謂的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黃體素,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3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簡單來說,這意味著常見的荷爾蒙治療和標靶藥物都派不上用場,只能依靠化療、放療等傳統手段來清除癌細胞。
雖然治療反應通常不錯,但由於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復發機率高、腫瘤容易轉移到腦部與死亡率偏高等,一旦復發進展速度往往較快。
化療前她先找上中醫,顧好體質、副作用少一點
而針對三陰性乳癌,醫療團隊擬定的治療計劃是:西醫部分,先進行術前化療,共8次紫杉醇合併鉑類藥物,再加上4次「表柔比星」(俗稱小紅莓),之後再安排手術切除。
中醫部分,則是依據她的體質與症狀開立不同方劑,例如天王補心丹加黨參、黃耆,用以保護心臟並減輕小紅莓的心毒性副作用;龍膽瀉肝湯或散腫潰堅湯,用來抑制腫瘤增生;香砂六君子湯或藿香正氣散,幫助舒緩化療引起的噁心、疲倦與食慾不振,以及小柴胡湯可以安定情緒及焦慮、幫助睡眠。
這樣的中西醫整合治療,讓她能在接受化療的同時,也維持身體的平衡與修復能力。
5個月後檢查,腫瘤消失、淋巴未轉移
經過5個月的中西醫合併治療,今年7月時陳小姐回診看影像檢查與手術病理報告,結果令人振奮──已無癌細胞殘留,淋巴也未見轉移。同時陳小姐的精神、體力都恢復得很好,化療副作用比想像中輕很多,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表示,愈來愈多臨床研究顯示,中醫藥能在乳癌治療中發揮積極作用。除了減輕化療副作用,也能提升整體免疫力與治療耐受度,存活率也提升。
她舉例,一項針對第四期乳癌患者的回顧性臨床研究發現,若合併使用中藥治療,5年平均存活率明顯提升,死亡風險降低約55%;另一份中要薈萃分析也指出,使用中藥的患者,在2年與5年後的整體存活率,均顯著優於未使用中藥者,而且服用時間愈長,存活率愈高。
中西醫合併療法不只治癌,更要助患者恢復生活品質
此外,廖麗蘭主任也以小柴胡湯加減做細胞與動物實驗,結果發現此加減方劑可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顯示中藥並非僅止於調理,而是有實質科學依據的治療潛力。
對許多癌症患者來說,傳統癌症的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往往令人卻步。但若選擇中西醫合併治療,讓中醫介入傳統療程,不僅能有效清除腫瘤細胞,還能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維持身體機能,減少副作用帶來的不舒服,讓治療過程更能持續下去。北市聯醫期盼未來能更進一步積極推動中西醫合療,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元、完整的治療選擇,帶來更多希望。
乳房專科│賴鴻文醫師
Youtube :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a37D5
Ig : https://reurl.cc/Rk14az
LINE : -ecare https://lin.ee/9PHmiU7
Pixnet : 賴鴻文醫學天地 https://reurl.cc/DO69aQ
線上電子書 : 乳獲新生照護e計畫 https://reurl.cc/Y9orb0
#乳癌 #乳癌手術 #癌症治療 #達文西手術 #乳房專科賴鴻文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員林基督教醫院
惡性程度較高的乳癌,經中西醫合療見曙光!台北一名61歲的陳小姐,罹患惡性度較高的「三陰性乳癌」,她選擇不同於以往傳統治療的路線,經5個月的治療後,癌細胞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