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志骨科醫師'脊椎微創'關節重建'手外科專科醫師

  • Home
  • Taiwan
  • Chiayi
  • 林宗志骨科醫師'脊椎微創'關節重建'手外科專科醫師

林宗志骨科醫師'脊椎微創'關節重建'手外科專科醫師 脊椎微創,關節重建,手外科,骨科顯微手術 嘉義 聖馬爾定醫院

最真💌的笑容!阿嬤手術後開心的笑,是那最真誠的笑容!
13/11/2025

最真💌的笑容!

阿嬤手術後開心的笑,是那最真誠的笑容!

脊椎壓迫性骨折,灌骨水泥手術治療的方法(Vertebroplasty)對與一個有經驗的醫師,骨科,神經外科,放射科醫師來說,並不是太困難的手術,醫師的價值除了手術操作之外,正確的診斷以及完整的治療計劃訂定,更是重要。譬如最近這兩個病例,就是...
11/11/2025

脊椎壓迫性骨折,灌骨水泥手術治療的方法(Vertebroplasty)對與一個有經驗的醫師,骨科,神經外科,放射科醫師來說,並不是太困難的手術,
醫師的價值除了手術操作之外,正確的診斷以及完整的治療計劃訂定,更是重要。

譬如最近這兩個病例,就是很好的例子,說明除了手術治療之外,正確的診斷與治療計劃的重要。
這兩位患者,同樣都是脊椎的壓迫性骨折,同樣都有骨質疏鬆,停經後婦女,也同樣都有乳癌病史。
來找林醫師求診時的主述,都是不小心跌倒,然後背部就一陣劇痛!所以才來看醫生。

理學檢查也同樣有背部敲擊疼痛的症狀,這樣的問診與病史及檢查都導向兩位女性都是脊椎的壓迫性骨折。

影像學檢查
X光:初步判斷椎體塌陷、排列變化。
MRI:判斷骨折新舊、脊髓受壓及腫瘤侵犯範圍。
CT:了解骨結構破壞情形,用於手術規劃。

在安排影像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後,這兩位患者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不僅是診斷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後續的治療計劃將會完全不一樣。

(為了讓大家更淺顯易懂,特別找了這兩個比較明顯差異的個案,其實臨床上,單純脊椎壓迫骨折,病理性骨折,甚至是感染性脊椎疾病,有時候是不容易辨別診斷的)

若單純的脊椎壓迫性骨折
(1)保守治療(適用於穩定骨折且無神經壓迫)
臥床休息、背架支撐(orthosis)並給予止痛治療:NSAIDs、鴉片類、
(2)微創介入治療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Vertebroplasty): 俗稱「骨水泥注射」。將骨水泥注入塌陷的椎體中,以穩定骨折、恢復部分高度,並迅速緩解疼痛。
經皮球囊椎體成形術(Kyphoplasty): 類似椎體成形術,但會用氣球撐開椎體,再注入骨水泥,對於恢復椎體高度可能更有幫助。
(3)外科手術治療
適用於不穩定骨折或有神經壓迫者
神經減壓與內固定(Spinal Decompression and Fixation): 如果骨折碎片壓迫到神經或脊髓,可能需要進行手術移除壓迫物,並使用鋼釘、骨板或支架進行脊椎融合與固定,以達到穩定和支撐的效果。

脊椎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al vertebral fracture)通常是由腫瘤(如骨轉移、骨髓瘤)、感染、骨質疏鬆或代謝性疾病引起的

若是病理性骨折
除了上述的壓迫性骨折治療,還需要進一步
放射線治療(腫瘤性病因)。骨掃描或PET-CT,檢查血鈣、腎功能、腫瘤指標等,做穿刺採樣。
會同腫瘤科醫師,治療原發疾病,放療、化療、標靶或荷爾蒙治療。

在急性期治療穩定後,需要接續,骨質疏鬆治療 ,補鈣、維生素D、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等。物理治療與復健,就能期待患者恢復健康的人生。

灌骨水泥有沒有風險呢?當然有!

根據文獻與臨床統計:
1️⃣ 骨水泥外漏(Cement leakage)

最常見的併發症
水泥滲漏的總發生率:可達 30%~75%,視研究、影像偵測方式(如 CT vs. X-ray)、注入方式與病人條件而異。
無症狀滲漏:佔多數,大部分病人即使發生水泥滲漏也無臨床症狀。
症狀性或嚴重栓塞事件的發生率: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約 0.1% ~ 0.5%。
神經壓迫、脊髓損傷或心血管系統栓塞:< 1%。

2️⃣ 感染(Infection)
雖然罕見(

身為一位醫師最大的鼓勵就是,14年前開刀的病人,還記得,只要有骨科問題,一定指定找你!在14年前因為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接受人工關節開刀的病人,因為出國旅遊,...
07/11/2025

身為一位醫師最大的鼓勵就是,14年前開刀的病人,還記得,只要有骨科問題,一定指定找你!

在14年前因為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接受人工關節開刀的病人,因為出國旅遊,在機場不小心滑倒,手骨折了,一路奔波回家到醫院,指定找我開骨折的手術。

回想當時,我們幫這位女士進行了一個髖關節的手術,先將長期脫位上移的大腿髖關節復位,在他缺損的髖關節後壁,補了一個自己的的股骨頭當地基,然後再用現在已經沒有的金屬頭對金屬大頭人工髖關節進行治療。
還記得那時候手術的辛苦,需要先將坐骨神經鬆解延長,髖關節附近的肌肉韌帶鬆解拉長,將長期位於假關節處,不等長的下肢重新做回原來的對稱的髖關節位置,平衡肌肉肌腱張力,將缺損的骨頭補回來,在原來關節的位置,重建一個完好的髖關節。

14年來,這人工髖節完好如初,移植的骨頭也長成身體的一部分
讓這位女士,能夠年年行萬里路去探索這個世界,在14年後機場跌倒手部骨折的時候還記得回來指定給我開刀。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replacement,THR)

一段時間不見沒回診的病患夫妻檔兩個人一臉笑著,喜滋滋地走進來診間夫:林醫師,今天不是來看診的啦,我跟太太龍骨開完刀之後都已經好了,也已經回去種田了,今年種的玉米很好吃,這一袋剛收成的,很好吃,送給你讓你回去吃齁⋯⋯林醫師今天是玉米大富翁
05/11/2025

一段時間不見沒回診的病患夫妻檔
兩個人一臉笑著,喜滋滋地走進來診間

夫:林醫師,今天不是來看診的啦,我跟太太龍骨開完刀之後都已經好了,也已經回去種田了,今年種的玉米很好吃,這一袋剛收成的,很好吃,送給你讓你回去吃齁⋯⋯

林醫師今天是玉米大富翁

04/11/2025

開D A A人工髖關節手術一個半月回診的大叔問我

我朋友跟我說,開完刀後要小心拿拐杖🩼走路,不能夠走太多路,不然關節會有問題會壞掉!
可是我自己覺得,走路剛開始會有點不順,反而多走幾步,走一下之後就越走越順的感覺⋯⋯

我說:你的感覺是對的!人工關節開好了就是越走越順,不用特別注意,不用特別復健你就自己越來越好了。你現在不只是走路,還可以恢復運動了⋯⋯

我說:不然你跑一跑,跳一跳看看!
大叔:真的?你沒騙我?
然後就有這段影片了⋯

#我就是那個喜歡叫病人手術後跳來跳去的骨科醫師
#雖然我開脊椎很厲害開關節也開的還不錯!

脊椎手術的演變進化史,有時候可以從病人的身上娓娓道來.~這位資深阿姨一直是我們醫院的忠實支持者,從第一次十多年前脊椎不舒服的時候,就在我們醫院接受腰椎345節的手術治療(當時林醫師還沒在聖馬爾定醫院)手術很成功!解決了阿姨的病痛,就這樣經過...
03/11/2025

脊椎手術的演變進化史,有時候可以從病人的身上娓娓道來.~
這位資深阿姨一直是我們醫院的忠實支持者,從第一次十多年前脊椎不舒服的時候,就在我們醫院接受腰椎345節的手術治療(當時林醫師還沒在聖馬爾定醫院)
手術很成功!解決了阿姨的病痛,就這樣經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可是長年需要工作彎腰的關係,過了幾年後,阿姨的脊椎發生了傳統手術容易發生的鄰近節脊椎退化的問題 ASD lesion ,造成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的退化不穩定及神經壓迫。
這次阿姨來找林醫師,進行了第一次的脊椎翻修手術,從原來傷口進行傳統手術的L5/S1減壓,延長內固定3451手術。手術順利,幫阿姨解決了這次的不舒服。

時間又過了五年,這次鄰近節的退化往上面延伸,導致腰椎L2/L3節的神經壓迫及不穩定,需要再度翻修,而這時已經70歲的阿姨,也面臨骨質疏鬆的問題。
第二次的翻修手術不僅進行了腰椎二三節的減壓,鋼釘更是一路從腰椎23451串聯,還在脊椎骨裡面灌了骨水泥,加強骨質疏鬆的固定效果。

傳統脊椎手術對於脊椎肌群及骨頭的破壞,而導致的後續鄰近節段的退化發生,難道沒有辦法解決嗎?

時間又過了四五年,阿姨再度來到診間,L1/L2 狹窄神經壓迫造成下肢痠麻痛的症狀,已經70多歲了,雖然早已退休,年齡越高,體力也比較差,術後恢復當然也會更辛苦,手術風險一定越大,阿姨已經變成阿嬤,還要再開傳統的翻修手術嗎?我想答案很清楚~

幸好經過這些年,林醫師也持續精進手術技術,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也已經累計六七百台手術,很有經驗的醫師了

阿姨,這次我們不要開大刀,用內視鏡開微創手術,不需要打鋼釘,也不需要打鋼珠,更不需要大傷口,只要兩個小洞把L1/L2壓迫神經的地方清除掉,這樣就能夠解決你的不舒服了!這樣你說好不好?

身為資深粉絲的阿姨,在手術後說:這次手術最不痛,最舒服,最不會覺得難過,林醫師以後你就開這個就好了⋯(林醫師覺得開心!)

手術後隔天,阿姨就開心地回家了,也是開過這麼多次刀裡面,住院時間最短,恢復最快的一次!

#脊椎內視鏡微創手術
#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

感謝我的專科護理師送我的~黃金右手(她說她看到了,不買不行!)
01/11/2025

感謝我的專科護理師送我的~

黃金右手

(她說她看到了,不買不行!)

還是台式早餐來一套最對味!碗粿,米糕,肉骨酥給你一早元氣滿滿各位鄉親啊~林醫師已經回來上班了(老闆說,今天賣完就沒東西(豬肉)可以賣了)
30/10/2025

還是台式早餐來一套最對味!
碗粿,米糕,肉骨酥給你一早元氣滿滿

各位鄉親啊~林醫師已經回來上班了

(老闆說,今天賣完就沒東西(豬肉)可以賣了)

今天一早就來到了哥本哈根BELLA 會展中心這是一個有兩座很有設計感的高塔及一個比較矮的建築物結合旅館以及會議中心的場地.今年的場地規劃比去年的進步許多,場地寬敞動線明確,指標清楚,會議室也夠大夠容納更多的與會者。會議內容先不談,會場上進步...
22/10/2025

今天一早就來到了哥本哈根BELLA 會展中心

這是一個有兩座很有設計感的高塔及一個比較矮的建築物結合旅館以及會議中心的場地.
今年的場地規劃比去年的進步許多,場地寬敞動線明確,指標清楚,會議室也夠大夠容納更多的與會者。

會議內容先不談,會場上進步最多的是新一代影像與手術的結合。
3D C arm,real time 3D 影像系統與機械手臂,3D影像導航系統等等。
科技的進步帶來醫療的進步與改革正快速進行中

準備登機了最近出國運氣特別好!跟大學室友中國醫大廖偉志醫師,這麼剛好同一天出國,還坐同一班飛機事先沒約好~看到我要出遠門就私訊來,說他也要去機場結果聊起來才發現竟然坐同一班飛機一年也就飛這麼一趟長途旅行一個骨科,一個胸腔科,參加的會議也都不...
19/10/2025

準備登機了

最近出國運氣特別好!

跟大學室友中國醫大廖偉志醫師,這麼剛好同一天出國,還坐同一班飛機

事先沒約好~

看到我要出遠門就私訊來,說他也要去機場
結果聊起來才發現竟然坐同一班飛機

一年也就飛這麼一趟長途旅行
一個骨科,一個胸腔科,
參加的會議也都不一樣,竟然還可以將將好!

真是幸運的開始

脊椎微創醫學會年會跟來自各國的脊椎專家,日本,韓國,印度,當然還有地主隊台灣的眾多脊椎高手學習分享並精進脊椎微創的能力與技術!收穫滿滿
18/10/2025

脊椎微創醫學會年會

跟來自各國的脊椎專家,日本,韓國,印度,當然還有地主隊台灣的眾多脊椎高手

學習分享並精進脊椎微創的能力與技術!

收穫滿滿

Address

Chiay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林宗志骨科醫師'脊椎微創'關節重建'手外科專科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