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
每週分享糖尿病/ 甲狀腺 / 膽固醇 / 肥胖相關專業知識
追蹤我,給自己一個認識健康的機會

更多文章請見:drchelun.tw
門診掛號:台北/桃園長庚醫院
演講採訪合作邀約:請私訊

一切都預告在前!自從許醫師八月底發文到現在,禮來LLY股價已經漲了超過30%啦!有人問我是不是該下車?還早!許醫師預計在車上待到增肌神藥Bimagrumab三期結果才會獲利了結!在這之前,我只給各位八個字:「相信禮來,奇蹟自來!」註一:本文...
09/11/2025

一切都預告在前!

自從許醫師八月底發文到現在,
禮來LLY股價已經漲了超過30%啦!

有人問我是不是該下車?

還早!

許醫師預計在車上待到增肌神藥Bimagrumab三期結果
才會獲利了結!

在這之前,我只給各位八個字:

「相信禮來,奇蹟自來!」


註一:本文純屬搞笑,許醫師過往個股績效都是負的,請各位股民斟酌參考🥰

註二:承上,考慮到過往績效不佳,許醫師其實只買了一兩股,現在悔不當初😭

感謝張靖醫師 減重專科。靖心靖力 守護胃腸的邀請許醫師12/1 開始,會在日日安專科診所-親子耳鼻喉科 / 肝膽腸胃內科為青埔的大家服務!
08/11/2025

感謝張靖醫師 減重專科。靖心靖力 守護胃腸的邀請

許醫師12/1 開始,會在日日安專科診所-親子耳鼻喉科 / 肝膽腸胃內科為青埔的大家服務!

今天非常開心能邀請
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來到日日安內科診所交流😊

許醫師過去在林口長庚接受非常扎實的內科以及新陳代謝科訓練
無論在「三高慢性照護、新陳代謝疾病、甲狀腺相關問題以及減重與健康管理」上都相當專精👍
並靠著精湛的醫術、關懷的同理心與出色的寫作能力
在醫界與各個網路社交平台上擁有眾多粉絲(我也是其中一位粉絲🥰)
所以今天老實說應該是由許醫師來介紹我的🤣

因此相當開心能邀請優秀的許哲綸醫師
在12/1(一)起來日日安內科診所服務~
相信在許醫師的加入後
日日安內科在減重與慢性病照護上會有更驚人與突出的表現💪
我也會與許醫師和高醫師攜手合作
努力帶給青埔甚至是大桃園地區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就讓我們敬請期待12/1的到來~

#張靖醫師 #許哲綸醫師 #高毓婷醫師 #日日安內科 #肝膽腸胃專科 #新陳代謝專科 #減重專科

07/11/2025

看到脆友發問:「教練說減脂要每天一萬步,這樣不就要走兩小時了,誰有時間啦!」

其實不一定要靠走路啦~
教練想說的應該是是「非運動活動產熱」(NEAT)
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正式運動以外的活動

很多人以為減脂一定要靠有氧
但其實像走路、爬樓梯、甚至做家事等「低強度、長時間」的日常活動,反而更符合脂肪燃燒的特性,是現代生活中消耗脂肪的主力來源之一喔!

不管是上下班多走點走路、多爬樓梯、起身裝水、站著搭車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累積起來也能消耗不少脂肪!

所以如果沒時間走一萬步也沒關係
只要減少久坐、善用零碎時間活動,一樣可以幫助擺脫脂肪!

為了健保,你願意付多少?▋我國醫療支出,落後日本50%上週「請不要生病」貼文底下,很多網友提出解決困境的辦法,如縮小健保族群、排除某些給付等等。這些當然都能省錢,但巨觀來看,台灣醫療最核心的問題是:醫療投資金額,就是太低。根據衛福部的資料:...
26/10/2025

為了健保,你願意付多少?

▋我國醫療支出,落後日本50%

上週「請不要生病」貼文底下,很多網友提出解決困境的辦法,
如縮小健保族群、排除某些給付等等。

這些當然都能省錢,但巨觀來看,台灣醫療最核心的問題是:醫療投資金額,就是太低。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國際比較-醫療保健支出」
2023年,台灣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比例是7.3%

這樣的比例,不但不到美國的一半
甚至鄰國日本也有11.1%,比我們多了快50%!

如此鉅額差距,註定了品質的低下。


▋沒錢,就是沒品質

一家公司如果賺錢,管理制度再怎麼鳥都還是能繼續運作。

相反的,如果營業額慘淡,那制度再嚴格、再省錢,都遲早要下市。

放在醫療上,當醫療投資不夠,品質就是出不來。

新的藥物很貴、新的機器越來越貴
高品質的人力更是需要源源不絕的投入維持。

當成本逐年上漲而整體資金不夠,
就只能砍藥價、壓榨人力,來維持平衡。

於是砍藥價造成原廠藥退出,
只好用「號稱效果一樣」的小廠藥物代替。

壓榨人力導致畢業生不留醫院做健保,
只好打壓診所、自費醫美來控制。

▋當醫療不再便宜,品質才可能提升

台灣人的最大共識,不是「最美的風景是人」,
而是「健保好便宜」

但其實,台灣醫療能用低便宜價格,維護目前的品質,有兩大支柱:

1. 醫療人員自我燃燒,彌補失衡的價格。

2. 國際藥廠,靠著歐美的超高藥價,補貼健保的砍價。

然而,自我意識的覺醒,已經讓越來越多醫護認知到:
「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

再來,自從美國開始處理高藥價的問題,
勢必會讓國際藥廠價格更難壓低

兩大支柱鬆動之下,醫療的品質,
遲早會回歸到「符合目前價格」的水準。

之後,若想根本改善醫療品質,只有一步:
「增加投資」,也就是漲價。

(還不是漲一點點,而可能是50%以上)

但在「健保好便宜」的信念之下,
推動醫療的漲價的當權者,一定會擔心受到民意的反撲。

唯有當多數人意識到「醫療並不便宜」,
也願為健康付出加倍的投資
醫療的下坡路,才有止跌回升的可能

在日本玩的朋友傳來這張圖片……沒想到,日本連「水」都能降內臟脂肪啦!!!那水真的能降內臟脂肪嗎?其實有可能啦,不過不一定要這罐🤣曾經有研究讓50位過重女性在每天三餐飯前「多喝水500cc」結果兩個月後,這些人平均體重都下降了1公斤多!究其原...
25/10/2025

在日本玩的朋友傳來這張圖片……

沒想到,日本連「水」都能降內臟脂肪啦!!!


那水真的能降內臟脂肪嗎?
其實有可能啦,不過不一定要這罐🤣

曾經有研究讓50位過重女性
在每天三餐飯前「多喝水500cc」

結果兩個月後,
這些人平均體重都下降了1公斤多!

究其原理,主要還是靠水分調節食慾的功能

所以不用跑去日本買什麼特水
只要喝對時機和水量,台灣的白開水也可以啦!


番號:25097411


補充:後來發現,這罐水是真的有添加某種米糠發酵萃取物(怎麼好像SK-II),至於有沒有用,就請去日本的朋友幫我試試看啦🤣

荒謬至極的言論。透析患者要「停止透析」只有兩個形式:一是接受器官移植,二是死亡。所以「部分醫療院所依賴洗腎維生,使病患無法脫離透析」若為真,有兩個可能:1. 洗腎中心阻止病患接受移植2. 洗腎中心避免病患死亡1是不可能的事移植是每個腎友的最...
24/10/2025

荒謬至極的言論。

透析患者要「停止透析」只有兩個形式:
一是接受器官移植,二是死亡。

所以「部分醫療院所依賴洗腎維生,使病患無法脫離透析」若為真,有兩個可能:

1. 洗腎中心阻止病患接受移植
2. 洗腎中心避免病患死亡

1是不可能的事
移植是每個腎友的最高期望,洗腎中心不可能阻止

2就更離譜了:
洗腎中心避免腎友死亡,有什麼錯嗎????


台灣洗腎人口眾多,除了因為洗腎免錢,也是因為洗腎發生率高。

而台灣人洗腎主要原因,糖尿病佔了50%,
剩下25%是高血壓;再來才是腎炎、藥物等

所以要減少洗腎,還是要從糖尿病、高血壓開始。

考慮到有資料顯示:台灣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時間較晚,我懷疑這可能跟洗腎發生率有相關。

但我沒有證據不敢亂說,
畢竟我不是什麼都懂的財經專家🤷

臉友留言:「不懂為什麼打壓自費可以救健保?」其實我也不懂,但主導健保的人確實是這麼想的。舉例來說,國際醫療能讓醫療業大幅增加產值,補足國內投資的不足;當初卻被督保盟強烈反對,因為「會讓醫生都跑去賺錢,不做健保」再來,新任衛福部長也宣示要打擊...
23/10/2025

臉友留言:「不懂為什麼打壓自費可以救健保?」

其實我也不懂,但主導健保的人確實是這麼想的。

舉例來說,國際醫療能讓醫療業大幅增加產值,補足國內投資的不足;當初卻被督保盟強烈反對,因為「會讓醫生都跑去賺錢,不做健保」

再來,新任衛福部長也宣示要打擊「畢業即醫美」的現象。表面上是維護醫美品質,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舉旨在打壓流入自費醫美市場的人力,以維持健保醫療的運作。

新部長還有一個計劃,是要把自費比例過高的院所「趕出健保」,這顯然也是「打自費救健保」精神的延伸。

所以,先不管為什麼打自費能救健保?
反正主導健保的人,很多是這麼深信的。

啾啾鞋這部「從無到有」開始運動的影片,看了真的蠻激勵的不過影片最後有提到,他覺得體態變化不夠好,可能是因為沒有飲控但其實以啾啾鞋的體態,加強運動,比熱量控制更重要。一般的低熱量飲食,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族群會很有感,因為體重過重的主要問題是...
21/10/2025

啾啾鞋這部「從無到有」開始運動的影片,看了真的蠻激勵的

不過影片最後有提到,他覺得體態變化不夠好,可能是因為沒有飲控

但其實以啾啾鞋的體態,加強運動,比熱量控制更重要。

一般的低熱量飲食,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族群會很有感,
因為體重過重的主要問題是「熱量攝取過多」
所以光減少熱量,就可以有效減低體脂

但從數據上來看,啾啾鞋是屬於「體重正常」、「體脂微高」的體型
這樣的體型,熱量攝取本身是ok的
核心問題是在於「肌肉不足」,所以解決之道在增肌

從增肌角度來看,運動尤其重量訓練,搭配蛋白質補充,是最重要的事。

當然啦,健康飲食的重點不只是低熱量,少吃加工食品、少精製糖和油,多吃蔬菜水果等,種種好處是遠大於體態的

但如果目標是讓體態變好,每個人的「最佳策略」其實都會不一樣!

未來五年,請不要生病!▋台灣醫療品質,正在加速崩壞醫療崩壞,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但疫情後,向下的速度來到新高醫美與健康管理產業,需求不斷增加救命醫療的健保給付價,卻不見增長,甚至一再壓低這樣日漸嚴重的差距,導致依靠健保的救命醫療,人力與藥物...
19/10/2025

未來五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醫療品質,正在加速崩壞

醫療崩壞,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
但疫情後,向下的速度來到新高

醫美與健康管理產業,需求不斷增加
救命醫療的健保給付價,卻不見增長,甚至一再壓低

這樣日漸嚴重的差距,
導致依靠健保的救命醫療,人力與藥物都大量流失

年輕醫護不再加入,使資深人員不堪負荷
資深人員陸續離職,更讓寶貴的臨床經驗失傳

這樣的惡性迴圈,目前還在加速,
近幾年內,都還看不到谷底

▋何時谷底,沒人知道

至於谷底之後會怎麼樣?沒人知道
但我想醫療需求終究會找到出路

最好的情況,是大眾的覺醒
願意「大幅」提高健保支出,改善醫療環境
(但這可能性不大)

次好的情況,是健保外的自費醫療會發展,
那這樣至少花錢能消災
(但目前衛福部傾向打壓自費醫療來救健保)

再不然,也許之後國家會引進廉價藥物與外籍人力
用較低的品質,勉強維持健保醫療

最差的情況,如果醫療持續探底,終究會開創出國際醫療的機會
以後想尋求更好醫療的人們,或許能經由仲介廠商,到更先進的國家看醫生
但這可能就只有超有錢人才能享受了

▋解決之道:別想靠健保,靠自己最好

在那之前,如果要給大家一個建議,我會說:

「這五年內,請盡量不要生病!」

至於怎麼樣不生病?
有慢性病史的朋友,務必好好控制

沒有固定看病的,也請把握谷底未到的時光
早日做完整的健康檢查,防患未然
不要在醫療的谷底生大病

剩下的,就是均衡飲食、好好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日常生活注意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在黎明到來之前,請各位朋友務必用健康的身體,撐過醫療的寒冬。

-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保養身體的方法,也可以追蹤我的粉專,每週更新新陳代謝的保健知識,幫助大家常保平安!

最近看到歐洲肥胖學會,把肥胖相關疾病分成「脂肪質量疾病」和「病態脂肪疾病」兩種脂肪質量疾病 (Fat Mass Disease),是指過多脂肪的重量,造成身體結構物理性的負荷,如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態脂肪疾病 (Sick Fat Dis...
14/10/2025

最近看到歐洲肥胖學會,把肥胖相關疾病分成「脂肪質量疾病」和「病態脂肪疾病」兩種

脂肪質量疾病 (Fat Mass Disease),是指過多脂肪的重量,造成身體結構物理性的負荷,如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

病態脂肪疾病 (Sick Fat Disease),則是過多脂肪細胞產生的代謝毒性,造成如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

其實在我們糖尿病科,很早就有這種概念了
不過以前好像沒有那麼正式的名稱

我以前都是跟學弟妹說:
關節炎、呼吸中止,是肥胖的「物理攻擊」
代謝內分泌疾病等,則是肥胖的「魔法攻擊」

實在太沒學問啦!

你以為的「內分泌失調」,其實不是內分泌問題!就如同大多數車禍的原因,不是車子壞掉,而是駕駛操作不當。同樣道理,很多人以為的「內分泌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也不是真的內分泌或神經系統出問題,而是「身體使用不當」。什麼叫做身體使用不當?其實就...
12/10/2025

你以為的「內分泌失調」,其實不是內分泌問題!

就如同大多數車禍的原因,不是車子壞掉,而是駕駛操作不當。

同樣道理,很多人以為的「內分泌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也不是真的內分泌或神經系統出問題,而是「身體使用不當」。

什麼叫做身體使用不當?
其實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模式」

舉例來說,慢性壓力讓皮質醇上升、交感神經興奮,這都是身體的正常反應。

皮質醇過高可能增加食慾、交感興奮會影響睡眠,兩者相加則可能加重肥胖。

但這些都不是內分泌或神經系統的問題,

而是我們用錯誤的方式使用身體,才導致了不想要的結果。

要解決這些症頭,必須回歸到生活模式做調整。

不恰當地針對內分泌或神經系統用藥,有時會造成更多問題。

Address

頂湖路123號
Guishan District
12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