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025
半夜,你是否也常聽到,
長輩房裡,傳來陣陣咳嗽聲?
我們總以為,是感冒、是氣管不好。
但我們可能都忽略了,
一個讓長輩受苦、讓家人奔波的,共同夢魘:
吸入性肺炎。
它最折磨人的,不是治療,
而是那種,好不容易出院,
沒過幾週,又因同樣原因,再次掛急診的,
無盡循環。
一份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AGS)、
針對「住院」患者的研究就曾指出,
對於因「吸入性肺炎」而住院的衰弱長輩,
他們的30天死亡率,高達21%,
尤其在吞嚥問題或衰弱長輩。
而這一切的起點,
可能只是因為,
我們沒有好好幫他刷牙。
—
🤔 刷牙,跟肺炎,有什麼關係?
這中間的關係,非常直接。
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細菌旅行團」。
1. 細菌在口腔「成團」:
口腔如果沒有徹底清潔,
大量的細菌,就會附著在牙齒、牙齦、假牙上,
形成一層,黏滑的「生物膜 (Biofilm)」。
2. 嗆咳時「出發」:
當年紀大了,吞嚥功能退化,
長輩在喝水、吃飯、甚至吞口水時,
就很容易「嗆到」。
這一次小小的嗆咳,
就給了「細菌旅行團」,一張直達肺部的車票。
3. 抵達肺部「落地感染」:
當這些,夾帶高濃度細菌的口水或食物,
不幸誤入氣管,抵達我們脆弱的肺部時,
一場嚴重的感染,就可能隨時引爆。
這,就是「吸入性肺炎」。
—
✅ 今晚就做:阻斷細菌旅行團的「3步SOP」
2018 年 Cochrane 更新綜合分析指出:
雖然證據品質尚非完美,
但「規律、確實的機械性口腔清潔(刷牙、清潔假牙)」
是預防機構性肺炎的核心措施,而非僅依賴漱口水。
他
1️⃣ 第一步:學會「貝氏刷牙法」,清除細菌的家
方法: 將「軟毛」牙刷,以「45度角」,對準「牙齒與牙齦的交接處」。
動作: 以「一次兩顆牙」的範圍,進行「短距離、水平地」來回震動,至少10次。
時間: 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2分鐘。
2️⃣ 第二步:徹底清潔「活動假牙」,拆掉細菌的基地
餐後:務必取下,用清水沖洗,並以「軟毛」牙刷,刷洗乾淨。
睡前:務必取下,浸泡在「假牙清潔錠」的溶液中,過夜殺菌。
重點: 絕對不能戴著假牙睡覺。
3️⃣ 第三步:坐正、頭微低,守住吞嚥的安全線
姿勢: 無論是刷牙,還是喝水、進食,都務必讓長輩「坐直」,頭稍微「前傾」,下巴微收。
為什麼: 這個姿勢,能幫助「會厭軟骨」更好地關閉氣管,是預防嗆咳,最簡單的一道防線。
—
🗣️
照顧,是一條很長的路。
我們很難阻止老化。
但我們至少,
可以從今晚開始,
用一把小小的牙刷,
為我們最愛的家人,
守住那條,通往肺部的關鍵防線。
你家的長輩,也有「夜咳」或「吞嚥困難」的困擾嗎?
你都用什麼方法,來幫他做口腔清潔?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是我們彼此最重要的支持。
—
📚 資料來源
・ J Am Geriatr Soc, 2013
・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2
・ JAMA Netw Open, 2020
#長照服務 #照服員 #陪伴 #照顧者 #長輩 #失智 #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