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電話掛號:04-8298686 轉 1111~1114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戰後嬰兒潮,使得彰化縣人口數在4、50年代大幅成長,在民國56年人口數達到99萬多人,即將邁入百萬人口大縣,台灣省政府在當年決定設立省立彰化醫院,以照顧縣民健康,於是將裁撤的省立台北醫院城南分院員額及原擬作為省熱帶農業所之房舍,移撥設立彰化醫院,院址在彰化市中山路二段160號,於57年12月正式開辦醫療業務,開設一般病床40床,任命林衡機先生為首任院長,而這一年彰化縣人口數突破100萬人。

 因醫院業務逐年成長,原有的規模不敷使用,民國67年於原建物上加蓋2層,另新建急診大樓與護士宿舍各一棟,增設一般病床至108床,另設有洗腎床7床、嬰兒床10床、觀察床6床、隔離床4床等,總病床數成為144床。

 為加強南彰化地區醫療服務,配合79年召開國建六年計畫之省立醫院擴建計畫,82年度本院開始執行遷移南彰化作業,86年3月完成遷建用地的土地登記,87年奉准規劃建造於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的新院區,計佔地面積4.6公頃,建築物本體為3棟聯體8層樓之醫療大樓。一般急性病床計有400床,護理之家、精神科日間照護各50床。新院區於91年3月完工,並由彰化市院區正式遷移埔心鄉新院區,完成「從城市出發 到鄉村落腳」的方向,有效均衡彰化地區醫療服務,縮短醫療服務的城鄉差距。

 遷院後的彰化醫院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開設各類急性病床與特殊病床約600床、精神科日間病房75床、護理之家50床。並積極引進各種新進醫療設備,提供全方位的門診、住院、急診與手術等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科別計有神經內科、腸胃內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腎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免疫風濕科、感染科、糖尿病特診、家醫科、高年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科、甲狀腺特診、乳房特診、神經外科、骨科、泌尿科、小兒科、兒童心智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精神科、牙科、口腔外科、中醫科等。

 彰化醫院原本隸屬於台灣省政府,民國87年精省後改隸行政院衛生署,民國102年行政院組織改造,隸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迄今。

 歷任院長為林衡道、王英俊、林伍倫、陳汝瑳、曾君實、柯子臨、謝永豐、徐弘正、黃文良、邵國寧、張景年、謝文淮、曾孔彥及現任院長賴仲亮。

 本院結合社區醫療資源,主動提供民眾醫療、保健以及維護的責任,因應整個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提供民眾就醫可近性、持續性、整合性的醫療服務,發展慢性病房、慢性精神科病房及復健科病房,推動高齡醫療照護中心計畫,希望在「善盡公醫角色 守護民眾健康」的宗旨下,成為「南彰化急重症醫療之首選及全人照護之楷模」的願景邁進。

7次手術醫護成功搶命
14/11/2025

7次手術醫護成功搶命

「我想活下去!」彰化縣70歲黃姓婦人9月初發生嚴重車禍,全身30多處骨折,肋骨就斷了21處,幾乎命在旦夕,衛福部彰化醫院組成胸腔科、骨科及外科醫療團隊歷經7次手術,才將黃婦從鬼門關前救回。醫護人員回憶,黃婦在加....

70歲婦車禍重創骨頭如散落的拼圖 7次手術重生【部彰訊】70歲黃姓婦人9月初車禍重傷,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時奄奄一息,全身骨頭斷得支離破碎,光肋骨就斷了21處,破碎的骨頭如同散落的拼圖,血壓驟降至僅62/28 mmHg,歷經3科醫師共7次手術...
13/11/2025

70歲婦車禍重創骨頭如散落的拼圖 7次手術重生
【部彰訊】70歲黃姓婦人9月初車禍重傷,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時奄奄一息,全身骨頭斷得支離破碎,光肋骨就斷了21處,破碎的骨頭如同散落的拼圖,血壓驟降至僅62/28 mmHg,歷經3科醫師共7次手術。在過程中,黃婦始終以堅強的意志面對橫難,一再展現出「我想活下去」的力量,讓醫護們不禁動容,為她拚命,終於挽回一命。

黃婦在加護病房住了18天後脫離險境,轉入普通病房。如今,她坐著輪椅進行各種復健及高壓氧治療,修復感染傷口及皮膚,樂觀地掛著微笑,談起那場生死交關的意外,她語氣平淡,彷彿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她說,事發當天她做完太空包的工作後騎機車返家,突然被一輛小貨車撞上,之後就不記得了。

黃婦被緊急送往彰化醫院急診,全身都是傷,右上臂開放性骨折、右側血胸,右鎖骨、肱骨、橈骨、第3至5掌骨、骨盆、脛骨、腓骨,以及第6至9節胸椎、胸骨、2側多處肋骨皆出現骨折。由於血壓持續下降,最低僅 62/28 mmHg,因多重創傷與血胸,彰化醫院立即啟動創傷小組,並送入加護病房。

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表示,病人光肋骨就斷了21處,血胸、氣胸及胸廓變形,造成嚴重錯位的「連枷胸」,也就是相鄰3根以上的肋骨骨折,恐引發肺炎、呼吸衰竭等併發症,準備開胸手術時,竟出現延遲性小腸破裂,指的是小腸並未在第一時間破裂,只得緊急穩住病人呼吸,請外科醫師先進行小腸部分切除手術,再進行胸腔手術,可謂磨難不斷。

林聿騰說,整個變形的胸腔透過3D胸廓重組影像定位後進行微創手術,以鈦合金骨板及骨釘進行肋骨固定,穩定整個胸腔,讓患者可以正常呼吸,再交由骨科手術。

骨科醫師陳柏辰指出,病人破碎的骨頭如同散落的拼圖,團隊們一次又一次在手術台上,細心地將每一塊骨頭拼回原位並固定。令人動容的是,黃婦一直很堅毅,即使在加護病房中,黃婦仍保持清醒,咬著呼吸管、全身動彈不得,卻依然努力睜開眼睛,用堅定的目光向他致意。「那雙眼睛裡,充滿了鬥志與希望。她沒有一句抱怨,只有想活下去的力量。」

陳柏辰說,經過漫長的治療與復原,病人的病情逐漸穩定,一天比一天有精神,能微笑、能說話,那份成就與感動,讓他深深覺得,醫療的價值不僅是治癒傷口,更是見證生命再次閃耀的時刻。

長照可提供每位長輩每3年最高4萬元的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
13/11/2025

長照可提供每位長輩每3年最高4萬元的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

自由時報集團創設健康資訊網站,提供最專業的醫病新聞訊息、優質養生保健資訊,高齡化社會及行動新世代的最佳健康照護平台。

11/12鳳凰颱風門診資訊
11/11/2025

11/12鳳凰颱風門診資訊

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 本院3人獲獎衛生福利部今(11)日上午舉辦「第十二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本院3人獲獎,醫務秘書王守吉成立南彰化第一個關節治療中心與重症創傷小組,導入跨科整合加速康復機制,獲頒資深典範獎。醫務秘書林澤宏獲頒優...
11/11/2025

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 本院3人獲獎
衛生福利部今(11)日上午舉辦「第十二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本院3人獲獎,醫務秘書王守吉成立南彰化第一個關節治療中心與重症創傷小組,導入跨科整合加速康復機制,獲頒資深典範獎。

醫務秘書林澤宏獲頒優良獎,他專責呼吸道疾病、肺結核及急重症病人的照護,於COVID-19疫情期間投入重症醫療,守護病人生命安全。擔任急重症醫務秘書,協助醫院推動急重症醫療品質提升,並成功完成醫院評鑑。帶領團隊核定通過112年醫策會 SNQ 國家品質標章,展現醫院於防疫與醫療品質上的卓越貢獻。

急診醫師黃貞穎獲新人獎,她面對所有病患,抱持的核心態度帶領急診團隊給予最適當的治療。運用TRM(團隊資源管理)精神,促進團隊成員的溝通、領導、守望相助來有效運用團隊資源,最終達到、、改善病人癒後>與

醫師節送飲料給醫師 嶼金有心 11月12日是國父誕辰,也是我國醫師節,位於員林市的嶼金冷飲店(島嶼茶室)在醫師節前夕送了80杯飲料到本院,感謝醫師們守護民眾健康,院長賴仲亮代表接受,特別感謝店長林盈均(chloe)的用心。林盈均表示,她及家...
11/11/2025

醫師節送飲料給醫師 嶼金有心
11月12日是國父誕辰,也是我國醫師節,位於員林市的嶼金冷飲店(島嶼茶室)在醫師節前夕送了80杯飲料到本院,感謝醫師們守護民眾健康,院長賴仲亮代表接受,特別感謝店長林盈均(chloe)的用心。
林盈均表示,她及家人都在本院就醫及健檢,醫師們都很優質,很有耐性,所以藉著醫師節以自家的飲品向他們表達心中的敬意。

以右耳與滿滿熱忱  傾聽病人需求
11/11/2025

以右耳與滿滿熱忱 傾聽病人需求

深耕骨科醫療 推動健康老化 獲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骨頭痛,就要找小耳醫師!」在南彰化地區的長輩之間,這句話幾乎是求醫問診口頭禪,被親切稱為「小耳醫師」的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主任王守吉,天生左耳小耳症、聽....

小耳醫師王守吉 榮獲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部彰訊】「我要找小耳醫師看病!」一些住在南彰化偏鄉的阿公、阿嬤來到彰化醫院服務台,指名要掛「小耳醫師」門診,這指的是骨科醫師王守吉,他左耳小耳症聽不到,靠右耳傾聽,贏得病人信任,這並不是負面的詢問,...
10/11/2025

小耳醫師王守吉 榮獲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
【部彰訊】「我要找小耳醫師看病!」一些住在南彰化偏鄉的阿公、阿嬤來到彰化醫院服務台,指名要掛「小耳醫師」門診,這指的是骨科醫師王守吉,他左耳小耳症聽不到,靠右耳傾聽,贏得病人信任,這並不是負面的詢問,而是一種身體特徵昇華而成的良醫代號。他榮獲有醫界奧斯卡之稱的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11日將在衛福部受獎。

56歲的王守吉現任衛福部彰化醫院醫務秘書、骨科主任,是今年5位資深典範醫師獎得主之一,另有33位優良獎及24位新人獎,同步在11日於醫福會頒獎。他在中國醫大附設醫院任職8年,接著在彰化醫院擔任骨科醫師22年至今,建立良好的口碑,被部分長輩稱為「小耳醫師」。

王守吉對此稱呼表示,他不會在意,如果他在意,大可去整形重建;他也曾在理髮時,被理髮師詢問是否要遮掩,他也認為不需要,順其自然。他左耳患有小耳症是他一出生即有的天生外耳異常,左耳聽不到,靠著右耳傾聽,沒有什麼困擾,小時候曾被嘲諷,但沒有影響他的生活,這是他的面容特徵,或許變成某些病人的記憶,是很自然的事。

王守吉對於自身的小耳症從不在乎,留在病人心中的是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處置。他指出,彰化醫院位於南彰化,偏鄉的長輩常有骨頭問題,經濟狀況也常不佳,因此他跟病人說,他不會過度醫療,他不要病人多花一分錢,可以健保解決就採健保給付。「有些醫療行為說服不了我自己,那我就不會建議病人做。」

22年來,他在彰化醫院建立骨質疏鬆團隊跨科室治療小組、關節治療中心及脊椎微創服務等,在偏鄉建立起口碑,尤其是長輩對他特別信任,但他也看到長者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王守吉表示,很多長輩因為不願麻煩孩子或害怕手術等原因,對於骨頭疼痛問題一再拖延,造成惡性循環,簡單地說,因疼痛就不想動,造成肌力下降及骨質流失,骨折風險提高,萬一骨折可能臥床,隨之衍生照顧問題或住進安養院,又進入高風險的循環。

王守吉說,以人工膝關節為例,現在的滿意度達到9成,實在不必擔心手術,但事實上就是有很多長輩不手術,他最近有一起病例,一位65歲婦女膝關節嚴重畸形,早在10年前即應該手術,但一拖10年,疼痛和不便一再交織於生活中,直到最近才置換人工膝關節,十分滿意,體認到自己應該要早點手術以迎向健康生活。這樣的病例,他遇過太多,每一個都讓他堅定推動健康老化的信念。

獲資深典範醫師獎,王守吉不談榮耀,只說:「我只是做我覺得對的事。」對於長輩而言,他是那位用一隻耳朵及一顆心傾聽病人的醫師。

放射師節快樂11月8日是放射師節,本院顧問醫師黃伊文在7日帶著蛋糕,分別前往放射科辦公室、放射腫瘤科及心導管室,提前祝賀放射師們節日快樂,嘉勉他們守護民眾健康的奉獻。德國物理學家侖琴 ( Rontgen )於1895年在陰極射線實驗中發現X...
07/11/2025

放射師節快樂
11月8日是放射師節,本院顧問醫師黃伊文在7日帶著蛋糕,分別前往放射科辦公室、放射腫瘤科及心導管室,提前祝賀放射師們節日快樂,嘉勉他們守護民眾健康的奉獻。
德國物理學家侖琴 ( Rontgen )於1895年在陰極射線實驗中發現X光,並獲得了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X光的日期11月8日被訂為國際放射日,而這天也是我國的放射師節。

05/11/2025

114年度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與獎勵活動
本院今年度獲執行成果精進獎、機構特色主題銀獎

割愛畫作捐所得 烙畫連結愛【部彰訊】衛福部彰化醫院舉行「烙畫有情・仁心無界」烙畫聯展,周宗立先生的妻子看上「多情玫瑰」的畫作,周宗立想送給妻子;另外,邱伯達先生喜歡「初心」的作品,希望捐給彰化醫院。這2幅畫作同為林佩慧所畫,她願意割愛,同時...
04/11/2025

割愛畫作捐所得 烙畫連結愛
【部彰訊】衛福部彰化醫院舉行「烙畫有情・仁心無界」烙畫聯展,周宗立先生的妻子看上「多情玫瑰」的畫作,周宗立想送給妻子;另外,邱伯達先生喜歡「初心」的作品,希望捐給彰化醫院。這2幅畫作同為林佩慧所畫,她願意割愛,同時將所得4萬8千元捐給喜願家園,他們今天聚在彰化醫院,舉行簡單的捐贈,一起循環愛的力量。

周宗立表示,他和妻子日前在彰化醫院藝術走廊賞畫時,喜歡玫瑰花的妻子非常喜歡「多情玫瑰」的畫作,他連絡畫者林佩慧,得知畫作所得將捐給收容精神障礙者的喜願家園,他覺得太有意義了,不僅可以將畫作送給妻子,讓妻子歡欣,還能行善。

邱伯達是宏恩基金會董事,他對於「初心」的畫作畫出蓮花的純潔甚是喜愛,覺得放在醫院更顯適切,勉勵醫院秉持初心服務病人,所以他買下此畫轉送彰化醫院。

彰化醫院院長賴仲亮指出,將把畫作放在醫院的公共空間,提醒醫護本著初心照護所有病人,而美麗的畫作也能撫慰病人心靈。

將畫作所得捐給喜願家園的林佩慧表示,捐贈只是略盡綿薄之力,她感謝購畫者給她捐獻的機會,也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烙畫藝術協會理事長廖淑芬教她學習烙畫,豐富她的生活。

烙畫是利用溫度的高低及加熱時間的長短,以不同的技法,使木材等材料產生不同的碳化,成就不同的色澤及立體的層次。此次烙畫展9月起在彰化醫院展出,是中華民國烙畫藝術協會首度在彰化縣展出。

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  家人更需注意
03/11/2025

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 家人更需注意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45歲程姓女子,喉嚨痛好幾個月,卻一直認為是邪體附身導致,家人發現有異後帶她就醫,赫然發現是咽喉癌末期。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表示,在臨床上,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

Address

彰化縣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
Hulientsun
5134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Our Story

戰後嬰兒潮,彰化縣人口數在4、50年代大幅成長,在民國56年人口數達到99萬多人,即將邁入百萬人口大縣,台灣省政府在當年決定設立省立彰化醫院,以照顧縣民健康,於是將裁撤的省立台北醫院城南分院員額及原擬作為省熱帶農業所之房舍,移撥設立彰化醫院,院址在彰化市中山路二段160號,於57年12月正式開辦醫療業務,開設一般病床40床,任命林衡機先生為首任院長,而這一年彰化縣人口數突破100萬人。  因醫院業務逐年成長,原有的規模不敷使用,民國67年於原建物上加蓋2層,另新建急診大樓與護士宿舍各一棟,增設一般病床至108床,另設有洗腎床7床、嬰兒床10床、觀察床6床、隔離床4床等,總病床數成為144床。  為加強南彰化地區醫療服務,配合79年召開國建六年計畫之省立醫院擴建計畫,82年度本院開始執行遷移南彰化作業,86年3月完成遷建用地的土地登記,87年奉准規劃建造於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的新院區,計佔地面積4.6公頃,建築物本體為3棟聯體8層樓之醫療大樓。一般急性病床計有400床,護理之家、精神科日間照護各50床。新院區於91年3月完工,並由彰化市院區正式遷移埔心鄉新院區,完成「從城市出發 到鄉村落腳」的方向,有效均衡彰化地區醫療服務,縮短醫療服務的城鄉差距。

 遷院後的彰化醫院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開設各類急性病床與特殊病床約600床、精神科日間病房75床、護理之家50床。並積極引進各種新進醫療設備,提供全方位的門診、住院、急診與手術等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科別計有神經內科、腸胃內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腎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免疫風濕科、感染科、糖尿病特診、家醫科、高年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科、甲狀腺特診、乳房特診、神經外科、骨科、泌尿科、小兒科、兒童心智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精神科、牙科、口腔外科、中醫科等。  彰化醫院原本隸屬於台灣省政府,民國87年精省後改隸行政院衛生署,民國102年行政院組織改造,隸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迄今。  歷任院長為林衡道、王英俊、林伍倫、陳汝瑳、曾君實、柯子臨、謝永豐、徐弘正、黃文良、邵國寧、張景年、謝文淮及現任院長曾孔彥。  本院結合社區醫療資源,主動提供民眾醫療、保健以及維護的責任,因應整個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提供民眾就醫可近性、持續性、整合性的醫療服務,發展慢性病房、慢性精神科病房及復健科病房,推動高齡醫療照護中心計畫,希望在「公醫角色、促進健康、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的宗旨下,成為「南彰化健康照護體系中心」及「推動國家長照政策之楷模」的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