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25
預防寶寶RSV感染的藥品有兩種,一種用在媽媽,一種用在寶寶,都具有保護力
當然產科醫師會更希望媽媽開始就打疫苗,讓寶寶也有保護力。
😅兒科醫師則希望讓寶寶打『樂唯初』,得到直接的抗體保護力。
在這個選擇障礙的年代,當然還是諮詢自己的醫師最重要
以下是chatGPT幫忙整理的NEJM論文重點呦
當秋冬季節來臨,除了流感與新冠病毒外,「RSV(呼吸道融合病毒)」也是讓新生兒與嬰幼兒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出生後六個月內的寶寶,若感染RSV,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甚至需要氧氣或住進加護病房。
過去,醫師們能做的只有支持性治療,像是吸鼻涕、補水分、觀察呼吸。但現在,我們終於有了能「預防」RSV重症的選擇。
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媽媽在懷孕32至36週接種 RSV疫苗(RSVpreF),讓抗體經由胎盤傳給寶寶,出生後立即具備防護力。根據最新的美國NEJM(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25年研究,這樣的母體疫苗能讓嬰兒住院風險降低約68%。
第二種方式是讓寶寶在出生後施打 單株抗體 nirsevimab(樂唯初),一次施打即可保護整個感染季。研究顯示,可降低83%以上的RSV住院率,並有效預防重症與進入加護病房。
安全性方面,母體疫苗在建議週數施打,並不會增加早產或胎盤異常的風險;nirsevimab 也未觀察到明顯副作用。這兩項預防措施,都是由全球多國臨床試驗驗證的成果。
對家長而言,RSV防護就像替寶寶築起一道「呼吸防火牆」。若您家中有即將出生的寶寶,或新生兒即將進入秋冬季節,建議與婦產科與小兒科醫師討論適合的預防方式,讓孩子在生命最脆弱的階段,多一層安全的守護。
👶💨 預防勝於治療,讓每一次呼吸,都更安心。
#溝通帶來信任了解才能安心 #兒科醫師洪毓棋 #恆芯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