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

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 分享家醫科常見的知識與生活雜事
專長糖尿病與常見慢性疾病、低糖減重、針灸、點滴療法 目前任職於鄰好西醫診所
高雄市前鎮區民權二路180號2樓
電話: 07 335 0802

[雪坊優格🥛限時團購]優格是我很喜歡補充的發酵食物,也是我和思太的冰箱藏備品之一(吃完就會立刻去補貨),發酵食物富含的益菌能幫助我們維持腸道健康,改善消化機能。天氣微微轉涼,也讓人特別想吃點療癒柔順的優格。一杯滑順、濃醇的雪坊優格,就是我們...
10/11/2025

[雪坊優格🥛限時團購]
優格是我很喜歡補充的發酵食物,也是我和思太的冰箱藏備品之一(吃完就會立刻去補貨),發酵食物富含的益菌能幫助我們維持腸道健康,改善消化機能。
天氣微微轉涼,也讓人特別想吃點療癒柔順的優格。一杯滑順、濃醇的雪坊優格,就是我們每天的小確幸 💛

吃過雪坊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家優格每一口都有自然乳香,吃得出原料的用心,綿密而不酸,不僅好吃、而且無添加糖和人工添加物、讓身體輕盈無負擔的補充益生菌!

🌟雪坊優格讓我一直會持續回購的原因
1.雪坊優格使用高品質在地品牌鮮奶,純淨天然,不加糖和奶粉
2.不添加人工香料、色素、增稠劑與化學添加物,適合寶寶、全家老小甚至寵物食用
3.為國內首家以無塵室規格製作優格的品牌(藥廠等級的規格),確保乳酸菌能在最乾淨的環境發酵,專注於提供最優質、最新鮮、最美味的產品

🥛優格口味介紹
「雪坊5號」 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優格口感,輕盈為酸帶乳香,可以同時吃到六大好菌
「雪坊6號」和5號類似的口感,但菌種稍有不同,可以輪流吃給腸道增添多樣性
「精品希臘優格」只使用最單純的成份:鮮乳、菌種,按照傳統希臘作法濃縮的過程中濾掉乳清,使得味道更為濃稠,口感更為豐富,比起一般優格富含較高蛋白質以及容易飽足,也推薦在運動後食用馬上補充能量
「原味優格飲」則是比較偏液態的優格,可以作為飯後喝的輕鬆小品,小小一瓶很方便

🍶雪坊的「希臘優格」不同於市面上一般「希臘式優格」,市面上的希臘優格為了縮短製程或降低成本,會添加奶粉、蛋白質、膠體、鮮奶油或添加物來加強口感上的濃稠效果。而雪坊是真正的「希臘優格」,在製作時只使用最單純的成份--鮮乳、菌種,按照傳統希臘作法僅僅經過濃縮的製程篩掉液體乳清,於製作過程中不額外添加,產出紮實的希臘優格,是讓人可以真正安心品嚐天然的濃稠口感。

希臘優格比起一般優格富含較高蛋白質以及容易飽足,可以在運動後食用馬上補充能量。優格的濃稠度更高、蛋白質更豐富,口感比一般優格更綿密有層次。直接吃或拌一點點蜂蜜、莓果粉、堅果碎,就是健康滿分又超好吃的早餐或下午茶。

另外,天氣冷其實更適合吃希臘優格喔!一般優格因含水量高、口感偏冰涼,但希臘優格水分少、質地濃稠,所以吃起來也比較不冰。且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的特性,會讓身體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悄悄產生熱量,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營養好處,冬天吃希臘優格還可以帶來微微暖意🥛

發酵的優格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能幫助調節腸道菌叢,維持消化道機能,促進腸胃蠕動消化外還能幫助排便順暢,加入飲食中的好處多多~益生菌在進入腸道之前,會因為通過胃酸而使得益生菌的數量減少,適時地攝取益生菌來做補充可以幫助我們的腸道健康。

雪坊的優格完全不加人工香料,微酸中帶著自然乳香,冷藏可以保存約2週,想吃時拿出來退冰一下就行。無論是當早餐、點心或宵夜,都能吃得心安又滿足。冰涼的優格可很適合當作飯後小點,適合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用餐時光

🙌🏻組合推薦
-希臘優格桶裝✨:無糖高蛋白好選擇
-12入鮮果優格禮盒🎁:內含12杯小優格+多種時鮮小果醬,即開即享用,非常方便
-精選推薦組:5號桶裝+6號桶裝+希臘優格+4瓶優格飲
-原味優格飲:8瓶優格飲
無添加糖的組合含糖量都在每100公克只有5公克不到,大家可以安心食用

用一罐純淨天然的雪坊優格為身體補充益菌,美味又健康✨
逐漸邁入秋冬時節,其實優格跟優格飲也可以微溫的喝,雪坊優格的口感厚實、發酵香氣自然,放在室溫退冰5~10分鐘再吃,會變得更柔滑順口!
團購日期: 2025/11/10-11/16
團購連結:https://gbf.tw/r72sp

09/11/2025

思思家的家教很嚴格的,確實做到才有蝦子吃

最近的空氣我覺得有點母湯,支氣管都覺得癢癢的,痰也有點多,鵝子卻一直在窗戶前面吸的很開心,養了兩年多還是不懂貓的喜好🤣感謝里昂替高雄空氣盡微薄之力
08/11/2025

最近的空氣我覺得有點母湯,支氣管都覺得癢癢的,痰也有點多,鵝子卻一直在窗戶前面吸的很開心,養了兩年多還是不懂貓的喜好🤣感謝里昂替高雄空氣盡微薄之力

明天早上在板橋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來聽演講喔,在板橋的圖書館有一場我跟黃教授共同的演講,演講的內容非常特別就是關於眼睛的健康知識,我會講解眼睛的營養的部分,光學方面會有黃裕峰教授替大家解惑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
07/11/2025

明天早上在板橋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來聽演講喔,在板橋的圖書館有一場我跟黃教授共同的演講,演講的內容非常特別就是關於眼睛的健康知識,我會講解眼睛的營養的部分,光學方面會有黃裕峰教授替大家解惑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1668b6a4bce6021

為什麼我認為每日走一萬步不是必要的https://dr-neil.com/2025/05/25/8000-steps/ 現代生活非常的繁忙,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一個禮拜運動三次,如果你真的沒有時間運動,我會建議每日至少走到 8000 步,這是...
07/11/2025

為什麼我認為每日走一萬步不是必要的
https://dr-neil.com/2025/05/25/8000-steps/

現代生活非常的繁忙,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一個禮拜運動三次,如果你真的沒有時間運動,我會建議每日至少走到 8000 步,這是我對我的患者的要求。走路是非常好的運動,雖然強度很低會讓人懷疑它的效果,但事實證明「走路」本身不僅會燃燒脂肪、降低血糖、穩定胰島素,走路還是一種不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運動,對於有睡眠障礙、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多囊的患者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但為什麼我選擇 8000 步這個數字,而不是 10000 步這個整數呢?我用以下的文獻來告訴你。

2019 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的一篇研究,研究追蹤了 16,741 名平均年齡 72 歲的女性(隨訪約 4.3 年)。結果發現,每日行走約 4400 步的組別相較於僅走 2700 步者,死亡率風險降低約 41%。隨著步數增加,死亡風險持續下降,在約 7500 步/天左右趨於平緩。該研究強調,對於高齡女性,每日走到 7500–8000 步左右即已獲得最大生存益處。

2022 年刊登在《Lancet Public Health》的文獻,分析彙整了 15 個國際研究,共 47,471 名成人。結果顯示,每日步數愈多,全因死亡風險愈低;但此關係因年齡而異。對 60 歲及以上的長者而言,隨著步數增加死亡風險持續下降,到約 6000–8000 步/天時趨於平台期(再增加步數,死亡風險下降幅度明顯減小)。相較之下,對 60 歲以下的成人,死亡風險下降的拐點在約 8000–10000 步/天左右。這說明年長者其實不需達到傳統的一萬步目標,在 6000–8000 步即已獲得大部分健康益處;而年輕族群則可從更高的步數中持續受益(所以如果你是年輕人,你想要走到 10000 步也是非常建議的)。

接著我們來看步數和心血管風險的關係,2025 年《BMC Public Health》研究針對 1629 名高血壓患者子群進行長期追蹤。結果發現,對於高血壓族群,每日步數與死亡風險呈明顯的非線性關係:全因死亡風險隨步數增加而降低,在約 8250 步/天時達到最低並趨於平穩,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則在約 9700 步/天時達平台期。超過此步數範圍,額外的益處有限。研究結論指出,即使對有慢性病(高血壓)的人群而言,中等水平(約 8000 步左右)的日行步數已帶來顯著的全因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

最後,我們來看看步數和糖尿病的關係。2020 年刊登在《BMC Public Health》的瑞典前瞻性研究納入了 3055 名 70 歲長者,平均隨訪 2.6 年,期間有 81 人新診斷糖尿病。分析顯示,每日步數越多,糖尿病發病風險越低,且關係呈非線性。從零增加到約 6000 步/天時,糖尿病風險迅速下降;繼續增加步數,風險以較緩速度下降,至約 8000 步/天時趨於平穩。統計上發現 每日約 4500 步是區分高低風險的門檻:達到 4500 步及以上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足 4500 步者低 59%。研究結論指出,最大健康收益其實在相對較低的步數就出現,且遠低於傳統的一萬步門檻,適度增加日常步行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

綜上所述,多項科學研究證實「每天約 8000 步」是一個具有實證支持的活動量目標。總體來看,在 6000 ~ 10000 步/天的區間內健康益處最為明顯——達到該步數範圍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而超過此範圍後邊際效益漸趨減少。尤其對老年人,所需的門檻更低,而中壯年族群則可從更高步數中持續獲利,在 8000 步甚至一萬步左右才達到趨勢平緩。每日 8000 步左右的步行量落在科學證據支持的有益區間內,難度適中且足以帶來健康改善。這一目標我認為適用於廣泛人群,不只是為了減重,對提升心血管代謝健康和降低死亡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或許 8000 步你還是覺得很多,但是你要知道,即使你是普通的上班族,一整天到下班時的活動量通常也有 4000 至 5000 步,所以8000 步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你要做的是,下班時看一下身上的計步器或是智慧手錶,看看還缺少幾步,找個公園或是操場,通常這個目標就可以輕鬆達到。我不建議看手機計算的步數,因為手機不是隨時都會戴在身上,很有可能會低估正確的數字。

現代生活非常的繁忙,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一個禮拜運動三次,如果你真的沒有時間運動,我會建議每日至少走到 8000 […]

上週和思太一起帶岳父岳母到名古屋小旅行,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探訪名古屋,推薦一些餐廳和景點給想要去名古屋的人,前後差不多4天的時間剛剛好,是很舒服的天數。思太籤運「大吉」,我「中吉」,今年繼續聽太太的名古屋城: 適合半天https://maps...
06/11/2025

上週和思太一起帶岳父岳母到名古屋小旅行,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探訪名古屋,推薦一些餐廳和景點給想要去名古屋的人,前後差不多4天的時間剛剛好,是很舒服的天數。思太籤運「大吉」,我「中吉」,今年繼續聽太太的


名古屋城: 適合半天
https://maps.app.goo.gl/57KNkL3WFyqw83ov9
犬山城:近郊一日遊,參觀小小的城堡和一條有吃有逛的街道
https://maps.app.goo.gl/ysf84qS97S4VVS1ZA
名花之里:40分鐘左右的車程,就可以看到非常美麗的花海,很適合傍晚到晚上
https://maps.app.goo.gl/GybWrHZ3Jw3qrB3b6
大須觀音:市中心祈福的好地方,還有一條商店街
https://maps.app.goo.gl/zAcLjNw5Vd48eBVS8
熱田神宮:日本第二大神宮,藏著古代兵器「草薙劍」,我和思太都覺得這裡氣場好
https://maps.app.goo.gl/77sbYye2qYRE9HKA6

Q.O.L. COFFEE:今年剛得過咖啡大獎第一名的咖啡
https://maps.app.goo.gl/jALs3HGXdaohFTrW8
花崗鰻魚飯:要先排隊,位子小到不行,但是真的很好吃的鰻魚飯
https://maps.app.goo.gl/iGBTFekpSBvgo33B9
Tsubame Bread & Milk: 經典名古屋早餐,真的很升糖,但吃完很升天
https://maps.app.goo.gl/A6a5KFDKprqb3ZsH8
蓬萊軒 總店:熱田神宮旁,米其林推薦的鰻魚飯,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先排隊再看神宮
https://maps.app.goo.gl/jUhwDUqSriph79uM9
柳橋中央市場:一大早可以去尋寶,有些好吃又便宜的生魚片和丼飯
https://maps.app.goo.gl/sZrwZJ8KhN52jfEeA
焼き鳥きんざん :車站附近品質很高的串燒店
https://maps.app.goo.gl/ngzkXPvWCJFvbftp8

[Nrf2:人體最強大的抗氧化防禦機制]https://dr-neil.com/2025/03/26/nrf2/ 從早上睜開眼、看手機藍光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身體就不斷在面對各種壓力。外在的像是空氣污染、紫外線、病毒感染;內在的則包括情緒起...
06/11/2025

[Nrf2:人體最強大的抗氧化防禦機制]
https://dr-neil.com/2025/03/26/nrf2/

從早上睜開眼、看手機藍光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身體就不斷在面對各種壓力。外在的像是空氣污染、紫外線、病毒感染;內在的則包括情緒起伏、熬夜、飲食不當、甚至長期的工作壓力。這些因素會在體內產生一種叫做「氧化壓力」的現象,進而引發大量的自由基攻擊細胞,傷害組織,讓我們更容易老化、生病。

很多人會選擇吃抗氧化保健品來對抗這些自由基,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身體自己就內建了一套強大的抗氧化系統,而這套系統的核心主角,就是今天要談的「Nrf2轉錄因子」。

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是一種存在於細胞質中的蛋白質,它的任務是調控幾百個與抗氧化、解毒、抗發炎有關的基因開關,一旦感應到壓力出現,就會帶動整套防禦系統啟動。

平常情況下,Nrf2 是被一種叫 Keap1 的蛋白質抑制住的,這是一種節能機制,避免身體資源浪費。但當細胞遭遇到氧化壓力時,Keap1 會被抑制、與 Nrf2 分離,這時 Nrf2 就能自由地進入細胞核,結合到一段特定的 DNA 片段ARE上。(註: ARE就是抗氧化反應元件 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你可以把 ARE 想像成基因裡的「抗氧化開關」,Nrf2 像是鑰匙,一插入就能啟動一連串的 RNA 轉錄流程,讓細胞製造出抗氧化酶(像是 GSH、SOD)和解毒酶,來清除自由基、修復損傷。

在自然醫學或功能醫學中,Nrf2 是一個被高度關注的標的。因為它不只影響抗氧化和抗發炎,還與粒線體功能、自噬作用、慢性疾病預防密切相關。許多天然營養素如薑黃素(Curcumin)、槲皮素(Quercetin)、綠茶多酚(EGCG)與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都是研究中確認能夠刺激 NRF2 活化的重要植化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青花椰苗(broccoli sprouts)中的蘿蔔硫素。這種植物硫化物在發芽後第三天的濃度最高,活性也是最強的。不少研究指出,蘿蔔硫素可以直接啟動Nrf2通路,協助細胞產生解毒酵素,對抗發炎、環境毒素與致癌因子。我自己在診間也常建議患者將青花椰苗加入飲食中,像是搭配沙拉或打綠拿鐵。

NRF2 最重要的角色是「降低細胞的發炎與氧化壓力」。這一機制能夠間接降低許多慢性病的風險,像是心血管疾病、退化性腦病變(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癌症。因為大多數腫瘤與粒線體失能有關,而 NRF2 正是維護粒線體穩定的重要關鍵。

研究也發現,NRF2 的活性與「胰島素阻抗」、「肥胖」、「脂肪肝」有顯著相關,透過活化它,有機會改善代謝失衡、預防糖尿病。因此在功能醫學的觀點裡,NRF2 是一個串連老化、代謝、發炎、修復的開關。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讓身體有壓力才會啟動 NRF2?這其實與一個叫做 Hormesis(毒素效應) 的原理有關:當身體暴露在「適度」的壓力下,反而會刺激它變得更強壯。就像打疫苗一樣,少量毒素反而讓免疫系統提升、達到保護效果。但這裡的重點是「適度」——過度壓力(像熬夜、爆肝、飲酒過量)不但無法活化 NRF2,還會讓細胞陷入壓力失控,反而加速老化與疾病。

從早上睜開眼、看手機藍光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身體就不斷在面對各種壓力。外在的像是空氣污染、紫外線、病毒感染;內 […]

不用工作不用擔心食物進化的程度剛剛好吃生肉的貓貓里昂有人的寵物也吃生食嗎?歡迎分享一下寵物的照片唷❤️
05/11/2025

不用工作
不用擔心食物
進化的程度剛剛好
吃生肉的貓貓里昂

有人的寵物也吃生食嗎?歡迎分享一下寵物的照片唷❤️

[最接近藥物的超級食物,菇類]https://dr-neil.com/2025/11/02/mushroom/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很多人以為它是蔬菜的一種,但事實上,菇屬於真菌(Fungi),和黴菌是近親,靠孢子繁殖。雖然這樣說...
05/11/2025

[最接近藥物的超級食物,菇類]
https://dr-neil.com/2025/11/02/mushroom/

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很多人以為它是蔬菜的一種,但事實上,菇屬於真菌(Fungi),和黴菌是近親,靠孢子繁殖。雖然這樣說起來有點讓人皺眉,但菇類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天然食物之一,甚至在某些研究中,它的健康效果遠遠超過許多藥物。

我們最熟悉的菇,大概就是香菇。不過,菇的種類遠比你想像得豐富:猴頭菇、杏鮑菇、金針菇、秀珍菇、火雞尾菇,各有不同風味與營養。香菇本身就非常全面,既是優質蛋白與纖維的來源,也富含微量元素硒和多種維生素,是少數能在植物性食物中提供維生素D2的食材之一。若將香菇拿去日曬,維生素D2含量會顯著提升,對素食者尤其重要。雖然D2在活性上可能比不上D3,但仍有穩定血鈣、調節免疫的效果。

談到菇類的好處,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對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菇裡的多醣體(β-Glucan)能活化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強化身體的防禦網。這類成分也能提升免疫球蛋白A(IgA)的分泌,這是黏膜防禦的第一道屏障,能阻擋病毒、細菌與毒素入侵。同時,多醣體還能調節發炎反應,降低組織損傷,對慢性發炎、過敏體質或長期疲勞的人特別有幫助。

除了免疫系統,菇類還能保護心血管與穩定血糖。研究顯示,菇類中的水溶性纖維能延緩醣類吸收、降低餐後血糖波動,長期攝取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同時,它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保護血管內皮。對於追求代謝平衡或減重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實用的天然輔助食材。

更令人驚訝的是,菇類也與腦部健康有關。新加坡國立大學曾有研究指出,每週吃兩碗煮熟的蘑菇,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可下降超過五成。這與菇中含有的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有關——一種能穿過血腦屏障、清除神經氧化壓力的特殊抗氧化物。它能減少大腦β-澱粉斑塊的累積,從機制上解釋了為什麼吃菇與失智症風險降低有關。

菇裡的多胺(Polyamine)也是延壽研究中的明星分子。它能活化長壽基因Sirtuin 1,促進細胞內的自噬作用(Autophagy),幫助清除受損蛋白與老化細胞,就像替身體開啟一場內部打掃。許多動物實驗已證實,補充多胺能延長壽命、改善心臟與神經功能。

至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否適合吃菇,目前科學界還沒有一致的結論。部分臨床醫師會利用蘑菇萃取物來調節免疫反應,但也有患者反映食用後症狀加重。這代表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如果你有類似經驗,觀察自己的反應比任何建議都更重要。

提醒一個關鍵細節,菇一定要煮熟吃。像白蘑菇或波托貝羅含有天然的Agaritine,加熱後才能大幅降低含量。建議用大火快炒、蒸或微波的方式,既能保持口感,也能避免營養流失。菇類不只是美味的食材,它結合了免疫調節、抗氧化、降發炎、護腦與長壽等多重功效,每週吃上兩碗煮熟的菇,就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為什麼遵循自然不一定健康]https://dr-neil.com/2025/11/01/natural-is-not-optimal/ 最近看了 Nick Norwitz 的一篇最新的付費電子報文章,標題是 「Why “Ancestral...
04/11/2025

[為什麼遵循自然不一定健康]
https://dr-neil.com/2025/11/01/natural-is-not-optimal/

最近看了 Nick Norwitz 的一篇最新的付費電子報文章,標題是 「Why “Ancestral Living” Isn’t Enough」,翻成中文就是「為什麼學習祖先生活是不夠的」。他談到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觀點:演化的目標不是讓我們長壽,而是讓我們能成功繁衍。

我們的身體並不是被設計來追求「健康」,而是為了讓基因能在下一代身上延續。換句話說,當一個人成功繁衍後代、把基因傳遞出去,演化的任務其實就完成了。至於之後你能不能健康地活到八十歲,對基因而言一點也不重要。對你的下一代來說,你的存在甚至可能變成資源的競爭。所以,請你仔細想一下我現在講的這句話,「對基因來說,一個生完6個小孩在50歲就去世的基因,會比一個只生2個小孩但是活到100歲的基因更適合生存。」

這讓我重新思考「自然」這個詞。很多人以為只要回到原始人的生活方式,身體就會自動回到最健康的狀態。但 Nick 的那句 “Natural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optimal.” 其實點出了最深層的矛盾。演化確實讓我們能生存下來,卻不保證我們能老得好。基因在設計我們時,是為了讓我們「夠用」,能長到能繁殖、能撫養下一代就好,之後的生命品質並不在牠的計畫裡。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維他命C。大多數哺乳動物能自己合成維他命C,但人類不行,因為那條叫 GULO 的酵素路徑在幾千萬年前就壞掉了。那時候的靈長類天天吃水果,外界維他命C 多得是,身體乾脆把這條合成路徑關掉以節省能量。這在當時很聰明,但放在今天,飲食缺乏、壓力大、氧化負擔重,我們反而變得脆弱。演化留下的「懶惰設計」,如今成了抗氧化系統的致命缺口。

同樣的邏輯也出現在尿酸上。其他動物可以利用 uricase 分解尿酸,而人類沒有這種酵素。古代這是一種優勢:尿酸本身能抗氧化,在營養不足的年代,高尿酸能保護身體、刺激脂肪儲存,幫助度過飢荒。但到了現代,食物過剩、果糖過量,這個「保命機制」變成了促發炎、促肥胖的代謝陷阱。演化在那個時代讓我們更容易生存,卻沒考慮現代的富足環境。

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都提醒我們:演化不是錯,而是侷限。身體的每一個機制背後都有牠的邏輯,只是那個邏輯屬於舊時代。當環境改變,這些曾經救命的策略反而成為慢性病的根源。所以我們今天談健康,不該是「模仿原始人」,而是「理解原始人為何那樣」,然後用現代科學去修正它。

補充維他命C,不只是營養補足,而是在彌補演化的遺失;控制尿酸,不只是治痛風,而是讓代謝回到不被飢荒模式綁架的狀態。現代人常常有個觀念就是,只要是自然的就是好的,像是「膽固醇高就是身體需要」、「保健品都是外來的不需要補充」等等,但是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要活得長壽,很多時候你是需要「逆天而行」的。演化的確讓我們能活下來,但它的目標從來不是讓我們活得久。基因關心的是延續,而不是陪伴。健康這件事必須靠我們自己去設計、去優化。自然值得尊重,但不值得盲信。真正的智慧,是在理解演化的侷限後,學會超越它。

來了!大家敲碗的新雨「微辣放牧鐵蛋」再次開團📍立即下單表單 https://reurl.cc/8DpEXy 上次一開團就秒殺完售,這次我特別幫大家爭取到補貨。這款微辣放牧鐵蛋不是外面那種小顆初生蛋做的鐵蛋,而是台中新雨農場自家放牧雞生的大顆...
03/11/2025

來了!大家敲碗的新雨「微辣放牧鐵蛋」再次開團

📍立即下單表單 https://reurl.cc/8DpEXy
上次一開團就秒殺完售,這次我特別幫大家爭取到補貨。這款微辣放牧鐵蛋不是外面那種小顆初生蛋做的鐵蛋,而是台中新雨農場自家放牧雞生的大顆雞蛋,蛋黃濃郁、油脂飽滿,每顆重量是一般鐵蛋的1.5倍,六顆就超過220克,真的有在吃「蛋」的存在感。單顆真空包裝、無防腐劑、常溫可放一年,不管是登山、露營、出差都超方便。微辣風味,辣度溫和,小朋友也能吃,口感Q彈、香氣有層次,是那種「一顆接一顆會停不下來」的味道。

團購品項如下
🔸辣味鐵蛋30入分享包
1包660元 + 運80
2包1320元 + 運80
3包1980元含運
🔸微辣放牧鐵蛋小包六入(200g)
1包230元含運
2包380元含運
3包530元含運
4包680元含運
5包830元含運
6包980元含運
📦 若與其他商品合購,鐵蛋免運!

🥬魚菜共生生菜

新雨農場的生菜我自己也固定吃,室內魚菜共生系統栽種,不用農藥、不接觸土壤,SGS認證無481項農藥、無重金屬、無大腸桿菌,打開就能生吃,口感超嫩。

🟢 綜合生菜4盒
1組800元含運 / 2組1300元 / 3組1900元
🟢 綜合生菜2盒 + 羽衣甘藍2盒
1組800元含運 / 2組1300元 / 3組1900元

也能加購芝麻葉(30g 60元起),特別適合搭配生菜沙拉或牛排。

🥚放牧雞蛋
新雨的雞蛋是台中霧峰山區放牧雞,吃五穀加上維他命、益生菌、紅藻蝦紅素、金盞花葉黃素長大的。放牧空間大、環境乾淨、經SGS檢驗無動物用藥。
⚪ 放牧雞蛋30入450元含運
⚪ 放牧雞蛋30入×7盒 2800元含運
⚪ 放牧雞蛋30入 + 綜合生菜2盒
1組950元含運 / 2組1600元 / 3組2250元含運

🍲放牧老母雞滴雞精 & 高湯

滴雞精和高湯是冷天必備的養生組合,這次還有特別優惠:
有效日期至2026/1/9,冷凍放牧老母雞高湯(500ml)原價100元 → 十送五、十五送八、二十送十! 正好秋冬進補用。

「魚油與抗凝血藥物,能不能一起吃?」很多人在服用抗凝血藥(像是wafarin、aspirin或clopidogrel)時,會擔心魚油會不會讓血太稀、增加出血風險。有這個疑慮是很正常的,因為 omega-3 脂肪酸確實有輕微的抗血小板作用,理...
02/11/2025

「魚油與抗凝血藥物,能不能一起吃?」

很多人在服用抗凝血藥(像是wafarin、aspirin或clopidogrel)時,會擔心魚油會不會讓血太稀、增加出血風險。有這個疑慮是很正常的,因為 omega-3 脂肪酸確實有輕微的抗血小板作用,理論上可能與抗凝藥產生疊加效應。不過實際的臨床證據,並沒有那麼可怕。

魚油中的 EPA 和 DHA 會改變血小板膜的脂肪酸組成,減少促凝物質(像 thromboxane A2)的生成,因此血液稍微不那麼容易凝結。這樣的作用對於心血管保護是好事,但如果本身已服用抗凝血藥,就要考慮劑量與監測。

早期確實有病例報告指出,魚油與抗凝血藥物(wafarin)合併使用可能讓 INR 升高(代表血液更稀),但這多發生在高劑量(超過3000毫克/天)時。近幾年的大型研究顯示,在抗凝血診所監測下,魚油並不會顯著改變 INR,也不會增加出血事件。換句話說,在正常劑量狀況下,風險非常低。

每天 omega-3 總量低於 3000 mg(約一般保健劑量的三倍),在多數研究與臨床經驗中都被認為是安全的。這樣的劑量即使搭配抗凝血劑也不太會出問題。但若你服用的是高劑量處方魚油,或合併新型抗凝血藥,則建議與醫師討論並追蹤凝血功能。

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一般人是比較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3000 mg是真的蠻大的劑量,如果遵循一般建議是不容易吃到這個量的。但如果你正服用抗凝血藥而想補充魚油,請先讓醫師知道。若發現容易瘀青、流鼻血或牙齦出血,就要暫停魚油並回診。

Address

左營區自由二路220號
Kaohsiung
81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