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25
【預防壓力疾病,從建立家庭幸福關係著手】
文:黃群峰諮商心理師/回甘心理諮商所
近幾年社會上心理支持協助方案興起,一些找我協助的個案問我如何預防避免壓力與痛苦造成心理疾病。答案其實很簡單,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遇到壓力與挑戰,覺得痛苦與委屈;但即便社會再混亂,如果回到家能感受到安全感、被接納、被支持,知道「我有一個想要回去的地方,那裡有著愛我的家人」,就有力量在社會上繼續向前邁進。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全家人一起旅遊、嘗試新鮮的事,才是維繫家庭關係的良方;但實際上,要讓家人關係更加凝聚的方法很容易:你只需要花多點時間與心思在家裡陪伴家人就好。因此,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提倡「幸福家庭123」的活動,希望用簡單的方式建立幸福家庭:每1天至少陪伴家人20分鐘,一起做3件事,並且給予正向的鼓勵回饋。例如一起看電視、電影,分享感受與心得,或者一起玩個遊戲。有些個案很疑惑,這樣做就能讓家庭幸福嗎?其實養成這個日常生活的習慣,包含了以下的道理:
一、 幸福家庭在於真情關懷
在美國精神科醫師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中,他指出家庭是一個「情緒單位」,不管血緣或形式,只要彼此有情感連結,就會形成家庭系統。也就是說,良好的互動與態度,有助於家庭穩定與幸福。我們要知道「在家時間的長短」與「相處時光是否愉悅」是不同的,當人們一起從事那些一如往常的活動時,反而會加倍感到舒服與愉悅,而「完全投入」、「正向情緒」、「意義感」正是讓人感到幸福的三大要素。在我們的社會裡,除了一般家庭,還有一些「重組家庭」:繼父、繼母、養子女、寄養家庭等。這些人以往是不認識、沒互動,也沒有什麼關係,但只要彼此願意在生活上付出關心、正向互動,就能成為一個有愛的家庭。這提醒我們,幸福的家庭,從來不是血緣決定,而是選擇如何付出來決定。不管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理由是什麼,透過真心的相處,正向的情感會慢慢萌芽。
二、 幸福家庭的基礎是持續地正向互動
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社會生活,因而產生代溝。所以我們不可能完全理解家人的生活,就像父母不懂孩子玩的遊戲,孩子也不了解父母工作生活的壓力。但幸福家庭的關鍵,不是完全理解對方,而是願意接納、願意付出。這可以用美國心理學家John Mordechai Gottman的情感帳戶理論來解釋。他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銀行帳戶一樣,擁有一個情感上的帳戶。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正向互動來增加情感帳戶的存款,相反地,當我們產生負向互動時,則是從情感帳戶裡扣款。一對關係品質好的伴侶,通常都維持著豐厚存款的情感帳戶,但面臨關係危機的伴侶,通常伴隨著負債累累的情感帳戶。很多夫妻或親子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缺乏愛,而是忽略了「小小的存款」。例如:一句「辛苦了」、一個眼神的肯定、一個笑容、一個陪伴的動作。這些都是讓家庭更幸福的日常存款。家庭裡的信任關係,是在每次小小的互動中建立的,不是一次到位;當未來遇到更大的衝突或誤解時,這些信任的基礎會成為家庭幸福的保障。
三、 幸福家庭能接納家人的不完美
幸福家庭的另一個核心,就是接納不完美。家庭成員的個性常有不同:有人個性急躁、有人很慢熱、有人習慣嘮叨。如果我們把這些差異當成衝突的來源,家庭會充滿摩擦;但如果能夠接納,甚至欣賞這些特點,就能讓家庭更加溫暖。Carl Rogers 的人本取向理論說明美好的人際關係建立在「無條件接納」之上,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的獨特與選擇是幸福關係的重要條件。這意味著接納彼此的差異,並在衝突中尋求和解與妥協。包容的態度能夠讓家庭成員感受到被接納與尊重,進而提升家人整體的幸福感。在現實中,很多家庭會陷入比較與期待之中,例如父母期待孩子要成績好、夫妻期待對方要完美。當現實落差太大,指責與比較就會出現,關係就容易受傷。家庭幸福不是因為大家都很完美,而是因為大家能彼此接納包容。當家庭成員能給彼此「無條件的接納」,就能創造安全而溫暖的氛圍。
四、 幸福家庭能合作面對挑戰,創造美好回憶
家庭往往在遇到挑戰時,才能看見凝聚的力量,如果能一起面對挑戰,彼此的關係會更加緊密。一家人一起完成某事情,像是打掃房子、整理客廳,或者共同參與社區活動、一起規劃旅行安排行程,這些都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時刻。因為一起經歷的挑戰磨合,不僅會成為共同的回憶,還會成為團隊的動力與合作力。在美國學者Hamilton McCubbin和Joan Patterson在提出的「雙重ABC-X 模型」中,只要共同處理好家庭日常生活中瑣事或活動,就會產生良好的適應,進而成為家人面對危機的共有資源。現實中,很多家庭會遇到經濟困難、疾病挑戰、或學業壓力,家庭成員若能共同面對挑戰或追求目標,就能增強彼此的連結,壓力也能成為凝聚的力量,增強家庭的韌性。家庭的韌性會創造相似的價值觀與目標,讓家人更容易在行動上保持一致,從而增強家庭的凝聚力,也創造共同努力的美好回憶。之後再遇到困難,這些韌性與凝聚力將會加乘地發揮效應,讓事情能更輕鬆面對順利解決。
家庭幸福,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家人共同經營。不管是一般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領養家庭,甚至是跨文化家庭,只要能付出真心、用心互動、彼此包容、共同合作,就能找到愛、信任與支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故事。而這些幸福故事,將會成為人生中最佳的保護與力量,幫助我們度過社會上層層的壓力與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