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安眼科-預約制

芮安眼科-預約制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芮安眼科-預約制, Ophthalmologist, 前金區文武二街163號2樓, Kaohsiung.
(1)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近視增加?》國健署最近為了學童近視的問題卯足力去行動,號召眼科醫生進入幼兒園散瞳檢查視力,用心雖然值得肯定。但是,有兩個不妥之處。(圖一)第一、這個活動的真實配套計畫是:先到幼兒園檢查視力,然後對於還沒近視、停留在遠視的幼...
03/11/2025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近視增加?》

國健署最近為了學童近視的問題卯足力去行動,號召眼科醫生進入幼兒園散瞳檢查視力,用心雖然值得肯定。但是,有兩個不妥之處。(圖一)

第一、這個活動的真實配套計畫是:先到幼兒園檢查視力,然後對於還沒近視、停留在遠視的幼兒,就轉診到眼科,國健署計劃要讓 - - 還沒近視的幼兒全面長期使用長效散瞳劑Atropine”。美其名為「遠視儲備」。

該問的是:還沒近視的孩子,當然就是遠視啊!政府多年來一直鼓吹近視要點長效散瞳劑,現在連遠視也不放過!簡單地講,就是全台灣的孩子都要全面長期的用藥就對了?!!

如果哪一天,發現長效散瞳劑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副作用的話(藥物的安全問題常常都有爆雷的),推動這些計劃的官員或民間,負得了責嗎?

第二、回到一開頭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眼球過度生長,近視增加?
要打仗總得知道真正的敵人在哪裡,才能取得勝利。
孫子兵法所言:「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為什麼對付 “近視” 這個國安問題,台灣每戰必敗?(要不然,為何近視率無法下降?)

個人認為,應該是搞錯敵人所在(不知彼),也用錯戰略和戰術(不知己)。

全民都知道,孩子的眼睛太疲勞,就會增加近視;
而眼科醫師都知道,近視表現在眼軸增大、視網膜遠離影像的焦點。

但為何眼睛疲勞就會導致眼球生長過速增大?其中機轉為何?

「近視控制之父」董曉青醫師說的最言簡意賅:

『近視快速增加,是因為較高度的近視可緩解近距離的 或 之功能需求。

近視可視作為解決視覺效能問題之困境的適應(Adaptation) 結果。

如果我輩忽略潛在的視覺效能問題,只一味代償近視,則反而加速度數增加,形成新Adaptation 。

有調節不足A I或聚合不足C I的近視兒童,可能快速增加度數,因為學校課業無法避免;

對於調節不足A I或是聚合不足C I的患者兒童,「近視」是因應看近時費力的調節或聚合需求的一種Adaptation;

近視一旦增加,換上新的眼鏡,眼睛遂再度新的Adaptation ,以緩解近距離的聚合或是調節需求…

如果只是一味配鏡補償其度數,而不處理其調節不足或是聚合不足,很難控制其近視之增加。』

視功能不良,其中「聚合不足」佔最多數,「調節不足」則為其次。

調節accommodation,管的是看遠和看近的焦點轉換;
聚合&發散vergence,管的是把左右眼看到的影像合在一起。
融像是兩個眼睛看到的影像,必須在大腦整合成單一視覺。

調節與聚合,會決定是否能夠正常融像(fusion)。

如果沒有穩定的融像,長時間閱讀就容易疲勞,容易增加近視。

原理:眼球的視網膜,把看到的物體,分為中心和週邊,分別傳遞到大腦不同的區域,引起融像。

“調節”管的是「中心」的融像,目的讓視力清楚;
“聚合” 管的是「週邊」的融像,兩眼對齊並融合黃斑部接收的影像。
聚合和調節,如果沒有良好的互動合作,那麼『融像』就變成一場不斷掙扎的博鬥(圖二、圖三),

久而久之,為了擺脫這種慢性離焦(hyperopic defocus)的困境,大腦啟動生化反應,下令視網膜和鞏膜重塑,眼軸於焉增長增大,在屈光上近視加深。

所以,「聚合不足」和「調節不足」,是近視不易控制的重要原因。
無論是用眼強度太高、導致聚合與調節捉襟見肘的“相對性”不足,抑或是天生聚合和調節本就較弱的“絕對性”不足,
和的不平衡,才是近視的最終原因。

而長效散瞳劑Atropine,破壞了調節、也破壞了聚合,怎麼看都不應該被拿來當作預防近視的解方。
Atropine已經推廣了30多年了,成效在哪裡呢?近視率有下降嗎?

而今國健署搞不清楚近視的機轉在先,又盲目錯誤推廣長效散瞳劑在後,真讓人為台灣的下一代憂心。

「遠視儲備」,聽起來很美好,但是會不會變成提油救火的惡夢?

唉⋯⋯

NAMASTE!

15/10/2025

《快問快答-17》

小勳調節力不足(Accommodation Insufficiency) ,看近的的時候吃力疲勞,表現在近視難以控制上面。

我們教了小勳回家自我訓練調節力的方法,透過鍛鍊來提升他自身的能力,降低近視的增幅。

小勳媽媽問:「這麼小的孩子就調節力不足,是天生的嗎?還是因為他點了一年的長效散瞳劑?」

我回答:「很難講,沒有點散瞳劑之前的調節力檢查數據,沒辦法確認是天生的、還是點藥造成的。」

小勳媽媽又問:「現在讓他每天做自我訓練,這種高強度的鍛鍊,會不會讓他的近視反而容易增加?」

我:「這種訓練和健身房訓練很像。如果你每天去健身房一小時,那你會變強壯;如果每天10幾個小時都在鍛鍊,可能會太累崩潰。
同樣道理,居家自我訓練調節力,每天才短短的10分鐘,不會崩潰,只會更強壯。」

顯然這個比喻讓家長容易了解,小勳媽媽放心了。

所有的訓練都一樣,太輕鬆是沒有效果的;一定要付出一點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看到成果。

Namaste!!!

03/10/2025

《視力不等於視覺,視覺才會影響學習》

EP 33 快速解說如何形成視覺。

#音樂: Nothing Comes Close音樂家: The Major Toms (from Audiio)

19/09/2025

《 “聚合” 和 “調節” 如果不同步,會怎樣?》

週邊的「聚合不足」和中心的「調節不足」,兩者不速配、甚至拉扯,是近視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 一分鐘快速説明

《用對方法最重要》有時,家長會懇切地問:「芮安醫師,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不禁讓我想起,從醫這麼多年,一直不斷地努力學習更先進的新知,是因為在心裡也總有著這樣的自問:「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患者更有幫助?」感謝上天給我一個最棒的老師:董曉青...
08/09/2025

《用對方法最重要》

有時,家長會懇切地問:「芮安醫師,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

不禁讓我想起,從醫這麼多年,一直不斷地努力學習更先進的新知,是因為在心裡也總有著這樣的自問:「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患者更有幫助?」

感謝上天給我一個最棒的老師:董曉青醫師。董醫師孜孜不倦地發明、教學、傳承,讓很多複雜困難的情形,可以用簡單舒適的方法處理。

兩個月前,原來幫小玫角膜塑型的醫師為她安排要換新鏡片(原片戴了4年),讓她先停戴塑型鏡片2週;結果卻發現近視和散光暴增(圖1),擔心她的角膜產生類似的病變,所以轉診過來給我。

看了她停戴2週的角膜地形圖(圖2),圖形看起來還有塑型的殘跡。

也就是說,鏡片太久沒有更換,變形的鏡片壓迫角膜,所以只停戴2週是不夠的,角膜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弧度,因此出現被誤以為散光暴增的“亂碼”,並不是真的圓錐角膜。

於是請小玫繼續停戴1週。到這時的角膜形狀就恢復正常了(圖3),散光就回到接近原來的度數,但是近視則增加了300度和150度(圖4):

右眼近視750度/散光400度
左眼近視800度/散光300度

才國二的孩子,這麼高的度數,當然是要繼續塑型的。

還好,董醫師有高度近視和高度散光的專利。
使用了GOV 鏡片系統中Dual設計的最高階,小玫再次開始塑型後,第二次回診就達到了期待中的效果(圖5),到了傍晚的裸眼視力也接近1.0(圖6),整天都不需要眼鏡。

所謂困難案例,在設計卓越的鏡片面前,一切都變得容易了。

一位前輩的名言:用對方法最重要。

Namaste!!!

02/09/2025

《容易近視的原因》

在閱讀時,是雙眼最忙的時候。
左右兩眼,忙著把中心(調節)和週邊(聚合)完美地協同合作,於是才能有好的融像。
有好的融像→才能穩定閱讀!

#用最簡短的方式,了解為什麼有些孩子比別人容易近視。

《總算穩定了!》10歲的小娟,從外縣市找來這裡。和其他許多小朋友一樣,在別家角膜塑型,還點了全世界最高濃度的1% Atropine 長效散瞳劑,甚至還加上了治療青光眼的降眼壓眼藥水,據家長說,該院說「保證1 度都不會增加」。兩年過去了,從近...
20/08/2025

《總算穩定了!》

10歲的小娟,從外縣市找來這裡。

和其他許多小朋友一樣,在別家角膜塑型,還點了全世界最高濃度的1% Atropine 長效散瞳劑,甚至還加上了治療青光眼的降眼壓眼藥水,據家長說,該院說「保證1 度都不會增加」。

兩年過去了,從近視200度增加到475度。(圖一)

小娟為了在我們這裡重新塑型,停戴了原來的塑型鏡片3週。

角膜地形圖回退得差不多了(圖二),可以看出她的角膜有著很大的散光、而且還具有 “鞏膜化”。

高散光、鞏膜化,在塑型的適應症來說屬於困難案例,但是對我們的GOV鏡片來說不是問題,我們已經有太多成功經驗了。

依照我們建議的方式慢慢開始停掉原先的藥物,同時幫她設計了高散光的特殊鏡片,小娟開始了不一樣的旅程。

時間過得很快,定期回診到一年後的今天,幫她還原了眼球度數,顯示一年來兩眼度數是完全穩定的(圖三)。雖然不意外,但還是讓人很高興。

「我試過所有的方法,擔心大家怪我沒有把她照顧好。現在總算穩定了,她也不必一出門就畏光,真是太好了。」
媽媽如釋重負地說。

天下父母心,我瞭解😊~

 Namaste!

13/08/2025

# 一分鐘內認識造成近視增加的頭號「視功能異常」- - 聚合不足

28/07/2025

依照高雄市政府公告,
本診所同步停班。

祝大家一切平安!

《是“大腦”在看東西,大腦說了算!》上週日董曉青醫師線上講授了「與學習相關的視覺問題 - - 第二課」,又把大家的基礎觀念捶煉了一回。最有趣的一個解謎~問:吾人皆知近視鏡片是凹透鏡,戴上近視鏡片之後,看出去的東西都會變小。在我們的經驗中,一...
26/07/2025

《是“大腦”在看東西,大腦說了算!》

上週日董曉青醫師線上講授了「與學習相關的視覺問題 - - 第二課」,又把大家的基礎觀念捶煉了一回。

最有趣的一個解謎~

問:吾人皆知近視鏡片是凹透鏡,戴上近視鏡片之後,看出去的東西都會變小。

在我們的經驗中,一樣的東西,當看起來變小的時候,應該是和我們的距離拉更遠了。

那麼,近視者戴上眼鏡之後,照理應當感覺東西變得更遠,但為什麼遠方的東西,反而感覺距離卻是拉近、可以看得清楚呢?

解答:
大腦在判斷物體大小的邏輯,和眼睛的「內聚」或「外展」有關係。
當眼睛內聚(or 啟動調節)時,大腦會覺得東西變小;
當眼睛外展(or 放鬆調節)時,大腦會覺得東西變大。

若有兩個物體(圖),同時成像在視網膜上,且為相同大小,但是比較遠的那一個不需要調節、比較近的這一個需要調節。大腦就會認為:
需要內聚調節的這個比較小,
不需要內聚調節的那個比較大。

因為凹透鏡會啟動調節,所以大腦就會認為看到的影像是比較近、
比較小的這一個。
反之,凸透鏡會放鬆調節,所以大腦就會認為看到的影像是比較遠、比較大的那一個。
此謂『心理感知』,也就是大腦的認知。

會討論這一題,是希望用來闡明:
所謂視覺,是“大腦”在看東西,大腦說了算。
視力的好壞,是背後「視功能」、「視知覺」一整個團隊的協力成果。

Atropine會破壞視功能的正常運作,尤其是長時間點用。由此也就能說明,為什麼我們不贊成用Atropine長期點眼!!!

NAMASTE!

Address

前金區文武二街163號2樓
Kaohsiung
806

Opening Hours

Tuesday 16:00 - 21:00
Wednesday 15:00 - 21:00
Thursday 16:00 - 21:00
Friday 15: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2:00
15:00 - 18:00

Telephone

+8867241528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芮安眼科-預約制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