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25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從職能治療角度看見背後的需求
文章:生命樹職能治療師/盧泓儒、莊佳恩
在家長諮詢的過程中,常有表示孩子在家裡、學校及人際關係上出現說謊、誇大不實等字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說謊」常讓家長既生氣又困惑:
✅為什麼明明知道不可以,孩子還是要騙人?
其實,說謊並不全然是「壞行為」,在發展過程中,是孩子在情緒、社會認知與自我調整發展中的一個信號。
我們先了解,這個背後的原因機制:
⸻
💭 一、孩子說謊背後的心理與發展原因
1. 害怕被責罰或讓大人失望
當孩子預期「說實話會被罵」,他們會用說謊來「保護自己」。這通常反映出孩子在「情緒安全感」上的不足。
2. 想得到關注或認同
有些孩子會誇大、編故事,並不是惡意,而是想獲得別人的注意或肯定。
3. 模仿與試探界線
學齡前或低年級孩子仍在學習「真實」與「虛構」的界線,他們透過說謊探索社會規則。
4. 自我控制與執行功能尚未成熟
對部分孩子而言,衝動控制或邏輯思考仍在發展中(例如注意力不足或感覺統合挑戰的孩子),容易一時情急「編出一個答案」。
⸻
🧩 二、職能治療如何介入與協助
在生命樹職能治療所,我們會從孩子的功能面與情緒調整能力出發,透過遊戲與互動建立內在的安全感與自我覺察。
💡 治療方向包括:
• 情緒辨識與表達訓練:幫助孩子分辨害怕、生氣、羞愧等情緒,學會用「說出來」代替「掩飾或說謊」。
• 感覺統合與自我調節活動:穩定孩子的身心狀態,提升情緒控管與自信。
• 社會技巧與人際互動練習:透過角色扮演與故事,讓孩子理解誠實與信任在人際關係中的意義。
• 執行功能與問題解決訓練:讓孩子學會面對錯誤、修正行為,而非逃避或隱瞞。
⸻
👨👩👧 三、家長可以怎麼做?
🌱 1. 先穩定情緒,再了解原因
當發現孩子說謊時,先不要急著責罵。冷靜問:「你是不是怕我生氣?」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 2. 給予誠實的正向回饋
當孩子勇於承認錯誤時,家長要明確讚賞:「你願意說實話,媽媽很開心你誠實。」
🌱 3. 減少過度威脅或懲罰
如果孩子感覺說實話會有「太高代價」,說謊就變成一種防衛機制。建立信任的溝通環境更重要。
🌱 4. 一起討論錯誤的後果與修正方法
與孩子一起思考:「下次可以怎麼做比較好?」這能培養責任感與自我反省能力。
🌱 5. 尋求專業支持
若孩子頻繁說謊、情緒反應強烈或伴隨焦慮與衝動控制困難,職能治療師可協助評估孩子的情緒調節、執行功能與社會技巧發展,並設計客製化課程。
⸻
🌳在生命樹,我們相信:
孩子不是「故意說謊」,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我需要被理解」。
透過職能治療的陪伴與家長的支持,孩子可以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也更勇敢地面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