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久老師的兒童餵食小天地

阿久老師的兒童餵食小天地 記錄餵食困難兒童的家庭歷程、生命體悟、臨床及研究新知
-
語言治療師/餵食治療師/口腔肌功能訓練師
餵食困難評估與治療/吞嚥評估與治療/口腔肌功能訓練/舌繫帶評估/偏挑食處理/親子工作坊/講座
服務場域-治療所/學校/醫院/社福機構

02/11/2025
29/10/2025

社群提問~

📍針對小朋友的飲食調整「基本原則」:
(不管是一般兒童或特殊兒童)

1️⃣做好做滿「食物的曝光」:

小朋友學習一種食物,至少要接觸10-15次,更敏感的小孩甚至要30-40次以上
(接觸不一定是要吃下去,有摸也算)
🥹🥹所以就算是目前不喜歡吃的食物,也一定要不斷地不斷地反覆曝光🥹🥹

2️⃣及早的介入:

大腦在學習事物的時候會有黃金期,語言能力是如此,「學習進食」也是如此。
6-9個月大如果沒有頻繁接觸塊狀食物或蔬菜類(較苦),之後挑食的機率就會增加🥲

3️⃣提供正向的學習經驗:

多多用「語言」來描述食物的特徵、顏色、形狀,幫助孩子「學習」食物,而非單純要求吃下去。

提供學習技巧,也會比把食物藏起來,比較不會讓孩子失去對我們的信任感🥹
(想像一下,自己在國外吃異國美食,如果端來一道從來沒看過的料理,卻沒有任何的介紹,有些人光看到食物的時候,心裡會毛毛的😰

4️⃣考量孩子的生理狀態,餵食困難和極端的偏挑食(進食食物種類少於20種、用餐時間常常要超過1小時):

這通常不是教養方式引起,更不是行為問題,孩子很可能有「口腔感覺動作發展異常」,
需要諮詢在口腔和進食方面的專家。

社群提問~撰文者:阿久老師 語言治療師/餵食治療師📍針對小朋友的飲食調整「基本原則」:(不管是一般兒童或特殊兒童)1️⃣做好做滿「食物的曝光」:小朋友學習一種食物,至少要接觸10-15次,更敏感的小孩甚至要30-40次以上(接觸不一定是要吃...
29/10/2025

社群提問~
撰文者:阿久老師 語言治療師/餵食治療師

📍針對小朋友的飲食調整「基本原則」:
(不管是一般兒童或特殊兒童)

1️⃣做好做滿「食物的曝光」:

小朋友學習一種食物,至少要接觸10-15次,更敏感的小孩甚至要30-40次以上
(接觸不一定是要吃下去,有摸也算)
🥹🥹所以就算是目前不喜歡吃的食物,也一定要不斷地不斷地反覆曝光🥹🥹

2️⃣及早的介入:

大腦在學習事物的時候會有黃金期,語言能力是如此,「學習進食」也是如此。
6-9個月大如果沒有頻繁接觸塊狀食物或蔬菜類(較苦),之後挑食的機率就會增加🥲

3️⃣提供正向的學習經驗:

多多用「語言」來描述食物的特徵、顏色、形狀,幫助孩子「學習」食物,而非單純要求吃下去。

提供學習技巧,也會比把食物藏起來,比較不會讓孩子失去對我們的信任感🥹
(想像一下,自己在國外吃異國美食,如果端來一道從來沒看過的料理,卻沒有任何的介紹,有些人光看到食物的時候,心裡會毛毛的😰

4️⃣考量孩子的生理狀態,餵食困難和極端的偏挑食(進食食物種類少於20種、用餐時間常常要超過1小時):

這通常不是教養方式引起,更不是行為問題,孩子很可能有「口腔感覺動作發展異常」,
需要諮詢在口腔和進食方面的專家,如:擅長餵食治療或口腔功能訓練的兒童治療師。

06/08/2025

🎉建立幼兒進食😋發展的能力

為促進兒童的感官發展與進食效率,提高其生活質量與學習能力,本園舉辦體驗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資深言語治療師👩‍🏫關靜然老師及言語治療碩士課程的8名👩‍🎓學生」入園宣講。

🌟時間:114年8月9日(星期六)早上9點-11點
🌟地點:臺中市神圳非營利幼兒園
🌟地址:臺中市神岡區神清路61號(神圳國中校區內)
🌟參加對象:本園及社區 之👶幼兒及家長
🌟內容:
9:10 - 9:50 小短講( 分享回應式餵養的核心技巧,促進親子間的正向互動。 )
10:00 - 10:50 體驗活動( 引導家長與孩子探索不同質地的食物,促進感官統合與健康進食習慣的建 立。)
🌟報名方式:請填寫⬇️Google 表單報名表
🌟注意事項:
1.當天請與孩子一起入園。
2.若要報名2位幼兒以上,請分別填寫報名表。

https://forms.gle/qGU65xy6jBKYGWKz8

當孩子有餵食吞嚥困難時,除了透過口腔按摩,改善身體結構上的挑戰要讓咀嚼吞嚥功能真正能發揮機能,得要「實際演練💪🏻」。此時,如何「👀分析功能性活動的困難度👀」,即「食物質地🍎、大小🍗、提供方式🍱」是一個很重要的介入考量。-我想語言治療師之所以...
17/07/2025

當孩子有餵食吞嚥困難時,
除了透過口腔按摩,改善身體結構上的挑戰

要讓咀嚼吞嚥功能真正能發揮機能,得要「實際演練💪🏻」。

此時,如何「👀分析功能性活動的困難度👀」,
即「食物質地🍎、大小🍗、提供方式🍱」
是一個很重要的介入考量。
-

我想語言治療師之所以能稱為吞嚥治療專家,
除了我們熟悉吞嚥功能的生理機轉,
其中一個理由便在於,
我們擅長分析「不同『食物🍔』的提供方式」、
「當不同『食物🍔』進入口腔及咽喉部中,對咀嚼吞嚥機轉會產生什麼影響」等等。

(畢竟如果之前是在醫院實習,每個要出院的病人,評估表單結論幾乎都要寫IDDSI多少、衛教家屬如何準備適合的食物;光是討論什麼時機要使用增稠劑,就有幾百篇研究論文⋯)

-
所以,
上面有幾種食材:
地瓜條餅乾🍠、紅蘿蔔條🥕、水果條🍑、小黃瓜條🥒,
能夠「『分級』鍛鍊咀嚼能力🦷」。
考量小朋友不同的情況或能力,安排不同的訓練順序和內容😊

Address

North District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阿久老師的兒童餵食小天地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阿久老師的兒童餵食小天地: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