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昆霖中醫師

蔡昆霖中醫師 台大電機碩士
中國醫後中醫
內科
婦科
兒科
皮膚
針灸

04/11/2025

頭暈目眩為臨床上常見病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再略分為:
1. 輕度頭暈:偶發性頭重腳輕,身體平衡感忽然喪失,持續數秒。一般情況下只要休息一下,症狀即可緩解,但可能又會復發。
2. 中度頭暈:除了身體平衡感的喪失之外,常伴有周遭環境在旋轉,更嚴重則伴有噁心嘔吐的現象。常是陣發性的,持續時間亦較長,從數分鐘到數小時都有,通常伴有眼球震顫。
3. 重度頭暈:除了覺得天旋地轉之外,可能伴有劇烈頭痛,四肢麻木或偏癱,或者口齒不清,甚至失去意識!此時周遭親友應協助立刻就醫!
上述的頭暈,若以中醫學的角度來辨證,則有以下幾種常見証型:
1. 少陽病証:常伴有口苦,咽乾,頭暈,目眩,往來寒熱等…如:「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是也」(條文10-2) 此時可用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方加減來治療,常有滿意的效果。
2. 痰飲上逆:除了暈,也可能伴有胸脅支滿、心悸、短氣等…如:「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條文14-33) 此時應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加減來治效果應佳。
3. 脾腎陽虛:患者暈眩之外,也常伴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肢體浮腫等…如:「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目閏)動,振振欲擗地者」(條文7-55) 當用真武湯加減症狀常常就可改善。
4. 肝陽上亢:患者可能由於長期熬夜或眠差,或因故情緒憤恚,導致暈眩,亦常伴有頭痛、視物不清、面紅、耳鳴、口苦等… 如:「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若用天麻鉤藤飲等方來加減即能緩解不適。
5. 腎陰不足:除了頭目眩暈,可能伴有腰膝痠軟,耳鳴耳聾,等…如:「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盜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暈目眩…」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來調理體質,改善症狀。
6. 瘀血阻竅:可能由於頭面外傷史,導致血行不暢,瘀血內留。可能伴有頭髮脫落,久聾,(偏)頭痛等…筆者臨床上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加減來治療常有不錯的效果。
7. 氣血虧虛:通常也有面色蒼白、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等…常見於婦人胎產崩漏或久病失治。血紅素檢驗常發現一般成人男性低於13.0 g/dL、女性低於12.0 g/dL。此時可考慮補益類的方,如八珍湯、益氣聰明湯等加減來改善。

日常保健建議:
壹、 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七情過極(怒喜思憂悲恐驚)會影響到五臟(肝心脾肺腎)而導致陰陽失衡,四大不調。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貳、 充足睡眠,避免過勞或熬夜。
參、 緩和適度的運動,例如健走、太極拳、八段錦…等。
肆、 痰飲上逆和脾腎陽虛的患者應避免寒涼食物,例如冰品冷飲、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長年菜等…。
伍、 肝陽上亢的患者應避免食用燥熱上火食物(燒烤、油炸、辛辣、薑母鴨、羊肉爐,酒精飲品…)。
陸、 自我穴道按摩保健
甲、 百會穴::「主頭風中風…腦重鼻塞,頭痛目眩…」
乙、 風池穴::「主洒淅寒熱,傷寒溫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頭痛…」
以上患者平日可自行適度按摩兩穴,輕度症狀即能緩解不適。平常人亦可適度按摩此兩穴,也能有提神、醒腦、益智、明目的功效。
然而臨床上病症不一定單純是某種証型,可能兩種或三種以上疊加造成。亦有可能不屬於以上常見的這七類證型。醫聖張仲景:「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六氣合化,表裏相傳;臟氣偏勝,或移或干;病之變証,難以殫論」。此時建議患者把疾病交給有緣的中醫師診治,不要盲目買成藥吃。如同【聖嚴法師 108 自在語】:「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菩薩,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
敬祝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01/10/2025

114/10/01起
執業登記異動,蔡醫師看診地點
星期二四六改在漢補世家中醫診所大安所,
地址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42號1樓
https://hanpooclinic.com.tw/
電話:02-2777-2766

另外星期三&五支援同心堂中醫診所
地址在台北市大安區通化街85號
https://www.facebook.com/txt85/?locale=zh_TW
電話:02-2736-5029

預計將在中秋節後開始看診。
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祝大家健康吉祥,中秋佳節快樂!

通化街85號

表現幽默感不僅能夠緩和人際關係,還能促進心理與生理健康,讓人得以長壽。  ~人間福報
02/04/2025

表現幽默感不僅能夠緩和人際關係,還能促進心理與生理健康,讓人得以長壽。 ~人間福報

文/本報綜合報導 表現幽默感不僅能夠緩和人際關係,還能促進心理與生理健康,讓人得以長壽。據醫學研究發現,幽默感對人體的健康效應能持續到70歲,之後會下降,直到75歲以後,家族遺傳與生物老化因素則起較顯著的作....

中西醫合併治療 可降腎衰竭風險
21/03/2025

中西醫合併治療 可降腎衰竭風險

【本報台北訊】慢性腎病已成台灣新國病,平均每8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病,1項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中西醫合併治療,可降低腎病患者腎衰竭風險,而透析(洗腎)風險下降53%。 健保署於2020年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中醫慢性腎....

Address

民生路387號(農會斜對面)
Shuili
553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蔡昆霖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