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語心理諮商所

島語心理諮商所 邀請你來「島」上,輕聲細「語」
談談心事、說說故事

【當孩子開始叛逆:那不只是反抗,而是長大的必經之路】📌叛逆期很重要很多家長說,孩子進入國高中後,變得不是頂嘴、就是沉默,好難溝通,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貼心。其實,叛逆的開始,是代表孩子正在學習「離開依賴父母,走向融入社會」的心理準備。他們開...
14/11/2025

【當孩子開始叛逆:那不只是反抗,而是長大的必經之路】

📌叛逆期很重要
很多家長說,孩子進入國高中後,
變得不是頂嘴、就是沉默,好難溝通,
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貼心。
其實,叛逆的開始,
是代表孩子正在學習「離開依賴父母,走向融入社會」的心理準備。
他們開始建構自己的想法,嘗試獨立思考,
準備有一天能在社會中成為自己的主人。

📌身體與情緒,正在七上八下
青春期的孩子,賀爾蒙快速變化,
帶來身體的快速成長,也常常讓他們感到不適。
這些變化牽動著情緒,
使得孩子更容易煩躁、敏感,
常常「說不得」,讓人覺得難以溝通。

📌很矛盾,想和同儕一樣,卻又希望不一樣
這個階段,同儕關係對孩子來說變得非常重要。
他們想被接納、想融入團體,
但同時又希望能與其他人不同,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種矛盾感,增加了他們心中的不安。

📌反對或沉默,只是想保有自我
當孩子不願聽大人的意見,或選擇用沉默應對,
那不只是「叛逆」而已,
而是他們正在形成獨立的自我,
內心其實很脆弱,也害怕被批評,
所以用沉默和拒絕來保護心中正在成長的自我。

📌需要「聽話」的,是大人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被聽見」。
也許他們的想法還不成熟,
甚至有些天真或衝動,
但如果大人急著給建議,
往往只會帶來更多爭執。
先放下想說的,聽他們把話說完,
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世界。

📌犯錯,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每個青少年都會犯錯,
只要不是危害安全、觸犯法律的事情,
家長可以給予空間,
從錯誤中學習的體驗,
比任何提醒都更深刻。

📌青少年的壓力真的很大
別忘了,青春期的孩子,
同時要面對人際關係、身體變化、課業競爭,
還要思考未來與自我定位。
這些挑戰,常常讓他們疲憊不堪,
壓力遠比大人們想像的還多。

📌青少年需要信任的引導,而不是擔心的指導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需要大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他們需要的是,在支持他們已有能力的前提下,
陪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和光芒。

📌大人可以安心
叛逆期不是壞事,
而是孩子開始為未來練習獨立的碰撞期。
雖然過程中,孩子看起來難以親近,
但躲在裡面的那顆心,
仍然渴望大人的理解與心意連結。
當家長願意放下擔心,
先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挑戰,
這段叛逆,就會成為孩子走向成熟與自信的必經之路。

#叛逆期 #青春期 #青少年教養 #親子關係
#理解比責備更重要 #陪伴比指導更重要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叛逆,不是反抗,而是長大的開始

【我們什麼都做了,我們仍然未定義關係】文/孫吉莅 諮商心理師   #未定義關係  #愛中自由也愛自己 有時,我們和某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分享生活、牽手擁抱、甚至彼此在意卻怎麼樣都無法說出口:「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你可能會反覆問自己:「我們這樣...
07/11/2025

【我們什麼都做了,我們仍然未定義關係】
文/孫吉莅 諮商心理師
#未定義關係 #愛中自由也愛自己

有時,我們和某人相處了一段時間
分享生活、牽手擁抱、甚至彼此在意
卻怎麼樣都無法說出口:「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你可能會反覆問自己:
「我們這樣,算在一起嗎?」
「是不是我太黏太想要確定關係了?」
「我是不是該再多等一下,他就會更明確了?」
這些反思的瞬間,其實已經是你開始察覺自己的需要
而這份察覺,是走向成熟與自我對齊的重要一步

💡重要提醒:
很多陷入未定義關係的人,其實內心帶著「不安全依附」
我們可能在過去的經驗中學會壓抑需要、避免衝突
但你可以開始學會辨認自己的需求,並勇敢說出來
你值得一段——讓你感到自由,也能感受到愛的關係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讓我們一起,在這座島嶼上慢慢長出力量
#情感忽視的療癒歷程 #心理諮商陪你走 #你不孤單 #回到自己的路上

【藝術穿越】文/黃立仁  諮商心理師展場深處的花卉油畫,色彩不算鮮艷,卻讓人很難移開視線不同於我對於油畫認識般的具有張力,反而多了一絲沉靜花瓣層層疊疊,有些開得過頭,一不小心就會洩漏了心緒;半掩著的花蕾,仍掙扎著是否展露花蕊駐足許久,說不清...
31/10/2025

【藝術穿越】
文/黃立仁 諮商心理師

展場深處的花卉油畫,色彩不算鮮艷,卻讓人很難移開視線
不同於我對於油畫認識般的具有張力,反而多了一絲沉靜
花瓣層層疊疊,有些開得過頭,一不小心就會洩漏了心緒;
半掩著的花蕾,仍掙扎著是否展露花蕊
駐足許久,
說不清的感覺湧現
這幅花卉的確懂得,艷麗底下仍需守口如瓶、
堅強笑顏背後依舊波濤洶湧
不是被安慰,也不是被鼓勵,
而是單純地穿越時空,與素未謀面的知己彼此相繫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 讓我們遇見詩與歌

【我那麼努力愛他,為什麼還是覺得好累?】文/綦珮如 諮商心理師有時候,讓人感到累的,不是爭執,不是冷戰,而是那種「一直努力,卻換不到被理解」的無力感。-當我們在關係裡,總是替對方著想、照顧對方情緒,不敢抱怨、不敢任性,只希望這段關係可以穩定...
24/10/2025

【我那麼努力愛他,為什麼還是覺得好累?】
文/綦珮如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讓人感到累的,
不是爭執,不是冷戰,
而是那種「一直努力,卻換不到被理解」的無力感。
-
當我們在關係裡,總是替對方著想、照顧對方情緒,
不敢抱怨、不敢任性,
只希望這段關係可以穩定、長久。
但不知不覺間,
那個願意笑、願意期待、願意付出的自己,
開始變得疲憊、沉默,甚至懷疑:
「這段關係,怎麼變得這麼辛苦?」
-
#當愛變成了小心翼翼
很多人以為愛就是包容與忍耐,
但當「理解對方」變成了「忽略自己」;
「維持和平」變成了「壓抑真實」,
那些沒說出口的委屈,會慢慢變成心裡的重量。
-
其實,愛不應該讓人越來越小心翼翼,
而是能讓你在關係中,
仍然保有做自己的空間與勇氣。
-
#練習傾聽自己的聲音
當你開始覺得累,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
🌿 我還是我嗎?
🌿 我的感受,有被理解嗎?
🌿 如果不用那麼努力去配合,我會是什麼樣子?
🌿 我留下來,是因為愛,還是因為害怕離開?
-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它們會帶你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真心。
-
#讓愛有呼吸的空間
健康的關係,不是沒有衝突,
而是能在衝突裡仍然被理解、被看見。
願你能在關係中,
學會表達、練習被理解,
讓愛不再只是努力的代名詞,
而是一段你能自在呼吸、感到安心的陪伴。
-
#關係心理學 #親密關係 #情緒覺察 #心理健康 #心理師陪你 #島語心理諮商所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 讓愛有呼吸,讓自己被理解

【一段拒學與復原的生命經驗分享】 #免費線上公益講座-您對拒學有想更多的認識?或正在陪著那位無聲表達的孩子?歡迎來聽聽這場真實生命經驗的分享 11/5 歡迎您上車來聽聽💛-👉活動資訊🔸時間:11/5(三) 19:00~21:00🔸形式:go...
17/10/2025

【一段拒學與復原的生命經驗分享】
#免費線上公益講座
-
您對拒學有想更多的認識?
或正在陪著那位無聲表達的孩子?
歡迎來聽聽這場真實生命經驗的分享

11/5 歡迎您上車來聽聽💛
-
👉活動資訊
🔸時間:11/5(三) 19:00~21:00
🔸形式:google meet 線上講座
🔸講師:胡瀚濃 諮商心理師
🔸費用:免費
-
👉報名資訊
🔹報名時間:即日起 ~ 10/31 (五) 中午12:00止
🔹填寫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iCCLNPYY9fjjCbYv7
🔹線上報名人數:49人 為限

-
📣主辦單位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合辦單位 :島語心理諮商所
-
👉講師資訊
♦️專長:
兒童及青少年諮商與輔導、拒學議題
-
♦️工作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 心理輔導研究所
新北市國小專輔教師
島語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課程專員
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年會報告者
-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murmurland2022.com/
📝 諮商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eGFhC24HQs1sgB4RA
⛰️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 期待能為你提供專業有品質的諮商服務

【你一直撐著,不是因為不累,而是太習慣扛】🔻撐住,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當家裡有一個人比你更需要被照顧,你便默默把自己活成「不需要麻煩別人」的樣子。你學會觀察、體貼,了解別人的期待,努力把一切做到好,不讓人失望。你也總是很努力,把壓力、害怕或難...
10/10/2025

【你一直撐著,不是因為不累,而是太習慣扛】

🔻撐住,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
當家裡有一個人比你更需要被照顧,
你便默默把自己活成「不需要麻煩別人」的樣子。
你學會觀察、體貼,了解別人的期待,
努力把一切做到好,不讓人失望。
你也總是很努力,
把壓力、害怕或難過的感覺收好,
不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負擔。

🔻越懂事,越容易委屈
可是越是這樣,心裡卻越來越委屈。
你不吵不鬧,只能默默等待,
有人能發現你的辛苦。
可當真的有人靠近、問你「你還好嗎?」
你卻笑著說「沒事」,
讓別人安心,也讓自己繼續撐住。
甚至對自己說:「這是我選的。」
但你心裡知道,要討拍、要求救,好難好難。

🔻這不是脆弱,而是太堅強的副作用
於是,你習慣了什麼都自己想、自己解決。
日子過著過著,
疲憊與孤單也慢慢積起來。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而是因為你太堅強,
早已把自己榨乾,
卻還期待不成為別人的麻煩。

🔻你也值得被照顧
你值得好好地休息。
允許自己在某個時刻,
放下「堅強」的標籤,
讓自己也能被照顧、被理解。
當你慢慢鬆開那份過度用力的堅強,
疲憊與孤單也能逐漸退去,
在意你的人,也才能真正靠近。

🔻讓陪伴成為起點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照顧自己,
沒關係。你不需要一個人撐下去。
讓諮商陪你走一段,以自己為重,
學會好好照顧這個從未被忘記的你。

#撐著的你 #其實也累了吧
#讓自己也被擁抱一次吧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懂事是一種美德,但別讓它成為枷鎖

【回家很累?不想面對家庭紛擾?】文 / 張育慈 實習諮商心理師-和父母相處總是感到疲憊?離家已久,仍對家庭有複雜的情感?關係裡,總是充滿熟悉的痛苦?- #離開了家  #卻帶不走那些陰影-你也是這樣嗎?回家三天就心累?半年只見家人一兩次?把心...
20/09/2025

【回家很累?不想面對家庭紛擾?】
文 / 張育慈 實習諮商心理師
-
和父母相處總是感到疲憊?
離家已久,仍對家庭有複雜的情感?
關係裡,總是充滿熟悉的痛苦?
-
#離開了家 #卻帶不走那些陰影
-
你也是這樣嗎?回家三天就心累?
半年只見家人一兩次?
把心力放在自己、朋友或伴侶身上
以為就能遠離家庭曾帶給我們的痛苦... 卻赫然發現
家庭的劇本,重複上演在關係裡?
-
#關係裡輪迴般的劇情和未處理的傷痕有關
-
這些人際反應,是曾經的傷痕在發聲:
❶ 在人際中慣性的討好或疏離
❷ 在關係裡總是感到焦慮不安
❸ 總是過度努力,或持續完美,來確保自己的自我價值 ...
-
#家庭傷痕會遺傳
-
一個從小忽略情緒、壓抑需求的父母
可能會在孩子表達時感到不安或不耐
潛意識裡重現自己被壓抑的經驗
進而阻止孩子哭鬧、甚至表達情緒
-
而孩子便在父母的阻止下
進一步「傳承了」
情緒壓抑、用理智面對問題的慣性
-
#那些痛和慣性的反應 #不是你的錯
-
而不懂表達情緒、 壓抑需求的孩子
長大後往往沿用舊模式:
-
遇到衝突習慣先道歉、討好
因為童年學會了順從才有安全;
或無法接受他人情緒的失控
因為自身從未學會如何承接情緒
-
於是家庭的創傷反應,重現在現在的人際裡
-
#如何停止家庭傷痕的複製
-
❶ 承認與看見傷痛:
當我們承認並理解自己怎麼了?
那些僵化的人際模式 ,如何在成長過程中被塑造?
又是如何保護我們 ?
就是停止複製,療癒的開始!
看見傷痕,是為了回去擁抱
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
-
❷ 學習新的反應方式
過去的惡性循環,不需要再被複製
你有能力選擇新的做法:
感受情緒、表達需求、設立界線
當你練習以不同方式回應
你就不再是被動承受的犧牲者
而是能覺察、能選擇、能保有自主的人
-
#療癒傷痕是場與自己相遇的溫柔旅行
-
療癒,是不再去否認或責怪過去
是允許自己停下複製,學會
設立界線、表達需求、承接情緒
在這場旅行中,你會逐漸發現:
-
那些你以為只是傷口的地方
其實正孕育著新的力量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諮商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8NH1WsZGeWtPXVq1A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照顧別人

#原生家庭 #代間傳遞 #心理健康
#情緒覺察 #親密關係 #心理師陪你

【AI時代下,如何認識自我】文 / 王慈恩 實習諮商心理師-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關於這三大哉問,邀你一同探索- #認識自己最難有人曾問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何事最難為?」他回答:「認識你自己。」為什麼「認識自我」如此困難?因為「...
12/09/2025

【AI時代下,如何認識自我】
文 / 王慈恩 實習諮商心理師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關於這三大哉問,邀你一同探索
-
#認識自己最難
有人曾問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何事最難為?」
他回答:「認識你自己。」
為什麼「認識自我」如此困難?
因為「自我」是隨著時間,不斷建構的歷程。
自我有許多面向,也許我們一生的課題,就是好好認識自己。
-
#認識自己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
當我們開始認識自己,便能:

- 理解選擇背後的核心原因;
- 面對挑戰時做出符合自我敘事與價值的決定;
- 與世界建立真誠連結(無論是與他人的互動,還是與內在的對話)

自由,並不是無拘無束,而是對生命的每一次選擇負責
只有當我們看清自己的信念、價值與渴望
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方向,不被他人的腳步左右
-
#如何開啟這段 #認識自我的旅程?
-
一、重整過去
盤點生命中重要的經歷,
梳理每個選擇背後的共通性。
這是所謂的「記憶自我」,
透過整理自我,我們得以理解自我的核心價值。
-
二、活在當下
過去已成往事,未來尚未到來,我們只擁有此時此刻
對當下生活的覺察,讓我們更真切地體驗世界
這是形塑「經驗自我」的重要途徑
認真對待每一天,就是在生命中留下真實的痕跡
-
三、展望未來
大腦是一個不斷預測未來的機制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
當我們清楚「自己是誰」
未來每一次選擇都更有可能貼近真實的自我
-
認識自己,不是一瞬間的答案
而是一場漫長溫柔的旅行
沿途,你會遇見傷痛,也會擁抱喜悅
-
#學會停下腳步 #傾聽內心
回望時,才發現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早已藏在這段旅程裡
-
「任何命運無論多麼複雜漫長,
實際上只反映於一個瞬間,
那就是人們徹底醒悟——
自己究竟是誰的那一刻。」

—— 阿根廷詩人 博爾赫茲
-
如果你對「自我」感到好奇
也希望有人陪伴你整理過去、活在當下、展望未來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故事
期待能為你提供專業且有溫度的諮商服務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8NH1WsZGeWtPXVq1A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照顧別人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壓力、迷惘和低潮這些感受值得被看見與理解 #島語   #心理諮商  #實習心理師諮商方案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sxT3moqQjqXA1ED3A-也許,你正經歷:總覺得人生壓力好大,不知道該怎麼...
06/09/2025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壓力、迷惘和低潮
這些感受值得被看見與理解
#島語 #心理諮商 #實習心理師諮商方案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sxT3moqQjqXA1ED3A
-
也許,你正經歷:
總覺得人生壓力好大,不知道該怎麼調適
面對人際、感情或學業工作關係時,心裡常有疑惑
想更認識自己,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想嘗試心理諮商,卻對費用或過程有點擔心
如果以上描述正好呼應你的狀態,
實習心理師或許能成為你的第一步
-
【什麼是實習心理師?】
-
實習心理師是一群懷抱熱忱與專業知識的準心理師
願意在您需要的時刻,成為您的傾聽者與同行者
一同走過這段生命旅程


實習心理師經過完整的心理專業訓練,包括:
✔️ 嚴格與完善的諮商基礎教育
✔️ 臨床實戰培訓經驗
✔️ 專業督導專師教導與品質把關

每一次晤談,不僅是學習專業技能,更是雙向成長的旅程


【適合的對象】:

✅ 想減輕生活壓力、情緒困擾的人
✅ 希望探索自我、提升心理健康的人
✅ 對心理支持感興趣但預算有限的人
✨ (適合穩定狀態下的自我探索)


【服務內容】

❶ 對象:18歲以上無重大精神疾患者
❷ 形式:實體個別晤談,50分鐘 / 每週一次
❸ 次數:建議使用 6–10 次,可依個人狀況調整
❹ 費用:600元/次(無收取諮商費用,僅收掛號費)


【預約流程】

❶ 填寫報名表單:【表單連結】
❷ 初談評估:15-20 分鐘電話初談,不收取費用
❸ 安排晤談:依您的需求與狀況,由我們為您安排合適的實習心理師
❹ 開始晤談:正式開啟實體晤談
-

【注意事項】
❶ 本方案名額有限,依報名順序安排
❷ 本方案恕不接受指定實習心理師
❸ 每位實習心理師均接受專業督導的指導,
諮商內容亦將與督導討論,以確保諮商的專業品質

實習心理師資訊

張育慈(專業督導:何淑梅心理師;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諮商組)
王慈恩(專業督導:曾威豪心理師;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諮商組)


無論是面對生活挑戰,或是尋求自我探索
我們將是您心靈的同行者,為您的生命注入溫暖與力量

【不分性別,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  #島語  #性別賦能  #公益方案  #心理諮商  #性別平權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當社會期待你「堅強」,卻無法流淚因性別框架讓你無法做真實的自己或是當你渴望被理解,卻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在...
05/09/2025

【不分性別,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

#島語 #性別賦能 #公益方案 #心理諮商 #性別平權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社會期待你「堅強」,卻無法流淚
因性別框架讓你無法做真實的自己
或是當你渴望被理解,卻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 在這些時候,請記得:你並不孤單
/
🌈【性別賦能公益方案】為誰而設?
這是一個支持所有因「性別角色」而感到壓抑或受限的方案:
🔸 女性——承受歧視或期待而感到壓力者
🔹 男性——難以表達情緒、被迫扮演強者
🌈 LGBTQ+ 族群——渴望被看見與接納者
👤 其他在父權體制下相對弱勢的人
-
因為我們相信:
性別賦能,不只為某一個特定族群發聲,
而是所有曾因性別而感到迷惘、羞恥、痛苦或被否定的人,
都應該被看見與理解。
-
💡 方案特色
✔ 專注「性別議題」的心理諮商
✔ 心理師具備性別敏感度與專業訓練
✔ 一個安全、不被貼標籤的陪伴空間
在這裡,心理諮商不只是修補痛苦,
更是陪你鬆開枷鎖,找回真實的自己。
/
📍【性別賦能公益方案】
👉 點擊連結,開始屬於你的探索:https://forms.gle/5LxaA3xJFbFJvX2w9
✨不分性別,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也值得擁有真實與自由✨

#島語心理諮商所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N4jY0p
📝 諮商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5LxaA3xJFbFJvX2w9
⛰️ 歡迎來島語,找到屬於你的成長方向
☀️ 我們陪你探索,走向更自由的人生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文/曾慧燕 諮商心理師過去服務身障者或長照的家庭時,深深感受到照顧者的心力負擔,然而照顧者不限於上述兩種類別,當一個人置身於家庭,成為一份子,有時候需要支持家庭經濟、代理父母職、協助處理家務和打理......等,都可能是...
29/08/2025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
文/曾慧燕 諮商心理師

過去服務身障者或長照的家庭時,
深深感受到照顧者的心力負擔,
然而照顧者不限於上述兩種類別,
當一個人置身於家庭,
成為一份子,
有時候需要支持家庭經濟、代理父母職、協助處理家務和打理......等,
都可能是照顧者的另一種型態,
重要的是照顧人之餘,
我照顧了自己了嗎?

#自我照顧不容易
自我照顧聽來稀鬆平常,
卻是不容易的事,
因為忙碌、因為習慣、因為環境,
催促著我們不斷地前進,
像是齒輪一般運轉再運轉,
心想著「太多事情需要處理了!」、「若我不處理誰來處理!」、「家人需要我」等
種種責任和內在對話使人打起精神過日子,
久而久之可能出現耗竭或煩躁,
難以負荷。
如何有意識地關照個人的身心靈?

#走得長遠的力量
那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敘說心中真實的感受和期待的結果,
懂得表達或求助直到跨越困境,
讓自我照顧成為照顧他人的前提,
才能真正走得長、走得遠,
感到能力有餘,
生活安適滿足。

#自我照顧 #好好生活 #心靈補給 #溫柔陪伴 #善待自己
#陪伴也要陪自己 #照顧路上不孤單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歡迎來島語,聊聊你的島嶼
✨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照顧別人

【永遠年輕?或許,我們更渴望的是活得真誠——從〈Forever Young〉談「青春、死亡與意義」】文/諶冠年 諮商心理師-關於這首歌,也關於那個時代1984 年,德國新浪潮樂團Alphaville發行了首張專輯《Forever Young...
22/08/2025

【永遠年輕?或許,我們更渴望的是活得真誠
——從〈Forever Young〉談「青春、死亡與意義」】
文/諶冠年 諮商心理師
-
關於這首歌,也關於那個時代
1984 年,德國新浪潮樂團Alphaville發行了首張專輯《Forever Young》。其中的同名主打歌,雖未能在當時大放異彩,卻在時間的洪流中,靜靜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聽見,深藏在心底。它不只是流行樂,更像是一首寫給青春與有限人生的詩。
-
Alphaville 成立於冷戰陰影尚未散去的西德,成員包括主唱 Marian Gold、鍵盤手Bernhard Lloyd和吉他手Frank Mertens。在David Bowie、Kraftwerk的影響下,他們的音樂結合了合成器的冷靜與抒情的深度,展現出一種既華麗又蒼涼的未來感——彷彿早已預知,某些美好總會來不及長大。
-
〈Forever Young〉之所以雋永,不僅因旋律優美,而是因為它勇敢地凝視生命中最深的課題:我們終將老去,那麼,此刻的我們該如何活著?
-
「我們英年早逝,或永遠年輕」
Let us die young or let us live forever
We don't have the power, but we never say never
-
這不是浪漫口號,而是靈魂對短暫人生的吶喊。
我們都知道,青春不會長存,命運從不由我們掌握;但即便如此,我們的內心依然渴求活出一場值得被記得的冒險。
-
這段歌詞像是一面鏡子,映出每個人在面對未知時的兩難與渴望。
不是要對抗終點,而是要在抵達之前,留下真正屬於自己的足跡。
-
就像在諮商室裡,我們常陪伴來訪者問自己:
「這樣的我,是我想要成為的嗎?」
那是一種靜靜的覺醒,是一種不再逃避生命真實樣貌的勇氣。
-
「青春如陽光下的鑽石,而鑽石是永恆的」
Youth's like diamonds in the sun And diamonds are forever.
-
這句歌詞,如詩,如嘆。是全曲中最璀璨、也最易碎的句子。
青春的閃耀,不在於它永遠存在,而在於它註定會失去。
正因短暫,它才深刻;正因無法重來,它才值得傾盡所有。
-
存在主義哲學提醒我們:意義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我們是否曾經全心投入。
那些你曾為之心跳過的戀情,那些你曾經放手一搏的夢想,那些你為了守護尊嚴而默默流淚的夜晚。
-
這些瞬間,如陽光中的鑽石,鑲嵌進你的靈魂深處,
成為你曾來到這世上的存在證明。
-
「若沒有理由地變老,實在太難熬」
It's so hard to get old without a cause
I don't want to perish like a fading horse
-
這兩句,不華麗、不造作,卻令人心痛。
不是所有人都害怕老去,更多人是害怕在老去的過程中失去方向、失去意義,最終像一匹漸漸褪色的老馬,被靜靜地遺忘。
-
在陪伴來談者的旅途中,我常聽見這樣的聲音:
「我走了這麼久,但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往哪裡去。」
那是一種沉重的孤獨,同時也是開始尋回自己的入口。
-
只要你願意停下腳步,凝視那片內在的空白,
你以為失去的方向,或許正藏在你不敢觸碰的陰影裡。
-
心理師的耳朵筆記
〈Forever Young〉不是一首讓你停留在過去的歌,而是一首邀請你回到此時‧此刻的歌。它從未真正鼓吹永恆青春,而是提醒我們——若要活得值得,就要活得更加誠實。
-
願你不是永遠年輕,
但在時間的推移裡,始終願意誠實面對自己;
願你擁有在黑暗時仍不熄滅的火炬,
並記得:我們不需要永生,只需要一段曾經被自己認可的人生。
-
如果你最近也在問:「我還像我自己嗎?」
或許,這首歌能陪你靜靜坐一會,
而我們也在這裡,陪你找回那道沒熄滅的光。
-
🔎島語官方網站:https://reurl.cc/krX4Dd
📝輔導預約表單:https://reurl.cc/rr5zNk
⛰️讓我們一起,在這座島嶼上慢慢長出力量

Address

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六段十號四樓之二
Tai
11670

Opening Hours

Tuesday 13:00 - 21:00
Wednesday 13:00 - 21:00
Thursday 13:00 - 21:00
Friday 13: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22930202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島語心理諮商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島語心理諮商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