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2025
哎呀呀,今天看到的臉書驚悚故事集,渾身雞皮疙瘩,本來敝科問職業時如果回答在電池工廠上班啊,金屬加工業,或者油漆相關的都會特別留心。現在是不是家裡開線香金紙店的,也要多加注意了呢?
家裡如果有燒香習慣的話,請務必通風才行。
燒香拜拜竟然全家鉛中毒? 我聽到的時候毛骨悚然…
#燒香
上週參加了演講,主講人是台中榮總毒物科的鍾牧圻主任(之前有訪問鍾主任關於「砷中毒」的podcast我放在留言區),當天他分享許多主題,其中一個令我毛骨悚然!
「燒香讓全家三代都中毒,上至老人下到三歲的小孩都鉛中毒」
畢竟,我從小也是拿香拜拜長大的。對我,甚至可能對絕大多數台灣人來說,香的味道,就是「安心」跟「家」的味道,每次回老家,總是會焚香祭拜一下祖先,而每逢年過節時,也是全家人團聚祈福的媒介,更遑論大大小小的土地公或宮廟,都是許多人的心靈寄託所在!
鍾主任在台上分享的,卻是一個血淋淋的真實案例。這不只是「空汙」或「PM2.5」那種我們已經聽到有點麻木的詞彙,而是更直接、更兇猛的——鉛中毒。
聽到這個,趕緊找出這篇2020 年,由台灣醫師團隊(本來中榮的毒物科主任,現在來到中國附醫也擔任毒物科主任的洪東榮主任)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臨床毒物學》(Clinical Toxicology)上的論文 。
當我讀完這篇報告的全文,我意識到,更像一齣醫療偵探劇,揭示了隱藏在我們最熟悉的生活習慣中,我想做的就是帶大家一起來「辦案」,拆解這篇報告。這不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更是因為這個故事的主角,可能就是你我身邊任何一個虔誠的家庭。
▋腳腫貧血的牽扯出了「鉛中毒」
這齣醫療偵探劇的主角(也就是醫學上的「索引病例」),是一位 65 歲的家庭主婦 。在論文的詳細病歷中,提到她是 59 歲發病。她來到醫院時,情況相當不樂觀。在過去的好幾個月裡,她飽受多種症狀的折磨:嚴重的貧血、雙腳按下去會陷一個洞的「下肢水腫」、莫名的骨頭疼痛、腹部也經常隱隱作痛,而且只要一活動就會喘不過氣。
血液檢查報告一出來,證實了她的貧血非常嚴重。血紅素(Hb)只有 7.1~g/dL,甚至在補充鐵劑後,四個月後還掉到了 5.8~g/dL。這對一個成年女性來說,是極度危險的低點。
他當然就就醫了,他就醫的科別並沒有詳述,不過理論上應該是血液科,或是下肢水腫時或許也會來我們腎臟科作檢查!
但真正的破案關鍵,出現在血液抹片(blood smear)上,在顯微鏡下,發現她的紅血球中,出現了許多藍色的小點點,這在醫學上稱為「嗜鹼性點狀白血球」(basophilic stippling)。
這就像是兇手在犯罪現場留下了一個非常特殊、難以磨滅的「泥巴腳印」。
這個「腳印」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兇手是誰,但它極度強烈地指向一個重大嫌疑犯——鉛中毒。
果不其然,血中鉛濃度(BLL)的檢測報告回來了。
這位阿嬤的血鉛濃度高達 59.75~\mu g/dL 。
這是什麼概念?在台灣,我們自從停用含鉛汽油後,兒童的平均血鉛濃度已經降到 1-2~\mu g/dL 左右 。成人的正常值也應該遠低於 10。而她的數值,是正常的好幾十倍。
我也是聽演講時候才知道,原來大家習以為常的「無鉛汽油」竟然是能夠減少鉛中毒的主要方式!
然而,奇怪的事情來了。
大家開始瘋狂追查毒物的來源,鉛中毒一定有來源,畢竟重金屬是慢慢累積起來的,於是最常見的幾個原因包含:職業,環境,以及飲水。這位患者是家庭主婦 ,她並沒有在電池工廠、油漆工廠或任何會接觸到鉛的環境工作 。她喝的是自來水,檢測後也沒問題 。她偶爾會吃中藥,甚至後來還拿中藥拿去化驗(前幾年也的確有新聞某中醫診所鉛含量過高),但是檢查出來鉛含量也極低 。
那麼…鉛,到底從哪裡來?
▋兇手是誰?意外發現家族的集體淪陷
當案情陷入困境時,正如日劇《HERO》中久利生公平說的「不要被眼前的事物侷限,要換個角度思考」!
辦案的醫師找不出兇手,那抽離角度去看看,患者身邊的人是不是也有同樣問題,於是他們做了一個決定:請她所有同住的家人,全都來醫院抽血檢查 。
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不是一起單一的中毒事件,而是一場「家族群聚爆發」(outbreak in a family)。
• 阿嬤的丈夫(Patient 2),67 歲,血鉛濃度 80.2~\mu g/dL。比他太太還高!
• 她的兒子(Patient 3),36 歲,在貿易公司上班。血鉛濃度 62.2~\mu g/dL。
• 她的媳婦(Patient 4),34 歲,嫁入這個家庭 6 年。血鉛濃度 $31.1~\mu g/dL 。
• 最令人心痛的,是四個孫子(Patients 6, 7, 8, 9),年紀從 3 歲到 12 歲不等 。他們的血鉛濃度,分別是 43.6, 38.9, 34, 49.5~\mu g/dL。
全家無一倖免。
鉛,對成年人是毒,對孩童更是劇毒。鉛會無情地攻擊孩子正在發育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這篇報告也提到,這群孩子中,有兩個男孩(Patient 6 和 9)被學校老師通報有「過動」的傾向 。研究作者群強烈懷疑,這與他們長期暴露在鉛污染下,導致的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有直接關聯 。
醫學上早已證實,對於鉛,沒有「安全劑量」這回事 。任何一點點的鉛,都在傷害孩子的大腦。
查案的時候,除了要查發生的事情外,「不在場證明」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關鍵線索。家裡還有一個女兒(Patient 5),35 歲。她的血鉛濃度,僅有 7.8mu g/dL。雖然仍高於平均,但跟其他家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她沒事?詢問後其實答案很快就出來了,答案是:她已經搬出家裡 13 年了 。
這個「對照組」的出現,幾乎百分之百確定了——那個家,有毒。
▋一家老小都中毒,連縫紉機也逃不掉
兇手絕對是這個家庭的環境造成的!!但…造成的毒物來源是什麼呢?
調查人員立刻出動,對這個家庭進行了「現場勘查」。
謎底,終於在他們家二樓揭曉了。
原來,這位阿嬤(Patient 1)還有另一個身分:她是一位虔誠的道教 clergy person(類似道士或宮廟人員),並且在家中二樓設置神壇,執行宗教儀式,長達 30 年。
她的「道行」遠近馳名,生意非常好,一天要服務超過 10 位信徒 !而在這 30 年的每一天,她都會在神壇上點燃大量的香。
這個家,是一棟位於狹窄巷弄內的兩層樓透天厝 。二樓神壇所在的空間,大約只有 50 平方米(約 15 坪),高度也不高。可以想像,在這樣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燒香,會是什麼景象。
這就像是在一個小小的鍋子裡,用文火燉煮一鍋「重金屬濃湯」,煮了整整 30 年。
那些燒香產生的煙霧,並不僅僅是「香味」而已。它們是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微小顆粒 。這些煙霧不會乖乖地飄出窗外,它們會像灰塵一樣,慢慢地、無聲地,降落在房子的每一個角落。調查人員開始採集「物證」。他們在那些平常打掃不到的「隱密角落」採集了灰塵樣本。
結果令人毛骨悚然:
• 平常沒在用的老舊裁縫機表面,鉛含量:312.4~\mu g/g。
• 一樓的門框邊緣,鉛含量:242.7~\mu g/g。
• 二樓的窗框,鉛含量:113.6~\mu g/g。
• 天花板的電風扇葉片,鉛含量:37.95~\mu g/g。
這些數字都高得嚇人。反倒是他們後來改用的「環保香」以及香爐裡的香灰,鉛含量都非常低 。
這說明了什麼?
第一,兇手不是「現在的香」,而是「過去 30 年的香」。 那些劣質的、成分不明的、可能添加了含鉛顏料或助燃劑的香,才是元兇。
第二,毒物已經深深地滲透了整個房子。 那些有毒的金屬微粒(除了鉛,還驗出了高量的錳、鎳、鋅、銅 ),隨著煙霧飄散,並藉由天花板的電風扇 吹向家中每一個角落,最後沉降、堆積,成為「有毒的灰塵」。
現在,我們可以完整拼湊出這起中毒案的真相了:
阿嬤和阿公,長年待在二樓神壇,直接吸入第一手的「毒氣」。
兒子和媳婦,生活在同一棟房子裡,呼吸著被汙染的空氣。
而孫子們,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在地上爬行、用手觸摸窗框和裁縫機,然後再把沾滿了「鉛塵」的手指放進嘴巴裡。研究證實,家中被鉛污染的灰塵,是造成兒童鉛中毒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一場長達 30 年的、以「信仰」和「傳統」為名的慢性毒害,就這樣在三代人之間悄悄地蔓延。
▋為什麼鉛這麼可怕?
鉛,是一種「累積性毒物」。你可以把鉛想像成一個「賴著不走的恐怖房客」。
當它進到你身體裡,它不會像一般食物那樣被消化、排泄掉。它非常「狡猾」,會偽裝成「鈣」。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骨頭,會被它欺騙,以為它是「好朋友」鈣質,就把這些鉛開開心心地儲存在骨頭裡。
這一儲存,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這位恐怖房客(鉛)就這樣住進了你的「骨頭豪宅」裡,平常沒事,但當你的身體出現狀況時,例如生病、懷孕、哺乳,或是像這位阿嬤一樣年紀大了、骨質疏鬆時,身體會開始分解骨質,這時候,這些「恐怖房客」就會被成群結隊地釋放回血液中,再次對你的全身器官發動攻擊 。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報告中提到,好幾位家人(例如 Patient 3 和 4)在接受「螯合劑」治療(一種抓走重金屬的解毒劑)後,血鉛濃度一度下降,但沒多久又反彈回升。
因為解毒劑只能清掉「血液」中的鉛,卻清不到「骨頭」裡的鉛。只要骨頭這個「鉛的倉庫」還在,它就會持續釋放鉛出來。
而鉛一旦進入血液,它會攻擊:
1. 大腦:造成腦部損傷、智力下降、學習障礙、過動和行為問題。
2. 造血系統:破壞紅血球的生成,導致貧血(就像本案的阿嬤)。
3. 腎臟:身為腎臟科醫師,我必須強調,腎臟是人體的濾網,它會拚了命地想把鉛排出去,但鉛同時也會反過來嚴重傷害腎臟,導致高血壓和慢性腎衰竭。
4. 肝臟:造成肝功能受損。
▋尾聲:如何避免燒香鉛中毒呢?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我們去對抗「燒香」這個傳統,這個案例,是一個極端的、長達 30 年的、在通風不良的狹小空間中、大量燃燒(可能不合格)香所造成的悲劇 。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這篇論文的作者們,在文末給出了非常懇切的建議,稍微整理給大家看:
1. 通風!通風!通風!
這是最重要的第一守則。這個家庭的悲劇,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通風不良 !如果你必須在家中燒香,請務必打開所有的門窗,保持空氣的強力對流。不要讓「香火鼎盛」變成「毒氣室」。
2. 重質,不重量
我們對神明、對祖先的心意,真的在於「香燒得夠不夠多」嗎?還是那份心意就足夠了?這起案例的關鍵是「大量且長期」。我們可以改成「以手代香」,或者,只點一柱香,並且在人離開房間後,就將其熄滅。
3. 慎選你的「香」
當研究人員去採樣時,這家人已經改用了「環保香」,檢測後鉛含量確實很低。這告訴我們,選擇有品牌、有SGS等檢驗認證、標示成分清楚的香,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去買那些五顏六色、香味刺鼻、來路不明的劣質香。
4. 用「濕擦」取代「乾掃」
或許這是在這篇報告學到最重要的一課。那些有毒的重金屬會變成「灰塵」。如果用雞毛撢子或乾布去掃,只會讓這些「鉛塵」再次揚起,然後被吸進去。請務必使用「濕抹布」,去擦拭家中的神壇、桌椅、窗框,尤其是那些「隱密的角落」,才能真正把這些毒物「黏」走並清除。
5. 保護高危險群
論文的結論很沉重,但也很清楚:「嚴格避免(孩童)接觸香的煙霧」,是預防兒童鉛中毒的重要步驟。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他們是最脆弱的。我們有責任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Hung DZ, Yang KW, Wu CC, Hung YH. Lead poisoning due to incense burning: an outbreak in a family. Clinical Toxicology (Philadelphia, Pa.). 2020;59(8):756-759.
#引人入腎
#醫學白話文
#拜拜 #鉛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