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Ru-Yin Psychological Clinic 創立於2006年8月份,服務對象涵蓋了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是台灣第一家設有兒童專屬治療空間,經政府立案的心理治療所。

20/10/2025

11/29(六)上午公益講座
從身心狀態檢視自己的職場倦怠與壓力,進而能有所緩解唷~

20/10/2025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公益講座
本次與 #亞洲大學 USR計畫-智慧高齡:認知促進心腦提升」合作
講座當天有提供午餐唷~ 快來報名!🤩
時間114年11月29日(六)09:30-11:30
【讓你帶著更穩定的能量,在新的一年繼續前行】

辛苦了一整年,你有讓自己好好喘口氣嗎?有人正準備為這一年做最後的衝刺,也有人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放下手邊的一切,好好休息,甚至離開讓自己疲憊的職場?🌻

當身體開始疲憊......心也越來越沉重......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該停下來,聽聽內在的聲音~🌈🌈

在這場講座裡,心理師將陪你用最溫柔的方式,透過簡單的活動,重新看見自己的壓力與倦怠,學會照顧那個總是努力撐著的自己,讓自己放鬆、療癒與重新充電。🌞

使你能在新的一年,帶著平靜與力量再出發。💪💪
#手刀報名! 人數有限
此演講以成人為主唷!
報名連結在留言處,歡迎社區民眾參與,不限院內學員~~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公益講座誰還沒失眠過,請舉手!現場一聽,原來大家都曾有過翻來覆去、有時需滑手機滑到很累才能睡著的經驗~~   這次的睡眠講座,從睡不好時如何準備好眠的因素外,也從生理與心理兩個層面談到為什麼我們會睡不好!跟著心理師一...
23/09/2025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公益講座

誰還沒失眠過,請舉手!
現場一聽,原來大家都曾有過翻來覆去、有時需滑手機滑到很累才能睡著的經驗~~
這次的睡眠講座,從睡不好時如何準備好眠的因素外,也從生理與心理兩個層面談到為什麼我們會睡不好!跟著心理師一步步拆解失眠因素!
除了檢視穩定的生理規律~包含生理時鐘、運動的時機等,也教導大家可以如何試著調回自己的睡眠時鐘
接著則是了解失眠的可能原因,也許是長期的身體不適、環境影響、不良的睡前習慣、壓力與焦慮等
最後教導大家從壓力辨識與解除焦慮的技巧,並結合儀器一起增加自我覺察
現場笑聲和點頭聲不斷(當然沒有打呼聲啦~),看得出大家都收穫滿滿~
希望從今晚開始,大家都能「一覺到天亮」,夢到好夢~笑著起床
感謝所有早起來參與的朋友,也謝謝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_^~
使這場講座可以順利圓滿落幕>3<

#睡眠 #睡眠相關 #睡不著 #難入睡 #失眠

01/09/2025

《德國研究證實:認知行為治療可增加大腦部分區域的灰質》

馬丁路德大學(MLU)和明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發表的研究,證實了 #認知行為治療(CBT)能讓 #憂鬱症 患者的大腦結構出現可測量的生理性變化。
研究人員分析了 30 位急性憂鬱症患者的大腦情況。大部分患者在接受20週心理治療後,在情緒調節相關的腦區都出現了變化,而這種效果和過去使用藥物研究中觀察到的結果相似。
現今全球大約有 2.8 億人受重度憂鬱症影響,憂鬱症會改變大腦前海馬迴和杏仁核的結構,這兩個區域都屬於邊緣系統,主要負責 #情緒的處理與控制。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已被廣泛證實是治療憂鬱症的有效方式。
MLU 生物與臨床心理學系主任 Ronny Redlich 教授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帶來思維模式、情感和行為上的正向改變。我們推測,這些改變其實也會反映在大腦的功能與結構上。類似的效果過去已經在藥物治療或電刺激治療中被證實,但在一般心理治療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此次的研究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研究團隊在患者開始治療前,以及完成 20 次療程後,利用結構性磁振造影(MRI)掃描來觀察大腦的變化。
MLU 心理學家 Esther Zwiky 解釋「MRI 掃描能提供大腦組織的大小、形狀和位置等資訊。」除了 MRI的測量,研究人員也進行臨床訪談,分析患者的症狀,例如情緒難以辨識或表達。同時還招募了 30 名沒有接受治療的健康人士作為對照組。
研究結果非常清楚:在 30 名患者中,有 19 人在治療後幾乎不再出現急性憂鬱症狀。研究團隊也首次發現,患者的大腦出現了特定區域的生理結構變化。
Zwiky 表示「我們觀察到,左側杏仁核和右側前海馬迴的灰質體積顯著增加。」這些變化和症狀改善有直接關聯—當杏仁核灰質體積增加越多的患者,其情緒失調的改善也越明顯。
Redlich 教授總結道:「認知行為療法的確有效。現在,我們首次找到了可靠的生物性指標,能直接反映出心理治療對大腦結構的影響。簡而言之,心理治療真的能夠改變大腦結構!」
然而他也強調,治療並沒有誰好誰壞之分——對某些人來說,服用藥物效果最好;對另一些人,進行腦部電刺激特別有效;而對部分患者,施行認知行為治療則可能是最適合的選擇。
Redlich教授表示「能在研究中證明,心理治療在醫學和科學上是一種同樣有效的治療替代方案,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鼓舞人心。」

#原文在留言處唷~^_^~

06/08/2025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公益講座
本次與 #亞洲大學 USR計畫-智慧高齡:認知促進心腦提升」合作
講座當天有提供午餐唷~ 快來報名!🤩
時間114年9月13日(六)09:30-11:30
『好夢正酣--談如何提升睡眠品質』
【從今晚開始,重新與「好睡的自己」相遇】

現代生活節奏快速、壓力沉重,許多人長期受困於失眠、淺眠、早醒或睡不飽的問題,
白天精神不濟、情緒不穩,連健康也漸漸受到影響,甚至對「睡覺這件事」產生焦慮........

💌給忙碌的你一封溫柔邀請
這場講座,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有貼近你生活的真實經驗,從今晚開始,重新與「好睡的自己」相遇💤
如穎邀請你聽見自己身體的聲音,輕輕地,把自己放回睡眠的節奏裡🧠
期待9月13日與大家一同走進一場溫柔的睡眠練習💝

#手刀報名! 人數有限
此演講以成人為主唷!
報名連結在留言處,歡迎社區民眾參與,不限院內學員~~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師去哪兒🧐 #很開心來到台中市愛心家園早療中心演講兒童情緒處理🥰🥰👶👩‍🏫【在孩子的情緒裡,我們其實都不孤單】今天跟一群第一線最有耐心最有愛的教保老師、治療師們,一起聊了「兒童情緒處理」這個超級貼近日常的主題~在...
04/08/2025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師去哪兒🧐
#很開心來到台中市愛心家園早療中心演講兒童情緒處理🥰🥰

👶👩‍🏫【在孩子的情緒裡,我們其實都不孤單】
今天跟一群第一線最有耐心最有愛的教保老師、治療師們,一起聊了「兒童情緒處理」這個超級貼近日常的主題~
在座的每位教保老師,每天不只是照顧者,更是孩子情緒世界的「翻譯者」與「安全基地」~謝謝你們總是在最混亂的時候,還能陪著孩子把情緒慢慢說清楚~
一個被理解的孩子,才有力氣好好長大🌱🌱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師去哪兒😎😎【活動分享|一起聊聊職場中的安心與界線】今日中午,廖丹瑜心理師受邀前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館內夥伴們進行一場關於「職場互動與安全感」的分享,聚焦在兩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面向──性騷擾與霸凌。心理師從...
01/08/2025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師去哪兒😎😎
【活動分享|一起聊聊職場中的安心與界線】

今日中午,廖丹瑜心理師受邀前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館內夥伴們進行一場關於「職場互動與安全感」的分享,聚焦在兩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面向──性騷擾與霸凌。

心理師從日常互動的小細節出發,帶大家重新認識職場中的界線與尊重。有時候,一句話、一次眼神,就可能讓人感到不適。2023年法規修訂,也提醒我們看見權力與互動之間的微妙平衡。

至於職場霸凌,更多時候不是明顯衝突,而是那些讓人感到孤立或無力的時刻。透過案例分享,心理師邀請大家一同辨識、反思,也學習如何為自己與他人建立支持。

感謝今日參與的每一位國資圖夥伴。當我們願意停下腳步、換位思考,就是改變的起點。願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能在彼此的理解與支持中,共築一個自在、安心的職場。

因應丹娜絲颱風來襲台中市7月7日停止上班上課,我們也休息一天!請大家務必做好室內外防颱措施,平平安安!
06/07/2025

因應丹娜絲颱風來襲
台中市7月7日停止上班上課,我們也休息一天!
請大家務必做好室內外防颱措施,平平安安!

心理師的『注意力團體課』觀察日記👀👂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一句話的力量可大可小,但在我們挫敗、意志消沉的時候,卻能支撐我們繼續舉步前行。    小昱是個認真的孩子,每次團體神經生理回饋訓練都很投入,也很配合心理師的引導進行練習,或回應...
04/06/2025

心理師的『注意力團體課』觀察日記👀👂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一句話的力量可大可小,但在我們挫敗、意志消沉的時候,卻能支撐我們繼續舉步前行。

小昱是個認真的孩子,每次團體神經生理回饋訓練都很投入,也很配合心理師的引導進行練習,或回應提問。然而,他也是個在意表現、分數的孩子,訓練過程稍有不順,很容易就出現負向思考、負向地評價自己。一次團體神經生理回饋進行到一半,他肩膀顫抖地在啜泣。

我走近關心時,平時表達較直率的樂樂小小聲地說:「老師,小昱因為分數太低哭了……」。我驚喜樂樂不再脫口而出:「你幹嘛哭?」。或是,「哈哈哈!你好爛喔!」。而是,能同理小昱的處境尋求大人的協助。我以點頭向樂樂示意我要關心小昱,而樂樂也配合保持安靜。我走向小昱並關心他的心情,但這孩子持續啜泣不止。於是,我安慰地表示待他情緒平復後再詢問。

在引導團體孩子分享訓練過程時,小昱有嘗試緩和自己的情緒,待我再次關心他時,他已經可用點頭或搖頭來回應。其他孩子分享在訓練過程中,若遇到畫面、音樂卡頓(此表示不專心)的情形,自己的調整方式。阿耀說:「就繼續看著,或是偶爾看看旁邊,但不會特別覺得自己很爛!」。樂樂說:「我會看看別人的畫面,等我的畫面跑順了,再看回來~」。孩子們的策略各有不同,小昱很認真地聽大家分享。

我替孩子們總結策略,並開始下一段訓練。下一段訓練結束的討論,小昱表示有嘗試其他同儕分享的方法來因應訓練困境,也對於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做了調整,不再過度地批評自己。

那次的訓練過程令我印象深刻。生活上,孩子經常孤獨地面對注意力不足的後果與處境,即使照顧者與師長能理解孩子的困難,也不容易覺察與同理孩子的情緒。在團體神經生理回饋訓練中,孩子不是一個人孤單地面對挫敗感,同儕的安慰與經驗分享,讓他們彼此能相互扶持地繼續接受訓練與考驗。
#團體 #專注 #專注力 #不專心 #神經 #神經生理 #神經生理回饋 #孩子 #小孩 #心理治療所 #心理中心

⭐️端午休診公告如穎心理成長中心祝大家粽是幸福❤️粽是快樂❤️粽是好運連連❤️吃粽子不長肉 🥳🥳
28/05/2025

⭐️端午休診公告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祝大家
粽是幸福❤️粽是快樂❤️粽是好運連連❤️
吃粽子不長肉 🥳🥳

衛福部針對15-45歲國人補助青壯方案免費3次心理諮商針對情緒困擾、家庭問題、教養困擾等均可與心理師一同討論
13/05/2025

衛福部針對15-45歲國人補助青壯方案免費3次心理諮商
針對情緒困擾、家庭問題、教養困擾等均可與心理師一同討論

✨建構更完善普及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從青壯世代出發💪🏻

心理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每個人都應擁有的基本人權。
也正因如此,政府積極回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策略目標

去年8月起,政府擴大推動「 #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將「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服務年齡,從15-30歲擴大到15-45歲,希望更多人在需要的時候有資源給予陪伴與傾聽,讓心理支持成為全民可及的資源。

✨政府所推動的「 #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補助每人3次心理諮商,8個月內已服務超過4.7萬人,並有高達96%滿意度。

同時,也積極充實「 #社區心理衛生資源」,藉由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前端心理健康促進,打造你我身邊的心理支持網絡,目前已有56處,預期2028年可達100處,擴大對年輕族群及其他相關必要各族群的心理支持,全面提升國人心理健康福祉。

#全民心理健康支持💖
#健康台灣🇹🇼

Address

柳川東路三段5號5樓
Taichung
40041

Opening Hours

Monday 14:00 - 22:00
Tuesday 14:00 - 22:00
Wednesday 14:00 - 22:00
Thursday 14:00 - 22:00
Friday 14:00 - 22:00
Saturday 09:00 - 12:00
14:00 - 18:00

Telephone

+88642228222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