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上雯醫師的皮膚心鮮事

袁上雯醫師的皮膚心鮮事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袁上雯醫師的皮膚心鮮事, Dermatologist, 台中市南區高工路325號/, 袁上雯皮膚科診所, Taichung.

開設於台中市南區,專業、溫暖的袁上雯皮膚科診所。
創立於2007年,於2023年全新整修,環境溫馨舒適,服務親切。
提供皮膚、頭髮、指甲等部位疾病治療,並有醫學美容療程,致力於讓妳的皮膚更健康、更美麗,更有自信。

【預約掛號請洽官方LINE】
https://liff.line.me/1645278921-kWRPP32q/?accountId=dr.yuan
或至
LINE ID搜尋【.yuan】

★ 不放棄的醫願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不是專業作家,寫作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為了賺錢。在出版《所有的表面,都是功夫》之前,我就已經決定,這本書若有任何收入,都要回饋給社會。第一次領到版稅時,我選擇了陽光基金會。我與基金會有點淵源,其中一則...
13/11/2025

★ 不放棄的醫願 ★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我不是專業作家,寫作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為了賺錢。
在出版《所有的表面,都是功夫》之前,我就已經決定,這本書若有任何收入,都要回饋給社會。

第一次領到版稅時,我選擇了陽光基金會。
我與基金會有點淵源,其中一則故事就紀錄在書中〈讓世界充滿更多陽光〉篇章。多年來,陽光基金會照顧了許多燙傷與顏面損傷的病友,不僅在醫療救護與復健上給予幫助,更陪他們走過漫長的心理重建之路,讓他們重新面對鏡中的自己。
那時,我將書的首刷版稅全數捐出,並再加碼一倍,等於兩倍的版稅金額,希望這份心意能延伸成更多病友的勇氣。

這一次,故事延續到了花蓮。

我這本書還算爭氣,前陣子剛收到今年的版稅,金額是58,498元,聽聞幾位作家朋友說到,這已經是不錯的數字了,讓我感覺非常開心。
同樣的,我再加碼一倍,總共116,996 元,捐給了門諾醫院「不放棄的醫願——偏鄉醫療助建計畫」。

身為醫師,我深知「距離」有時是最殘酷的病因。

許多花東偏鄉的長輩與病人,為了一次門診或檢查,得搭車數小時、繞過山路,只為看一位醫師,聽幾句醫囑。
門諾醫院的連主任告訴我們,門諾醫院在花東深耕七十多年,他們的醫療團隊深入山區、原鄉與偏遠社區,翻修老舊病房、添購醫療設備,支持外展醫療與照服員的培訓,讓那些行動不便、經濟弱勢的患者,能在家鄉就獲得醫療照顧。每年至少需要花費上千萬元。這次光復鄉的災後重建,門諾也投入許多人力物力,災民的醫療費用全免,被土石流沖走的藥物、假牙、義肢都免費重做。

我特別喜歡這個計畫的名字——「不放棄的醫願」。

它不只是一項工程,而是一種醫療的信念。
在最遠的地方,有人不放棄;在最需要的時刻,仍有人選擇留下。

願我的拋磚引玉,能夠讓這個醫願早日實現,

也邀請你一起來支持門諾,讓醫療的溫度能抵達更遠的地方。

讓花蓮不僅是個美麗的地方,也是個健康的地方!

門諾醫院

《看診公告》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颱風來襲,今日11/12(三)正常看診。如有任何變動,我們會第一時間在粉絲專頁上更新消息,請大家留意。 #看診醫師異動早診:林芳芳 醫師午診:許博陞 醫師、袁上雯醫師 (3-4點)晚診:鍾麗玲 醫...
12/11/2025

《看診公告》
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

颱風來襲,今日11/12(三)正常看診。
如有任何變動,我們會第一時間在粉絲專頁上更新消息,請大家留意。

#看診醫師異動
早診:林芳芳 醫師
午診:許博陞 醫師、袁上雯醫師 (3-4點)
晚診:鍾麗玲 醫師

提醒您出門時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平安健康最重要!

《有些香氣,一開封就讓人想起誰》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小編一早進診所,發現桌上多了一箱花蓮名產。紙盒上寫著「奶油酥條」,還沒打開,空氣裡就像有一點甜在散開。我們都知道,袁醫師去了花蓮演講。可以想像她在會場結束後,走進那間小店,聞著...
11/11/2025

《有些香氣,一開封就讓人想起誰》
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

小編一早進診所,
發現桌上多了一箱花蓮名產。
紙盒上寫著「奶油酥條」,
還沒打開,空氣裡就像有一點甜在散開。

我們都知道,袁醫師去了花蓮演講。
可以想像她在會場結束後,
走進那間小店,聞著剛烤好的奶油香,
心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
「這味道,診所的大家一定會喜歡。」

果然沒錯。
一開封,那股香氣就像是記憶裡的開關被打開——
那味道,好像放學那條路。🍞
從麵包店門口飄出來的奶油香、焦糖香、幸福香,
一瞬間都回來了。

有人邊笑邊說:「好香喔,好懷念這種味道!」
那一刻,整個診所都被幸福包圍。

甜的是酥條,暖的卻是那份「想到我們」的心意。
不論在花蓮或診所,她總記得這裡的大家——
那種「看到就想分享」的自然,
像是她把花蓮的陽光打包成禮物,
讓我們在忙碌裡也能聞到一點甜。

你呢?
有沒有哪個味道,會讓你一聞就想起熟悉的人?

#花蓮的甜味 #奶油酥條 #心繫診所的溫度

《您關心皮膚·我們關心您》
❤️袁上雯皮膚科診所❤️

《讓你的臉,成為最自然的名片》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皮膚,不只是外表,它同時也反映著生活、作息與情緒的狀態。平常在診間,我們沒有機會用兩小時深入聊皮膚保養。這次袁上雯醫師受邀公開演講,誠摯邀請您一同參加!除了聽演講,有筆記才能記得...
09/11/2025

《讓你的臉,成為最自然的名片》
Hello 各位親愛的朋友好嗎?

皮膚,不只是外表,
它同時也反映著生活、作息與情緒的狀態。

平常在診間,我們沒有機會用兩小時深入聊皮膚保養。

這次袁上雯醫師受邀公開演講,
誠摯邀請您一同參加!

除了聽演講,有筆記才能記得更深刻。
為了幫助大家牢記正確的皮膚保養知識,
袁上雯皮膚科診所特別加碼準備了官方 LINE 限定小禮物🎁!

這次,袁上雯醫師將在這場公開講座中分享——
皮膚怎麼幫我們說話?
又該如何讓氣色與狀態更穩、更亮?
哪些日常習慣會默默影響膚況?

📅 講座資訊
🗓 11/30(日)14:00–16:00(13:30–14:00報到)
📍 台中文資園區・小禮堂(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費用300元(含飲品與點心)(現場繳費)
🔗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rKxqoy

📚 袁醫師著作:《所有的表面,都是功夫》
👉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K9begj(可攜書簽名,現場亦可購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NE好友限定出席就有禮・【保濕面膜一盒】
🎀完成心得分享再享【保養升級禮包】✨

📸 小提醒:照片中含袁醫師或講座海報即可!

📅 請於114/12/6前完成回傳及禮品領取,逾期恕不受理 !

詳情請見留言區活動辦法 👇

《您關心皮膚·我們關心您》
❤️袁上雯皮膚科診所❤️

★ 花蓮的溫度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在演講開場時,引用了《男孩、鼴鼠、狐狸與馬》的一段話。男孩問:「你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馬回答:「幫幫我。」我說,開口求助不是放棄,而是勇敢地堅持不放棄。這也是我這場演講主題「皮膚是通往心靈的器官」...
08/11/2025

★ 花蓮的溫度 ★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我在演講開場時,引用了《男孩、鼴鼠、狐狸與馬》的一段話。

男孩問:「你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
馬回答:「幫幫我。」

我說,開口求助不是放棄,而是勇敢地堅持不放棄。這也是我這場演講主題「皮膚是通往心靈的器官」想傳達的核心:聆聽、覺察、照顧與連結。我講了幾個故事,故事裡有幾層道理。

總是「無理取鬧」的病人,其實只是心裡的無助需要被聽見。在皮膚病痛與修復之間,學會察覺自己身體的改變。在狀況超出自己能承擔時,願意求助。

那些時刻,他們其實比誰都勇敢。求助,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成熟的信任。而當我們有能力時,也能反過來成為他人的依靠,讓「被照顧」與「照顧人」成為一種循環。

我說:「聆聽,是最溫柔的覺察。
當我們願意被照顧,也就重新與世界連結。」

這場演講在 #花蓮門諾醫院 舉行。場地就在海邊,窗外是一整片藍,風裡有鹽的味道。我忽然覺得,也許花蓮的觀眾都有海的溫度,安靜、又深遠,能包容許多情緒。他們聽得很專注,笑容裡帶著共鳴,有人眼眶微微發亮。

能和郝哥、嘉嘉老師同台,一起分享「勇敢開口、串起善緣」這個主題,
本身就是一段奇妙的緣分。我喜歡這場演講,這裡的熱情不是喧鬧的,
而是如海的潮汐,看似平靜,實則深情。

謝謝在座很多的鏟子超人,沒想到這麼多人親自到馬太鞍溪幫忙。每一雙願意彎腰的手,都讓我看見善的循環正在發生。

身為醫師,我常看到病人為了就醫長途跋涉。門諾醫院的「不放棄的醫願——偏鄉醫療助建計畫」,幫助行動不便的長輩與弱勢患者能夠在地被照顧,這讓我很感動。為了儘早實現這份夢想,我拋磚引玉,趁這次講座時,將今年的書本版稅收入,再多加碼一倍,通通捐給這個專案,希望能讓醫療的溫度抵達更遠的地方。

演講結束時,我又引用那段話——
男孩問:「你覺得你最堅強的一刻是什麼時候?」
馬回答:「當我敢顯露自己的脆弱的時候。」

那一刻,我心裡返想,
許多患者、朋友,甚至我自己,
都曾經是那匹馬,都應該是那匹馬。

謝謝花蓮的朋友,
用你們的聆聽與笑容,
讓我再一次相信,
勇敢不是強硬,而是願意讓世界靠近。

Caesar Hao
海人
#黃淑卿
#曾欣蓉
Green
Wu
@陳怡嘉/嘉嘉老師

★ 南極的呼喚 ★沒想到,我又再次聽到這個故事。這回,說故事的人是平路老師。故事是,南極探險家謝克頓船長在1914年至1916年的真實經歷,那是讓平路老師想去南極的心理起點。她說,一邊望著南極巨大的冰山、一邊想像著謝克頓船長的焦慮:船被浮冰...
05/11/2025

★ 南極的呼喚 ★

沒想到,我又再次聽到這個故事。

這回,說故事的人是平路老師。

故事是,南極探險家謝克頓船長在1914年至1916年的真實經歷,那是讓平路老師想去南極的心理起點。她說,一邊望著南極巨大的冰山、一邊想像著謝克頓船長的焦慮:船被浮冰包圍,隊員被困在冰的牢籠裡,只能在白與藍的世界裡尋找一條出路,百感交集。

上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在去年張敏敏老師《逆境領導》的新書發表會上。那天,她播放著百年前的照片:一群人站在結冰的甲板上,風雪拍打著臉,零下二十七度的氣溫,鞋子早已被冰水浸透。謝克頓船長帶著船員拖著小艇,一天只能走兩公里,仍不曾放棄。張老師說,這是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案例,一堂關於逆境與領導的課,也是人類精神最具象的比喻。

明明是那麼嚴肅的管理主題,當時從張老師口中講出,卻讓我感動到紅了眼眶。或許因為那份堅持太真實:即使一切被凍結,仍要前行。那不是勝利的故事,而是一段「沒有被絕境打敗」的故事。

而今,在平路老師的新書《南極.極南》中,這個故事再次出現。不同的是,平路老師用雙腳親自踏上了那片極地。她形容在南極的感受,是「字彙不夠用」,面對那樣壯麗的冰山,語言顯得貧乏;看著成群企鵝排成隊走過,她開始思考:牠們眼裡看到的世界,是否和她所見的一樣?

為什麼是南極?我相信很多人想問,我也想問。

那是地球最遠的地方,天氣難測、行程常被打亂。她說,那些變數正是旅行的價值所在,因為「未知」讓人學會謙卑。她引用荷馬的話:「正因我們在劫難逃,萬物才顯得更加美好。」在極地的靜與冷之中,時間像被凍住,她反而有更多間隙去反思、去沉澱。

她說:「旅行的經驗,不只發生在外部,更發生在內部。」這句話,我花了許久的時間來聆聽。

南極的白色,不只是風景,更像一種極致的沉默。當人被無邊的雪原包圍,會開始聽見自己最細微的聲音,恐懼、驚嘆、也許還有久違的平靜。那樣的地方,讓人重新認識「渺小」這個字的重量。

平路老師提到,第二位登上南極點的探險家史考特,被形容為「像個攀爬蘋果樹的孩子——即使樹上沒有蘋果,也想知道更高處有什麼」。這句話我特別喜歡。那不是征服,而是一種單純的好奇,是對未知的信任與召喚。

或許,我也被這樣的呼喚吸引。

連續兩次聽見謝克頓船長的故事、又讀到平路老師在極南的旅遊記錄,彷彿有個聲音在遙遠處對我輕輕招手。

不是為了抵達,而是想去聽那片寂靜的聲音。

去看看那個「字彙不夠用」的地方,去感受人類在極限之下,仍能保持好奇與溫柔的樣子。

也許有一天,我真的會出發。

屆時,當船駛進浮冰之間,當第一道南極光劃開天際,我想,我一定會明白那句話:「正因我們在劫難逃,萬物才顯得更加美好」。

平路 #陳逸琇 Huang

或許,我自己也會發明一句話來形容它。

★ 成就他人,也要成就自己 ★小琪很厲害。她是那種在會議裡永遠準備最周全的人。她的簡報條理清楚,資料一應俱全,總能點出核心。但她習慣坐在一旁,等大家都講完,才慢慢補上自己的意見。小琪是我朋友。有一次,她鼓起勇氣,完整地把自己的提案說完。那是...
01/11/2025

★ 成就他人,也要成就自己 ★

小琪很厲害。

她是那種在會議裡永遠準備最周全的人。她的簡報條理清楚,資料一應俱全,總能點出核心。但她習慣坐在一旁,等大家都講完,才慢慢補上自己的意見。

小琪是我朋友。

有一次,她鼓起勇氣,完整地把自己的提案說完。那是一份她熬夜準備的計畫,數據、細節都縝密無比。結果主管沉默了幾秒,卻回她一句:「妳這樣太強勢了。」

會議室的空氣立刻冷下來,她的臉色也僵住。當下她感受到被主管否定:「妳超出了那個社會對女性的範圍。」

小琪是女生。

後來,她對我說:「原來,女孩子有能力還不夠,還得提醒自己溫柔一點,大家才願意聽。」

洪培芸在《十倍放大》裡寫到:「在男性身上,也能看到屬於女性靈的特質;在女性身上,也能出現屬於男性靈的特質。」這就像是榮格談的「阿尼瑪/阿尼姆斯」──每個人心中都有異性的那一面。溫柔的男人不等於軟弱,果敢的女人也不等於越界。可是,社會主流的性別框架,往往不允許這些特質過度顯露。

心理學家Sandra Bem 提出「性別圖式理論」:孩子從小就被教導「男孩該怎樣、女孩該怎樣」,長大後就用這些框架檢視自己。小琪正是如此。從小被叮嚀「女生要懂事、要禮讓」,久而久之,她把「退一步」內化成自己的本能。當她想要往前時,反而會覺得不安。

可是被壓抑的特質並不會消失,只會轉進內在。女性被迫壓抑果敢,常常變成自我懷疑、焦慮、失眠;男性被要求隱藏柔軟,則可能轉化為憤怒或過度追求成就。這些都是真實的心理代價。

小琪的故事,或許也是許多女人的縮影。她們懂得體貼、善於承擔、願意成就別人,卻很少有人告訴她們:妳也可以成就自己。

我常想,如果哪一天,小琪能在會議上第一個開口,大方展現自己的專業,不再害怕被貼上「太強勢」的標籤,那會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或許,真正的溫柔,不是壓抑自己去迎合,而是允許自己完整。成就他人很重要,但別忘了,成就自己,才是最深的勇氣。

小琪,就是小琪。

★ 花蓮演講公告 ★有時候,最勇敢的事不是撐下去,而是開口求助。還記得《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裡說的嗎?「勇敢,是求助。」11/8我將到花蓮的門諾醫院,與郝旭烈郝哥以及陳怡嘉老師共同主講這場【勇敢開口,串起善緣】藝文講座,這是難得的組合,我...
30/10/2025

★ 花蓮演講公告 ★

有時候,最勇敢的事不是撐下去,而是開口求助。

還記得《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裡說的嗎?
「勇敢,是求助。」

11/8我將到花蓮的門諾醫院,與郝旭烈郝哥以及陳怡嘉老師共同主講這場【勇敢開口,串起善緣】藝文講座,這是難得的組合,我自己也非常期待。

這次的分享,我會講幾則「皮膚的故事」。
那些藏在紅腫癢痛背後的情緒與心事,
有時比外傷更需要被看見。

向內,是聆聽與覺察。
向外,是照顧與連結。

皮膚不只是身體的界線,
也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媒介。

硬ㄍㄧㄥ,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有時候,勇敢開口,反而可以串起更多的善緣。

誠摯邀請你,一起聽,
一起練習更溫柔地面對自己。

📍講座資訊:
報名:https://survey.mch.org.tw/index.php/621627?lang=zh-Hant-TW

講座:門諾藝文講座~勇敢開口,串起善緣

來賓:袁上雯醫師、陳怡嘉/嘉嘉老師、郝旭烈 Caesar(郝哥)

日期:2025/11/08(六)
時間:下午14點至16點30分(13:30開放入場;自由入座)

地點:門諾醫院薄柔纜禮拜堂(恩慈樓3樓;花蓮市民權路44號;備有付費室內停車場,車位有限,請盡早到場)

★ 城市會生長,制度也會呼吸──聽童振源大使談〈新加坡六十年〉★坐在演講現場,聽新加坡大使童振源談〈新加坡六十年〉。他談的不是口號式的成功,而是一種時間的積累:從貧瘠的島嶼,到被世界看見的國度。他的語調沉穩、內容充實,像在替一個國家寫診斷書...
29/10/2025

★ 城市會生長,制度也會呼吸──聽童振源大使談〈新加坡六十年〉★

坐在演講現場,聽新加坡大使童振源談〈新加坡六十年〉。他談的不是口號式的成功,而是一種時間的積累:從貧瘠的島嶼,到被世界看見的國度。他的語調沉穩、內容充實,像在替一個國家寫診斷書,也像在為整個世代記錄脈搏。

童振源大使談了很多實際數據:新加坡自1965年以來,人均GDP從新幣1,581元成長到超過12萬;外貿與外資的年均成長率分別達到10%與15%;全球競爭力、法治、公務員廉潔度,都名列前茅。一張張表格與數字在螢幕上閃過,卻並不冰冷。我看見的,是一個國家努力維持體溫的方式。

在醫學上,我們評估生命徵象: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對一個國家來說,這些數據也許就是: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教育水平與人民的信任感。數字之外,還有一種更細微的脈動,那是治理的節奏、制度的呼吸。

童大使提到「City in Nature」的理念,讓每個家庭十分鐘內都能走到公園、讓綠地覆蓋率成為幸福的指標。那是一種預防勝於治療的智慧:讓城市本身就成為人類健康的延伸器官。

我走在新加坡街頭時,看到的畫面即是如此:樹蔭連成綠廊、街角總有水氣、即使是商業區,也能聽見鳥鳴。作為一位醫師,我喜歡從「健康」的角度理解世界。這樣的設計其實就是「社會版的免疫系統」。讓人少一點焦慮、少一點壓力,也讓國家更有修復的能力。當人行道邊的樹、濱海灣的公園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疾病預防就不只發生在醫院裡,也在日常的呼吸之間。

他又談到「良善治理」:制度的基礎不僅是專業與信任,更需要一種全局思維。公務體系中的領導者,不只是管理者,而是能跨部門整合資源的「戰略整合者」。童大使舉例,新加坡的衛生部長並非醫師,但國防部長卻是一位醫師;而且他們往往同時兼任其他部門的職務,以確保政策在不同領域之間能順暢對話、協調運作。

這樣的設計讓我想到人體的結構。心臟不會獨自跳動,肺臟也不只是為自己呼吸。器官之間有各自的專業功能,卻又彼此依存、互為支撐。良善的治理,就像一個健康的身體,不是某個器官特別強,而是整體運作的節奏能保持平衡。

童大使將新加坡的六十年成功經驗整理為三大核心「唯才是用、良善治理、社會和諧」。三個詞看似嚴肅,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如何讓人被看見,如何讓制度為人服務,而不是相反。新加坡不是天生幸運,而是持續選擇理性與秩序,六十年來從不放棄地觀察、修正、再前行。

在數據與人心之間維持平衡,在效率與溫度之間尋找節奏。

這或許就是「小國大智慧」的真正含義:讓理性有靈魂,讓制度能呼吸。

原來我們竟然是鄰居!那天走在大樓的騎樓下,一頭黑直髮的背影在前方晃動,突然有種福至心靈的感覺,我沒多猶豫,立刻邊喊邊快步上前:「廖哥!」她回過頭來,果然是她——收納達人,廖心筠!我們家診所在這裡已經十八年多了,街坊的人情也像春天的花,一年年...
28/10/2025

原來我們竟然是鄰居!

那天走在大樓的騎樓下,一頭黑直髮的背影在前方晃動,突然有種福至心靈的感覺,我沒多猶豫,立刻邊喊邊快步上前:「廖哥!」

她回過頭來,果然是她——收納達人,廖心筠!

我們家診所在這裡已經十八年多了,街坊的人情也像春天的花,一年年熟成。

有幾次熟悉的客人笑著跟我說:「妳知道嗎?那位很有名的收納整理師廖哥,也住在附近喔!」

我笑著回說:我知道呀!

路過我們診所的人,常以為我們只看皮膚疾病;從網路或電視認識我的朋友,又以為我們只做醫美。其實,從皮膚病的治療到醫美的保養,都是我們診所的守備範圍唷!我們看見你的皮膚,也看見你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

因為時間的做功,診所已經是社區裡的老鄰居,我們也期許自己像是一個讓人變得更自在的好所在。

這次,廖哥到診所來做皇后電波,感覺就像鄰居進來串門子一樣,我們聊得輕鬆自在,做完電波後,看到她鏡中的臉龐瞬間亮起,哇,那一刻我們都好開心。

廖哥不只是專注在居家收納整理,她平常就很注重自己身體保養,這是我最喜歡的顧客了,加上皇后電波的助攻,她臉上肌膚的拉提和光澤都立刻展現出來,後來我們去吃飯,我忍不住一直看她的臉。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美好
當朋友成為鄰居
當工作成為祝福
當美麗依舊美麗💕💕

★ 在猗窩座眼睛裡 ★今天有個年輕男孩來看皮膚病。他的手臂長了一片濕疹,紅紅癢癢的,他一邊抓一邊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醫師,我真的很怕人家看到這個。」我問他怎麼會這麼在意?他沉默了一下才說,小時候皮膚容易長疹子,常被同學笑「骯髒」、「不愛乾淨...
27/10/2025

★ 在猗窩座眼睛裡 ★

今天有個年輕男孩來看皮膚病。

他的手臂長了一片濕疹,紅紅癢癢的,他一邊抓一邊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醫師,我真的很怕人家看到這個。」

我問他怎麼會這麼在意?

他沉默了一下才說,小時候皮膚容易長疹子,常被同學笑「骯髒」、「不愛乾淨」,有幾次甚至被推擠、被排擠,從那時候開始,他就學會用力握拳,用憤怒來掩蓋委屈。

「醫師,我總覺得自己隨時要跟人吵架。」他說這句話時,眼睛裡閃著一種既憤怒又自我防衛的神情。

前幾日,我去看了《鬼滅之刃》電影版「無限城篇」。排行十二鬼月裡上弦之參的猗窩座,在這集裡大出了風頭,幾乎是主角的待遇。

看著我眼前這個男孩,我突然想起了猗窩座,「如果不是世上的邪惡腐蝕了他的心,他本可以成為如此強大的柱。」

那雙總是燃著怒意的眼睛,其實是他童年的回聲。從小缺乏安全感,學會用拳頭定義自己存在,久而久之,「憤怒」成了唯一能依靠的盾牌。心理學說,很多成人的情緒模式,都是早年未被安撫的痕跡。猗窩座後來成為鬼,也還是用一樣的方式活著——拼命打、拼命證明,卻始終得不到真正的安穩。

診間靜靜的,男孩低著頭,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摩挲。

我沒有急著說什麼,只讓時間慢慢流過。

看診持續進行,但我發現到,把那些話說出來之後,男孩的眼神漸漸鬆了些,像是從火裡透出一點想被理解的光。

★ 鬼滅與我們的日常對話 ★ 看完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後已經一陣子了,我依舊很熱衷地想和孩子們討論劇情(雖然多半是我自己一廂情願地發問)。 我問:「主公是怎麼死的?」「誰才是日之呼吸的使用者?」問題可能太淺,小寶忍...
26/10/2025

★ 鬼滅與我們的日常對話 ★

看完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後已經一陣子了,我依舊很熱衷地想和孩子們討論劇情(雖然多半是我自己一廂情願地發問)。

我問:「主公是怎麼死的?」「誰才是日之呼吸的使用者?」問題可能太淺,小寶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直接走到書櫃抽出第17集漫畫塞到我手裡:「媽,妳自己看啦!」

咦,奇怪,這些我好像都看過了呀!,原來是我自己忘了。

回到電影院裡,看著精彩的畫面跳閃,我忽然想起第一次接觸《鬼滅》影集和漫畫,是因為大寶「半強迫」我看的。她說:「媽媽,妳應該多了解我們現在青少年喜歡的東西。」當年,大寶還是國中生,小寶還在小學。雖然是被推著走進這個世界,但沒想到我看得開心,因為這樣,我和孩子多了很多聊天的話題,也拉近了他們青春期的心。

時光流轉,如今大寶已經是高中生,小寶也上國中了,兩個人的身形更挺拔,心智也更加成熟。反觀電影裡的猗窩座,依舊是個偏執的憤青;炭治郎還是那個為了救妹妹而戮力殺鬼的少年。動畫裡的人物好像停在原地,一直過著同樣的日子,做著同樣的事情;而我的孩子,早一步步走向更寬闊的世界。

看著你們,我心裡想:孩子們啊,人生的路上,可能會有人揹著仇恨走,也有人揹著收穫走,就像劇中的角色一樣。不管未來的路上會遇到什麼,希望你們心裡揣著的是快樂和收穫,把生命的路徑走得踏實,走得有溫度,那不是因為世界必然美好,而是因為你們有能力讓自己的心更強壯,也更柔軟。

電影的故事總有結束的一刻,但我們的故事還會一直往下走。能和你們一起討論劇情、在餐桌邊為角色爭辯,這些片刻,彷彿就是一集又一集的精彩動漫,都是我最喜歡的,我會一直追下去。

Address

台中市南區高工路325號/, 袁上雯皮膚科診所
Taichung
402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00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21:00

Telephone

+8864226520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袁上雯醫師的皮膚心鮮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袁上雯醫師的皮膚心鮮事: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