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25
嬰兒時期的嚴重RSV感染,就像在孩子的呼吸系統中播下一顆「發炎的種子」,透過改變免疫系統、破壞氣道結構等方式,大大增加了未來長出「氣喘」這棵樹的機率。雖然我們現在有了很好的工具(疫苗、抗體)來防止RSV造成立即的嚴重傷害,但這些工具是否能徹底拔除這顆種子,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來證明。
✅氣喘是一種下呼吸道的慢性發炎性疾病,臨床特徵為反覆的喘鳴、呼吸急促、咳嗽和呼吸困難,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最普遍的慢性病。
➡️呼吸道病毒感染與氣喘的發生和惡化有關,其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已成為一個關鍵因素。
➡️RSV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嬰兒細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並與偏向第2型(type 2)的免疫反應、干擾素活性降低、上皮屏障功能障礙以及呼吸道微生物群改變有關。
➡️近期的新興預防工具:近年來已有重大突破,包括給予孕婦施打的母體RSV疫苗(如Abrysvo),以及給予嬰兒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如Nirsevimab),已證明在高風險嬰兒中能有效減少嚴重的RSV疾病負擔及早期的喘鳴。
➡️雖然這些預防措施能減少早期的喘鳴,但目前的研究證據尚無法確定它們是否能真正降低日後被醫師診斷為氣喘的機率。這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因果關係仍待釐清:儘管RSV感染與氣喘有強烈的關聯,但「RSV是否直接導致氣喘」的因果關係仍存在爭議。氣喘也可能受到基因、其他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
➡️預防是關鍵:無論因果關係如何,RSV都是一個可以改變的早期風險因子。積極預防嬰幼兒RSV感染,對於降低長期呼吸道疾病的負擔至關重要。
➡️未來研究:需要更大規模、長期的臨床試驗,來證實預防RSV是否能有效降低兒童氣喘的總體發生率。
#呼吸道融合病毒 #細支氣管炎 #兒童氣喘 #嬰幼兒感染
#氣喘風險 #呼吸道疾病 #過敏體質 #免疫失調 #氣喘衛教 #呼吸道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