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 中心推廣重點:
1.強化疑似個案之辨識與通報
2.兒少驗傷流程之建立與推廣
3.整合各次專科醫療資源,進行個案評估及治療
4.取得科學證據,以利司法訴訟伸張兒童保護正義

「當身體被理解,情緒也能被安放。」🌿🧡11月6日上午,六位家長齊聚「親職充電站」。活動由陳郁君社工師帶領,以製作名牌與分享今日心情的方式暖場開啟,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彼此認識,也慢慢打開感受的感官。隨後,由江芊玥藝術治療師帶領進入「感官律動...
10/11/2025

「當身體被理解,情緒也能被安放。」🌿

🧡11月6日上午,六位家長齊聚「親職充電站」。活動由陳郁君社工師帶領,以製作名牌與分享今日心情的方式暖場開啟,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彼此認識,也慢慢打開感受的感官。隨後,由江芊玥藝術治療師帶領進入「感官律動調節」課程,開啟一場結合身體與情緒的探索旅程。

🧐課程中,藝術治療師分享了「當腦中斷線時,如何協助重新連結正向經驗」的概念,並介紹 SMART 三股螺旋──身體調節、創傷修復與依附連結。透過引導,家長學習以動作回應孩子的感受,理解如何在情緒起伏中幫助孩子找回穩定與安全感。

😖在實作體驗裡,家長透過滾動瑜珈球、深壓、拋接球與鑽布隧道,親身體驗不同感官刺激如何影響情緒。家長在布隧道以身體經驗感受被布包覆的安全感,而在拋接瑜珈球遊戲中,家長則體驗到「突如其來」時的驚嚇與緊張——也學習到當我們能被提前告知、給予預期時,情緒反應就能被安撫,同時藝術治療師也帶領家長思考,當孩子一時無法以言語表達時,父母可以透過動作、眼神或節奏等非語言互動,建立更安全的溝通方式。

🫧課程中還安排了擠刮鬍泡、攪拌泡泡、捏美妝蛋、觸摸柔軟毛毛球等活動,讓家長透過輕觸覺重新認識放鬆與安定。藝術治療師並針對每位孩子的特質,與家長一同討論孩子在家中的行為與情緒狀態,協助家長理解孩子的感官需求與適合的調節方式。

🫂在討論與回饋的片刻中,家長們彼此分享、互相支持,在共學裡找到新的理解與力量。最後,藝術治療師提醒——當情緒高張時,可以試著輕拍或點壓自己的胸口,幫助自己或孩子釋放緊繃與焦慮。感官律動調節不僅是協助孩子的方法,更是家長自我照顧與修復的重要練習。💛

願這次活動,成為家長們溫柔的充電站,
在身體的覺察與互相支持中,
重新連結理解、愛與安定。

#感官調節
#親職充電站
#自我照顧
#理解孩子也理解自己
#情緒與身體的連結

🎉親職小學堂Ⅴ【神隊友養成計畫~從教養不一致探索伴侶關係】圓滿結束啦~❓「一項工作專業可能都需要10幾年的累積和學習,那婚姻需不需要基本課程?」這是在本次的課程一開始,黃柏嘉諮商心理師開門見山引導學員們思考的問題,並分享婚姻是個相互理解的過...
29/10/2025

🎉親職小學堂Ⅴ【神隊友養成計畫~從教養不一致探索伴侶關係】圓滿結束啦~

❓「一項工作專業可能都需要10幾年的累積和學習,那婚姻需不需要基本課程?」這是在本次的課程一開始,黃柏嘉諮商心理師開門見山引導學員們思考的問題,並分享婚姻是個相互理解的過程,且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毫無問題的婚姻,我們需要體認到的是,婚姻中原本就有無解的問題,是清楚知道這個事實並仍願意在一起,換句話說,跟一個人結婚其實就是跟一堆問題結婚。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也接著提到,婚姻幸福、不幸福的差別是在於應對問題的能力,而不在於問題的多寡,因此關鍵可能是在於如何正確面對⚠️「永久性」⚠️問題,因為這會對親職教養很有影響。80~90%的離婚不是問題太多,而是愛太少,導致婚姻走向結束,夫妻問題搞定,通常教養問題就會少很多,因為若關係本質不好,那麼教養只是引爆點,10對裡有8對要學習的是恢復關係的聯結,而不是教養技巧。

⛈️而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黃柏嘉諮商心理師也非常幽默且生動地與學員分享幾個自己的「孩子氣」如何成為婚姻關係考驗的例子,也將像是婚姻、親子、婆媳等常見的關係困境以颱風的概念作比喻:「就像防範颱風一樣,我跟對方爭執的問題沒法消失,甚至會反覆出現,但在每一次的經驗與教訓裡,可以學會更好的處理方式!☔」所以,重點仍然是在不是解決多少問題,而是增加多少促進關係的行為😊。

💖在課程最後,黃柏嘉諮商心理師也給予我們重要的提醒,教養要同調是好的,但很難,且孩子終究要適應不同的規則、作法,而家裡有好的資源讓孩子學習這樣的經驗有何不可!並向學員分享,當遇到教養不一致時,可以試著用以下的模句回應孩子:「_________和_________都愛你,________用_________來愛你,我用__________來愛你,你真幸福有這麼多人用不同的方式愛你。」教養孩子要先思考目標再談策略,你們都在一起這麼久,其實你們的差異沒有想像中那麼大!要記得,當初找伴侶是為了遇到問題時有人可以相互支持、扶持,而不是在最短時間有人可以罵我!

🧡本年度親職衛教小學堂已全數辦理完畢,感謝各位的熱情參與 💛

#神隊友養成計劃
#親職衛教小學堂
#家庭共學
#婚姻與教養一起長出愛

🌿【一起守護孩子的安全與希望|誠徵兒少保護個案管理師】🌿在每一個受傷的故事背後,都需要一雙專業而溫柔的手。我們是「兒少保護醫療整合中心」,致力於協助受虐與高風險兒少獲得完整的醫療、心理與社政支持,並串連跨專業團隊,共同守護孩子的身心安全。👩...
17/10/2025

🌿【一起守護孩子的安全與希望|誠徵兒少保護個案管理師】🌿

在每一個受傷的故事背後,都需要一雙專業而溫柔的手。我們是「兒少保護醫療整合中心」,致力於協助受虐與高風險兒少獲得完整的醫療、心理與社政支持,並串連跨專業團隊,共同守護孩子的身心安全。

👩‍⚕️✨現誠徵──兒少保護計劃個案管理師(專任)

📍工作內容
• 協助兒少虐待個案的驗傷評估、追蹤與心理復原轉介
• 與醫師、心理師、社工、護理師及社政單位跨網絡合作
• 辦理親職衛教、校園宣導與專業教育訓練
• 執行創傷知情照護與家庭支持服務

📚我們希望你
• 具社工、心理、護理等相關科系大學以上學歷
• 具一年以上兒少、家庭或醫療社工相關工作經驗
• 具有細膩觀察力與高度責任感,能獨立作業也擅於團隊合作
• 若具兒少保護或創傷知情服務經驗者佳

🕊️我們提供
• 穩定的專業督導與培力支持
• 跨專業團隊合作的成長環境
• 投入改變與陪伴的力量,讓每個孩子有被看見的機會

📩 【應徵方式】
1.請將個人履歷檔案(含照片、自傳、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專業證照及在校成績單)以主旨「應聘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計劃個管師--姓名」寄至032548@tool.caaumed.org.tw
2.收件截止日期:114年10月31日,中午12點止。
3.本職缺預計上班時間為115年1月1日

【面試時間跟地點】
資料經初審合格者,將再電郵通知詳細面試時間及地點;資料初審未通過者,恕不另行通知。

讓我們一起成為那盞光,
陪孩子走出創傷、迎向復原。💛

徵才參考資料:https://www.tasw.org.tw/tw/recruiting_data/27917

#兒少保護 #個案管理師 #創傷知情照顧 #一起守護孩子 #徵才資訊

🏫 校園宣導,南投學諮中心及南投區國中小教育人員。今天辦理線上校園宣導講座圓滿落幕啦!🥳 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們,這一場再次邀請到黃雅梅諮商心理師,帶來主題講座「陪孩子與3C共處:識別、引導與合作策略」,與老師們一同思考,如何在數位世代中,陪...
16/10/2025

🏫 校園宣導,南投學諮中心及南投區國中小教育人員。

今天辦理線上校園宣導講座圓滿落幕啦!🥳 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們,這一場再次邀請到黃雅梅諮商心理師,帶來主題講座「陪孩子與3C共處:識別、引導與合作策略」,與老師們一同思考,如何在數位世代中,陪伴孩子建立健康的3C使用習慣。

在課堂上,黃諮商心理師以豐富的臨床與教育經驗,帶領大家從真實案例出發──從孩子放學後「一玩就停不下來」、課業退步,到親子衝突與情緒失控,讓老師們重新理解「3C使用」背後的心理需求與成癮風險。

💡 課程亮點回顧

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黃諮商心理師指出,3C使用問題往往與情緒壓力、逃避現實及獲得短暫滿足的循環有關,提醒老師「不要急著給建議,而是從理解開始」。

教室策略:透過「班級3C公約」與「遊戲化學習工具」(如 Kahoot、Quizlet、ClassPoint),引導學生從被動使用轉為有目標的數位學習。

家庭合作:介紹「家庭3C契約」與「三明治回饋法」(肯定→建議→合作),鼓勵家長以陪伴與理解取代責罵,建立親子共同面對的合作氛圍。

護眼與自律技巧:從「20-20-20護眼原則」到「番茄鐘時間管理」,讓老師們學會在課堂與生活中落實健康的3C使用習慣。

黃雅梅心理師提醒大家:「陪伴的核心,不是禁止,而是一起練習自我管理。」

當成人願意先理解、再引導,孩子就能在被看見與被信任的關係中,慢慢學會節制與選擇。

讓我們持續攜手,從教育現場開始,陪孩子與3C和平共處,創造更健康、平衡的學習環境💻💚

#兒保醫療中心守護兒少安全
#南投學諮中心

#校園宣導
#理解比規範更有力量

🏫 校園宣導,南投學諮中心及南投區國中小教育人員。今天辦理線上校園宣導講座圓滿落幕啦!🥳 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們,這一場,我們邀請到黃雅梅諮商心理師,與大家分享「與 ADHD/ASD 學生互動:SEL 引導實務」的課程,陪伴老師們一起探索在教...
26/09/2025

🏫 校園宣導,南投學諮中心及南投區國中小教育人員。

今天辦理線上校園宣導講座圓滿落幕啦!🥳 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們,這一場,我們邀請到黃雅梅諮商心理師,與大家分享「與 ADHD/ASD 學生互動:SEL 引導實務」的課程,陪伴老師們一起探索在教室中支持特殊兒少的具體策略。

這場分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像一場溫暖的能量交換。我們一起探索了 ADHD 和 ASD 孩子的特質,像是注意力不集中、衝動、社交困難或堅持慣例等。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學習看見:這些行為不是「故意搗蛋」,而是他們獨特的神經發展特質。

講師黃雅梅諮商心理師帶領我們用「社會情緒學習(SEL)」的溫柔視角,重新理解孩子的需求。原來,當孩子出現挑戰行為時,背後往往藏著一個「未成熟的 SEL 能力」在呼救。我們的任務,不是懲罰,而是溫柔地陪伴他們練習。

💖 課程亮點回顧 💖
• 看見自己,才有能力擁抱孩子:從「形容特殊生的第一個字」到「面對干擾時的情緒反應」,我們練習自我覺察,因為老師能先穩住自己,才有餘裕支持孩子。
• 案例演練:從小明(ADHD在小組打斷同學)到小華(ASD因噪音情緒崩潰),老師們透過思考與討論,看見「行為背後其實是尚未成熟的 SEL 能力」。

• 超實用!教室錦囊妙計:我們學到了好多能立即上手的「武功祕笈」!像是:
◦ 拆解任務的「分段任務」
◦ 提升掌控感的「提供二選一」
◦ 穩定情緒的「冷靜角落」與「呼吸練習」
◦ 創造連結的「小幫手角色」與「指定同伴」

• 家校合作,成為孩子的神隊友:與家長溝通時,記得用具體的「行為描述」取代貼標籤(例如:「我觀察到他在小組討論 5 分鐘後就退出」比講述「他不專心」更有幫助),並先傾聽理解家長的壓力,才能建立信任,讓規則與獎勵在家裡和學校都一致。

🥰黃雅梅諮商心理師提醒我們:「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需要被理解的故事。」
當老師與家長攜手,用理解與支持取代懲罰,不只是教室會更安穩,孩子也能在被接納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這場講座最棒的提醒是:這些方法不只適用於特殊生,而是能讓整個班級都受益的「班級通用 SEL 教學」!

謝謝每一位參與的老師,你們的支持,將會成為孩子一生最珍貴的力量。讓我們一起用 SEL 的眼光,讀懂每個孩子行為背後的故事,在接納與理解中,陪伴他們快樂成長!🌱


#營造友善溫暖的教室
#與孩子一起練習而非懲罰
#兒少醫療中心守護兒少
#校園宣導第6

📣114年免費線上親職衛教小學堂,十月課程來報到~「從教養不一致探索伴侶關係」🤔「教養不一致」的問題是很多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在育兒過程中會遇到的狀況,然而在提供親職協談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時候所謂的教養不一致,其實可能需要先回到伴侶...
22/09/2025

📣114年免費線上親職衛教小學堂,十月課程來報到~
「從教養不一致探索伴侶關係」

🤔「教養不一致」的問題是很多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在育兒過程中會遇到的狀況,然而在提供親職協談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時候所謂的教養不一致,其實可能需要先回到伴侶的親密關係中去省思,即所謂的「教養不一致」究竟只是伴侶爭執的延伸戰場、想爭個輸贏❓還是讓教養不一致的議題被提出來討論是真的為了找到彼此在教養上的平衡點與合作模式❓本次課程我們邀請到黃柏嘉諮商心理師來陪伴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一起來探索親職中的伴侶關係💖。

⏰活動時間:114年10月25日(六)13:00~16:00 (12:45開放上線)
👨‍⚕️講師: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溫馨提醒: 1️⃣因製作成果報告及推廣所需,課程中會需要截圖留存學員上線情形,並於刪修留言區後放置於中心粉專。2️⃣本課程將全程錄影,惟僅供中心留存,不提供給學員使用,亦未開放回放學習。

😁歡迎爸爸媽媽以及有興趣的夥伴與我們一起線上學習~
Google Meet 視訊會議連結:meet.google.com/nva-vbeg-vom

🎉親職小學堂Ⅳ【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秘訣】圓滿結束啦~🗝️在本次的課程中,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從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和ADHD的核心特質,帶著學員一一解鎖教養秘訣,諸如:ADHD的孩子需要的可能是不厭其煩地刻意練習,讓他們專注的能力可以...
10/09/2025

🎉親職小學堂Ⅳ【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秘訣】圓滿結束啦~

🗝️在本次的課程中,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從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和ADHD的核心特質,帶著學員一一解鎖教養秘訣,諸如:ADHD的孩子需要的可能是不厭其煩地刻意練習,讓他們專注的能力可以在過程中慢慢地培養出來;跟自閉症的孩子互動時,要試著從他們的能力介入;亞斯和ADHD共病的孩子,要在他們情緒穩定時在關係中先接受你。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也提到,自閉症與亞斯的分別在於自我刺激的行為,我們要試著讓自閉症的孩子會做的事情變多,使其焦慮感下降,如此一來自我刺激的行為也會跟著下降;反觀,在容易引起興奮的情境中,也會增加自我刺激行為的出現,因為自閉症的孩子當內心焦慮來襲時,自我刺激的行為會第一時間跑出來,而這表示對他們來說有壓力事件存在,所以我們需要協助增加可控制的部分。

👨‍⚕️接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也與學員分享,面對自閉症及ADHD共病的孩子,指責不但沒有用,反而會有反效果,會導致他們在固著的迴圈繞很久,尤其當孩子正在經驗強烈的情緒時,跟他講道理通常沒效,此時,我們可以試著給孩子二選一的選項,這樣的方式有兩個好處:(1)讓孩子感覺受到尊重、(2)讓他知道有限制的存在。此外,使用3C對共病的孩子真的不建議,且最好從就小有控管作為,宜陪伴孩子探索其他興趣。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要先理解到ASD的孩子是解讀人際訊息上有誤,ADHD是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接收資訊不完全,所以跟ADHD的孩子講話,要慢慢靠近,近距離,當發現他眼睛沒在看時先不要講話,且語氣宜維持平靜,不要上揚,因為孩子的情緒可能會跟得一起起伏,另外,跟孩子說話時,如果是用上對下的說話方式,會容易讓孩子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事。

📓而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在每節課程中回應學員們的提問,諸如:在情緒障礙診斷底下的ADHD,生氣是自然的,但氣太久就不是自然的,當孩子生氣的情緒上來時,先不要急著跟他講話,也不要再給刺激,先釐清孩子生氣的點再提供協助,而這其實也有賴於平時協助孩子做情緒的緩和、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因為沒有覺察就沒有控制,建議多給孩子閱讀情緒繪本是有益處的,另外,孩子有故意的行為出現,其實某種程度也代表著行為是可控制的。

💖課程最後,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也給予我們重要的提醒,就算有共病的孩子,也不可能24小時都有問題,可以試著具體寫下孩子的亮點,因為「即使孩子患有自閉症、亞斯或過動症,這些疾病本身都不等於其全部。」也回應擔任親職角色者的學員,當遇到教養難題,但網路中充斥著許多的資訊而讓自己感到焦慮時,宜聚焦於自身所遇問題的對應回應即可,並留意讓自己遠離負能量的環境。

🎁最後,9/8也已抽出幸運中獎的夥伴囉~記得趕快去收信回覆我們小禮物的寄送地址喔‼️

📣下場活動預告:
10/25(六)13:00~16:00「從教養不一致探索伴侶關係」,歡迎有興趣的夥伴預留時間與我們一同參與❣️

#親職支持
#育兒不孤單
#看見孩子亮點
#理解與接納
#孩子不只是一個診斷
#陪伴孩子成長

🫶今天想邀請你,花幾分鐘跟身體對話,試試這個 PEACE 資源步驟,溫柔地幫助自己調節與充電。💛🧡💚
10/08/2025

🫶今天想邀請你,花幾分鐘跟身體對話,試試這個 PEACE 資源步驟,溫柔地幫助自己調節與充電。💛🧡💚

Ogden

Protocol Resource
#華人創傷知情與療癒發展中心網站
https://www.asia-traumahealing.com/

🌿【PEACE:5個步驟,幫助身心回到安穩與韌性】🌿

有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悄悄告訴我們「我累了」、「我有點緊張」,只是我們還沒注意到。
今天想邀請你,花幾分鐘跟身體對話,試試這個 PEACE 資源步驟,溫柔地幫助自己調節與充電。

P|Pause 暫停一下
先停下手邊的事,觀察身體的訊號:
肌肉緊繃、發抖、心跳加快、呼吸變淺、手腳冰冷……它們都是身體在跟你說話。

E|Embody 體現一個支持你的身體資源
找一個此刻讓你覺得舒服的姿勢或動作,例如:伸直脊椎、雙腳踩地、深呼吸,或是做一個「停止」的手勢。

A|Acknowledge 察覺正向的感受
當你運用資源時,注意身體的變化:
是否更放鬆、呼吸更深、心跳慢下來、眼神變柔和、感覺多了一點能量?

C|Concentrate 專注在這份感受 15 秒以上
用心去體驗這個安穩的感覺,讓大腦與神經系統記住它,強化你的韌性。

E|Engage 與環境互動
抬頭看看周圍的顏色、聽聽聲音、聞聞味道,感受陽光、微風或毛小孩的溫度,喝口水,或者嚐一點喜歡的味道。

💡 可以嘗試的 身體資源:

環顧四周並說出你看到的顏色

拉直脊椎

腳踩地,感受與地面的連結

緩慢深呼吸

雙手放在心口或肚子上

微笑

「停止」手勢(手掌向外)

站立時感受雙腳對地面的力量

輕推牆壁或手掌互推

低聲哼唱,感覺振動

有節奏地搖擺、前後晃動

感受雙腿走動時的觸感

與你的文化、傳統或祖先的支持連結

✨ 這不是要「馬上變好」,而是多給自己一些與身體連結的機會。
或許今天,你可以選一個PEACE步驟,花一兩分鐘試試看,看看身體會給你什麼回應。

💬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在留言分享:
哪一個步驟或身體資源,今天最幫助到你?

🌿 六週的相遇,六週的陪伴 🌿和家長及孩子們從第一次的相見,到最後一次的道別,我們一起度過了 6 週的時光。在這段旅程中,看見了家長們彼此支持、傾聽與分享,也看見孩子們慢慢打開自己、嘗試新的互動與表達。這不只是一次團體活動,而是一段在彼此生...
09/08/2025

🌿 六週的相遇,六週的陪伴 🌿

和家長及孩子們從第一次的相見,
到最後一次的道別,
我們一起度過了 6 週的時光。

在這段旅程中,看見了家長們彼此支持、傾聽與分享,也看見孩子們慢慢打開自己、嘗試新的互動與表達。

這不只是一次團體活動,
而是一段在彼此生命裡留下溫度的相遇。
謝謝每一位家長願意帶著孩子來到這裡,
在忙碌的生活中,為自己和孩子保留一段專屬的時光。

也謝謝團隊夥伴們的用心陪伴與專業輸出,
讓每一次相聚都成為能量的補給站。

離開團體之後,生活依舊充滿挑戰,
但願這 6 週裡累積的力量與溫暖,
能成為你們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 我們不只是道別,而是延續。
期待未來在親職的路上,依舊能與你們並肩而行。

#親職陪伴
#謝謝相遇
#育兒路上一起同行
#親子療癒團體
#順利結束了

《資源分享》
08/08/2025

《資源分享》

【114年兒少保護-親職增能線上講座】〈讓父親不只是「付清」—從功能角色走向情感連結〉
👨‍👧‍👦 當爸爸,除了賺錢,還能給孩子什麼?
陪伴、理解、安全感、榜樣…
你比自己想的更重要。
多數男人成為父親後,被社會期待「要負責」、「不能情緒化」、「不能脆弱」——但這樣的爸爸,真的走進孩子心裡了嗎?
💡這一場講座,讓我們一起重新思考父親的價值,
探索一種既有力量又能真實連結的爸爸角色,
別讓「爸爸」只是家裡的提款機。
你值得一個有連結、有價值的父職身份,
孩子也渴望一個真正在心裡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講師:吳英睿 諮商心理師
• 板橋小宅心理諮商所
• 土城國中 合作心理師
• 心理劇專業訓練 500 小時+
• 剛滿半年的新手爸爸,正在努力當「不只是付錢」的父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時間|8月21日(四)14:00–16:00
🖥 方式|Webex 線上講座(免費參加)
📬 報名截止|8月18日(日)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BPdvNPP1vHM1t1mV8
📡 亦可直接點入連結參加
Webex會議連結|https://cgmh.webex.com/cgmh/j.php?MTID=mdb61c6176c74988082543c1ab73008d8
🆔 會議ID:25137433793 |🔑 密碼:nBZx4d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特別邀請你參加,如果你是:
✅ 想更懂孩子、但不知道怎麼開口的爸爸
✅ 對教養有疑問、但不想只是說教的男人
✅ 覺得自己常缺席,但想補位的父親
✅ 想成為更好榜樣的男性照顧者
📢 分享給身邊的爸爸、叔叔、男老師、社工、輔導員、長輩…
讓更多男性一起看見「爸爸」可以不一樣!

📣活動預告【兒虐檢傷辨識暨兒童心理創傷基礎訓練(南投場次)】🗝️本課程旨在提升中部地區家防中心兒少保護社工及相關網絡單位成員,對於兒少保護醫療專業驗傷採證評估及相關常見實務議題心理創傷之認知,並促進中部地區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團隊及社福機關之網...
01/08/2025

📣活動預告【兒虐檢傷辨識暨兒童心理創傷基礎訓練(南投場次)】

🗝️本課程旨在提升中部地區家防中心兒少保護社工及相關網絡單位成員,對於兒少保護醫療專業驗傷採證評估及相關常見實務議題心理創傷之認知,並促進中部地區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團隊及社福機關之網絡合作,據以掌握關鍵證據供司法機關後續偵辦,以精進保護性個案服務品質。

⏰ 活動時間:114年10月1日(三)13:20~16:30

👨‍🏫講師: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彭義欽醫師、張瑞文臨床心理師

👣活動地點: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B131和B132訓練教室(南投縣南投市文獻路2號)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資格、對象:以南投縣兒少保護網絡單位之成員為優先,故將優先審查,惟建議盡早完成報名以維護您的權益。
🧩活動名額:75人。
⌛報名開始時間:114年9月1日(一)上午9:00‼️
👉其餘相關活動資訊請詳見報名表單:https://pse.is/7s47ue

❣️溫馨提醒:為發揮最大之培訓效益,請務必於報名前確認好自己的行程安排,以避免鄰近活動日期才臨時取消致損及他人權益。

⚠️注意事項:
1️⃣全程參與者且完成前後測及滿意度問卷後才可取得學分認證。
2️⃣預計申請幼兒專責醫師、西醫師、兒科醫師、兒童急診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專科)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認證,惟最終認證學分以各學/公會核定為準,故建議依據自己是否對此課程主題有興趣或與臨床業務之相關性作為評估是否報名參加之標準。
3️⃣報名額滿則提前截止,本活動將同步開放報名至足夠之備取人數,故表單一旦關閉將不再開啟,亦不接受其他方式登記候補。
4️⃣其餘注意事項請詳見報名表單。

📣114年免費線上親職衛教小學堂,九月課程來報到~「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當孩子是ASD,又是ADHD,該怎麼辦?」在親職協談服務中,我們發現有一群ASD和ADHD共病的孩子,常讓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在教養上頻頻遇到困難,難以...
30/07/2025

📣114年免費線上親職衛教小學堂,九月課程來報到~
「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

🤔「當孩子是ASD,又是ADHD,該怎麼辦?」在親職協談服務中,我們發現有一群ASD和ADHD共病的孩子,常讓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在教養上頻頻遇到困難,難以掌握獨屬於這類孩子的教養及互動原則,因為單一的ASD、ADHD診斷,就足以讓父母與或擔任親職角色者感到焦頭爛額、心力交瘁😵‍💫,更遑論共病勢必帶來不少的挑戰。本課程將引導父母或擔任親職角色者一同探索,在ASD、ADHD兩種障礙當中,如何找出這些孩子獨特的身心特質,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掌握其核心特質,以摸索出相對應的教養技巧及陪伴之道💖。

⏰活動時間:114年9月6日(六)13:00~16:00 (12:45開放上線)
👨‍⚕️講師: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所長

❣️溫馨提醒: 1️⃣因製作成果報告及推廣所需,課程中會需要截圖留存學員上線情形,並於刪修留言區後放置於中心粉專。2️⃣本課程將全程錄影,惟僅供中心留存,不提供給學員使用,亦未開放回放學習。

😁歡迎爸爸媽媽以及有興趣的夥伴與我們一起線上學習~
Google Meet 視訊會議連結:meet.google.com/nva-vbeg-vom

Address

北區育德路2號
Taichung
404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7:00
Tuesday 08:00 - 17:00
Wednesday 08:00 - 17:00
Thursday 08:00 - 17:00
Friday 08:00 - 17:00

Telephone

+88642205212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