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25
「當身體被理解,情緒也能被安放。」🌿
🧡11月6日上午,六位家長齊聚「親職充電站」。活動由陳郁君社工師帶領,以製作名牌與分享今日心情的方式暖場開啟,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彼此認識,也慢慢打開感受的感官。隨後,由江芊玥藝術治療師帶領進入「感官律動調節」課程,開啟一場結合身體與情緒的探索旅程。
🧐課程中,藝術治療師分享了「當腦中斷線時,如何協助重新連結正向經驗」的概念,並介紹 SMART 三股螺旋──身體調節、創傷修復與依附連結。透過引導,家長學習以動作回應孩子的感受,理解如何在情緒起伏中幫助孩子找回穩定與安全感。
😖在實作體驗裡,家長透過滾動瑜珈球、深壓、拋接球與鑽布隧道,親身體驗不同感官刺激如何影響情緒。家長在布隧道以身體經驗感受被布包覆的安全感,而在拋接瑜珈球遊戲中,家長則體驗到「突如其來」時的驚嚇與緊張——也學習到當我們能被提前告知、給予預期時,情緒反應就能被安撫,同時藝術治療師也帶領家長思考,當孩子一時無法以言語表達時,父母可以透過動作、眼神或節奏等非語言互動,建立更安全的溝通方式。
🫧課程中還安排了擠刮鬍泡、攪拌泡泡、捏美妝蛋、觸摸柔軟毛毛球等活動,讓家長透過輕觸覺重新認識放鬆與安定。藝術治療師並針對每位孩子的特質,與家長一同討論孩子在家中的行為與情緒狀態,協助家長理解孩子的感官需求與適合的調節方式。
🫂在討論與回饋的片刻中,家長們彼此分享、互相支持,在共學裡找到新的理解與力量。最後,藝術治療師提醒——當情緒高張時,可以試著輕拍或點壓自己的胸口,幫助自己或孩子釋放緊繃與焦慮。感官律動調節不僅是協助孩子的方法,更是家長自我照顧與修復的重要練習。💛
願這次活動,成為家長們溫柔的充電站,
在身體的覺察與互相支持中,
重新連結理解、愛與安定。
#感官調節
#親職充電站
#自我照顧
#理解孩子也理解自己
#情緒與身體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