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

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 Medical Service, 敦富六街八號, Taichung.

台中富足診所院長|心臟外科主任級醫師

·台灣靜脈曲張低溫微波治療先驅
·靜脈曲張超級膠水黏合原廠講師
·靜脈曲張全方位客製化微創療程
·心臟血管保養|血管再生醫學|慢性發炎調控
·雙重血液淨化|座艙式高壓氧|雙波靜脈雷射
·進階血脂管理|腦中風後康復|自律神經調節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血管專業,守護健康。

Email :goodlegclinic@gmail.com

09/11/2025

她從四川來,只為陪女兒抗癌——卻先讓醫師幫媽媽治病。

那天,一位母親從四川飛來台灣。
不是旅遊,不是團聚,
是為了陪女兒接受乳癌治療。

但手術前夕,女兒卻忽然對我說:
「楊醫師,如果來得及……
能不能先幫我媽媽做靜脈曲張治療?
那是我的一個心願。」

那一刻,我愣住了。
一個準備上戰場的人,
心裡最掛念的,竟不是自己。

我沉默了一下,
心裡卻立下一個決定——
「沒問題,我一定全力安排。」

於是,我們為這位母親安排了
雙腿同步的靜脈曲張微創手術。
全程在安全的局部麻醉下進行。

七天後,她回來復診。
傷口還貼著凝膠,
卻恢復得出奇地好——
沒有瘀血、沒有腫脹,
那些蜿蜒的青筋,也終於平復了。

母為女奔波,女為母掛念。
愛的方向不同,
但力量,卻一樣深沉。

那天,女兒沒戴口罩,
臉上的笑藏不住。
乳癌的路雖難走,
但她已不再孤單——
因為母親的腳,也能好好走下去了。

我雖然不是乳癌專科,
但我知道,我能守護的那一部分,
就是這份「愛的延續」。

也邀請大家一起集氣,
祝她「治療順利」。
願每一段陪伴,都能走得更久。

若你或家人也想了解靜脈曲張的風險,
留言「曲張」,我會送你一份線上自我檢測表。

每一次治療,都是一次「讓家人能彼此照顧更久」的祝福。
如果你也想了解靜脈曲張的最新微創技術,
歡迎追蹤我們,讓溫柔與專業同行。

#俠醫楊智鈞 #富足診所 #靜脈曲張治療 #關懷醫療

《AI讓人類的思考更快,但讓血液流得更慢? 給久坐辦公族的三個建議》 我們以為,AI可以讓生活更輕鬆。結果卻發現自己坐在電腦前的時間更久。這就像你買給阿嬤一台更大的冰箱,結果她不是吃得更健康,而是把冰箱塞得更滿。AI也是一樣。我們以為它會幫...
07/11/2025

《AI讓人類的思考更快,但讓血液流得更慢? 給久坐辦公族的三個建議》

我們以為,AI可以讓生活更輕鬆。
結果卻發現自己坐在電腦前的時間更久。
這就像你買給阿嬤一台更大的冰箱,
結果她不是吃得更健康,
而是把冰箱塞得更滿。

AI也是一樣。
我們以為它會幫我們省時間,
但最後,卻讓我們用更多時間耗在螢幕前。
思考的速度變快了,
血液流動的速度卻越來越慢。
這就是AI時代最大的矛盾——
腦在快轉,身體在退化。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
連續久坐90分鐘以上,
下肢靜脈血栓(DVT)的風險就會顯著上升。
若一整天坐滿10小時,血栓風險更比活動族群高出約2.8倍。
研究也發現,每多坐一小時,靜脈阻塞的機率會再增加約10%。
換句話說,坐著不動,不只是讓身體痠,
而是讓血管的壓力一點一滴在升高。

在診間,我常看到許多年輕工程師、設計師、剪片師、甚至醫師同業,
明明才三十幾歲,就開始出現小腿腫脹、抽筋、靜脈曲張的問題。
他們以為只是姿勢不良,
但其實,那是身體在發出警告:
你的血流,開始變慢了。

給每天久坐的上班族和工程師三個小提醒:
第一,多補水。血液缺水會變得濃稠,流速更慢。建議每小時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第二,多活動。每30到45分鐘至少站起來1到2分鐘,伸展一下腳踝、踮踮腳尖,讓靜脈回流。
第三,改變工作節奏。不要一整天坐著不動。試著「坐兩小時、站五分鐘、走三分鐘」,讓身體維持循環節奏。

AI讓我們的思考更聰明,但也讓我們更容易忘記身體的存在。
如果血液停了,再快的腦袋也只是卡在原地。
身為醫師,我想提醒大家:
真正的富足,不是腦袋裝得多滿,
而是身體裡的血,還在自由地流動。

如果你最近常覺得腿沉、抽筋、疲倦,
別忽視它,這可能是血液循環不良的信號。
與專業醫師諮詢,讓血液重新流動,也讓生活重新啟動。

更多消息,請按讚追蹤俠醫粉絲頁。

#台中富足診所 #俠醫楊智鈞 #靜脈曲張 #血液循環 #腿部循環 #末梢循環 #腦部循環 #自律神經 #慢性疼痛

醫師買房應該很簡單吧?收入高、信用好、銀行搶著貸。但說真的—在我看來,醫師反而是「最不會管理資產的高薪人員」。我們每天在醫院裡面對病情、判斷生死,對數據很敏感,對資產卻常常麻木。買房的時候,也容易掉進一種幻覺:「我查過時價登錄、問過仲介,應...
07/11/2025

醫師買房應該很簡單吧?
收入高、信用好、銀行搶著貸。
但說真的—在我看來,醫師反而是「最不會管理資產的高薪人員」。

我們每天在醫院裡面對病情、判斷生死,
對數據很敏感,對資產卻常常麻木。
買房的時候,也容易掉進一種幻覺:
「我查過時價登錄、問過仲介,應該沒問題。」

但後來我才發現,時價登錄的資料很多不準,
仲介說的話更難分真假。
當你沒有專業知識時,其實只是「聽起來像知道」,但根本不是真的懂。

我第一間房,買的是預售屋。
因為覺得風險小、條件透明,又能分期付款。
建商說什麼,我就信什麼。
交屋後才發現,坪數太小,小孩長大根本不夠住。

也有同事反過來,覺得既然薪水還行,就咬牙衝一間大坪數。
結果工作一調動、生活圈一換,房子成了負擔。
要出租不容易,要脫手也沒想像中簡單。

那時我才懂,買房不是「有錢就買得起」的問題,
而是「你懂不懂自己在買什麼」的問題。
錯一步,真的會卡十年。

醫療和買房,其實很像。
錯誤診斷的代價,不只是金錢,
而是一段無法挽回的人生。

那堂課不只是教殺價,
還教我們怎麼看風險、怎麼算籌碼、
怎麼談出最有利又最安心的條件。
背後還有律師、會計師陪跑,
從法律、財務兩邊,幫你看見盲點。

老實說,我學這個不是為了投資,
而是為了那份「能睡得著覺的安全感」。
在這個通膨、變動的時代,
你能守住資產的方式只有兩種:股票和房地產。
買股票回合多、容錯率高;買錯一支股票,不至於傾家蕩產
但房子不同,一次錯誤,可能讓你被綁十幾年。

所以對我來說,房地產不是投機,
而是一種守護。
它守的是資產,也守住我們內心那間「心房」—
那個能讓家人安心、讓自己踏實的地方。

我只是想,用更理性、更有策略的方式,
買一間真正適合自己的房,
讓努力多年換來的不只是薪水,而是安全感。

一起透過買到好房子,保護我們的血汗錢,也安定我們的心房。
底下留言「心房」兩個字,我把課程資訊傳給你。

06/11/2025

媽媽的身體一直在慢性發炎,
就說想讓我幫她做血液淨化。
問題是她手上的血管很細,
但是血液淨化的針很粗,比一般針粗三倍,
只好我自己親自出馬,打深層靜脈。
打深靜脈必須很小心,角度一錯就不行。
現在越來越多人利用血液淨化來保養身體。
要洗得好,選血管很重要。
底下留言「淨化」,了解注意事項。

我在過去 90 天期間獲得了 44,376 位追蹤者、建立了 102 則貼文和收到了 39,567 個心情!感謝大家持續支持,沒有你的幫助,我也無法走到這一步。 謝謝大家🙏 #台中富足診所  #微創靜脈曲張專門  #血液循環  #俠醫楊智鈞
05/11/2025

我在過去 90 天期間獲得了 44,376 位追蹤者、建立了 102 則貼文和收到了 39,567 個心情!感謝大家持續支持,沒有你的幫助,我也無法走到這一步。 謝謝大家🙏

#台中富足診所 #微創靜脈曲張專門 #血液循環 #俠醫楊智鈞

【你有多久,沒讓自己「什麼都不做」了?】一上捷運就滑手機、看LINE、回訊息、甚至連開車、騎車等紅燈的十秒都想找點什麼看,我們以為自己在「充分利用時間」,其實,是在逃避無聊。哈佛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殘酷實驗。他讓受試者獨處15分鐘,什麼都不能做...
05/11/2025

【你有多久,沒讓自己「什麼都不做」了?】

一上捷運就滑手機、看LINE、回訊息、甚至連開車、騎車等紅燈的十秒都想找點什麼看,我們以為自己在「充分利用時間」,其實,是在逃避無聊。

哈佛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殘酷實驗。
他讓受試者獨處15分鐘,什麼都不能做,只有一個按鈕——可以電擊自己。
結果超過一半的人,選擇「寧可被電到」也不要繼續無聊。

哈佛教授 Arthur C. Brooks 說過一句話:
「無聊,不是缺陷,而是大腦的一種功能。」

當你不被任務、螢幕或通知填滿時,大腦會開啟一個神祕系統——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這時候,它會帶你思考人生:
我為什麼在這裡?
我真正想過的生活是什麼?

聽起來高深,但這其實是我們面對真實自己的時刻。
而這個過程,會讓人不舒服。讓人慌。

Brooks 教授提出的做法,其實就像給心臟一個喘息空間:

1 晚上七點後不碰手機
2 吃飯時不滑螢幕
3 通勤不聽廣播
4 每週一次數位排毒

我自己有時候也會刻意不帶手機出門吃飯。
我總覺得,那種時刻頭腦特別冷靜。特別舒服。

讓自己「被迫」無聊,

你會發現靈感回來了、情緒穩了、甚至睡得更好。
有趣的是,這跟我們的心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心臟不是一直加速才健康,而是有收有放,有張有弛。
就像心跳的節奏——收縮、放鬆、再收縮。

人生若沒有「放鬆期」,大腦與心臟都會提早衰竭。

「懂得停下來,才有力量繼續前行。」

這句話,不只是人生哲學,更是生理法則。

或許你該試試這個小挑戰:
今晚七點後,關掉手機,
坐在陽台、喝杯茶、什麼都不做。

也許,那份「無聊」,
正是你久違的「幸福」。

💬 底下留言告訴我:
你能忍受多久的「什麼都不做」?

#認同請按讚追蹤 #俠醫楊智鈞 #無聊的力量 #台中富足診所 #數位斷捨離 #默認模式網路

04/11/2025

22歲女護理師拖16小時竟被截肢?
大觀念:腳麻出現這「4P」千萬不能等!
覺得重要,請務必分享讓親友知道!
觀念一對,保住一腿!
按讚追蹤俠醫粉專,獲取重要循環資訊!
#腿部血栓 #台中富足診所 #俠醫楊智鈞 #急性動脈血栓 #深層靜脈栓塞

她失去左腿,只因一句:「再等等看。」這不是故事,是真實新聞。英國西約克郡,2020 年 4 月。22 歲的護理師莫莉(Molly Harbron),左腳劇痛、麻木、發紫。她自己就是醫護人員,知道那不是普通的抽筋。她去了急診。醫師看了看說:「...
03/11/2025

她失去左腿,只因一句:「再等等看。」

這不是故事,是真實新聞。
英國西約克郡,2020 年 4 月。
22 歲的護理師莫莉(Molly Harbron),
左腳劇痛、麻木、發紫。
她自己就是醫護人員,知道那不是普通的抽筋。
她去了急診。

醫師看了看說:「可能是血栓,先觀察。」
然後,她被放著。
從晚上 9 點,一直拖到隔天下午 1 點半。
16 個小時。
血流完全被卡死。
等她醒來的時候——左腿,沒了。

我看到這新聞的瞬間,拳頭是硬的。
因為我知道,這場悲劇不是發生在英國,
它每天都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

我們的醫療體系裡,
「等一下」是最習慣的一句話,
卻也是最致命的一句話。

血管堵塞不是慢性病。
那是一場「分跟秒」在算命的比賽。
血流不通,細胞就開始窒息。

6 小時內能救,8 小時有風險,
12 小時幾乎宣判死刑。

Time is limb。時間就是肢體。
每一分鐘都在倒數。

在我開過的手術裡,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條條被延誤的腿——
冰冷、發黑、沒有脈搏。
那不是病,而是慢了一步的代價。

莫莉的醫院事後承認疏失。
但她再也跑不了步,
那條腿,沒有人能還給她。

每個醫療系統都有盲點
我想提醒每一個人——
當你的身體在「叫救命」,
請你聽懂。

腳突然痛到走不動、
冰冷、麻木、發紫、摸不到脈搏。
那不是拉傷。
那是血管在被掐住。
是身體在倒數。

不要等。
不要自己上網查。
不要熱敷、不要推拿、不要吃止痛藥。
直接急診,直接講:「我懷疑血管急症,要做血管檢查。」
你有權利要求,因為那是保命。

我這些年行醫,看過太多。
有的人腿保住了,
有的人輸在「觀察看看」。
最痛的不是截肢,
是那種「早知道」的後悔。

我一直記得一句話:
「多一顆健康的心臟,少一個心碎的家庭。」

但我想補一句——
多一個警覺的念頭,也能少一條被截掉的腿。

照顧好你的腿,它帶你走過一生。
別讓「再等等看」,成為你人生的句點。

底下留言「保腿」。我會錄一支影片,教你怎麼判斷「足部循環異常」與「腿部急症」。並按讚追蹤我的粉絲頁!

(新聞與圖片來源:TVBS)

#腿部循環 #腿部健康 #22歲護理師截肢 #時間就是雙腿 #俠醫楊智鈞 #富足診所

她從四川千里迢迢,只為來台陪女兒接受乳癌治療。沒想到,在手術前的那段時間,女兒卻問我:「楊醫師,來的及的話,能不能幫媽媽先做靜脈曲張的治療?那是我的心願。」這句話,讓我心裡一震。病人即將面對自己的挑戰,卻最牽掛母親的健康。一雙腳,為家庭辛苦...
03/11/2025

她從四川千里迢迢,
只為來台陪女兒接受乳癌治療。

沒想到,在手術前的那段時間,
女兒卻問我:「楊醫師,來的及的話,能不能幫媽媽先做靜脈曲張的治療?那是我的心願。」

這句話,讓我心裡一震。
病人即將面對自己的挑戰,
卻最牽掛母親的健康。

一雙腳,為家庭辛苦了一輩子,
青筋蜿蜒,是歲月的印記。

我在診間沉默了一下,
暗暗立誓,一定要竭盡全力
「沒問題,安排!」 我向她說。

後續安排雙腿同時進行的靜脈曲張微創手術。
以安全性高的局部麻醉進行。
雖然跟阿嬤語言不完全通,仍然達成使命。

七天後,媽媽回診。
傷口還貼著凝膠,
恢復卻出奇地好。
幾乎沒有瘀血或腫脹,
那些突起的血管也都平復了。

母親為女兒奔波,女兒為母親掛念,
愛的方向雖不同,力量卻一樣深沉。
女兒這次沒掛口罩、雀躍的心情藏不住。
乳癌治療我雖然外行,
但交給好兄弟肯定沒問題
也請大家一起集氣、祝她「治療順利」!

若你或家人也想了解靜脈曲張的風險,
底下留言「曲張」,索取線上自我檢測表,
讓關心從腳開始,讓健康走得更長遠。

#俠醫楊智鈞 #靜脈曲張治療 #母女情深 #馮富足診所

03/11/2025

他只是餵了魚,我的人生卻改變了?!

你知道嗎?如果那個禮拜天學長沒在辦公室餵魚,
俠醫今天可能根本不是心臟外科醫師。
現在,越來越多醫學生畢業後不走專科、直接執業
但你知道,過去心臟外科訓練有多硬嗎?

還想知道心臟外科訓練的哪些秘辛?
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心臟外科 #台中富足診所 #俠醫楊智鈞 #台中榮民總醫院

01/11/2025

浪人造型意外毫無違和感?!
(有像真田廣之嗎?)
#你就是明星 #俠醫楊智鈞

Address

敦富六街八號
Taichung
40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