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扶原中醫診所

圓扶原中醫診所 圓扶原中醫診所屬於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陳孟瑜醫師、陳櫂瑔醫師、陳鈺芝醫師、羅可雯醫師坐鎮為各位的健康把關🥰

圓扶原中醫診所屬於郭大維總院長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吳詩儀中醫師、陳孟瑜中醫師、李培泠中醫師、甄至翔中醫師、吳俞璇、陳櫂瑔中醫師坐堂診治,專長中醫婦科、中醫內科、失眠、不孕助孕、針灸、鼻子過敏、腸胃疾病、減肥、轉骨、中醫保健等...提倡中醫生活化是我們的目標,不只治療疾病,也期待中醫成為你我的生活方式!所以本院所環境優美、無刺鼻的中藥味,品質的把關是我們對您的尊重。希望讓您認識中醫,信任中醫,愛上中醫!

本院所打造優質醫療環境、把關每一道治療工序、積極進行藥物品質管理與用藥安全檢測,用心看診是我們對您的尊重,全心醫療是我們對自己的許諾。
希望讓您們更認識中醫,更信任中醫,愛上中醫!

看診時間:(週日公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夜診 18:30-21:30
*因颱風等因素變動時會公告在 FB 上

圓扶原中醫 (院長吳詩儀醫師)
FB連結:fb.me/FYCMC
電話:04-2376-2099
地址:402 台中市南區南屯路一段259號
*附近有路邊停車場

扶原中醫台中院區 (院長林家曲醫師)
FB連結:fb.me/FYCMT
電話:04-2238-0928
地址:406 台中市北屯區熱河路二段117號
*附近有三處收費停車場
*台中捷運崇德中清站下車,步行五分鐘

扶原中醫雲林總院 (總院長郭大維醫師)
FB連結:fb.me/FYCMY
電話:05-696-6778
地址:637 雲林縣崙背鄉大業路28號
(崙背鄉農會對面)
扶原中醫惠文院區 (院長 王緯迪醫師)
FB連結:fb.me/FYCMTPE
電話:04- 2382 0119
地址:408 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528號

節氣養生篇—  #立冬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 主筆立冬要補冬,順應節氣補嘴空,補冬補嘴空,暴飲暴食毋彩工;立冬補的好,開春上山打老虎,胡亂來進補,當心巧虎變胖虎。11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之 #立冬。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民間把立冬節...
07/11/2025

節氣養生篇— #立冬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 主筆

立冬要補冬,順應節氣補嘴空,
補冬補嘴空,暴飲暴食毋彩工;
立冬補的好,開春上山打老虎,
胡亂來進補,當心巧虎變胖虎。

11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之 #立冬。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民間把立冬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是萬物收藏,補腎強身的好時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氣候也從秋季的少雨乾燥轉向至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
君不見街頭的「帝王食補」薑母鴨、「彰化溪湖」羊肉爐、「郭富城最愛」麻辣鍋等店家門口排隊人潮早已湧現、店內座早已無虛席,台灣民眾很應景、很自動地搭上立冬溫補的列車。
台灣現在已不像早期物資缺乏,僅能藉著立冬來進補身體,現在反而是營養失衡又缺乏適度運動,導致熱量爆表,體重搭上失速列車,加上熬夜虛火上炎,倘若又吃進過多溫熱藥膳,容易造成口瘡、便秘,甚至失眠等上火症狀。

立冬三養👌🏻
1. #養腎-立冬養腎防寒
立冬過後氣溫明顯降低,陰氣漸盛、陽氣漸衰,日漸增加的寒氣容易損傷人體陽氣。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腎氣虧損則陽氣虛弱、腰膝酸軟、易感風寒。因此可以適當進食補腎食品,如芝麻、山藥、核桃、栗子、黑豆等,以幫助機體抵禦寒冷。

2. #養胃-身體少寒多溫
冬季氣溫偏低,若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受涼,從而使胃部受冷,引起腸胃疼痛。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冬季能不能有效進補,關鍵在於脾胃受不受補。冬季進補養生要從養脾胃開始,進補方式建議適當進行平補,兼顧養陰潤燥、補脾健胃。

3. #養神-早早睡晚晚起
《黃帝內經》中指出「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要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時間允許的話,最好等太陽升起,陽氣生發時再起床,以確保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養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

🍵養生茶飲:茶暖心暖身也暖
推薦👉桂圓枸杞紅棗紅糖茶
材料:桂圓3錢、枸杞3錢、紅棗5-10顆、生薑2.5錢、陳皮1.5錢、些許紅糖。
作法:將以上藥材用冷水沖15秒,再放入800cc水中煮沸即可。
功效:立冬午后,ㄧ杯輕養生茶飲,能暖身又暖心。

🍴養生藥膳:湯暖身暖手腳暖
推薦👉松茸烏骨雞湯
材料:製何首烏5錢、黨參 3錢、茯苓 3錢、淮山藥 3錢、炒白朮 2錢、紅棗 (挖籽)5顆、黑棗 (挖籽)5顆、炙黃耆 2錢、炙甘草 2錢。烏骨雞半隻、姬松茸200克
作法:
1.以上藥材用冷水沖20秒後,加入1500cc水中,開火煮至沸騰後關小火。再將川燙過的烏骨雞放入藥材鍋內,以小火燜煮3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品有補血養顏、補腎益精之功效,特別適宜肝腎精血不足、腰膝酸軟者來食用。

👍🏻
立冬養生從泡腳開始
風從頸後入 寒從腳底生
1.湧泉穴
定位►
足底部約當足底二三趾趾縫紋的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的交點上,是足少陰腎經穴位。
功效►
此穴為腎經井穴,具有滋陰益腎的功效,對腎精虧虛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泡腳按摩►
睡前用熱水泡腳10分鐘,擦乾後,用手掌擦湧泉穴,使局部產生熱感,再用拇指指面著力於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穴位按壓15~20下,每日可進行多次按壓。

2.太溪穴
定位►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穴位。
功效►
太溪穴是一個大補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功能。凡是由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痛、腰酸、頭暈、耳鳴等刺激該穴均可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泡腳按摩►
睡前用熱水泡腳10分鐘,擦乾後,用拇指、食指緊捏腳後跟的皮膚,
右手按摩左腳,左手按摩右腳,做向外拉提的動作,每捏3-5下,提拉太溪穴1次,以感覺疼痛為度。每次穴位按壓15~20下,每日可進行多次按壓。

平日可以多泡腳、多按摩穴位,加上立冬三養,以抵禦寒冷、儲備能量。

#立冬節氣
#節氣養生
#扶原中醫
#立冬跟著扶原來養生

 #十一月 的門診表報到 🎉🎉🎉📞預約專線 (04)-23762099 #陳孟瑜院長 #吳俞璇醫師  #羅可雯醫師 #陳櫂瑔醫師 #助孕專家  #減重專家  #順氣治療  #小兒轉骨 #婦女調經  #熟齡養生 #疑難雜症  #豐胸針灸 #男...
28/10/2025

#十一月 的門診表報到 🎉🎉🎉
📞預約專線 (04)-23762099
#陳孟瑜院長
#吳俞璇醫師 #羅可雯醫師
#陳櫂瑔醫師
#助孕專家 #減重專家
#順氣治療 #小兒轉骨
#婦女調經 #熟齡養生
#疑難雜症 #豐胸針灸
#男科障礙 #身心疾患
#圓扶原中醫診所關心您

節氣養生篇— #霜降 #扶原中醫  #陳櫂瑔醫師 #霜降 是冬天來臨之前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漸寒,初霜乍現,充滿寒意的日子即將到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正是描述晚秋時節的景緻。有別於冬季的酷寒,在霜降這個秋冬過渡的時候,...
23/10/2025

節氣養生篇— #霜降
#扶原中醫 #陳櫂瑔醫師

#霜降 是冬天來臨之前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漸寒,初霜乍現,充滿寒意的日子即將到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正是描述晚秋時節的景緻。有別於冬季的酷寒,在霜降這個秋冬過渡的時候,日夜溫差急遽,常常中午還是豔陽高照,傍晚回家就會感到寒意襲人。

秋冬之交,也要注意漸漸增強的東北季風對人體的影響。在這個時節裡,常有偶然吹起的大風,可能日正當中時還沒有甚麼感覺,但如果是在傍晚或清晨溫度較低的時候,感受會格外明顯。出門前注意早晚的天氣變化, #適度增減衣物。可以準備防風外套,尤其是機車通勤族,建議在車廂放上一件,避免上下班騎車時受風著涼。😨

東北季風往往伴隨大量粉塵,容易吹起地面上的灰塵,導致空氣品質變差,尤其是 #呼吸道過敏,或是確診新冠肺炎的族群,必須格外小心上呼吸道症狀。注意每天的空氣汙染指數、避開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及密閉空間,加上正確的使用口罩,可以保護自己與保護他人,也可以有效減少呼吸道過敏的風險喔!

飲食方面,此時的氣候特性夾雜了秋天的乾燥以其冬天的寒涼,飲食養生除了 #滋陰潤肺以外,也要注意 #調節肺氣。可以酌加百合、西洋蔘、杏仁、白果等藥材入菜,避免過多的辛香料,尤其是天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火鍋,一頓下來吃遍了辣椒、花椒、茴香、荳蔻、大蒜、胡椒...等等,飽餐一頓後常會出現口乾舌燥、嘴破、喉嚨痛的症狀。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吃幾片帶皮的水梨,或是將水梨皮泡水喝茶湯,舒緩症狀。

📖本草備要:「梨,甘微酸寒。潤肺涼心,消痰降火,止渴解酒,利大小腸」,同時也是當令水果,取得便利,如果腸胃機能較弱的人需要特別留意喔!

🍐中醫食補—蜂蜜燉水梨
做法:水梨洗淨帶皮對切去核,在水梨去核的凹陷中倒入適量蜂蜜。置入電鍋中燉煮,外鍋加入三碗水,待電鍋跳起,取汁飲用。
功效:潤肺養陰,止咳化痰,緩解秋冬的上呼吸道過敏症狀。
⚠注意事項:蜂蜜燉水梨需要連同梨皮一起燉,主要功效來自於梨皮,必須燉煮後吃才有效;若直接生吃則有可能加重咳嗽與腸胃的症狀。

霜降時節,陽氣漸弱、陰氣增強,天氣驟冷、晝夜溫差較大。在生活起居上,應及時添加衣物,注意腳部、胃部的保暖,早睡早起,睡前宜用熱水泡腳,早上避免賴床貪睡,以利於機體陽氣的生發運行。對於自身患有慢性疾病、體質較弱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高血壓及哮喘患者),此時節容易引起慢性病加重、舊疾復發或者突發外感發燒等情況,所以更應在此時做好保暖措施。

霜降養生藥膳
✍️人參山藥小米粥 ❖
材料:高麗蔘50克、山藥100g、小米150g。
功效:補元氣、健脾胃。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山藥:健脾益胃、滋腎益精。小米:健脾和胃、養心安神。
製作方法
1.小米、山藥放鍋中加冷水燒開,轉小火煲30分鐘;
2.鮮人參或乾人參洗淨切片或打粉放入攪拌,用餘溫燜熟即可。

✍️山藥芝麻粥
材料:乾山藥15克,黑芝麻5克,粳米100克。
功效:補脾益腎、潤腸通便
製作方法:將山藥潤透,切成片;黑芝麻去雜質、炒熟研細(或直接使用熟黑芝麻粉);粳米淘洗乾淨。將山藥、黑芝麻粉、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置大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煮35分鐘,將熟時撒入黑芝麻粉。

🍵參耆甘菊茶
原料:黨參15克,黃耆15克,炙甘草5克,銅鑼菊花5克
做法:沸水悶泡或煮水飲用
功效:溫陽補氣,調理氣血虧虛、容易疲勞、心氣不足。氣血虛的人,配方用量可以加倍。

秋意濃,寒露至,  正是大地最美風景時。寒露染秋色,別有一番秋日美景,走進寒露,便是走進了秋天中的秋天。 #扶原中醫  #郭大維醫師「寒露」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秋季的第5個節氣,也是屬於深秋的節令,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
08/10/2025

秋意濃,寒露至,
正是大地最美風景時。
寒露染秋色,別有一番秋日美景,走進寒露,便是走進了秋天中的秋天。
#扶原中醫 #郭大維醫師

「寒露」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秋季的第5個節氣,也是屬於深秋的節令,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代表著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寒露比“白露”時氣溫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將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徵。

「白露」代表從炎熱到涼爽的過渡節氣,而「寒露」則是體感從涼爽走向寒冷,”寒露如玉,夜涼如水”;此時,自然界的萬物開始收斂閉藏,人體也應順應季節變化,調整養生策略,以溫潤身心,抵御即將到來的寒冬。

進入寒露節氣大家可以這樣做👉
1.每天多愛自己一些、多睡1小時:可以舒解秋乏的狀況,因為夜長晝短,可以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難怪孩子早上都說「再睡一下下」😅,孩子還是比我們還養生🤣,隨著天氣轉涼,人體新陳代謝減緩,應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

2. 寒露不露腳,足部要保暖:夜間氣溫較低,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腳部、腰部和背部,以免寒氣入侵,引發感冒或其他疾病。近來好多朋友都說很容易鼻子👃過敏。相關研究表明,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人體抵抗力下降。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睡前用熱水泡腳30分鐘,加幾滴精油更好,能改善血液循環之外,更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3.習慣晨間運動💪的人,寒露應避開霧氣,減少誘發呼吸道過敏疾病;運動最佳選擇是選擇一些溫和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皮拉提斯、瑜伽等,既能增強體質,又能促進全身氣血循環,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

4. 穴位按摩可升發陽氣、預防感冒,養成習慣可減少深秋好發的感冒與過敏要。出門前用手掌搓熱兩側肺經魚際穴、敲打對側肺經中府穴、魚際穴,可提升陽氣,使陽氣固衛體表,收縮毛孔,防止感冒。

5. 謹防「悲秋」:深秋氣溫變化大,晝短夜長,憂鬱情緒患者、焦慮性患者,對日照時間變短,情緒上的波動會變得明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悲秋”,多愁善感的人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傷感憂鬱的心情。此時,應注重情志調節,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可以通過閱讀、冥想、聽音樂等方式,放鬆身心,培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享受大自然賦予的寧靜與美好。

#養脾潤肺的穴位:
【中府穴】
是脾肺兩經交會的一個穴,脾和肺合起來的氣叫中氣。經常覺得氣不夠使,喘不上氣來,或者大便時無力、吃一點東西就脹氣,這就是中氣不足了。多揉中府穴,可調和脾肺之氣!

【魚際穴】調理肺氣、清熱瀉火!多按壓魚際穴可以調節腸胃功能 更能調整肺的宣通功能。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燥會傷胃及肺,所以在 #寒露 我們該如何養胃和肺呢?

#養脾潤肺的食物
【銀耳】
即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可滋養脾胃、補益氣血、養顏美容、滋陰潤肺。是滋補聖品,有“延年益壽品”美稱。
🍵延伸料理:冰糖銀耳蓮子湯
🙆適合族群:便秘、高血壓或感冒屬肺熱咳嗽、後期肺燥乾咳、長期胃腸燥熱導致皮膚乾燥、或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
🙅不適合族群: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糖尿病患者須聽醫囑,小心食用哦!

【山藥】
味甘,性平,可安神、降血糖,補腎益精、治療肺虛等,是最滋補的食材之一。能幫助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可維持血管彈性,所含黏液質和皂甘有滋潤效果,能改善久咳、肺虛等癥狀,滋補功效極佳 。

🍵延伸料理:山藥排骨湯
🙅不適合族群:腹脹困擾或大便燥結者不宜多吃
⚠含有雌性激素,食用過量容易導致經痛、經血不止。此外,烹煮時最好不要用鐵器。

#寒露 節氣養生🍵
寒露前后,晝夜溫差較大,秋燥明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此時的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1.百棗蓮子白果粥
【材料】百合30g,紅棗18枚,蓮子20g,白果15粒,粳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紅棗、白果、粳米煮沸後,改用小火至粥稠,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2.寒露銀耳粥
【材料】銀耳30g,雪梨1個,川貝粉10g,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泡發後用清水沖洗,撕成小朵。鍋中加入少量的清水,銀耳入鍋中,大火煮10分鐘;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大小合適。銀耳煮開後,加入雪梨塊、川貝粉和適量的老冰糖,繼續煮10分鐘即可關火,一碗清甜滋潤的寒露銀耳湯就做好了。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咳。對於咽喉乾癢疼痛、音啞聲嘶等具有輔助調治作用。

#和扶原一起跟著節氣養生
#寒露養生守則是養脾潤肺
#讓中醫走進生活
#讓健康相伴你我

萬家團圓慶中秋,一家烤肉萬里香。管他月亮圆不圆,都是人間好時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祝大家 有個very chill的中秋節🌛月滿,心願也滿。月光所至,事事皆圓滿,
06/10/2025

萬家團圓慶中秋,
一家烤肉萬里香。
管他月亮圆不圆,
都是人間好時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祝大家
有個very chill的中秋節🌛
月滿,心願也滿。
月光所至,事事皆圓滿,

 #十月 的門診表報到 🎉🎉🎉📞預約專線 (04)-23762099 #陳孟瑜院長 #吳俞璇醫師  #羅可雯醫師 #陳櫂瑔醫師陳鈺芝醫師請假一個月暫停看診 #助孕專家  #減重專家  #順氣治療  #小兒轉骨 #婦女調經  #熟齡養生 #疑...
25/09/2025

#十月 的門診表報到 🎉🎉🎉
📞預約專線 (04)-23762099
#陳孟瑜院長
#吳俞璇醫師 #羅可雯醫師
#陳櫂瑔醫師

陳鈺芝醫師請假一個月暫停看診
#助孕專家 #減重專家
#順氣治療 #小兒轉骨
#婦女調經 #熟齡養生
#疑難雜症 #豐胸針灸
#男科障礙 #身心疾患
#圓扶原中醫診所關心您

 #門診異動公告09/29(一) /09/30(二) #休診兩天  #扶原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23/09/2025

#門診異動公告
09/29(一) /09/30(二) #休診兩天

#扶原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節氣養生篇──  #秋分 #扶原中醫  #陳櫂瑔醫師秋分將至,降水增加,氣溫下降,“一場秋雨一場寒”就是這個時節的特點。從中醫角度看,秋分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需要順應自然規律,調整生活方式,平衡陰陽以保持健康。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
23/09/2025

節氣養生篇── #秋分
#扶原中醫 #陳櫂瑔醫師

秋分將至,降水增加,氣溫下降,
“一場秋雨一場寒”
就是這個時節的特點。
從中醫角度看,秋分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需要順應自然規律,調整生活方式,平衡陰陽以保持健康。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2025年9月23日正是今年的秋分節氣,這一天晝夜均等,寒暑平衡,自然界陰陽之氣達到暫時平衡。此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陰氣漸盛,養生重點需從“秋收”逐漸轉向“冬藏”。

📌秋分穿著
台灣秋分時節的天氣還是相對不穩定的。有句俗話:「 #二八亂穿衣」,意思是農曆二月和八月都是春夏和秋冬交替的時候,天氣變化無常,一天之內可能有四季的感覺。所以秋分時節首先需要注意保暖和防曬,適當的穿著可以幫助身體調節溫度和保持舒適。建議採用洋蔥式的穿搭方式,多穿幾層輕薄的衣服,方便隨時增減。早晚氣溫較低,可以多穿一件外套或圍巾,保護頸部和胸部;中午氣溫較高,可以脫掉外套或圍巾,避免出汗過多。此外,秋天的陽光也很強烈,要記得戴帽子或墨鏡,塗抹防曬霜,防止眼睛和皮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睡眠注意‼️
秋分後,白晝漸短,黑夜漸長,起居應順應自然界“陰長陽消”的變化,人體的生理節律也會隨之改變。《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天要遵循自然界的收斂之氣, #早睡早起,不要過度消耗陽氣。建議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寢,在清晨六點左右起床。

📌秋分運動🏋️
秋分時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強度, #不要過於劇烈或費力。像是散步、慢跑、快走、太極拳、瑜伽、皮拉提斯等,這些放鬆身心、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功能的運動都很適合!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提升免疫力,調節氣血、平衡陰陽、預防感冒和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流感。

📌秋分防燥:
秋天乾燥的空氣也會影響室內的濕度和空氣品質。如果有使用空調或電風扇的習慣,要注意 #不要讓冷風直吹身體,尤其是頭部和背部;也可以在室內放一些水或植物,增加空間的濕度, #防止秋燥導致的眼乾鼻癢,以及皮膚過敏的症狀。
📌秋分飲食:
選擇當季的食物為主,如、柚子、柿子、蘋果、梨等;這些食物不僅能補充水分和營養素,還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對於容易有皮膚過敏(皮膚乾癢搔抓)的人來說,可以多吃富含「 #黏液」的食物,如山藥、百合、銀耳、秋葵等;這些食物能滋養肺陰、保護黏膜、減少發炎,幫助胃液分泌促進消化,是秋天很好養生的食材!秋天在中醫理論中屬於五行當中的金,有收斂、沉降的意味,尤其秋分過後更加明顯,所以在食材的挑選上,也應避免過度刺激、辛辣發散的食材,像是胡椒、辣椒、韭菜、洋蔥等。

📌 秋分節氣期間很容易出現便秘、咳嗽等症狀,推薦大家喝「蘋果雪梨暢快飲」。
食材:蘋果1個、雪梨1個、陳皮適量、綠茶適量。
製作方法:
1. 綠茶放入茶杯中,衝入沸水浸泡5分鐘後,濾取茶汁備用。
2. 蘋果、雪梨去核並切成小塊備用。
3. 將茶湯入鍋,放入陳皮煎煮20分鐘,再放入果肉同煮10分鐘,放涼後即可飲用。
適宜人群:此款茶飲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經常咳嗽的人可飲用。
禁忌人群:洩瀉者忌服。

📌秋季養生食補:山藥枸杞百合粥。
山藥枸杞百合粥是用山藥、百合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粥品,具有滋陰清肺、養顏美容的功效。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和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枸杞似明亮的寶石,滋補肝腎,適合各類體質在秋分時節調養,百合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大米則能補充能量和促進消化。將這三種食材混合在一起煮成粥,不僅味道香甜可口,還能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

📌穴位保健
#尺澤穴:手肘彎起90度且掌面朝上,位於二頭肌腱的拇指側凹陷處。尺澤位於肺經循行上,穴性屬水,可以有效緩解秋燥引起的皮膚搔癢。
#太溪穴:位於內踝後緣與阿基里斯腱之間的凹陷處。腎屬水,刺激太溪穴可以滋補腎陰,防止皮膚乾燥引起的癢症,同時促進體內水分代謝。

 #門診公告中秋節10/06(一)  #休診一天 09/29 (一)教師節、 10/10(五) 雙十節、10/24(五) 光復節  #正常看診  #扶原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16/09/2025

#門診公告
中秋節10/06(一) #休診一天

09/29 (一)教師節、 10/10(五) 雙十節、10/24(五) 光復節 #正常看診

#扶原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 圓扶原門診預約開放中想看診不用久候,線上就能輕鬆完成預約!📱線上預約及查詢:立即點擊 ➡️lin.ee/7V2R2K1 隨時掌握您的門診時段 #扶原中醫
15/09/2025

📢 圓扶原門診預約開放中
想看診不用久候,線上就能輕鬆完成預約!
📱線上預約及查詢:立即點擊 ➡️lin.ee/7V2R2K1
隨時掌握您的門診時段

#扶原中醫

節氣養生篇—0907即將迎來  #白露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白露養好生,秋冬不看醫生」「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有人說秋天是屬於思念的季節🥰你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季節呢?”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的這句經典,成...
02/09/2025

節氣養生篇—0907即將迎來 #白露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
「白露養好生,秋冬不看醫生」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有人說秋天是屬於思念的季節🥰
你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季節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的這句經典,成為人們詠嘆節氣與愛情的絕美詞句。

立秋時天氣仍是炎熱,白露則是緩緩邁入仲秋,秋意更加濃厚,我們喜歡用「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來描述白露後氣溫驟降,在清晨或夜晚空氣裡的水氣遇冷在花草或石頭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而有了「白露」美名。
大家體感上應該明顯感受到濃濃的秋意,進入秋季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也是反映自然界氣温變化的重要節令。

白露養生
“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這時冷空氣活動頻繁,颯颯秋風,不期而至,一夜涼過一夜。

1.飲食注意養肺潤燥
白露開始,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中醫認為“秋冬養陰”,白露後飲食應注重養陰。因秋天燥邪當令,容易損傷津液,宜多吃生津養液、滋陰潤肺之品,可緩解秋燥。黑芝麻、核桃、杏仁、蜂蜜、銀耳等食物均可滋陰養陰。還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藥食兩用之品,如麥冬、沙參、西洋參、太子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2.早晚及時添加衣物🧥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是天氣轉涼的節氣,大家從近日下雨有感受到氣溫下降更為明顯,提醒各位早晚要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3.注意腹部保暖🙎‍♂️🙎‍♀️
寒氣入侵最先傷及腸胃,秋季護好腸胃非常重要,秋天盛產的瓜果類要少吃,最好是在飯後吃,不可空腹食用。大量食用瓜果類,會助長濕邪損傷脾陽,出現腹瀉、頭昏乏力、身體困重等現象。

4.白露泡腳,腳暖心也暖🦶❤
白露過後,常出現手腳冰涼、怕冷、乏力等陽氣不足的症狀。腳距離心臟最遠,負擔最重,血液循環容易不暢。腎氣始於足下,腳受涼就會傷腎。可以養成泡腳的好習慣。泡腳時放一些艾草、生薑、花椒,有溫經散寒、止痛祛濕的功效。睡前泡腳勝過吃補藥,不僅可以調養身體,還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穴位保健:
白露保健穴位
▶ 鼻子通暢:
#迎香穴 — 鼻翼外緣旁與法令紋交叉處,主治鼻塞不通,不聞香臭
#鼻通穴 — 迎香穴上方,主治各種鼻病,可通鼻開竅
#印堂穴 — 位在眉心、兩眉毛間,可緩解頭痛、鼻炎等症
▶ 提升肺氣:
#合谷穴 — 位在食指中點、虎口肌肉豐厚處,可清泄肺氣、和胃通腸
#列缺穴 — 前臂橈側、腕橫紋上1.5寸處,可宣肺平喘,利水調腸
#曲池穴 — 位在屈肘紋頭外,可疏邪熱,利關節

🥃茶飲保健:
潤飲茶:
西洋參三錢、天門冬三錢、麥門冬三錢、金銀花一錢半,甘草二錢、紅棗5顆(挖子),羅漢果1顆(敲碎布包)用1200cc水煮沸後,悶15分鐘後喝當茶喝,可補心氣、益肺氣、潤肺。

🍜藥膳養生湯品
雪梨川貝豬骨湯
材料:雪梨1顆,川貝母15公克,紅棗10枚(去籽),枸杞20公克,豬大骨300公克,生薑5片,熱水1000毫升。
做法:川貝母、紅棗、枸杞洗淨撈出備用;雪梨洗淨,不去皮,切塊備用;豬大骨洗乾淨後,川燙撈出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里,加入熱水,大火燒開,轉文火燉1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清肺,潤肺,止咳。

🍜藥膳養生粥品
百合沙參杏仁粥
材料:百合20克,北沙參2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沙參、百合,去渣取汁;往沙參百合汁中加入粳米、杏仁,再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燒開,轉小火熬至粳米熟爛成稀粥後食用。
功效:滋養肺胃之陰,祛痰止咳。

🛁泡腳藥方:
藥材:用生薑10克、桂枝10克、紅花5克打碎後布包,放入42-45℃左右泡腳水中,水量要到小腿肚,時間在15分鐘—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為宜,泡腳的同時搓一搓耳朵和腰部,以發熱為度。

提醒大家,白露後,冷熱溫差大,過敏症狀與心血管疾患也容易在這個時候發作,要隨時注意身體健康喔!

經痛怎麼辦,中醫調理全攻略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經痛是許多人最常見的煩惱。經痛的症狀包括下腹部劇烈疼痛、下腹擠壓感、臀部痛、下背痛、大腿內側痛,嚴重甚至合併胃不適、嘔吐、腹瀉。✅經痛原因分類經痛分成兩類,第一種是原發...
27/08/2025

經痛怎麼辦,中醫調理全攻略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

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經痛是許多人最常見的煩惱。經痛的症狀包括下腹部劇烈疼痛、下腹擠壓感、臀部痛、下背痛、大腿內側痛,嚴重甚至合併胃不適、嘔吐、腹瀉。

✅經痛原因分類
經痛分成兩類,第一種是原發性經痛,是由於經期子宮內膜脫落,釋放前列腺素,而引發子宮劇烈收縮,子宮缺血與子宮疼痛。

第二種續發性經痛,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骨盆腔發炎、子宮頸狹窄...等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導致。

還有一些危險因子如初經年齡較早、經期較長、體重過重、抽煙、喝酒,研究證實會增加經痛發生及嚴重程度。

✅常見證型
1 氣滯血瘀型經痛:
常見情緒緊張影響,肝氣鬱結,血行不利,可見經前或經行下腹脹痛,乳房、胸脅脹痛,經量少而不暢,經色暗,有瘀血塊。
中醫治療會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中藥如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治療。
2 寒濕凝滯型經痛:
經期飲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導致,寒濕在胞宮,經血下行不通暢,表現為下腹部冷痛腰酸、熱敷舒緩、經量少而色淡,有時有血塊。
中醫治療會溫經散寒、除濕,使用溫經湯、艾附暖宮丸等加上白朮、茯苓。
3 氣血兩虛型經痛:
久病或體質虛,氣血不足,經血運行無力,症狀為下腹痛、且有下墜感、按之舒緩,經血色淡質稀,面色蒼白。
中醫治療以補氣養血,調養胞宮的中藥,如八珍湯、歸脾湯為主。

✅穴位養生
1 合谷穴:位於雙手拇指與食指間虎口處,可調整氣血,緩解疼痛。
2 關元穴:位於人體正中線,肚臍下三寸,能補益腎氣,溫暖胞宮。
3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膝蓋髕骨上兩寸,可調暢血行,經血通暢。
4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上三寸,可調經血,通氣滯。
5 太衝穴:位於足背一二指中間凹陷處,從指縫往上至盡頭,可疏肝氣解鬱氣,調暢氣血。

✅養生茶飲

1 當歸山楂陳皮茶,取當歸3克,山楂3克,陳皮5克,加入500cc滾燙熱水中,悶30分鐘。可以活血行氣、調經止痛,適合氣滯血瘀型經痛患者。

2 茯苓薏仁薑茶,取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生薑5片,加入1000cc水中,煮一小時成400cc茶湯即可飲用。可健脾利濕、祛寒溫中,適合寒濕凝滯型經痛患者。

3 桂圓紅棗茶,取紅棗5顆,桂圓5克,加入500cc水中,熬煮30分鐘。服用後可以補血安神、健脾益氣,適合氣血兩虛型經痛患者。

✅生活型態調整
當經痛發生時,可以熱水袋熱敷下腹,放鬆子宮肌肉,增加血流量,緩解疼痛。
瑜珈或散步等輕微運動會釋放內啡肽內生性止痛物質,也可協助放鬆肌肉,減輕疼痛。

✅飲食注意
喝水補充足夠水分,多吃抗發炎食物如蔬菜、水果、深海魚,並減少咖啡因攝取。

👉🏻有經痛問題,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進行詳細診斷施治,擬定治療計畫,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讓經痛不再成為困擾。

Address

南區南屯路一段259號
Taichung
40243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21:30
Tuesday 08:30 - 21:30
Wednesday 08:30 - 21:30
Thursday 08:30 - 21:30
Friday 08:30 - 21:30
Saturday 08:30 - 17:30

Telephone

+886423762099

Website

https://lin.ee/7V2R2K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圓扶原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關於—our story

圓扶原中醫診所屬於郭大維總院長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吳詩儀中醫師、陳孟瑜中醫師、李培泠中醫師、甄至翔中醫師、王緯迪中醫師、王咨翔中醫師坐堂診治。專長中醫針傷科、中醫內科、不孕助孕、小針刀、砭石治療、腸胃疾病、減肥、轉骨、中醫保健等...提倡中醫生活化是我們的目標,不只治療疾病,也期待中醫成為你我的生活方式! 本院所環境優美、無刺鼻的中藥味,品質的把關是我們對您的尊重。我們會努力顧好大家的身體,希望讓您認識中醫,信任中醫,愛上中醫!

看診時間:(周日公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夜診 18:30-21:30 *因颱風等因素變動時會公告在 FB 上

圓扶原中醫 (院長吳詩儀醫師) FB連結: fb.me/FYCMC 電話:04-2376-2099 地址:402 台中市南區南屯路一段259號 *附近有路邊停車場

扶原中醫雲林總院 (總院長郭大維醫師) FB連結:fb.me/FYCMY 電話:05-696-6778 地址:637 雲林縣崙背鄉大業路28號 (崙背鄉農會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