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寬診所

心寬診所 位於台南市永康區鄰近東區的專業身心科診所 主治失眠,焦慮,憂鬱,恐慌,腸躁,自律神經失調,躁鬱,經前煩憂,停經煩躁,壓力症候群
看診時間: 上午9~12 下午3:30~6:30 晚上7~9 ,週六僅早上診。

雖然壓力事件相關的憂鬱情緒是相對  #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每個人承受情緒的韌性不同,生活被情緒干擾的程度也不同,適量的  #抗憂鬱劑,明顯可以改善個案的情緒與認知  #彈性,可以較放鬆  #淡定,想法也能比較不固著
12/11/2025

雖然壓力事件相關的憂鬱情緒是相對 #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每個人承受情緒的韌性不同,生活被情緒干擾的程度也不同,適量的 #抗憂鬱劑,明顯可以改善個案的情緒與認知 #彈性,可以較放鬆 #淡定,想法也能比較不固著


文/精神專科 #郭彥麟醫師 @ #善化 誼仁診所 @ 永康 心寬診所

身心疾病的治療,在診斷確立後,有一定的 #治療計畫。而在仔細的評估追蹤之中,醫師通常會根據個案的狀況調整藥物,於是常常出現這個疑惑

我明明比較好了,為什麼要加藥?

1. #恐慌症 為例:

我們會先使用 #鎮靜劑 緩解恐慌症狀,同時開始SSRI( #抗憂鬱劑)藥物治療。根據診斷,SSRI有經驗上的 #目標劑量,成人通常是一顆左右,但直接給足劑量容易引發副作用(噁心、疲倦),所以通常會半量開始

鎮靜劑通常可以很快讓症狀改善,但這只是 #治標不治本。治療的目的是穩定症狀、 #預防復發,而且理想上不用使用鎮靜劑。因此適應SSRI藥物後,我們會慢慢增加SSRI到理想劑量。另一方面,鎮靜劑會根據症狀減量或降低強度(換成較輕的)

理想的最終目標就是只需要吃SSRI維持,減低復發率,而鎮靜劑只當護身符備用。因此, #藥物並不會無限地往上加,那並沒有幫助,過量反而有害。但初期加藥是為了治本,根據實證醫學研究,給予足夠的治療劑量,真正地穩定腦神經迴路,避免未來吃更多的鎮靜劑

2. #憂鬱症:

基本上是同樣的原則使用SSRI,輔助藥物緩解症狀,同時開始低劑量SSRI治療。 ,通常先求適應副作用,再評估療效,避免個案放棄,或不規律治療

安眠藥、鎮靜劑、輔助用藥大多作用較快速,但目標上不長期使用。 #情緒症狀、 #負面念頭 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而 #睡眠、 #食慾 等等,同樣也不能忽視

SSRI並不會無限增加,每種藥物都有最大劑量,一般而言,最多2~3顆,倘若效果不佳,醫師會先選擇換藥,或增加 #治療性輔助用藥(例如情緒穩定劑、低劑量抗精神病藥物)。無論如何,盲目地增加藥物不會是專業醫師的作法,也不會有任何幫助

3. #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

倘若評估個案的憂鬱症狀,並 #未達憂鬱症 的診斷標準,臨床上也判斷並非憂鬱症,而是因為生活事件誘發的情緒困擾,那麼藥物的調整也就會不同於憂鬱症

若認為個案的憂鬱情緒是反應性的,跟壓力事件的相關性高,那麼,或許在症狀改善後, #我們就不會繼續增加藥物,因為憂鬱症的復發風險並不存在,提高SSRI劑量的合理性也就不存在

雖然壓力事件相關的憂鬱情緒是相對 #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每個人承受情緒的韌性不同,生活被情緒干擾的程度也不同,適量的 #抗憂鬱劑,明顯可以改善個案的情緒與認知 #彈性,可以較放鬆 #淡定,想法也能比較不固著

讓生活受到的負面影響減少,維持思考的彈性,減低情緒的衝擊,藉此 #中斷惡性循環,往往能協助個案不被情緒海嘯帶走,渡過生活衝擊之後,還能慢慢自癒

在這樣的情境下,藥物的 #減量 與 #停止,將是與個案討論的目標

心寬不體胖,減重來心寬    體重是現代人重視的問題,更與身心疾病息息相關,肥胖會引起睡眠障礙,導致焦慮與情緒困擾,甚至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相反地,身心疾病患者,可能因缺乏活力、飲食失調、壓力性暴食或藥物副作用等,而飽受體重問題困擾。   ...
12/11/2025

心寬不體胖,減重來心寬

體重是現代人重視的問題,更與身心疾病息息相關,肥胖會引起睡眠障礙,導致焦慮與情緒困擾,甚至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相反地,身心疾病患者,可能因缺乏活力、飲食失調、壓力性暴食或藥物副作用等,而飽受體重問題困擾。

然而,許多過去協助減重的藥物,都可能影響身心疾病的穩定,或者干擾藥物治療,個案也因此常常在肥胖與情緒困擾間陷入兩難,不同醫師間也可能缺乏有效溝通。 身心症是相當個人化的,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同,藥物也不同,體重的困擾也相當不同。因此,個案真正需要的,是安全且切合個案需求的減重藥物,能有效且安全地減重,且不干擾或影響症狀與治療。

新一代的減重藥物是最合適的選擇,而且在身心科醫師的評估下,更能替個案把關,提高藥物安全性,治療的穩定性,與更有效率與完整的減重方案 體重不僅僅是代謝問題,更是一種身心問題,精神科醫師的專業,替您同時減輕身心的負荷,找到安心的平衡 好好睡覺,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來心寬解惑,安心想瘦。

歡迎來電預約諮詢 永康心寬 06-3131212 安平心寬 06-2973757

文: 郭彥麟醫師
https://mindspa.pixnet.net/blog/post/122744672

12/11/2025

11/12國父誕辰兼醫師節,幸好颱風沒對台南造成太大災情,心寬診所正常看診。
還是要注意安全喔!

11/11/2025

11/12日早診正常看診,午晚診視風雨狀況決定,有需要者,盡量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於早上來就診。

心寬診所也有做減重??!!沒錯,體重影響心情,如同心情影響體重,長期陪伴身心困擾者的我們有很深的感觸。而早期減重藥物對於身體影響較大,甚至部分會惡化焦慮,恐慌,憂鬱,而許多減重醫師漠視此問題,經常在患者明確告知有身心症卻依然開立不適宜藥物,...
03/11/2025

心寬診所也有做減重??!!
沒錯,體重影響心情,如同心情影響體重,長期陪伴身心困擾者的我們有很深的感觸。而早期減重藥物對於身體影響較大,甚至部分會惡化焦慮,恐慌,憂鬱,而許多減重醫師漠視此問題,經常在患者明確告知有身心症卻依然開立不適宜藥物,迫使我們學習減重新知,默默在診間協助不少患者。
但~近期最新機轉的減重藥物問世,不但沒有上述問題,還對降低三高,改善脂肪肝增進肝功能有重大效果,我們能不做嗎?
在心寬的減重治療,會搭配定期追蹤身體組成,包含體脂,肌肉,與水分,還有搭配一次免費專業營養師諮詢

歡迎來電預約諮詢 永康心寬 06-3131212 安平心寬 06-2973757

治療的目標是改善症狀、穩定生活、預防復發而穩定後  #簡化藥物 與  #減少藥量,當然也是  #心寬醫師們 與個案共同努力的目標 #減藥有方法, #停藥有前提1. 確認病情穩定,並請  #先與醫師討論2. 建議  #維持治療用藥(如抗憂鬱劑...
29/10/2025

治療的目標是改善症狀、穩定生活、預防復發
而穩定後 #簡化藥物 與 #減少藥量,當然也是 #心寬醫師們 與個案共同努力的目標

#減藥有方法, #停藥有前提

1. 確認病情穩定,並請 #先與醫師討論
2. 建議 #維持治療用藥(如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只減安眠、鎮靜劑與輔助藥物
3. 維持藥物治療是為了 #預防復發
4. 需要預防復發是因為憂鬱、恐慌、強迫、躁鬱等精神疾病,多為 #慢性病
5. 每復發一次,大腦的損傷就增加,復發率也會上升
6. #先減鎮靜或安眠藥
7. 一次只減一種藥
8. 一次只減 #半顆藥,例如1-->0.5、2-->1.5顆
9. 一次觀察 #兩週以上
10. 如果只有輕微差異,但不大,建議持續觀察,讓大腦安心適應
11. 不安心就恢復原劑量,信心對感受的影響很大
12. #猶豫就不適合減藥
13. #不清楚藥效也不適合減藥
14. 想單靠意志力減藥,也不適合減藥
15. 沒有 #運動 與規律作息,不可能停藥
16. 沒有減 #酒,也不可能減藥
17. 理解並接納自己的身心疾病,或許無法停藥,但才能順利減藥



文/精神專科 郭彥麟醫師 善化 誼仁診所 永康 心寬診所

常有個案想靠意志力減藥、停藥,甚至是 #戒藥,但這當中其實有許多對藥物與治療的 #誤解,常因此干擾治療、影響個案身心疾病的穩定性,甚至還帶來不必要的挫折感、自卑自責:例如,認為自己意志力不足,所以減藥失敗;認為自己病情很嚴重,所以無法停藥;認為自己當初服藥是錯誤的決定,所以今天才無法斷藥......

減藥或停藥的確需要決心與意志力,但也需要 #正確的方法,更需要對藥物調整的 #時機 與必要性有正確的理解。如果是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服藥治療絕對不會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莫名想要突然中斷治療,或許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一、為什麼要減藥?
個案常說,吃藥不好。那麼,到底哪裡不好?如果不好,為什麼醫師要開藥給你呢?

#藥物都有副作用,建議你吃是因為以當下的狀況與疾病而言, #吃藥是需要的。等到治療穩定,我們再來討論如何調整藥物?目前而言,不吃藥會很不好!延誤治療,或選擇錯誤的方法處理,反而令人擔憂

個案總說, #聽人家說,吃精神科藥物會失智、會變胖、會成癮、會洗腎、會神智不清......我總先問,那個人家是誰?人家的根據是什麼?人家以訛傳訛之後,真的會替你負責嗎?

其實這些問題,精神科醫師比你還擔心,總叮嚀你多運動預防失智、控制好血糖避免洗腎,不要濫用鎮靜安眠藥物,避免喝酒......但多數人只是笑笑,相信買健康食品來吃就安心了

最新的研究報告告訴我們,鎮靜安眠藥物跟失智無關,抗憂鬱劑幾乎都不會讓體重上升,也不影響肝腎功能。我們持續在追尋答案,選擇相信嚴謹、昂貴的科學研究結果,而不是那個我們不認識的 #人家

二、為什麼要戒藥?
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病藥物,都沒有成癮性。不會成癮,那為什麼要戒?這不是文字遊戲,這是邏輯問題,也是重要的心理效應。當用上了 #戒 這個字,我們就對藥物產生了 #莫須有的恐懼,服藥這個選擇本身,立刻在內心烙上陰影,焦慮惡化,藥物的治療效果,恐怕也無法抵擋無止境的擔憂

矛盾的是,手機有成癮性,為什麼你不戒呢?菸酒檳榔有成癮性,為什麼你不戒呢?權力與愛情也有成癮性,你想戒嗎?

三、 #減藥有方法,停藥有前提

1. 確認病情穩定,並請 #先與醫師討論
2. 建議 #維持治療用藥(如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只減安眠、鎮靜劑與輔助藥物
3. 維持藥物治療是為了 #預防復發
4. 需要預防復發是因為憂鬱、恐慌、強迫、躁鬱等精神疾病,多為 #慢性病
5. 每復發一次,大腦的損傷就增加,復發率也會上升
6. #先減鎮靜或安眠藥
7. 一次只減一種藥
8. 一次只減 #半顆藥,例如1-->0.5、2-->1.5顆
9. 一次觀察 #兩週以上
10. 如果只有輕微差異,但不大,建議持續觀察,讓大腦安心適應
11. 不安心就恢復原劑量,信心對感受的影響很大
12. #猶豫就不適合減藥
13. #不清楚藥效也不適合減藥
14. 想單靠意志力減藥,也不適合減藥
15. 沒有 #運動 與規律作息,不可能停藥
16. 沒有減 #酒,也不可能減藥
17. 理解並接納自己的身心疾病,或許無法停藥,但才能順利減藥

如果沒有意志力去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與疾病,要如何有意志力去掌握藥物呢?
掌握不了的東西,只會變成我們被掌握, #上癮, #其實就是一種焦慮與逃避焦慮的惡性循環

院長又要外出取材了...不會富奸會回來上班的聖誕節 喔不是行憲紀念日 心寬沒有放假喔!杜佳軒醫師   11月17日(周一)~11月24日(周一)休診俞醫師        12月3日(周三)~12月10日(週三)休診
27/10/2025

院長又要外出取材了...不會富奸會回來上班的
聖誕節 喔不是行憲紀念日 心寬沒有放假喔!

杜佳軒醫師 11月17日(周一)~11月24日(周一)休診

俞醫師 12月3日(周三)~12月10日(週三)休診

休診公告 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 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0月13日(周一)~14日(週二),11

翻來覆去睡不著?rTMS為您點亮一夜好眠您是否也經常躺在床上,腦中思緒萬千,遲遲無法入睡?或是半夜頻繁醒來,白天精神不濟?長期睡眠困擾不僅影響情緒,更會損害身心健康。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現在有一項非侵入性的新選擇——「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
20/10/2025

翻來覆去睡不著?rTMS為您點亮一夜好眠
您是否也經常躺在床上,腦中思緒萬千,遲遲無法入睡?或是半夜頻繁醒來,白天精神不濟?長期睡眠困擾不僅影響情緒,更會損害身心健康。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現在有一項非侵入性的新選擇——「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可能為您的漫漫長夜帶來一線曙光。
✨什麼是rTMS?✨
rTMS是一種安全的腦部治療技術,它利用儀器產生的強力磁場,在不需麻醉、不需開刀的情況下,精準地刺激大腦中與睡眠、情緒相關的特定區域。您可以把它想像成一位「大腦的調節師」,幫助功能失衡的腦區恢復正常運作。
✨rTMS如何幫助睡眠?✨
許多睡眠障礙,特別是與焦慮、憂鬱情緒共存的失眠,其根源在於大腦特定神經迴路的過度活躍或功能失調。rTMS治療可以:
✔️調節過度亢奮的腦區: 透過特定頻率的磁場刺激,幫助掌管焦慮與擔憂的前額葉皮質區「冷靜」下來,減少睡前腦中的雜念。
✔️改善情緒穩定度: 很多失眠與憂鬱、焦慮情緒息息相關。rTMS能活化情緒調節相關的腦區,當心情變得平穩,自然更容易入睡。
✔️重塑大腦迴路: 長期的失眠會讓大腦習慣於「睡不好」的模式。rTMS的規律治療有助於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重新建立穩定、健康的睡眠節律。
✨科學實證怎麼說?✨
睡眠期刊《Sleep Medicine》2021年發表一篇近期一篇大規模的統合分析研究,彙整了來自28個高品質臨床試驗、包含超過2300位失眠困擾者的數據,為rTMS的療效提供了更強力的證據。研究結果明確指出:
📌效果顯著: 與安慰劑治療相比,接受rTMS治療的患者在整體睡眠品質(PSQI)上有非常顯著的改善。
📌改善睡眠結構: 深入分析發現,rTMS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主要是透過增加有助於身體修復的「深層睡眠」(慢波睡眠)與鞏固記憶的「快速動眼期睡眠」(REM)的比例。
📌應用彈性: 研究也證實,無論是單獨使用,或是作為輔助療法搭配其他治療,rTMS都能帶來額外的幫助,改善睡眠品質。
安全性方面,該研究指出rTMS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暫時性的輕微頭痛,但並未發現任何嚴重的副作用報告,整體而言是一種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
如果您正飽受失眠之苦,不妨來電心寬診所預約門診諮詢,全面評估rTMS是否是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找回安穩的睡眠,重拾白日的活力與清晰思緒,就從了解新的治療選擇開始。
安平,永康院所都有喔~
#失眠
Reference: Sleep Med. 2021 Jan:77:226-237. doi: 10.1016/j.sleep.2020.05.020.

 #更年期症候群 的症狀治療,主要分為  #荷爾蒙治療/ #非荷爾蒙治療荷爾蒙治療效果較佳,但有許多情況不適合使用,風險也應與醫師討論SSRI與SNRI是  #非荷爾蒙藥物 的選擇之一,根據臨床研究,效果不錯。同樣地,SSRI/SNRI(俗...
25/09/2025

#更年期症候群 的症狀治療,主要分為 #荷爾蒙治療/ #非荷爾蒙治療

荷爾蒙治療效果較佳,但有許多情況不適合使用,風險也應與醫師討論

SSRI與SNRI是 #非荷爾蒙藥物 的選擇之一,根據臨床研究,效果不錯。同樣地,SSRI/SNRI(俗稱 #抗憂鬱劑)的選擇,也需與醫師討論

醉心休診公告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0月13日(周一)~14日(週二),11月17日(周一)~11月21日(周五)休診俞醫...
15/09/2025

醉心休診公告
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

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0月13日(周一)~14日(週二),11月17日(周一)~11月21日(周五)休診

俞醫師 12月3日(周三)~12月10日(週三)休診

戴醫師 最近沒有休診

蘇醫師 最近沒有休診

謝函潔醫師 10月9日周四休診

謝依婷醫師 10月24日(周五)休診

休診公告 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 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1月17日(周一)~11月21日(周五)

醉心休診公告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1月17日(周一)~11月21日(周五)休診俞醫師         8月20(周三)~...
27/08/2025

醉心休診公告

9月29日(周一),10月25日(週六)正常看診,國慶日10月10日(週五)~10月11日(週六)休診

杜佳軒醫師 9月29日(周一)休診,11月17日(周一)~11月21日(周五)休診

俞醫師 8月20(周三)~9月2日(週二),12月3日(周三)~12月10日(週三)休診

戴醫師 最近沒有休診

蘇醫師 9月6日(周六)~9月13日(週六)休診

謝函潔醫師 8月21日,10月9日周四休診

謝依婷醫師 10月24日(周五)休診

休診公告 杜佳軒醫師 8月15日(周五)~8月19日(周二)休診 俞醫師 8月20(周三)~9月2日(週二),12月3日(周三)~12月10日(週三)休診 戴醫師

12/08/2025

8月13日週三 早上正常看診,下午晚上休診

Address

永康區中華路245號
Tainan
71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2:00
15:30 - 21:00
Tuesday 09:00 - 12:00
15:30 - 21:00
Wednesday 09:00 - 12:00
15:30 - 21:00
Thursday 09:00 - 12:00
15:30 - 21:00
Friday 09:00 - 12:00
15:30 - 21:00
Saturday 09:00 - 12:00

Telephone

06-313121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心寬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心寬路更寬

主治:失眠,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失調,躁鬱,經前煩憂,停經煩躁,壓力症候群 看診時間: 上午9~12 下午3:30~6:30 晚上7~9 ,週六僅早上診。

身體累了,妳知道要休息--坐下來吧,躺下來吧,或許家裡買了台按摩椅,還有很多運動中心的水療券,市區裡也林立許多按摩中心任你挑選。疏壓一下吧,你安慰自己的身體,但心累了呢?

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看看自己正站在什麼地方,正朝著怎樣的方向,正駛著怎樣的速度。是在前進,還是後退,或者駐足不前或許同時繞著圈圈呢?

我們活在一個,所謂的“現實世界”裡面,很少有機會逃的掉。在這樣的世界裡面,我們並不是禽獸,卻活的更不容易。生存本能-餵飽自己-活下去-繁衍後代,反而還容易的多。我們面對壓力威脅時,不再是簡單的選擇 fight or flight,(和他拚了或烙跑?)。但,現實世界裡,要和誰拚了呢?要對抗的是誰常常很難搞的清楚-- 是龜毛無良上司?小氣偏心的老闆?催繳房貸信貸的銀行?黑心法官的恐龍判決?碎碎念無理挑剃的婆婆小姑?含辛茹苦養大卻值不斷捅簍子的兒子?還是不懂體諒無視於“我是誰”,“我要什麼”的爸爸媽媽?面對整個巨大社會機器,交錯複雜的人際關係,自己的形狀似乎消失模糊掉了。找不到出口的壓力,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就算盡力壓抑克制,那種不滿的感覺似乎只有忍耐到內傷搞得自己很不愉快,不然就是一個不經意的暴衝,讓旁人誤以為是個易怒不好相處的人。更甚者,這些不舒服的經驗擴散到生活其他領域,失眠,莫名焦慮,突發性恐慌,無名疼痛,心悸,恍神,身心失調了之後,我們的路也越走越窄了,只剩下那些不快樂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