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025
大腦指令「 #當機」了!
言語失用症的常見特徵與照護指南
撰稿人:語言治療 張老師
🗣️ 你知道什麼是「 #言語失用症」嗎?(Apraxia of Speech, AOS)🧠
你身邊是否有人明明知道自己想說什麼,嘴巴卻「不聽使喚」,無法順利發出聲音呢?這可能不是智力或認知問題,而是「言語失用症」在作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麼是言語失用症?
這是一種神經性語言障礙,簡單來說,是大腦在計劃與下達說話動作指令時出了狀況,導致嘴唇、舌頭、下顎等發音器官無法準確配合,正確發音。這可以理解為 「大腦到口腔之間的動作協調出了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見的原因:
言語失用症通常與大腦的「語言中樞」或「運動計劃區域」受損有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 中風(最常見原因)
• 頭部外傷(如車禍、跌倒)
• 腦部腫瘤或手術
• 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主要特徵與表現:
患者在嘗試說話時,可能會出現這些情況:
• 發音不一致:同一個詞,每次說出來的錯誤都不一樣。
• 搜尋動作:嘴唇、下顎或舌頭會出現「摸索」的動作,努力尋找正確的發音位置。
• 語音轉換困難:聲音可能會被不自然地拉長或斷斷續續,尤其在轉換音節時更明顯。(例如:說「啪他咖」比說「啪啪啪」更困難)
• 說長句子時,錯誤會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何溫柔且有效地協助成人患者?
與言語失用症患者溝通時,我們的耐心與方法至關重要:
1. 維持安靜環境:減少吵雜,讓他們在低壓下對話。
2. 放慢速度、簡化句子:使用簡短、重點明確的句子,但請避免使用兒童口吻。
3. 給予足夠時間:耐心等待,不要打斷或過度糾正錯誤。
4. 運用非口語線索:輔助使用臉部表情或肢體手勢來幫助溝通。
5. 嘗試替代溝通:對於嚴重者,可考慮圖片、文字或溝通輔具。
💖 瞭解與支持,是協助他們重新找回「聲音」與「自信」的第一步。
#晉生醫院復健科 #言語失用症 #中風復健
#語言障礙 #健康知識 #神經語言學
#一站式全責照護服務機構
#守護您健康的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