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橋心理/語言治療所

欣橋心理/語言治療所 心理治療. 語言治療

〈風雨中,願你平安〉台南市政府宣布明日(11/12)全市停止上班上課,欣橋心理治療所與欣橋語言治療所也將休息一天。原訂的心理治療與語言治療課程將暫停一次,待天氣穩定後,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重新安排時間。請大家好好休息,照顧自己與家人,並留意...
11/11/2025

〈風雨中,願你平安〉

台南市政府宣布明日(11/12)全市停止上班上課,
欣橋心理治療所與欣橋語言治療所也將休息一天。

原訂的心理治療與語言治療課程將暫停一次,
待天氣穩定後,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重新安排時間。
請大家好好休息,照顧自己與家人,並留意安全。

雖然明天無法相見,
我們始終牽掛著每一位來到欣橋的你,
期待在天氣放晴的日子裡,再次相聚。

欣橋心理治療所
欣橋語言治療所

【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在災後的現場,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您們背著裝備、頂著烈日,也背著沉重的心。欣橋心理治療所願意成為您們的心靈休息站——陪伴每一位救災人員與志工,讓心有機會被照顧、被整理。⸻服務內容・參與花蓮馬太鞍溪堰...
07/11/2025

【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在災後的現場,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
您們背著裝備、頂著烈日,也背著沉重的心。
欣橋心理治療所願意成為您們的心靈休息站——
陪伴每一位救災人員與志工,讓心有機會被照顧、被整理。



服務內容
・參與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復原工作的救災人員與志工(含團體及個人)
・每人可享 3 次心理諮商補助(每次最高補助 1,600 元)
・每次酌收行政費 400 元(不含掛號或其他費用)
・面對面或線上諮商皆可

方案期程:即日起至 115 年 10 月 31 日止
服務地點:欣橋心理治療所
洽詢電話:06-3022820/0937-800-681
線上預約:https://lin.ee/ARojoUB



讓被照顧的人,也被好好照顧。
欣橋心理治療所與您同行,
在災後的路上,一起讓身心慢慢回到安穩。

#台南心理諮商 #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計劃 #台南心理治療 #台南語言治療

《孩子說話突然卡住? 幼兒口吃不再怕!》許多家長第一次聽到孩子說話結結巴巴時,都會很擔心是不是「口吃」,甚至害怕孩子一輩子都說不順。對此,語言治療師建議,請先深呼吸一口氣,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對口吃保持開放與接納的態度。大多數孩子會在2.5...
01/11/2025

《孩子說話突然卡住? 幼兒口吃不再怕!》

許多家長第一次聽到孩子說話結結巴巴時,都會很擔心是不是「口吃」,甚至害怕孩子一輩子都說不順。對此,語言治療師建議,請先深呼吸一口氣,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對口吃保持開放與接納的態度。

大多數孩子會在2.5~4歲之間開始口吃,這段時間屬於「發展性口吃」,這因為他們仍在學習說話,大約75%~80%的孩子會在6-12月後停止口吃,而其他孩子則會繼續口吃。

口吃的成因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因素造成的,包含三大因素,分別是孩子的語言能力、口腔運動能力以及個性氣質,而並非是孩子緊張或教養錯誤。

▪︎那我們聽到孩子口吃時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大人對孩子說的話要保持耐心,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回話,並且不要打斷孩子說話,再來,大人可以先調整自己說話的速度和減少提問壓力,而非只是叫孩子「慢慢說」、「再說一次」或「想好再說」。

▪︎那什麼時候要給語言治療師評估呢?
若有以下狀況,例如:孩子自己意識到或擔心口吃、孩子有伴隨的行為(例如臉部緊繃、眨眼、皺眉……等)、孩子仍持續口吃2~3個月、有口吃家族史、或是家人很擔心孩子口吃,都建議尋求專業的語言治療師的幫助。

⁉️曾經有個理論說,如果孩子意識到口吃,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是真的嗎?

在以往,許多人深受此觀念影響,進而避免跟孩子談論到口吃,但是最近研究表明,許多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在講話上有困難,且讓孩子認識口吃並不會讓口吃更嚴重;反而以開放的態度、跟孩子討論口吃能讓他們更認識並不害怕口吃這件事。

若孩子持續口吃,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口吃並不會定義您的孩子,您的耐心和接納,讓孩子能「說出想說的話」,才是幫助孩子建立溝通信心的最大基石。

如果您對孩子的口語發展有任何問題,請聯繫專業的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呦!

#兒童口吃 #語暢異常 #兒童語言治療
#台南語言治療 #欣橋語言治療所 #欣橋心理治療所

你睡得好嗎?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累到不行,卻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或是一躺下就秒睡,一早醒來卻覺得更累?其實,睡眠不只是「有睡就好」,而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睡眠與心理的神祕連結,還有實用的改善方法!一、睡眠與心理健康...
24/10/2025

你睡得好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累到不行,卻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或是一躺下就秒睡,一早醒來卻覺得更累?

其實,睡眠不只是「有睡就好」,而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睡眠與心理的神祕連結,還有實用的改善方法!

一、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雙向影響
🌟睡眠是「大腦的垃圾清運隊」:
β-類澱粉蛋白是一種大腦細胞在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正常狀況下,大腦有能力把這些廢物清乾淨,但如果清不掉,它們會堆積,形成「斑塊」,跟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症的一種)有關。大腦在熟睡時會啟動一種稱為「腦部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的清除系統,加速β-類澱粉蛋白等廢物的代謝與排除。
🧽 沒睡好 → 清潔隊沒打掃 → 廢物堆積 → 大腦功能受影響。

🌟整合記憶:大腦的資料備份時間
知道為什麼你一讀書就想睡嗎?
不是你懶或是無聊,是因為學習真的會讓大腦累。但學習完馬上睡覺,反而是最聰明的行為之一!
研究顯示(Diekelmann & Born, 2010):
在熟睡的非快速動眼期(Non-REM)和快速動眼期(REM)交替循環中,大腦會「整合記憶」,把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
這就像把手機裡的照片從暫存區,備份到雲端硬碟一樣。
✅ 睡前讀書+睡得好 → 記得久、整合記憶
🚫 熬夜讀書+睡不好 → 隔天大腦像格式化過一樣。

🌟情緒穩定靠「好眠」來維持,睡不好=大腦運作卡卡。
睡眠幫助「情緒大腦」冷靜下來
我們的情緒主要由「杏仁核」所控制,它就像是一個情緒警報器,負責辨識危險、產生焦慮、恐懼等反應。
一項刊登在《Current Biology》的研究(Yoo et al., 2007)發現:
只要一晚沒睡,杏仁核的反應力會提高60%!
同時,大腦額葉(負責理性判斷與情緒控制的區域)與杏仁核之間的連結也會變弱。
📌沒睡好=情緒警報器太敏感,理性控管失效
📌容易暴躁、焦慮、情緒起伏大

🌀睡不好會怎樣?
焦慮UP:腦中開始小劇場,擔心從白天延伸到夜晚。
憂鬱DOWN:睡不好的人,更可能進入低潮、無力狀態。

👉 實證補充: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與APA近年研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者,憂鬱發生風險提高2倍以上。

二、不同年齡層的睡眠需求與建議
👶 青少年:告別熬夜的“魔咒”
生理時鐘偏晚是青春期的自然現象,但課業壓力讓他們強迫早起,變成「上課喪屍」。

✅實用建議:
📌 睡前1小時關閉3C,可用「手機放床外」小儀式
📌 建立「預備入睡流程」:泡腳、暖燈、靜坐3分鐘
📌 假日補眠不要超過2小時,以免週一更崩潰

🧑‍💼 成年人:工作與睡眠的對決
面對工時壓力、家庭責任,常陷入「報復性熬夜」+「無法早起」的惡循環。

✅實用建議:
📌下班後「清腦」儀式:寫待辦清單、看溫和節目幫助轉換頻道
📌 冥想 app 推薦:如 Headspace(有繁中)、Insight Timer
📌 睡前做5分鐘簡易拉筋或伸展(貓式瑜珈也可)

🌙女性族群的夜晚,不只是黑
還可能被孩子哭聲、荷爾蒙、焦慮和待辦清單夾擊···女性的慢性失眠率為13.9%,高於男性的8.6%。 女性幾乎是男性的 1.6 倍!
57.7% 的育兒母親表示有失眠困擾
👉 不只睡得少,還「睡不好」,淺眠、多夢、半夜醒來都常見。

✅實用建議:
📌 睡前 1 小時,進入「關機模式」: 睡前別再看群組訊息
📌 午睡地點避開床鋪(沙發更好),幫助大腦區分日夜
📌 不要硬撐做家事,把孩子的作息當成「同步鐘」,即使不能睡,也讓自己「安靜躺下休息」,讓身體修復
📌 善用記事本寫下隔天待辦事項、透過書寫日記調整心情,轉化壓力

👵 長者:安穩的“夜晚守護者”
睡得淺、常醒、多夢,容易讓長輩的夜晚睡眠變成「時段式小憩」。

✅實用建議:
📌 白天多活動、多曬太陽,建立自然日夜節奏
📌 減少白天小睡時間,尤其下午後
📌 選擇支撐佳的床墊、避免太軟太陷
📌 如有頻尿困擾,睡前少喝水,安排定時如廁

三、影響睡眠品質的常見壞習慣
🚨 3C產品滑不停
藍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大腦以為「現在還是白天」,結果越滑越清醒。
推薦:「睡前30分鐘不滑手機」挑戰,看自己能堅持幾天?

☕ 咖啡、茶飲來助攻(其實是搗蛋!?)
咖啡因的影響可長達6-8小時,下午2點後喝可能會影響夜晚入睡。
不想放棄儀式感?可以試試「低咖啡因」或「草本茶」。

🛏 床變成多功能娛樂中心
你也會在床上吃飯、追劇、回訊息嗎?小心大腦開始誤會:「床 ≠ 睡覺的地方」。
記住這條黃金法則:「床只用來睡覺」,讓大腦建立清晰的聯結!

四、改善睡眠的方法
🌿 睡前儀式感,讓身體知道該休息了!
例:「熱水澡 + 放鬆音樂 + 閱讀紙本書」,創造專屬你的「睡前放鬆套路」。

🧘‍♂️ 呼吸與放鬆技巧
試試「4-7-8呼吸法」:吸氣4秒、憋氣7秒、吐氣8秒,幫助副交感神經啟動, 或用「肌肉漸進式放鬆法」,從頭到腳慢慢釋放緊繃感。

🌞 白天曬太陽,晚上更好睡!
早晨陽光可幫助調節生理時鐘,提高夜晚褪黑激素的分泌。
早上10點前曬個10-15分鐘,對睡眠大有幫助!

五、睡眠不好時,該找誰幫忙?
💡 長期失眠可能是心理問題的警訊
如果你連續好幾週睡不好,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情緒、專注力),可能需要專業協助。心理師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BT-I)」幫助改善失眠,比藥物治療更長久有效!

✨ 睡得好,心情也會變好!從今天開始,好好對待你的睡眠吧~

#台南心理治療 #台南心理諮商 #台南語言治療 #睡眠困擾 #失眠

19/10/2025

「到底可以找誰幫忙?」
這句話,也許是許多家長在教養路上最深的疑惑。

在《單身育兒不孤單》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中,
我們邀請到社會工作師蔡秀嫃社會工作師以溫柔而實務的方式,帶領家長看見身邊可依靠的資源網絡。

從政府補助、社福連結、親職支持團體,到早療與心理服務,
蔡社工帶著大家一步步梳理「支援可以在哪裡找到、怎麼申請、如何開始」。
一張張實用的資源地圖,成為每位家長在生活現場中,最踏實的依靠。

課程最後,蔡社工說:

「當家庭不再只是自己打獨門,而是有一群人同行,
那份安心,就成為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我們看見每位家長專注聆聽、彼此分享的樣子,
也感受到那股「不孤單」的真實流動。

感謝 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的邀請,
讓欣橋心理治療所有機會與永康區社教中心、
以及在場的每一位家長,共同完成這段美好的學習旅程。
也感謝蔡秀嫃社工師用行動告訴我們——
陪伴家庭,就是陪伴希望成長的種子。

這場講座,也為今年的「單身育兒不孤單」系列畫下溫暖句點,
但我們相信,支持與連結的力量會持續延伸,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單身育兒不孤單
#不孤單的教養路
#家庭教育中心 #欣橋心理治療所 #欣橋語言治療所 #陪伴是最溫柔的力量 #家庭支持網絡

明天就是中秋連假了,還在煩惱要和孩子玩什麼嗎?💬「我要烤香腸和玉米!」💬「我不要蛤蜊,我要雞腿!」是不是很有過節的感覺呢?這次我們把【中秋烤肉】設計成有趣的語言遊戲,讓孩子邊玩邊練習:✔ 聽指令 ➡ 聽懂先後順序、數量✔ 表達需求 ➡ 用完...
03/10/2025

明天就是中秋連假了,還在煩惱要和孩子玩什麼嗎?

💬「我要烤香腸和玉米!」
💬「我不要蛤蜊,我要雞腿!」

是不是很有過節的感覺呢?

這次我們把【中秋烤肉】設計成有趣的語言遊戲,
讓孩子邊玩邊練習:

✔ 聽指令 ➡ 聽懂先後順序、數量
✔ 表達需求 ➡ 用完整句子說出自己想要的食材
✔ 增加詞彙 ➡ 認識更多「烤肉食材」

中秋節的學習,也可以好玩又溫馨💛

👉 教材連結在留言處唷

#中秋快樂 #親子時光 #親子共學 #語言學習 #遊戲中學習 #欣橋語言治療所 #欣橋心理治療所 #台南語言治療

時間到了十月~是不是覺得連假一個接一個呢?😆欣橋心理治療所與欣橋語言治療所的連假公告來囉~請大家記得幫自己和寶貝的療程時間先安排好喔💡📌 休診時間如下:10/06 (一) 中秋節10/10 (五) ~ 10/11 (六) 國慶日10/25 ...
01/10/2025

時間到了十月~
是不是覺得連假一個接一個呢?😆

欣橋心理治療所與欣橋語言治療所的連假公告來囉~
請大家記得幫自己和寶貝的療程時間先安排好喔💡

📌 休診時間如下:
10/06 (一) 中秋節
10/10 (五) ~ 10/11 (六) 國慶日
10/25 (六) 光復節

祝大家連假都能玩得開心、補充滿滿的元氣!

-焦慮與強迫思維:如何緩解過度擔憂-小欣是一家人氣早午餐店的外場服務生。她的笑容總是標準、親切,能讓人覺得舒服,不過沒人知道,她在腦子裡每天打著一場沒完沒了的仗。今天店裡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她一邊幫客人倒水,一邊偷偷掃了一眼時鐘——11:57...
28/09/2025

-焦慮與強迫思維:如何緩解過度擔憂-

小欣是一家人氣早午餐店的外場服務生。她的笑容總是標準、親切,能讓人覺得舒服,不過沒人知道,她在腦子裡每天打著一場沒完沒了的仗。

今天店裡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她一邊幫客人倒水,一邊偷偷掃了一眼時鐘——11:57,離午餐尖峰剩下不到三分鐘。

「我剛剛有跟A桌說等十分鐘嗎?還是我只說了"稍等一下"?不行,"稍等"太模糊了,他們會不會誤會我忽略他們了?」

小欣快速走到A桌,笑著彎下腰:「不好意思喔,餐點大概還要十分鐘左右,請再稍等一下喔!」

客人點點頭,「沒關係沒關係,我們不趕時間。」

小欣彎起眼角,「謝謝您體諒!」轉身的同時,她的腦袋仍然轉個不停——
「他說"不趕時間",但那是真的嗎?會不會其實已經有點不耐煩?他的語氣是不是有點......不自然?還是我想太多?」

她走向櫃檯準備飲料,注意到剛剛B桌點的熱拿鐵還沒出。「剛剛他說不要拉花,但我不小心跟咖啡師說了"一杯熱拿鐵",沒加註。天啊!他會不會因此不開心?還是我現在去跟咖啡師說一聲……?不對,會不會太晚?」

這種思緒像水龍頭一樣關不住。每一句話、每一個微表情、每一個走錯的方向,都會被她反覆咀嚼好幾遍。

  看到小欣的故事,也許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明明外表很平靜,心裡卻像高速運轉的機器,停不下來。像小欣這樣反覆思索的狀態常常讓人心神耗弱,焦慮像是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要克服這樣的狀態,我們可以先一起了解,為什麼大腦會這樣忙個不停——你會發現,原來不是你的錯,只是大腦太努力想保護你。

  大腦中主要驅動焦慮的腦神經路徑,可粗略分成恐懼迴路(fear circuit)及擔憂迴路(worry loop)。

恐懼迴路(fear circuit):
牽涉大腦中的杏仁核,我們會繞過思考,直接針對恐懼來源作出反應(例如在野外看到熊),常見的反應大致有戰鬥(Fight)、逃跑(Flight)、凍結(Freeze)三大類。當焦慮失調時,杏仁核會發出錯誤警報,對無害的事情產生過度恐懼(例如:客人說沒關係,解讀成對方可能其實不高興)、對威脅產生不成比例的恐懼(例如:喉嚨痛解讀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擔憂迴路(worry loop):
牽涉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主要掌管計畫、組織、邏輯以及高階思考等功能,是人類獨有的大腦區域。當這個部分失調時,我們的思緒就會像一個迴圈一樣繞不停。

  人類大腦在判斷上傾向安全謹慎,這是跟生存有關的演化機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焦慮並不是不好的情緒,恐懼迴路會自然地阻止你往車多的方向走、擔憂迴路則會幫助你處理危險狀況的最佳方案。

  順著上面演化機制的演變,這些都是為了安全,不過也容易高估危險及威脅。因此在過度焦慮時,我們或許不是需要平靜,而是從思考方式、行動創造安全的感覺。如果你也有過像小欣那樣一再反覆思考的時刻,請你知道——這並不是你的個性有問題,而是大腦正在努力讓你安全。只是,它有時太過認真,讓你累了。

  所以我們不是要「對抗焦慮」,而是學會怎麼溫柔地跟它共處,甚至,慢慢引導它冷靜下來。

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腦海裡的想法,是事實嗎?還是只是擔心在說話?」你不是要否定自己,只是換個角度好奇一下:有甚麼證據支持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更正向且實際的解讀方式?擔心的結果發生的機率為何?更高的機率會是甚麼結果?持續地抓住現在的焦慮,對我的生活有任何好處嗎?

打破過度擔憂的循環:當過度擔憂時,透過身體動作緩解焦慮感。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靜坐、節奏性的運動(跑步、跳舞、走路)、瑜珈等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透過留意身體動作及身體感受,把注意力帶回此時此刻,打破焦慮無窮無盡的循環。

延後你的擔心:告訴自己:「停下來不要擔心」是沒用的,因為這往往會讓我們更注意到那些擔心。創造一個擔憂期,把擔憂的時段固定下來(例如每天的晚上七點到七點半),避免設定在睡前。在擔憂期時,允許自己盡情的擔憂,並把擔憂的想法寫下來(寫下來會比直接思考更麻煩,有助於減緩擔憂想法的力道)。在擔憂時段結束時,提醒自己以後還有時間可以思考,這會在我們有其他事情要做時,減少對擔憂的糾結,也增加更多掌控力。

  適度的擔憂可以幫助我們計畫未來,但過度擔憂會讓生活變得疲憊與混亂。如果你正處在這樣的狀態,也許,你已經太久沒有好好被自己照顧了。

  能停下來讀完這篇文章,就是你正在為自己努力的證明。你不孤單,也不需要一次改變所有事情。一步一步慢慢來,已經很好了。如果需要更多支持,請記得,你永遠可以尋求專業協助——你值得被照顧、被理解,也值得安心地生活。

#台南心理諮商
#台南心理治療
#台南語言治療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親子共讀 ✨「其實說故事不難,善用資源和方法陪孩子一起讀繪本」親職講座,今天在佳里區親子悠遊館溫馨登場!由欣橋語言治療所 郭于瑄語言治療師主講,帶大家學會挑選繪本、掌握說故事技巧,還準備了專屬學習單,和家長現場互動、一起練...
20/09/2025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親子共讀 ✨
「其實說故事不難,善用資源和方法陪孩子一起讀繪本」親職講座,今天在佳里區親子悠遊館溫馨登場!

由欣橋語言治療所 郭于瑄語言治療師主講,帶大家學會挑選繪本、掌握說故事技巧,還準備了專屬學習單,和家長現場互動、一起練習。

爸媽們全程投入,提問、分享、笑聲不斷,現場氛圍既專注又充滿溫度 💛

謝謝每一位願意停下腳步陪孩子共讀的家長,也感謝主辦單位 臺南市第1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管理中心 熱情邀約,與 臺南市佳里親子悠遊館共同合辦,讓更多家庭愛上親子共讀的時光 📖🌱

#兒童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 #親職講座
#臺南市第1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管理中心 #臺南市佳里親子悠遊館
#欣橋語言治療所 #欣橋心理治療所

教養的路,不該只有你一個人走有時候我們心裡會默默問:「到底能找誰幫忙?」其實在您身邊,有許多資源與支持等著被看見。邀請您一起來聽蔡秀嫃社工師的分享,我們將陪伴您找出屬於自己的支持地圖,讓家庭旅程不再單打獨鬥,而是有人同行。日期:10/19 ...
14/09/2025

教養的路,不該只有你一個人走

有時候我們心裡會默默問:「到底能找誰幫忙?」
其實在您身邊,有許多資源與支持等著被看見。

邀請您一起來聽蔡秀嫃社工師的分享,
我們將陪伴您找出屬於自己的支持地圖,
讓家庭旅程不再單打獨鬥,而是有人同行。

日期:10/19 (日) 14:00-16:00
地點:永康區社教中心(國際會議廳)
免費參加,並提供兒童活動(2–12 歲)

名額有限,報名連結請見下方留言!

#單身育兒不孤單 #家庭支持 #資源整合 #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 #永康社教中心 #欣橋心理治療所 #欣橋語言治療所

【小一先修課程成果分享】🎒 開學在即,家長最常問: 👉 孩子準備好小一了嗎? 這次活動,我們模擬小學情境: ✋ 舉手發言 🤝 輪流討論 📝 完成小任務透過遊戲化教學 + 個別策略,孩子們不只練習 專注、合作、自我管理,也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
30/08/2025

【小一先修課程成果分享】
🎒 開學在即,家長最常問:
👉 孩子準備好小一了嗎?

這次活動,我們模擬小學情境:
✋ 舉手發言
🤝 輪流討論
📝 完成小任務

透過遊戲化教學 + 個別策略,孩子們不只練習 專注、合作、自我管理,也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閱讀題幹會跳行 → 練習用手指、輔助尺
💡 下課不知所措 → 提供選項 & 示範社交技巧

孩子的轉變:
從緊張不安 → 到能理解班規、舉手回答、自信完成任務✨

我們相信:
提早在安全環境中練習小一技能,不只是補強學習力,更是奠定自信與適應力的基礎。這樣的準備,能幫助孩子不只「進小學」,而是真正「融入學習」。
📌 未來,我們將持續舉辦不同年齡層的主題活動,陪伴孩子在每一步都能安心、踏實。

#小一先修班 #入學準備 #適應力 #學習力 #社交力 #個別化教學 #自信表達 #欣橋語言治療所 #欣橋心理治療所

在不完美中陪伴:教養裡的自我照顧與支持「我是不是一個夠好的家長?」在忙碌的教養過程中,你是否也曾聽見這樣的聲音,在心底悄悄響起?照顧孩子的同時,我們常忽略了自己作為照顧者的疲憊與不安。這場由臨床心理師周崇恬主講的線上講座,將帶你重新看見壓力...
19/08/2025

在不完美中陪伴:教養裡的自我照顧與支持

「我是不是一個夠好的家長?」
在忙碌的教養過程中,你是否也曾聽見這樣的聲音,在心底悄悄響起?

照顧孩子的同時,我們常忽略了自己作為照顧者的疲憊與不安。這場由臨床心理師周崇恬主講的線上講座,將帶你重新看見壓力的來源,探索如何為自己建立支持系統,讓教養不只是付出,也包含善待與照顧自己。

日期|9月21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00至12:00
地點|Google Meet 線上講座
費用|免費參加,名額有限
報名方式|報名連結請見下方留言

讓我們一起在不完美中,找到教養與自我照顧的平衡

#教養 #自我照顧 #單身育兒不孤單 #心理健康 #台南家庭教育中心 #欣橋心理治療所 #欣橋語言治療所

Address

東橋十街20號
Tainan
71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00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欣橋心理/語言治療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欣橋心理/語言治療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